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葡萄白腐病重发原因及其防治对策

时间 : 2023-02-18 投稿人 : 爱尚园艺 点击 :

葡萄白腐病也叫穗烂病,是我国葡萄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主要病害。阴雨连绵的年份。常引起大量果穗腐烂。对后期产量影响较大。近年来受特殊气候条件、菌源等因素的影响,上杭葡萄白腐病严重发生。给果农带来巨大的损失,为此。笔者对葡萄白腐病严重发生进行了调查分析,2008年5―8月进行了4种药剂防治效果试验,根据调查试验情况提出了防治对策,现报道如下:

1发生特点

葡萄白腐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真菌葡萄白腐壳霉菌侵染引起。主要危害果穗,常在靠近地面的果穗先发病。发病由果梗开始沿果蒂蔓延到果粒。发病初期果梗和穗轴出现浅褐色不规则水油状病斑,逐渐向果粒蔓延。几天后果粒变褐腐烂,有特殊霉烂味,果梗干枯萎缩,极易脱落:有的失水成干果,干枯的僵果穗常挂在枝上经冬不落。据近年来对城南村、土埔村等调查。不同的品种抗感性有差异,金华藤稔、胜藤等品种较感病,美国提子、巨峰等较抗病;在同一园中,棚架的中下层病重,上层发病较轻。病菌发育适宜温度为25-30℃。高温高湿是该病发生流行的重要条件。上杭县2002年前零星发生,2003年株病率12%。病果率2.3%,2004年株病率35%,病果率10%,2005年和2008年5―6月受特殊天气条件的影响,发病早、发病重,2008年5月5日第1次喷药时果粒0.4~0.8厘米大小,没有发现病果。没有喷药区5月30日发现病果、以6月5―8日发展较快,6月5日果粒1.5-2.2厘米大小。药剂防治区6月8日发现病果:着色期在6月20日前后,比往年迟一个星期。6月28日开始上市,8月6日采收完,2008年6月中下旬着色期间多雨。导致6月下旬白腐病严重发生,没有喷药区株病率达100%,病果率27.34%,产量损失巨大。

2 重发原因分析

2.1气候异常的影响

据县气象局资料统计2005年、2008年5―6月气象要素与40年(1961―2000年)历史平均相比降雨量增加、雨日多、温度适宜(见表1)(尤其2008年5月25―30日连续6天降雨量均在20毫米以上、6月11日、12日、14日3天降雨均在40毫米以上)两年的5―6月均在这样的高温、高湿、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对白腐病菌孢子繁殖、萌发、侵入十分有利,是导致2005年、2008年夏季白腐病重发生的首要原因。

2.2菌源充足

据临城镇城南村赖永辉户调查,2001年从浙江引种金华藤稔、胜藤葡萄300余株,2002年开始有零星发病,2003年以后逐年加重:临城镇水西村张俊丰户种植巨峰及土埔村范发贵户种植藤稔葡萄。多年以来都有不同程度发病。菌源的逐年累积为白腐病重发提供了菌源保证。

2.3品种间抗性有差异

调查表明欧美杂交种较抗病,欧亚种易感白腐病。如赖永辉户美国提子及张俊丰户种植巨峰葡萄,在同一园中比金华藤稔、胜藤葡萄发病轻,说明不同品种抗病性有差异。

2.4栽培管理措施不当

(1)果园管理粗放、除草不及时,地面及架上残枝、落叶、病果没有清除浇埋。导致菌源积累。

(2)抹芽、除副梢、修剪不合理,造成伤口感染病菌,加重病害发生。

(3)篱架搭建不合理,东西向篱架病重:铺设铁丝离地面太近,果子易受地面病菌的感染。

(4)不搭棚膜或棚膜漏雨,如2005年赖永辉户6个大棚中有一个大棚被3月22日大风吹得支离破碎。发病重。

(5)2005年、2008年着色、采摘期间雨量大、雨日多,果园积水、排水困难,加重此病的发生。

2.5没有对症下药或忽视后期施药

葡萄病害种类多,果农贪图方便。多种农药杀菌剂一起配施,防效降低,例如有的农户把百菌清、甲基托布津、异菌脲、瑞毒霉一起配施,防治黑痘病、灰霉病、自腐病等,难于收到防治目的;有的农户防治病虫的农药一起施用,防效更达不到要求;还有的农户前期有施药,忽视后期(6月)白腐病的防治,加重了白腐病的发生。

3 防治对策

3.1及时清园喷药

秋冬落叶后彻底清除病枝、叶、果,集中烧毁;在冬季休眠期和冬芽萌动期用1%(前者)、0.5%(后者)五氯酚钠进行全面消毒,减少第2年初侵染源。在生长季节摘除病果、病蔓、病叶,及时喷药保护,减少再侵染。

3.2选用抗病品种

据本地区夏季多雨的特点,可选用玫瑰牛奶、黑虎香、白香蕉、美国提子等较抗病品种。

3.3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性

(1)夏季要加强果园防涝防渍,降低果园温度。及时摘心、抹芽、剪除过密枝叶或副梢,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口,减少病菌侵染。

(2)改善架向、架式,把立架改为棚架,把东西架向改为南北架向,有利于通风透光。提高结果部位,第1道铁丝

离地面在60厘米以上,减少地面病菌侵染底层果穗。

(3)搭建薄膜大棚,直接减少葡萄果穗受雨水淋湿、冲刷的次数,减轻病菌萌发侵染的机会。

(4)疏果后仔细喷洒1次杀菌剂再选用双层袋或旧报纸自制袋套袋,保护果实避免病菌侵入。

3.4关键时期选用无公害农药科学防治

白腐病从幼果至成熟均可由病菌不断引起重复侵染而发病,在常年重发区、多雨年份,药剂防治宜早不宜迟,闽西地区重点抓住5月中旬至6月中旬果实膨大期着色前还没有发病或发病初期用药为宜,第2次用药视天气状况10-15天1次,喷药3-4次。根据试验,药剂选用杜邦福星乳油或50%丙环唑微乳剂7500倍液喷雾,在药源缺乏时选择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或12.5%戊唑醇徽乳剂1875倍液防治,提倡农药交替使用,采收前半个月停止用药。

相关文章

  • 棚桃要防哪些病虫
    棚桃要防哪些病虫

    一、病害主要病害有桃细菌性穿孔病、霉斑穿孔病、褐斑穿孔病。这三类病发病期长,多采用代森锌、甲基托布津、多菌灵交替使用防治。根部病害发现后用多效灵药液及时灌根。萌芽前对树体均匀喷布一遍5波美度石硫合剂,可减少病菌侵染源和害虫越冬基数。二、虫害1.桃蚜、粉蚜、桃瘤蚜。这些蚜虫主要为害叶片、嫩梢。常用农药...

    1759 农药使用教学 植物杀虫药有哪些
  • 什么是抗菌素农药
    什么是抗菌素农药

    抗菌素是微生物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杀菌物质,具有抑制他种微生物的生长发育,以及阻碍其生理机能的作用。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发现的抗菌素有2000多种,大部分属放线菌的分泌产物,其中约50种用于医药卫生方面,称医用抗菌素;有10多种用于农业,称农用抗菌素简称农抗。如使用比较普遍的有链霉素、井岗霉素、内疗素、...

    1752 农药使用教学 农药使用方法
  • 棉花红叶茎枯病的防治
    棉花红叶茎枯病的防治

    一、症状特点 棉花红叶茎枯病又称凋枯病、红叶枯病、死花棵,是棉花生长期的重要病害。红叶茎枯病在7月中旬始见病株,花铃期为危害盛期,叶片大量枯焦死亡。发病初期在枝条梢部叶片或叶尖出现褪绿症状,逐渐向内扩展,脉间叶肉呈淡黄色,叶脉仍为绿色,叶变厚,皱缩发脆,叶背常反转向阴,呈红色,严重时变紫红色或黄色脱...

    411 农药使用说明 病虫害图片
  • 仙客来的病虫害介绍与防治
    仙客来的病虫害介绍与防治

    仙客来是各类花卉中较易发生病虫害而又较难进行防治的植物,尤其是夏季及其过后所发生的各类病害,一旦发生,几乎无药可治,轻则失去观赏价值,重则大量死亡,这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个难题。所以防治仙客来的病虫害,最重要的是加强总体管理,细心栽培,增强植株抗逆性。在平时,每次施肥过后要喷施一次病害防治剂。一.仙客...

    1865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教程
  • 油菜田误用吡嘧磺隆没法救
    油菜田误用吡嘧磺隆没法救

    读者来电:当地有1.8亩油菜田在3天前误用了36克水星,施药后立即用水冲洗,并喷解毒剂补救,当时还没有出现药害症状。他问,这块田的油菜还有没有用。据了解,水星(10%吡嘧磺隆可湿性水剂)为磺酰脲类高活性内吸选择性除草剂。药剂主要被植物的根部吸收,并在植物体内迅速传导,抑制植物体内氨基酸的生物合成,使...

    2335 农药使用说明 病虫害图片
  • 蔬菜如何区分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
    蔬菜如何区分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

    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青瓜网青瓜小编又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提高产量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就和青瓜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不管是大棚蔬菜还是露天蔬菜,都难免会发生病虫害。但是很多菜农在病害方面,缺乏相应的辨别能力,导致药不对症或错过最...

    1400 种植教程
  • 红薯腐烂茎线虫病的防治
    红薯腐烂茎线虫病的防治

    1、加强种薯、薯苗调运检疫。切实做好种薯、薯苗的检疫,严禁病区种薯种苗调入无病区,对引进的可疑种薯种苗应进行药剂处理,并加强对商品粮红薯、薯干的调运检疫。2、彻底处理病残体。腐烂茎线虫主要靠病薯、病蔓、病薯拐传播。在整个病株中,以病薯块内腐烂茎线虫最多,且经一冬一春冻晒,几乎还能全部成活。因此发病区...

    1088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知识
  • 防治豇豆枯萎病从源头抓起
    防治豇豆枯萎病从源头抓起

    豇豆枯萎病在湖南益阳地区常年发生,比较严重,轻的发病率10―30%,重的达50%以上,是豇豆生产上的一个重要病害。豇豆整个生育期都可被枯萎病菌危害,通常在开花初期,田间被害豇豆才开始出现症状,到结荚期发病最多,防治要从种子消毒等各个环节入手,开始进行预防,否则等到出现症状时,将难以防治。一、发病症状...

    260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技术
  • 辣椒青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辣椒青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发生症状:病株叶片中午萎蔫,傍晚以后恢复正常,2~3天后全株逐渐枯死,但叶片仍保持绿色,只是颜色较淡,无光泽,故称为青枯病。切断病茎可见维管束呈褐色,用手挤压断面有污白色粘液渗出,为病菌的菌脓。   防治技术:①与禾本科作物轮作。②种植抗病品种。③酸性土壤利于病菌生长繁殖,所以应结合整地每667米2...

    1440 植物病虫害原因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 芍药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芍药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黑斑病:发病初期喷施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有一定效果;花后、发病前,每隔7至10天喷一次等量式波尔多液加以防治,直至秋后为止,这样做虽然不能根治这种病害,但是能减轻症状;集中烧毁枯枝、病枝等;用1誜100福尔马林液对土壤进行消毒;3至4年后不再连作。白绢病:进行土壤更换或消毒;发病初期剪...

    2630 芍药 农作物种植搭配禁忌 芍药病害防治
  • 注意甜瓜枯萎病
    注意甜瓜枯萎病

    当前温室甜瓜正处于开花旺盛期,为了确保甜瓜丰产丰收,在此提醒菜农朋友注意严防枯萎病。甜瓜枯萎病瓜类枯萎病是瓜类严重病害之一,常造成大片瓜田植株死亡。它是由土壤(营养液)侵染,从根、根茎部侵入维管束后而寄生的系统性病害。症状:本病典型症状是萎蔫,瓜类生长的全生育期都能发病,但以抽蔓到结果期发病最重。播...

    273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知识
  • 棚室芹菜生理性病害的防治
    棚室芹菜生理性病害的防治

    芹菜的生理性病害有烧心、空心、叶柄开裂和缺硼症。以上生理性病害能严重影响芹菜的生长,降低其产量及品质。烧心症状:开始心叶叶脉变褐、逐渐叶缘细胞坏死,呈黑褐色。在生育初期很少出现,多在11~12片真叶时开始发生。发生条件和原因:烧心在高温、干旱、施肥过多的条件下容易发生。高温能加快生长发育速度,促进植...

    560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管理
  • 慎用灭生性除草剂
    慎用灭生性除草剂

    近年来,农民朋友在果园除草、消除田边地头杂草时,普遍使用灭生性除草剂。特别是在一些板栗产区,由于板栗园面积一般较大,消除杂草的任务重,人们多使用灭生性除草剂除草。此举虽省工省时,但弊多利少,后患无穷。灭生性除草剂的主要作用是杀死一年生杂草,施用量过大还能杀死多年生灌木,严重破坏植被和生态环境。每年施...

    2287 农药使用说明 植物病害诊断标准
  • 柑橘嫁接后的管理方法
    柑橘嫁接后的管理方法

    柑橘嫁接苗的管理,无论是保护地还是露地嫁接苗,主要包括检查成活、补接、解除薄膜、剪砧(腹接)、除萌、摘心、整形、除草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项工作。1.成活检查及补接 嫁接后10~15天左右检查成活率,成活的接穗新鲜,芽眼饱满,接穗与砧木已互相愈合,叶柄变黄,发霉甚至发黑;未活接穗发黄、干枯或霉烂,应及时...

    2096 农药使用教学 植物病虫害原因
  • 旱地使用乙草胺除草剂注意事项
    旱地使用乙草胺除草剂注意事项

    近年来,由于种植结构的变化,我市旱地作物迅速扩大,旱地除草剂——乙草胺在玉米﹑花生﹑番茹﹑四季豆等作物上使用面积也迅速增加。一些农户在使用过程中因使用方法不当引起除草效果不佳,甚至产生药害现象不断。为此,在使用该除草剂除草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土壤湿度 乙草胺对杂草的作用主...

    859 农药使用教学 植物病虫害原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