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塘虱鱼 |
---|---|
门类 | 中药材·《中药大辞典》 |
中文名 | 塘虱鱼 |
拉丁名 | Tánɡ Shī Yú |
英文名 | |
别名 | 角鱼、暗钉鱼、须子鲇、胡子鲶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生活于江河湖泊中。分布广东、福建、云南、江苏、上海等地。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摘录:《中药大辞典》;出处 《本草求原》 |
更多 | 为胡子鲇科动物胡子鲇的全体或肉。 |
《中药大辞典》:塘虱鱼
拼音注音
Tánɡ Shī Yú
别名
角鱼、暗钉鱼(《本草求原》),须子鲇(《脊椎动物分类学》),胡子鲶(《鱼类分类学》)。
出处
《本草求原》
来源
为胡子鲇科动物胡子鲇的全体或肉。
生境分布
生活于江河湖泊中。分布广东、福建、云南、江苏、上海等地。
原形态
体细长,长约14厘米,后部侧扁。头部平扁;吻宽而钝,眼小,有能活动的边缘。口阔,下位。有小须4对,上颌1对最长;鼻孔1对及下颌2对较短。全体裸露无鳞;侧线完全。背鳍59~65,位于胸鳍的后上方。臀鳍42~50,背鳍和臀鳍均不与尾鳍相连。胸鳍Ⅰ8,腹鳍6,尾鳍圆形。体棕黑色,下部较淡。
性味
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
补血,滋肾,调中,兴阳。治腰膝酸痛。
摘录
《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