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大棚番茄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时间 : 2023-07-16 投稿人 : 花之恋园艺 点击 :

在番茄的生长过程中,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能否取得丰产的关键,所以我们一定要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进行病虫害防治。一旦发现病害发生了,就已经对作物造成了伤害,即使用再好的特效药,也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只能控制其继续发展。下面把番茄栽培过程中常发生的病害按时间顺序列出来,目的是希望大家掌握病害的发生规律,及早有针对性的进行防治,千万不要等病害发生后再进行被动的保护。

大棚番茄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 植物病虫害

一、秋季大棚番茄主要病害的发生时期及防治方法

(一)苗期病害防治方法:

1、种子消毒:利用高温对种子进行处理,杀死表面附着的病原菌,可有效解决种子带毒问题。热水处理法:分为温汤浸种(55℃)和热水烫种(70-75℃)两种。消毒效果:55-60℃左右浸种10分钟可杀死真菌;60-65℃左右浸种10分钟可杀死细菌;65-70℃左右浸种10分钟可杀死病毒。

2、拌种:用种子量的2%苗菌敌拌种(50克种子用药1克)。

3、药剂防治:出苗后用苗菌敌或绿亨二号600-800倍液喷雾。

4、苗床消毒:选用多菌灵、杀毒矾或苗菌敌20克加细土50斤,混成药土,播种时1/3垫底,2/3覆土。

(二)早疫病、病毒病防治方法:

1、早疫病可选用进口70%百菌清800倍喷雾。

2、病毒病主要采取清除田间杂草,设置30-40目防虫网,及时消灭蚜虫和白粉虱。

(三)病毒病、叶霉病防治方法:

1、病毒病除了防治蚜虫和白粉虱,还应使用5%菌毒清水剂300倍、20%毒克星500倍喷雾防治,每隔7天喷药一次或1%高锰酸钾连喷3-5次。

2、叶霉病:1857品种对叶霉病的抗性较低,尤其是在生长后期,应做好该病的预防工作,可每隔7-10天叶面喷施叶霉霸800倍液。

(四)晚疫病、叶霉病防治方法:

1、晚疫病防治首先要控制好温湿度,尽量降低棚内温湿度,白天控制在26-30℃,夜间控制20-24℃,为降低棚温可在棚膜上加盖遮阳网。为降低棚内湿度,在南北棚门处吊上沙网门形成对流是相对湿度保持60-70%;其次是药剂防治:用72.2%普利克水剂、72%克霜氰、64%杀毒矾或72%杜邦克露600-800倍喷雾。

2、叶霉病:发病初期及时摘除下部病叶,喷施1:1:200波尔多液或叶霉霸或47%加瑞农600倍液,3-5天防治一次。

(五)脐腐病:从幼果期开始喷施0.3%氯化钙或绿芬威3号1000倍液,5天一次,连喷3-5次。

二、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易发生的虫害由蚜虫、白粉虱、茶黄螨、棉铃虫。防治蚜虫、白粉虱可在大棚上口与东西两侧通风处设置30-40目防虫网,密封宽度为90厘米,所用药剂15%吡虫啉、腚虫脒、康福多、毒蝎子、艾美乐等1000倍液喷雾 ;防治棉铃虫用BT乳剂300倍或用2.5%溴氰菊酯、克杀特1000倍喷雾;防治茶黄螨所用药剂有爱福丁3号、1.8%齐螨素乳油1500-2000倍叶面喷雾。

三、在喷药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科学合理用药,延缓抗药性产生。(1)避免长期单一用药,选择新品种农药。单一用药容易产生抗药性,防效低,新品种能减少用药次数,降低生产成本,显著提高防治效果,减缓抗药性的产生。(2)掌握适宜的用药量和药液浓度。一般情况下,药剂浓度越高药效越好,但过高的施药浓度造成药剂残留容易产生药害,而且增加病菌的抗药性。(3)控制施药次数,掌握合理的间隔期。施药次数过多过滥、间隔时期过短是防治病害的一大问题。一般化学药剂的有效期是7-10天,所以每次间隔时间以7-10天为宜。大棚番茄每月施药次数为2-3次,不超过4次。

2、注意掌握好防病的关键时期,做到及早预防。(1)第一个关键时期是苗期。育苗期间幼苗小、抗逆性弱易受病菌感染,应喷施一次保护性杀菌剂。如百菌清、代森锰锌。确保幼苗不受侵染。(2)第二个关键时期在定植缓苗后。缓苗后植株生长速度加快,早疫病容易发生应进行一次保护性喷药,是植株周围形成保护膜,防止病菌侵染。(3)第三个关键时期在幼果期。开花结果后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并进时期,叶片营养较差,易感病,应及时喷药防治。(4)第四个关键时期在采收盛期。采收盛期,植株吸收的一大半营养被果实带走,植株抗病性明显减弱,同时浇水次数增加,棚内湿度大,易发病。因此浇水前要先喷药预防,同时还要进行田间检查,发现中心病株立即用药。

3、注意提高喷药技术,保证用药质量。

(1)喷药要全面。喷药时应做到不漏喷、不重喷、不漏行、不漏棵。从植株底部叶片往上喷,正反面都要喷均匀。(2)喷药时要抓住重点。中心病株周围的易感病要重点喷,植株中上部叶片易感病要重点喷。(3)确定好喷药时间。一般情况下光照强、温度高、湿度大时番茄的蒸腾作用、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较强,茎叶表面气孔张开,有利于药剂进入,另外湿度大叶表面药液干燥速度慢,药剂易吸收而增强药效。但是光照过强、温度过高易引起药剂光解或药害。因此中午前后不宜喷药,实践中把握最佳施药时间是晴天中午温度20-25℃、湿度70-75%时喷药效果最好。

相关文章

  • 无公害茶叶生产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选择技巧
    无公害茶叶生产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选择技巧

    无公害茶作为农业部提出的政府行为和市场准入标准在我国广大茶区中实施?从病虫防治角度而言,所谓无公害茶就是通过尽量减少农药用量和优化防治技术使得茶叶产品中的农药残留低于我国无公害茶的标准?在无公害茶叶生产中允许有限度地使用化学农药,但必须符合安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原则?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简称菊酯类农...

    1112 农药使用说明 种植病虫害原因
  • 应用生物农药防治美洲斑潜蝇
    应用生物农药防治美洲斑潜蝇

    美洲斑潜蝇的食性杂、危害大,传播快,很难彻底防治。该虫自1994年传入我国后,现已蔓延到全国许多省市,给蔬菜生产造成了较大危害。美洲斑潜蝇为害豆角、黄瓜、丝瓜、番茄、茄子等大多数保护地蔬菜和露地蔬菜,防治美洲斑潜蝇,其中适期用药防治是综合防治的一项重要措施。在用药上,过去应用化学农药防治,效果不大理...

    2116 植物杀虫药有哪些 农药
  • 小麦赤霉病防治措施
    小麦赤霉病防治措施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真菌病害,主要发生在麦穗上,造成整穗或部分小穗腐烂。多雨和潮湿天气下,病穗会产生粉红色霉状物,也正因为这一特征才得名赤霉病。这种病害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和东北的三江平原发生十分严重。病害一方面造成枯白穗,降低千粒重,影响产量,另一方面由于病菌分泌的毒素对人体有害而限制了食用性价值,病粒率...

    2386 农药使用方法 农药使用说明
  • 几种常见冬小麦异常苗的防治
    几种常见冬小麦异常苗的防治

    冬小麦苗期是指从小麦播种出苗到拔节期,通过一个严寒的冬季,常会因耕作质量差,管理不到位而造成一些畸形苗的发生,如果及早采取措施,仍能使其转化为正常麦苗。深播苗。因前茬秸秆较多,旋耕机在翻耕时切草不均匀,播后遇上大雨,在秸草较少或无秸草地段极易造成埋种过深,表土板结,出苗迟缓,甚至麦苗不能正常出苗,或...

    1652 农药种类 植物病害诊断标准
  • 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
    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

    购买《大棚葡萄种植技术》VCD光盘请点击这里第一节葡萄病虫害的综合防治葡萄病虫害是一种自然灾害,直接影响葡萄的产量、品质和市场供应。近年来,由于葡萄生产迅速发展,病虫害种类也随之增多,发生规律也较复杂,所以要注意病虫害防治工作。在实际防治过程中,常采取广谱化学农药,使病原、害虫产生抗药性,杀伤天敌和...

    2157 农药英文 种植病虫害原因
  • 花木春季枯死的原因及预防
    花木春季枯死的原因及预防

    春天花木应充满生机和活力,但有的盆花和树桩发出几片嫩叶后就开始枯萎,甚至死亡。究其原因,主要有: 一、浇水过多:浇水过多会使盆土中的水分长期处于饱和状态,植株的根系缺少氧气供给,因呼吸不良而腐烂或霉变,导致死亡。二、施肥过量:施肥过量或施肥浓没度过高,均易引起烧根,导致植株枯萎死亡。特别是新换盆的植...

    212 植物病虫害原因 农药使用指南
  • 园林观赏树木桂花瘿螨的防治方法
    园林观赏树木桂花瘿螨的防治方法

    分布与为害桂花瘿螨Aceriaosmanthis属真螨目,瘿螨科。分布于江苏和浙江等地。为害桂花等植物,桂花叶片受害后,在叶片正面凸起形成如同针眼状的瘿螨。形态特征雌成螨体长为0.15毫米左右,盾板光滑,背瘤位于盾后缘,背毛后斜,羽状爪单1,爪端球不明显。生活习性该螨发生代数不详,以螨体在瘿瘤内越冬...

    2775 农药名字 病虫害防治
  • 塑料大棚的消毒常识
    塑料大棚的消毒常识

    1.空间消毒在播种或定植前7~10天进行。每立方米用硫磺4克、锯末8克混合均匀,放在容器内燃烧,时间宜在晚7点钟进行,熏烟密闭24小时。也可以按每立方米用25%百菌清1克,锯木8克混匀,点燃熏烟消毒。2.棚架、设备、工具等消毒用1:50~1:100的福尔马林水溶液洗刷或者喷洒均可。3.土壤消毒根据大...

    1600 病虫害防治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 GY-81
    GY-81

    制剂SL作用机理GY81可作为释放CS2的运载物,在土壤中降解释放出广谱的杀微生物剂二硫化碳,并可根据所需时间予以控制,以低于药害的水平使用GY81,能有效地防治植物病原线虫,根瘤蚜和一些真菌,值得考虑的是对于CS2,线虫和根瘤蚜比真菌更为敏感,然而后者仍能保持一般土壤处理药效水平的范围应用主要用于...

    2153 病虫害防治 农药种类
  • 温州用“断桥技术”生物防治蔬菜病害
    温州用“断桥技术”生物防治蔬菜病害

    最近,温州市农科院生态所研发成功一种“断桥技术”,通过对生病番茄、茄子施行“手术”,找到了一条生物防治蔬菜病害的捷径。通过这项技术,老百姓能吃到真正的“绿色食品”。 据主持该攻关课题的温州市农科院生态所所长张纯胃介绍,该技术首先是在茄子、番茄上进行试验的。由于茄子、番茄经常得灰霉病,依靠化学防治,一...

    513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使用技术
  • 大豆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大豆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大豆生长需要的微量元素及施用大豆正常生育需要一些微量元素,其中较为重要的有钼、硼、锌、锰等。钼是大豆根瘤固氮酶的组成成分,是固氮菌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成分。硼在大豆生命活动中也很重要,缺棚大豆根系发育不好,根瘤着生不好,失去固氮能力。所以对于微量元素也必须注意。大豆所需微量元素能否从土中得到满...

    716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知识
  • 柑橘黄龙病
    柑橘黄龙病

    中文名称:柑橘黄龙病英文名称:Citrusyellow shoot中文别名:黄梢病拉丁学名:为害作物:柑桔为害症状:初期病树"黄梢"和叶片斑驳是黄龙病的典型症状。刚发病时,绿色的树冠上有几枝或少部分新梢的叶片黄化,呈现明显的"黄梢"。这种"黄梢"常出现在树冠顶部和外围。随之,病梢的下段枝条和树冠的其...

    2860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教程
  • 乙草胺除草剂对秋季作物有害
    乙草胺除草剂对秋季作物有害

    近年来,每逢夏播季节,为防止田间杂划,广大农民施用大量的乙草胺和其他的除草剂,且施用量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除草剂的大量使用,给夏播瓜果、蔬菜和部分农作物带来严重危害。如蔬菜,特别是豆角、西红柿、瓜类、特别是西瓜,烟叶等,普遍感染了花叶型病毒。据农业专家判定,此举病毒的直接根源就是乙草胺等除草剂的副...

    1574 植物病虫害原因 农药使用技术
  • 乙氰菊酯(杀虫剂)
    乙氰菊酯(杀虫剂)

    中文通用名称:乙氰菊酯   英文通用名称:cycloprothrin  其它名称:赛乐收   化学名称:(R,S)-α-氰基-3-苯氧苄基(RS)-2,2-二氯-1-(4-乙氧基苯基)环丙烷羧酸酯  化学结构式   理化性质:原药为黄棕色粘稠液体,密度1.256,沸点180-184℃(1,3帕),蒸...

    895 农药名字 植物病虫害原因
  • 如何提高柑橘园的抗旱能力
    如何提高柑橘园的抗旱能力

    提高柑橘园的抗旱能力要从改善果园环境条件和提高柑橘的抗旱能力两个方面入手。改善果园环境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 保护利用果园周围植被:建设果园时应尽量保留果园周边植被,特别是丘陵顶部、山地中上部的自然植被,其涵养的水源可提高果园的空气和土壤湿度,延缓干旱的发生。②建设果园蓄水设施:我国柑橘产区的年...

    396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英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