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金边龙舌兰 |
---|---|
门类 | 中药材·《中药大辞典》 |
中文名 | 金边龙舌兰 |
拉丁名 | Jīn Biān Lónɡ Shé Lán |
英文名 | |
别名 | 金边莲、金边假菠萝、龙舌兰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多栽培于庭园。分布我国西南、华南一带。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摘录:《中药大辞典》;出处 《南宁市药物志》 |
更多 | 为龙舌兰科植物金边龙舌兰的叶。随时可采,鲜用或晒干。 |
《中药大辞典》:金边龙舌兰
拼音注音
Jīn Biān Lónɡ Shé Lán
别名
金边莲(《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金边假菠萝(《南宁市药物志》),龙舌兰(《成都中草药》)。
出处
《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
为龙舌兰科植物金边龙舌兰的叶。随时可采,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多栽培于庭园。分布我国西南、华南一带。
原形态
多年生常绿草本。茎短、稍木质。叶多丛生,长椭圆形。大小不等。小者长15~25厘米,宽5~7厘米,大者长可达1米许,阔至20厘米左右,质厚。平滑,绿色,边缘有黄白色条带镶边,有紫褐色刺状锯齿。花茎有多,数横纹,花黄绿色,肉质,花被部分合生,裂片6枚;雄蕊6个,着生于花被管上,伸出,花药丁字形着生;子房3室,花柱钻形,柱头头状,3裂。蒴果长椭圆形,胞间开裂。种子多数,扁平,黑色。花期夏季。一般约10年左右才开花,结实后即枯死。
化学成分
金边龙舌兰的叶含皂甙,水解可得海柯皂甙元和9-去氢海柯皂甙元,甙元的含量为0.14%。
原种龙舌兰的叶含多种甾体皂甙,从水解物中得到海柯皂甙元、9-去氢海柯皂甙元、绿莲皂甙元、曼诺皂甙元、替告皂甙元、芰脱皂甙元、洛柯皂甙元、12-表洛柯皂甙元等甾体皂甙元。种子中分出新替告皂甙元、海柯皂甙元和卡茂皂甙元。
花中分出绿莲皂甙元0.5%、山柰酚3-葡萄糖甙(黄芪甙)和山柰酚3-芦丁糖甙(芸香甙)。
药理作用
原种龙舌兰新鲜液汁(开花时砍去芽苞即自然流出)有轻泻、利尿作用;对犬的实验性肾炎,有某些治疗作用。叶含辛辣挥发油,可作局部刺激剂。
同属植物Agave schottii的提取物对瓦克癌-256有抑制作用,其有效成分为皂甙(甙元为芰脱皂甙元)。
性味
甘微辛,平。
①《南宁市药物志》:"甘微辛,平,无毒。"
②《成都中草药》:"甘淡,平。"
功能主治
润肺,化痰,止咳。治虚劳咳嗽,吐血,哮喘。
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化瘀定喘。治咳嗽吐血。"
②《南宁市药物志》:"有祛瘀生新作用。治肺胃出血。外敷治毒疮。"
③《成都中草药》:"清热,润肺,止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鲜者1~2两。外用:捣敷。
复方
①治肺结核咳嗽吐血:金边莲、岩白菜、白藕节、百部,白及,水煎服。(《成都中草药》)
②治哮喘,肺热咳嗽:金边莲、朱砂草、竹林消、白斑鸠窝。水煎服。(《成都中草药》)
摘录
《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