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鱼甲 |
---|---|
门类 | 中药材·《新修本草》·虫鱼中 |
中文名 | 鱼甲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苏敬(等)·唐(公元659年)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鱼甲·《新修本草》·苏敬等20余人编写 |
更多 | (公元 659 年)唐.李绩(苏敬)撰。五十四卷。原书已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包括药图、图经、本草三部分,收载药物 844 种, 详细介绍性味、产地、效用等 。 |
味辛,微温,有毒。主心腹症瘕,伏坚,积聚,寒热,女子崩中,下血五色,小腹、阴中引相痛,疮疥死肌。疗五邪涕泣时惊,腰中重痛,小儿气癃 溃。肉,主少气吸吸,足不立地。生南海池泽,取无时。
蜀漆为之使,畏狗胆、芫花、甘遂。 ,即今鼍甲也,用之当炙。皮可以贯鼓,肉至补益。于物难死,沸汤沃口入腹良久乃剥尔。鼋肉亦补,食之如鼍法。此等老者,多能变化为邪魅,自非急勿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