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蛇莓(音每)汁 |
---|---|
门类 | 中药材·《证类本草》· |
中文名 | 蛇莓(音每)汁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唐慎微·宋(公元960-1279年)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蛇莓(音每)汁·《证类本草》·唐慎微 |
更多 | 作者:唐慎微 朝代:宋 年份:公元960-1279年 |
大寒。主胸腹大热不止。
陶隐居云∶园野亦多。子赤色,极似莓,而不堪啖,人亦无服此为药者。疗溪毒射工,伤寒大热,甚良。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生下湿处。茎端三叶,花黄子赤,若覆盆子,撮似败酱。二月、八月采根,四月、五月收子,所在有之。日华子云∶味甘、酸,冷,有毒。通月经, 疮肿,敷蛇虫咬。
食疗云∶主胸胃热气,有蛇残不得食。主孩子口噤,以汁灌口中,死亦再活。肘后方∶治毒攻手足肿痛。蛇莓汁服三合,日三。水渍乌梅令浓,纳崖蜜饮之。伤寒类要治天行热甚,口中生疮。饮蛇莓自然汁,捣绞一斗,煎取五升,稍稍饮之。
衍义曰∶蛇莓,今田野道旁处处有之,附地生。叶如覆盆子,但光洁而小,微有绉纹;花黄,比蒺藜花差大。春末夏初,结红子如荔枝色。余如《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