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无草为36%苄·二氯可湿性粉剂)含苄嘧磺隆4%、二氯喹啉酸32%,可用于水稻秧田、抛秧田、直播田和移栽田防除杂草。抛秧田除草,可在抛栽后5-7天用36%秧无草可湿性粉剂加水喷雾或拌毒土撒施。该药对水稻可能产生的药害来自于二氯喹啉酸,在移栽田按推荐剂量用药,不受水稻品种及秧龄大小的影响,田间有浮苗现象且施药又早时,会发生暂时性伤害。遇高温天气也会加重对水稻的药害。
相关文章
-
夏季喷农药的最佳时间
夏季喷农药,无论对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还是果树等,都以上午8点至10点、下午5点前后为最佳时间。上午9点左右,一般露水已干,温度还不太高,正是日出性害虫取食、活动、交配的最旺盛时间,故此时用药,不会因为药剂被露水冲洗或稀释而降低其药效,也不会因气温高而导致药剂分解而影响药效。相反,这时用药反而会增加害...
1845 病虫害原因 农药使用技巧 -
苹果膨大后期落果原因及对策
苹果霉心病是一种在果实接近成熟期至贮藏期危害果实的病害,引起果实霉心、心腐或早期脱落。该病菌以菌丝体在病僵果、坏死组织内或以孢子潜藏于芽的鳞片间越冬。翌春当温湿度适宜时产生各种类型的孢子,借风雨传播,病原孢子从萼筒、雌雄蕊进入心室,病菌主要在花期侵入,后潜伏于果心内,随果实的发育而增殖。一般最早6月...
739 农药使用方法 农药英文 -
番茄卷叶病发生原因及防治
不论大棚番茄还是露地番茄,尤其在高温干旱环境下,易发生不同症状的卷叶现象。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五种:1.病毒病为害。病毒病易导致番茄植株卷叶,叶片卷曲丛生,严重时只有叶脉而无叶肉,病毒病通过带毒的蚜虫、粉虱或汁液接触传播,高温干旱有利其发生。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实施轮作,减少初侵染源;发病初期喷高锰...
772 农业种植禁忌 种植方法 -
要及时防治番茄鬼脸斑病
早春是番茄灰霉病的高发季节。硬果型番茄感染灰霉病的症状是病菌从果皮直接侵染,形成外缘白色、中间绿色、直径3~8毫米不等的灰白色圆形水渍状果斑,俗称“鬼脸斑”。是国内品种中不常见的一种灰霉病症状。在走访菜农的过程中,常有农民朋友告诉我将这种鬼脸斑病果当成溃疡病害防治,而且下狠药...
1773 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
无公害果园防治梨小食心虫技术
梨小食心虫又叫桃折梢虫,简称梨小,是一种常见的杂食性害虫,可危害梨、桃、李、杏、樱桃等多种果树,在各水果产区普遍发生。特别是在多种果树混栽区发生较重,外界条件适宜时,很易造成流行危害。一、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梨小食心虫是鳞翅目小型昆虫,成虫灰褐色,体长6-8毫米,翅展10-12毫米,幼虫淡...
1972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使用说明 -
怎样防治桂花的枯斑病
桂花枯斑病,又称叶斑病,是我国桂花栽种地区严重发生的一种叶部病害,北方地区盆栽桂花也不例外。枯斑病的症状表现为:病原菌从叶缘或叶尖侵入,初为淡黄绿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呈灰褐色至灰色,形状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与健康组织分界明显。后期病斑上着生许多黑色小点,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叶片大面积干枯,树...
2899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方法 -
斜纹夜蛾的发生与防治
一、虫情预报:虫情发生程度预报:大发生年份。二、发生情况:据中圩测报点20W黑光灯诱蛾观察,斜纹夜蛾成虫于5月28日始见,比去年提早了26天,比三年平均提早了19天,5月28日至6月7日灯下累计诱蛾5头,是去年同期(1头)的5倍,是三年同期(1.7头)的2.94倍,主要蛾蜂为5月31日-6月1日,蛾...
2335 农药使用技术 病虫害图片 -
小麦条锈病综合防治措施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小麦感病后,一般年份小麦减产10—20%,重发可达40—60%,受害严重田块甚至颗粒无收。小麦条锈病受气候、品种等因素的影响,给小麦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综合防治措施:1、实施生物多样性战略。各地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压麦扩油、压麦扩经、减少小麦条锈病越冬场所,为来年...
263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知识 -
三唑酮在美国的使用受限
美国环保署EPA已经正式提议取消杀菌剂三唑酮(triadimefon)在所有食品上的使用(菠萝上的使用除外),也不能在家庭草坪上使用。该药的登记者拜耳公司出于重新登记所面临的风险考虑,要求EPA取消前述的登记,食品作物包括苹果、梨、葡萄、草莓等。该杀菌剂仍然会应用在商用草皮、观赏植物以及其他非农作物...
990 农药名字 农药使用禁忌 -
樱桃冻害症状及补救措施
1.樱桃冻害症状分级标准0级:1、2年生枝无冻害或有轻微冻害,主干和主枝无冻害;1级:少数1、2年生枝冻死,主干北侧皮层内部及木质部略变成黄褐色,形成层未冻死;2级:1、2年生枝50%冻死,主干北侧皮层内部及木质部略深褐色,形成层部分冻死;3级:部分主枝和大部分1,2年生枝冻死,主干北侧内外皆变成深...
1534 农药使用方法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