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肉豆蔻 |
---|---|
门类 | 中药材·《本经逢原》·芳草部 |
中文名 | 肉豆蔻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张璐·清(公元1617-1700年)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肉豆蔻·《本经逢原》·张璐 |
更多 | 《本经逢原》由清代著名医家张璐著,成书于清·康熙三十四(1695)年,是张璐众多著作中唯一的一部药物学著作。张璐,字路玉,号石顽,生于1617年,大约卒于1700年,江苏长洲(今江苏吴县)人。 |
俗名肉果
辛温,无毒。糯米粉裹,煨熟用,勿犯铁。
发明肉豆蔻辛香,入手足阳明,温中补脾,宽膨胀,固大肠,为小儿伤乳、吐逆、泄泻之要药。二神丸合补骨脂,治肾泻,盖取补脾以治肾邪也。按脾土性喜芳香,故肉果与脾胃最为相宜。以其能下气者,脾胃得补则健运。非若浓朴、枳实之峻削也。热郁暴注禁用,以其辛温性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