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大狼毒(格枝糯、乌吐)的功效与作用_中药大辞典_大狼毒图片_中药材

时间 : 12-25 投稿人 : 花妍巧语 点击 :
物种 大狼毒
门类 中药材·《中药大辞典》
中文名 大狼毒
拉丁名 Dà Lánɡ Dú
英文名 Gigantic Euphorbia Root
别名 格枝糯、乌吐、五虎下西山、矮红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分布区域 生于山坡草地。分布云南等地。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备注 摘录:《中药大辞典》;出处 《滇南本草》
更多 为大戟科植物大狼毒的根。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研粉。

大狼毒(格枝糯、乌吐)

《中药大辞典》:大狼毒

拼音注音

Dà Lánɡ Dú

出处

《滇南本草》

来源

为大戟科植物大狼毒。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研粉。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草地。分布云南等地。

原形态

大狼毒,又名:五虎下西山、搜山虎。

多年生草木,高达50厘米,折断有白色乳汁。根圆柱形,不分枝,外皮黑褐色;内面黄白色。单叶互生;长圆形,长4.5~6.5厘米,宽1厘米,先端钝,基部楔形,全缘;无柄。花常6~8朵生于茎顶或单生于叶腋;淡黄色。蒴果圆球形,直径约1.3厘米,外有软刺,成熟时3室开裂。花期夏季。

性味

苦辛,温,有毒。

①《滇南本草》:"性温,味苦麻,有大毒。"

②《云南中草药》:"苦,温,剧毒。"

功能主治

《云南中草药》:"止血,消炎,消肿。治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本品有毒,不可内服。

复方

治疥癞疮。大狼毒、花椒,为细末,香油或猪油调搽。避风。(《滇南本草》)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药大辞典》:大狼毒

拼音注音

Dà Lánɡ Dú

别名

格枝糯、乌吐、五虎下西山、矮红

英文名

Gigantic Euphorbia Root

来源

为大戟科植物大狼毒Euphorbia nematocypha Hand. Mazz.的。秋冬挖根,洗净泥土,放入淘米水中浸泡3日取出,再放入石灰水中浸泡3日,取出,置锅内煮2小时,取出,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

生于高山岩石缝中或山坡草地。主产云南。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有白色乳汁。根块状或圆锥状,外皮褐色,内面黄白色。茎直立,紫棕色。单叶互生,近无柄;叶片窄椭圆形或长方披针形,长1.5~6cm,宽8~15mm。花序顶生及腋生,1~3回三出分枝,分枝处通常有3片叶状卵圆形苞片,最终分枝顶端有小苞片2片,顶端着生一杯状聚伞花序。花浅黄色,腺体棕红色,扁宽椭圆形,蒴果卵圆形,有软刺。成熟时3室开裂。

性状

根长圆柱状,圆锥状至纺锤状,直径1~8cm,外皮黄褐色,具纵皱纹。粉质,断面黄白色,具凸凹相间的同心环纹。性温,味辛、苦;有大毒。

化学成分

含大戟树脂、生物碱及皂甙等。

功能主治

泻下逐水,外用止血、止痒。

摘录

《中药大辞典》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