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症识别。病菌首先从凋萎的雌花开始侵入,侵染初期花瓣呈水浸状或水渍状,后变软腐烂并出现灰褐色霉层,造成花瓣腐烂、萎蔫、脱落。而后病菌逐渐向幼果发展,受害部位先变软腐烂,后着生大量灰色霉层。发病组织如果落在叶片或茎秆上,也可导致茎、叶发病,叶片上形成不规则大斑,中央有褐色轮纹,湿度大时可见灰色霉层。茎秆染病,出现灰白色病斑,绕茎一周后,可造成茎秆折断。
2.防治方法:①清洁田园及棚膜。及时摘除病叶、病花、病果等发病组织,并及时带出棚室深埋或销毁。清洁大棚膜,增加透光性,以提高植株的长势,从而增强其抗病能力。
②调节好大棚的温度和湿度。推广高畦覆膜或滴灌栽培法,适时浇水,上午尽量保持较高温度,这样可抑制病菌产孢,并可使棚内露水雾化蒸发。下午加大放风量,降低棚内湿度,夜晚要适当提高棚温,减少或避免叶面结露。
③防止病菌从伤口侵入。在用2,4-D蘸花时,因其易造成伤口而利于病菌侵入,故在蘸花时可在2,4-D中加入多菌灵等杀菌剂,以控制病菌侵入。此外,在农事操作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造成伤口,减少病害的人为传播。
④讲究施药方法。在化学防治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喷雾,以免造成棚内湿度的提高,可以选择使用烟雾剂或粉尘剂等方法,并交替轮换施用各种药剂,以减缓病害的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