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坚果亚球腔菌叶斑病分布在海南儋州。主要危害澳洲坚果叶。
症状叶缘或叶上生大型病斑,椭圆形或扇形,灰白色,大小16~69×5~32(mm),边缘具不规则的褐色线圈,病斑表面散生小黑点,即病原菌子囊壳。
病原
Metasphaeriasp. 称亚球腔菌属一种或近似于小檗属植物Berberidis上的M. desolationis Rehm称德索亚球腔菌,属子囊菌门真菌。子囊壳梨形,黑褐色,顶部色深,下部色浅,77×64(μm)。子囊棒形,无色,51×10.2(μm),子囊孢子8个,梭形,无色,2~3(4)个隔膜,单行排列,中部1个细胞较大,隔膜处有溢缩现象,10.2~17.9×2.6~3.8(μm);侧丝无色,短于子囊,17.9~25.5×2.6~3.1(μ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子囊壳或菌丝体在病叶内或随病落叶进入土壤中越冬,翌春产生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多次再侵染。植株长势弱易发病。
防治方法
(1)加强管理,及时追肥,增强抗病力。
(2)发现病叶及时剪除集中烧毁,防其扩大。
(3)发病初期喷洒10%世高水分散粒剂2500倍液或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隔10~15天1次,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