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中药材【白茯苓】功效与作用_雷公炮制药性解木部_雷公炮制药性解中草药大全

时间 : 03-07 投稿人 : [db:随机作者] 点击 :
物种 白茯苓
门类 中药材·《雷公炮制药性解》·木部
中文名 白茯苓
拉丁名
英文名
别名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分布区域
命名者及年代 明·李士材
保护级别
备注 白茯苓·《雷公炮制药性解》·李士材
更多 本书共分六卷,收载了335种常用中药的性味、归经、有毒无毒、功效主治、使反畏恶、使用宜忌,真伪辨别及炮制方法等内容。

白茯苓 摘自《雷公炮制药性解》

味淡微甘,性平无毒,入肺脾小肠三经。主补脾气,利小便,止烦渴,定惊悸,久服延年。去皮心研细,入水中搅之浮者,是其筋也,宜去之,误服损目。赤者专主利水。抱根而生者名茯神,主补心安神,除惊悸,治健忘。马兰为使,恶白蔹,畏牡蒙、地榆、雄黄、秦艽、龟甲,忌醋及酸物。

按∶茯苓色白,是西方肺金之象也。味淡,是太阳渗利之品也。微甘,是中央脾土之味也,故均入之。夫脾最恶湿,而小便利则湿自除,所以补脾既能渗泄,燥脾似不能生津已。

洁古何为称其止渴,良由色白属金,能培肺部,肺金得补,则自能生水。且经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诚以其上连于肺,得肺气以化之,津液从之出尔。药性所谓白者入壬癸,亦此意也。而渴有不止者乎?至于惊悸者,心经之虚也,而心与小肠相为表里,既泻小肠,而心火亦为之清矣,故能定之。丹溪曰∶阴虚未为相宜,盖虞其渗泄尔。

然味尚甘,甘主缓,亦无大害,非若猪苓一于淡渗,而大伤阴分也。《药性》云∶小便多而能止,大便结而能通,与本功相反,未可轻信。赤者属丙丁,专入膀胱泻火,故利水之外无他长。茯神抱根,有依而附之之义,惊悸者魂不能附,健忘者神不能守,宜其治矣。《广志》云∶茯神松脂所作,胜茯苓。《衍义》曰∶气盛者泄于身,不抱本根,结为茯苓,有津气而不甚盛,不离其本,结为茯神,考兹两书,各相违悖。然仙经服食,多需茯苓,而茯神不与焉。两说之是非,于是乎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