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水稻中后期治虫防病方略

时间 : 2023-04-16 投稿人 : 阳光鲜花店 点击 :

一、病虫发生态势:四川水稻中后期的主要病虫害有水稻螟虫(以二化螟,三化螟为主)、稻飞虱(以白背飞虱,褐飞虱为主)、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云形病、稻粒黑粉病、叶鞘腐败病、尖枯病等。当前,我省各稻区主栽品种、新育推广品种,大都不抗主要病虫害。据调查,水稻前期第一代二化螟发生为害严重、防治不及时,秧田期漏活也时有发生,残存虫害量大,且分散;稻飞虱迁入繁殖数量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对潜在威胁的病害防治多有忽视,田间菌量积存多,为中后期虫病的暴发流行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据气象部门预报,去冬今春少雨,气温较高,入夏以来,气温上升较快,雨日雨量逐渐增多,盛夏降雨量和强度增大,且有区域性洪涝天气和中至大(暴)雨的降水过程。这种天气状况极有利于水稻中后期病虫害的暴发流行。又据农业部门估计:总体上,今年虫害将重于病害,尤其以迁飞性害虫稻飞虱(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稻纵卷叶螟将局部重发生;稻螟、稻蝗、稻苞虫等将偏重发生。受气候影响较大的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云形病等也可能偏重发生。各稻区农业主管部门及农户应密切关注,在加强田间病虫情况监测的基础上,根据天气实况正确决策,及时采取措施,有效遏止病虫的猖獗危害。

水稻中后期治虫防病方略 | 植物病虫害

二、治虫防病方略:根据四川水稻不同生态区特点及主要病虫害种群动态规律、采取可持续控制对策及技术措施,从保护作物,保护环境,有效控害,节能增效出发,具体治虫防病方略上应采取分清主次,明确重点,区域治理。依据四川实际,即水稻以一季中稻为主,中后期病虫有集中为害的特点,技术上必须考虑主治与兼治相结合,突出化学防治,区域治理:即盆西北稻区,以二化螟、稻蝗、稻瘟病、纹枯病“两虫两病”为主;盆东南稻区以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纹枯病及后期多种次要病虫害;盆中平原坝区,主治稻螟、纹枯病,兼治稻蝗、稻纵卷叶螟、稻曲病、云形病等。有条件的地方,实施综防统治,按指标,一次性施药,降低农本,减少污染,提高防效,增加效益,尽可能将病虫为害降到有害无损的程度,确保水稻稳定增收。

三、主要技术措施

1、巧治稻虱:稻飞虱主要是白背飞虱和褐飞虱,常在盆东南稻区发生危害。特大发生年,可波及盆西稻区,造成一定的损失。防治措施,除推广抗虫品种外,重点是药治。防治时期,白背飞虱在七月上中旬,褐飞虱在8月上中旬。防治指标:稻百丛小黄虫量1500头以上施药防治。化学药剂可采用高效低毒递残毒的选择性杀虫剂和高效、特效、广谱性杀虫剂。考虑兼治两种对象、可选用持效期较长的药剂,一次性施药;若以褐飞虱为主则适期用药。只要药剂可选用10%吡虫啉(大功臣),持效期40天左右;或25%扑虱灵;或5%锐劲特悬浮剂;或漩星、盖功、切虫等,选任一种药剂,兑水叶面喷雾,重点喷洒稻株中下部,才能取得较好防效。

2、挑治稻螟:我省稻螟有二化螟,三化螟和大螟等,以二化螟为主,局部稻区三化螟呈上升趋势。防治措施除选育抗虫品种和水稻移栽前后消灭虫源(清除田间稻桩,处理好稻草等)外,主要依靠化学防治。近些年,随着世界气候的异常,连年暖冬;栽培技术上,推行免少耕,稻螟越冬技术逐年增加。水稻二化螟第一代,以秧田期防治为重点,采取了“狠治一代,挑治二代”,压一控二的策略,兼治三化螟和大螟,在四川较大范围内,收到了明显效果。当前水稻生育进入中后期(孕穗抽穗期),稻螟第二代发生面大,分散,防治上耗资巨大,只能采取“重点挑治”的策略。其对象田块即第一代秧田防效差,移栽后来不及防治的;或因农事甚忙秧田漏活的田块和局部有三化螟危害的田块,进行防治。防治时期:盆西北稻区在7月上中旬(盆东南稻区则提前10-15天),三化螟在七月上旬。防治指标:二化螟以枯鞘率达5%左右,三化螟在螟卵或孵初期进行防治。主要药剂建议选用:20%漩星乳油,或22%切虫乳油,或20%虫无影乳油,或螟死净乳油,或5%锐劲特悬浮剂,或bt乳剂,或吡双灵、巨雷乳油,杀虫双(单)等,在稻螟尚未产生抗药性的地方,杀虫双、杀虫单等仍可使用。其中锐劲特、漩星、切虫、虫无影、螟死净、巨雷等可兼稻蝗,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苞虫等。选上述任一种药剂,每亩次兑水50-60公斤,常规喷雾,或兑水15公斤,机动弥雾。施药部位,重点是稻丛中下部,注意喷药后要保持5厘米左右的水层,才能收效更佳。

3、狠治穗瘟:稻瘟病主要在我省盆周丘陵、山区发生危害,常年发生面积400多万亩,大流行年损失稻谷数亿公斤。一般以苗叶瘟和穗颈瘟为害较重。穗颈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是本田期防治的关键。主要防治措施,除选用抗病品种,推广抗感品种混植间栽技术(因地制宜),或秧苗期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硕丰481,促苗促蘖,增强植株抗病力外,本田中后期主要是化学防治。重点防治对象田是常发病区,种植感病品种,发生叶瘟的田块和相邻的稻田。防治时期是水稻孕穗末期(破口期)。主要药剂,建议选用20%加收米(春日要素)液剂,或75%丰登,或75%金卓可湿性粉剂,或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或40%富士1号等,用以上任一种药剂每亩次兑水50公斤,叶面常规喷雾,或兑水15公斤,机动弥雾。

4、早防纹枯:水稻纹枯病在盆东北和盆西南稻区发生危害较重。近些年,推广旱育秧、免少耕技术后,田间病菌逐年积累增多,极有利病害的发生,尤其是平原坝区,水肥条件充足,在高温、高湿、重施氮肥(化学氮肥)条件下,为害更严重。目前,防治本病因缺乏抗品种,行之有效的措施还是采取“水控药治,早防早治”的策略,即田间抓控制水肥(施氮量)结合适期施药早预防,遏止病害扩展蔓延。水稻拔节前重点防治病害水平扩展,拔节至孕穗期,直到抽穗阶段,主要控制病害垂直发展,保住水稻株上部三片功能叶,防早衰,减轻病害。一般重病田,必须在孕穗期早防早治。主要药剂建议选用10%井岗霉素,或爱苗、粉锈宁、份锈通、禾枯灵、百理通等。若考虑兼治稻曲病。云形病、稻粒黑粉病、叶鞘腐败病等,可选用爱苗、粉锈宁、百理通等。施药时期:在水稻分蘖末期至孕穗抽穗期。防治指标:分蘖盛期,病丛率达5-10%;孕穗期病丛率常规稻达20%左右,杂交稻为30%以上。用上述任一种药剂,每亩次兑水60-75公斤常规叶面喷雾,或兑水15公斤机动弥雾,视病情施药1-2次,每次间隔10-15天。重点施稻株中下部株间和叶面,要求喷洒均匀。

其次,在水稻移栽后,局部稻区出现赤枯病(又名“坐蔸”)时,根据情况,对缺钾型赤枯病则叶面喷施高能红钾,或美多收增产素,或磷酸二氢钾等,提高稻珠抗病力,促早生快发,孕穗期还可增施1次,促穗大粒重。对缺锌型赤枯病,可补充锌肥。采用以上措施,可减轻病害。

5、兼治其它:水稻生育后期,若管理失当,容易造成脱水脱肥,引起功能的早衰,也容易遭受多种真菌病原菌的混合侵染,对产量影响较大,通常减产5%左右,重者达10%以上。防治时期与第二代稻螟、稻飞虱防治时期吻合,即在孕穗抽穗期,考虑兼治病虫,治病防衰,一次性施药。防治措施:除管好水肥,控制早衰,还应及时喷药防治。(1)第一类型稻区:以稻螟第二代为主,兼治稻蝗、稻纹枯病、稻曲病、云形病、稻粒黑粉病、叶鞘腐败病等,可选20%漩星乳油、或杀虫双(单),或锐劲特、或螟死净加粉锈宁(通)、加井岗霉素,现配现用。(2)第二类型稻区: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螟为主,兼治纹枯病等多种真菌病害,可用10%吡虫啉、切虫、扑虱灵、蓋功、加漩星或杀虫双(单),加井岗霉素、粉锈宁(通)、百理通、禾枯灵等。其中三唑铜类药剂如粉锈宁(通)、百理通等,既刺激生长,防植株叶片早衰,又治病。此外,在药剂使用上,注意轮换用药,防止产生抗药性。在药剂混配时,务必请事先仔细阅读每种药剂使用说明书和注意事项,以免发生意外。

相关文章

  • 农药按剂型分类
    农药按剂型分类

    农药按剂型分类,可分为老剂型乳油(EC)、悬浮剂(Suspension ConcentrateSC)、3、水乳剂既浓乳剂(Emulsion in waterEW)和微乳剂(MicroemulsionME)、可湿性粉剂(WP)、水性化(又称水基化)剂型及水分散粒剂(WDG)等。农药剂型是将通常具有生物...

    853 农药使用教学 植物病虫害原因
  • 果树喷药莫盲目
    果树喷药莫盲目

    一些果农因喷药不当,不仅烧伤了果树的大量叶片、嫩梢,使果面产生了药锈,既影响了果树生长,又降低了果品的商品价值。为防止和减少这些现象的发生,果农们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在喷施农药时,要根据果树病虫害的不同以及不同果树对农药的敏感性的差异等,有的放矢,对症用药。如核果类、猕猴桃对敌百虫、敌敌畏很敏感...

    1293 农药 植物病害诊断标准
  • 温室黄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温室黄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一、选用抗病品种各品种间熟性、产量、抗病性都存在很大差别,为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应选择抗病、坐瓜节位低、商品性好的品种作为主栽品种,如津春3号、津优2号、津优32号、大民5号、中农5号等。二、种子、苗床消毒1.种子、苗床消毒播种前将未包衣的种子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泡10~20分钟,或用50%的多菌...

    1075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管理
  • 塑膜闷土除蔬菜草害
    塑膜闷土除蔬菜草害

    在栽培蔬菜苗时,人们常会遇到一个问题:菜苗生长时杂草也在生长,与菜苗争地争肥,影响菜苗生长。如果用人工拔草,既费工费时,又容易错将菜苗拔掉。若采用塑料薄膜闷土,消灭杂草后播种育苗效果很好。具体方法是:在选定做苗床的地方,先深翻晒土,然后耙碎整平,再浇水湿土,或放水浸湿片刻将水排干,再用塑料薄膜将苗床...

    2209 农药使用教学 植物病害诊断标准
  • 介绍几种除草剂的混用方法
    介绍几种除草剂的混用方法

    在蔬菜生产中,菜地杂草由于数量多,生长快,且多为单、双子叶杂草混长,严重影响蔬菜的正常生长。人工除草劳动强度大、费工多,往往因除草不及时而发生草荒,运用除草剂除草则是一种操作简单、见效快的好方法。但是如何才能增加除草剂的作用效果、扩大除草范围、提高药效呢?现介绍几种除草剂的混用方法,供参考。1.丁草...

    802 农药使用方法 农药种类
  • 防治豇豆枯萎病从源头抓起
    防治豇豆枯萎病从源头抓起

    豇豆枯萎病在湖南益阳地区常年发生,比较严重,轻的发病率10―30%,重的达50%以上,是豇豆生产上的一个重要病害。豇豆整个生育期都可被枯萎病菌危害,通常在开花初期,田间被害豇豆才开始出现症状,到结荚期发病最多,防治要从种子消毒等各个环节入手,开始进行预防,否则等到出现症状时,将难以防治。一、发病症状...

    2581 农业种植禁忌 果树种植方法
  • 黄瓜细菌性枯萎病的防治
    黄瓜细菌性枯萎病的防治

    1.种子消毒从无病种株上采种,种子用70℃的恒温干热灭菌72小时,或用50℃的温水浸种20分钟,捞出晾干后播种。药剂消毒法有:40%福尔马林的150倍液浸种1.5小时;或100万单位的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小时,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2.轮作 发病地进行非瓜类作物2年以上的轮作。3.用无病的大田土...

    874 农药使用指南 病虫害原因
  • 枇杷有哪些病虫害
    枇杷有哪些病虫害

    枇杷被病虫危害,是形成树势衰弱,造成开花结果不良的重要因素之一。防治病虫,是为保护树体,使能较好的开花结果。枇杷病害有20余种,叶、芽、花、果、枝干、根等各部位都有发生。分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两大类。其中侵染性病害主要有灰霉病、斑点病、角斑病、污叶病、炭疽病、赤锈病、胡麻斑病、癌肿病、枝干腐烂...

    215 果树种植技术 果树种植指南
  • 桃流胶病及防治
    桃流胶病及防治

    1.分布:桃流胶病又称树脂病,在我国各桃区普遍发生,尤其在南方发病严重。病因复杂,不易彻底防治。流胶造成树势衰弱,影响果品质量,甚至死枝死树。2.症状:此病多发生于桃树枝干处,尤以主干和主枝杈桠处最易发生。初期病部略膨胀,逐渐溢出半透明的胶质,雨后加重。其后胶质渐成冻胶状,失水后呈黄褐色,干燥时变为...

    1507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教程
  • 鹅葡萄球病的类型与防治
    鹅葡萄球病的类型与防治

    鹅葡萄球病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或慢性传染病。临诊表现为急性败血症、化脓性关节炎、皮炎、脐炎及趾瘤等。幼鹅感染本病,常呈急性败血症。成年鹅感染本病常呈慢性经过的关节炎及趾瘤。发病类型 急性败血型:幼鹅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两翅下垂,缩颈,眼半开半闭呈嗜眠状,羽毛松乱。还可见到鹅的胸腹...

    426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 如何预防作物高温热害?
    如何预防作物高温热害?

    高温热害是高温对植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损害。高温热害的防御措施要从改革耕作制度,调整播栽期等大的方面着手,但也要注意采取灌溉、遮阴等改善田间小气候的办法。水稻要掌握好开花灌浆期的水层管理,开花时浅水勤灌,日灌夜排,适时落干,防止断水过旱,改善田间小气候,以利于灌浆进行,籽粒饱满。此外,选择抗高温的...

    2153 植物病害与病因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 何为动物源农药
    何为动物源农药

    利用动物活体及其产物防治农业有害生物,这是传统意义上的生物防治。这些动物活体及其产物称为生物防治的基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有些动物活体可以进行工厂化生产,作为商品出售。大部分动物产物也可以提取、纯化并加工。因此,从广泛意义上讲,这些可以称之为动物源农药。例如,捕食性天敌类群中的瓢虫、草蛉、小花...

    1954 农药名字 植物病虫害原因
  • 莲藕的病虫害防治
    莲藕的病虫害防治

    莲藕的病害主要有腐败病,系土壤中的镰刀菌引起,严重时叶片枯死。可采用轮作防止传染,发初期喷0.4%波尔多液有较好防治效果。虫害有蚜虫、斜纹夜蛾,可用40%氧化乐果1500倍液。或杀虫灵500倍液,或90%敌百虫1000倍液防治。地下害虫有水蛆,幼虫吸食泥中茎节和根的液汁,防治方法是发生地在种藕前亩施...

    217 蔬菜种植知识 农作物种植管理
  • 如何防治花木苗期猝倒病
    如何防治花木苗期猝倒病

    花木苗期猝倒病主要发生在花木植物的幼苗期。对二年生草本花卉常引起幼苗突然倒伏;对宿根花卉和木本花卉的幼苗、茎末木质化前引起猝倒,木质化后则引起立枯。此病危害寄生的范围很广。危害症状种子或幼芽未出土时遭受侵染而腐烂。在幼苗期发病,地表或地表下的茎基部呈现水渍状病斑,病部黄褐色、缢缩,可向植株上下部扩展...

    1541 植物病害与病因 农药英文
  • 小苍兰菌核病的防治
    小苍兰菌核病的防治

    症状:叶片受害后变成淡黄色,植株生长停滞,以后叶片凋萎,容易脱落。鳞茎内部变色,逐渐腐烂。在鳞片之间可发现长而扁的菌核。菌核初为白色,以后变成黑色。菌核宽约12毫米。病原:球茎核盘菌[Sclerotiniabulborum(Wakk.)Rehm.]属子囊菌亚门。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所形成的菌索能...

    2111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技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