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苍白秤钩风 |
---|---|
门类 | 中药材·《中药大辞典》 |
中文名 | 苍白秤钩风 |
拉丁名 | Cānɡ Bái Chènɡ Gōu Fēnɡ |
英文名 | |
别名 | 穿墙风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生于山腰、山沟疏林或灌木丛中。分布我国南部和西南部。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摘录:《中药大辞典》;出处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
更多 | 为防已科植物苍白秤钩风的藤茎。全年可采。 |
《中药大辞典》:苍白秤钩风
拼音注音
Cānɡ Bái Chènɡ Gōu Fēnɡ
别名
穿墙风(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出处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
为防已科植物苍白秤钩风的藤茎。全年可采。
生境分布
生于山腰、山沟疏林或灌木丛中。分布我国南部和西南部。
原形态
木质藤本,具细条纹,长可达10~20米。叶互生,菱状阔卵形至阔卵形,长3.5~6厘米,宽4~6.5厘米,先端具短尖头,基部近圆形,边缘略呈波浪形,下面粉绿色,具5条下面凸出的基出脉;叶柄长3~7厘米。聚伞状圆锥花序,生于老干或落叶的老枝上;雄花序长达20厘米,雄花萼片6,淡黄色,有黑色斑纹,卵状长圆形,花瓣6,宽倒卵形,两侧边缘有耳而内折抱着花丝,雄蕊6;雌花序长15~20厘米,萼片和花瓣与雄花相似,退化雄蕊6,心皮3,子房半卵球形,柱头向外伸展呈唇形。核果倒卵状长圆形,扁平,中间凹陷,被白粉。花果期春季。
性味
微苦,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治风湿骨痛,尿路感染,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摘录
《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