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霸王七 |
---|---|
门类 | 中药材·《中药大辞典》 |
中文名 | 霸王七 |
拉丁名 | Bà Wánɡ Qī |
英文名 | |
别名 | 万年炦、炦七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摘录:《中药大辞典》;出处 《四川中药志》 |
更多 | 为凤仙花科植物野风仙花的块根。9~12月间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
《中药大辞典》:霸王七
拼音注音
Bà Wánɡ Qī
别名
万年炦、炦七。
出处
《四川中药志》
来源
为凤仙花科植物野风仙花的块根。9~12月间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野凤仙花"条。
性状
干燥块根呈纺锤形或长椭圆形,长约2~4厘米,相约1厘米。内心松泡不坚实,有油浸状。产四川。
性味
性微寒,味辛苦,无毒。
功能主治
祛瘀消肿,解毒。治跌打损伤及痈疮。
用法用量
内服:浸酒,一日量5~8钱;或研末。外用:捣敷。
复方
①治痈肿:霸王七、散血草、刺三甲、蛇藨草。共捣绒涂。
②治脚生肥毒:霸王七捣绒涂。
摘录
《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