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犀角 |
---|---|
门类 | 中药材·《本草害利》·心部药队 泻心 猛将 |
中文名 | 犀角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凌奂·清(公元1644-1911年)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犀角·《本草害利》·凌奂 |
更多 | 《本草害利》清(公元1644-1911年) 凌奂 著 |
〔害〕大寒之性,非大热者不可滥用。凡痘疮气虚,无火热者,不宜用。伤寒斑疹,阴症发躁,因阴寒在内,逼其浮阳外越,失守之火,聚于胸中,上冲咽嗌,故面赤、手温、烦呕,喜饮凉物,下食良久后出;惟脉沉细、足冷,虽渴而饮水不多,且复吐出,为异于阳症耳,不宜误用。犀角凉剂,孕妇服之,能消胎气。忌盐,升麻为使。
〔利〕苦酸咸寒凉心、泻肝、清胃中大热,祛风、利痰,凉血、辟邪解毒、明目、定惊,治吐血下血畜血,发狂发斑,痘疮黑陷,消痈化脓。又云∶犀食百草之毒,故能解毒。
〔修治〕犀角有黑白二种,以西番生犀黑者,锉屑绵包,或磨汁,用入丸散,乌而光润者良。角尖尤胜。鹿取茸,犀取角尖,现成器物,多已被蒸煮,不堪入药。入汤剂当以绵薄纸裹,于怀中蒸燥乘热捣之,应手如粉,又云∶人气粉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