物种 | 黄芩 |
---|---|
门类 | 中药材·《本草便读》·草部山草类 |
中文名 | 黄芩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张秉成·清(公元1644-1911年)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黄芩·《本草便读》·张秉成 |
更多 | 《本草便读》清(公元1644-1911年) 张秉成 著 |
黄芩(图缺)
苦入心脾.坚肠胃而性燥.寒行肝肺.除湿热之功多.质虚而空者为枯芩.上达可治心肺肌表之郁火.色青而坚者为条芩.下行能除肝胆肠内之阳邪.同白术可以安胎.火退则胎安之义.合白芍又堪止痢.热除有痢愈之机.(黄芩处处山原皆有之.其根中心皆腐去.故外虽黄而内带黑色.均为之枯芩片芩.惟条芩子芩.系新发之根.中实有心.而兼青色.虽有治上治下之不同.毕竟苦寒性燥之品.伤脾败胃.非上中有湿热邪火者.不可乱用.况又有久而增气之说乎.黄芩之苦寒性燥.固与黄连相似.而黄连味浓.黄芩味薄.黄芩能入肝肺.行肌表.黄连则不能.固所禀形色气质不同.故主治亦异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