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桩往往多用于作为树桩盆景的素材来培养,但下山桩毕竟是生桩,想要让其作为盆景素材来使用的话,首先我们得保证它能够顺利成活。然后再放养以蓄枝,培育出可用于造型的枝条,最后再移栽入盆给它定型。而下山的生桩如何才能顺利成活,往往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虽然影响下山桩成活的因素非常多,但最主要的两个因素就是温度和湿度,而且两者有时候也相互影响。因为温度高了,往往容易加速水分蒸发,从而造成湿度下降;如果湿度太大了,往往又会降低冬天移栽的下山桩的抗寒能力。当然,还有许多方面都会让两者相互影响。而一般需要让环境达到一定的温度时,下山桩才能生长。那么,温度越高下山桩越容易成活吗?
其实不然,虽然环境温度太低时,没有达到植物的生长温度时,植物不仅可能出现冻害,而且还可能休眠,无法恢复生长,但也并不是温度越高越好。如果温度越高,超过它适宜的生长温度的话,不仅仅容易加速水分流失,同时还容易引起烧坏树桩。
对于下山桩来说,一般最适合在春天的3-4月份移栽,因为此时温度和湿度都比较适宜,一般在25°C左右,最适合下山桩的移栽了。当然,这个时期也可能因为天气原因而造成温度不稳定的现象。所以下山桩在栽培好之后,许多盆友会选择给它套袋以保温保湿,尤其是在冬天里,套袋更是重要。
但套袋遇到袋内温度越来越高的话,往往比较容易造成闷养,从而烧坏树桩。所以,套袋需要定期打开袋子释放热量和交换空气,同时根据袋内情况酌情考虑是否需要喷水以维持湿度。而即便不套袋,温度太高的话,树桩也更容易脱水,还容易休眠。
所以,移栽下山桩不仅要求环境达到一定的温度,同时既不能太低,更不能太高。所以,并不是说温度越高下山桩就越容易成活,凡事都要有一个度,一定要将温度控制在适宜树桩恢复生长的范围之内,否则过犹不及,或带来适得其反的后果。
当然,只要温度在合理范围之内,相对来说温度越高下山桩是越容易成活的。因为在这个合理的温度区间内,温度相对越高,植株生长活性也越高,而且生桩形成的伤口也更容易越好,从而更利于它生根成活。所以,温度越高下山桩越容易成活是在一个相对的概念,相对于低温来说的。切不可因此而产生误区,否则是养不活下山桩的,只会造成资源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