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蛇眼草 |
---|---|
门类 | 中药材·《中药大辞典》 |
中文名 | 蛇眼草 |
拉丁名 | Shé Yǎn Cǎo |
英文名 | |
别名 | 大麻草、粉草、雨过天膏、鸢尾叶风毛菊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生于山坡草地。分布云南、四川等地。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摘录:《中药大辞典》;出处 《云南中草药》 |
更多 | 为菊科植物线叶风毛菊的全草或根。秋末采收。 |
《中药大辞典》:蛇眼草
拼音注音
Shé Yǎn Cǎo
别名
大麻草、粉草(《云南中草药》),雨过天膏(《云南中草药选》),鸢尾叶风毛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出处
《云南中草药》
来源
为菊科植物线叶风毛菊的全草或根。秋末采收。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草地。分布云南、四川等地。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20~35厘米。根肥大,短粗,圆锥形,有细须根。叶基出,基部密被纤维状物,叶片线形,长15~30厘米,宽约0.5~1厘米,两面有白色柔毛,下面尤密。头状花序,径3~4厘米,单生于短的花茎顶端,外有紧密排列的总苞片,花茎密被白色丝状长绒毛;花紫色,管状。瘦果秃净,冠毛刺毛状。花期夏季。
性味
《云南中草药选》:"苦,凉。"
功能主治
①《云南中草药选》:"解毒,散瘀,止痛。治风湿麻木,关节痛,跌打损伤,高热。"
②《云南中草药》:"解毒消积。治蛇咬伤,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外用:研末香油调敷。
摘录
《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