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吊灯笼 |
---|---|
门类 | 中药材·《中药大辞典》 |
中文名 | 吊灯笼 |
拉丁名 | Diào Dēnɡ Lonɡ |
英文名 | |
别名 | 白背风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生于山腰的疏林下。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摘录:《中药大辞典》;出处 《广西中药志》 |
更多 | 为海桐科植物两广海桐的枝叶。夏季采摘枝叶,晒干。或临时采用鲜品。 |
《中药大辞典》:吊灯笼
拼音注音
Diào Dēnɡ Lonɡ
别名
白背风
出处
《广西中药志》
来源
为海桐科植物两广海桐的枝叶。夏季采摘枝叶,晒干。或临时采用鲜品。
生境分布
生于山腰的疏林下。
原形态
常绿灌木,高达2米。茎直立,多分枝,树皮灰褐色,疏生圆点状皮孔。叶互生,在小枝上的常为轮生,椭圆状披针形或狭椭圆形,长5~16厘米,宽2.5~5厘米,秃净,先端急尖,间或偏于一侧,基部楔形,全缘;叶枘长0.5~1厘米,腹面具深沟。花数朵聚生于枝梢的叶腋,花柄长4~8毫米,花萼5,卵形,长约2毫米,基部合生,边缘有毛;花冠黄色,长约1厘米,管状,5裂,裂片卵圆形,向外反卷;雄蕊5,内藏;雌蕊由3或4个心皮结合而成,花柱短,单1,柱头小,不裂,子房具柄,上位。蒴果倒卵形,通常具三纵棱角,种子数粒。花期2~4月。果期5~6月。
功能主治
疏风发表。作浴剂,治伤风感冒。亦治痢疾。
摘录
《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