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二防二治四注意 全面防治灰霉病

时间 : 2023-02-02 投稿人 : 清卓 点击 :

初春季节,低温高湿的棚室环境,为该病的发生创造了适宜的条件。当前,正值灰霉病发生的高峰期,并且一旦发生,因其孢子量大,传播速度快,“防不胜防”,有的甚至会因此而拉秧倒茬,是当前棚室蔬菜病虫害的“头号杀手”。

那么,应该如何防治灰霉病呢?这一期的“植保医院”,我们就重点来谈一谈灰霉病的全方位防治,以供菜农参考。提温排湿防灰霉

灰霉病难防治,原因之一:低温高湿。

灰霉病属低温高湿型病害,其发病适温20-25℃。但是,因其发病适宜温度与绝大多数棚室蔬菜生长的适宜温度相近,所以,在管理上难以通过对温度实行单独管理来控制灰霉病的发生,需要配合排湿一并进行。

灰霉病对湿度要求严格,空气相对湿度达90%以上时易发病,高湿维持时间长,发病严重。棚室内持续较高的相对湿度是造成该病发生和蔓延的主导因素,尤其在连阴雨多的时期,气温偏低,放风不及时,棚内湿度大,会使灰霉病突然暴发和蔓延。

根据上述理论基础,我们可以对温湿度如此调控来防治灰霉。

上午迟放风,超过30℃开始放风。在棚内相对湿度较高的时间段,尽量提高棚温,避开灰霉病的发病适温。

当温度降到25℃时,中午继续放风。降低棚内湿度,避开高湿的为害。

下午温度维持在20-25℃,至20℃时停止放风,其目的是使夜间温度保持在15-18℃之间,在棚内相对湿度最高的时间段,避开灰霉病的发病适温。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阴天期间,中午也应通风排湿。

但是,上述放风措施不适于豆类蔬菜,特别是处于初花期的豆类蔬菜,管理上需要注意。

另外,放风排湿其实仅仅是降低棚内湿度的一部分,还应通过膜下浇小沟、浇小水,以及种植畦覆盖地膜和操作畦覆盖稻草等措施控制棚内湿度。清除病残防灰霉

灰霉病难防治,原因之二:腐生性强。

灰霉病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真菌灰葡萄孢,其寄生能力弱,腐生能力强。也就是说,灰霉病多从枯枝、烂叶、残花等腐败的部位开始侵染。因而,防治灰霉病就应先清除病残体,切断灰霉病菌侵染的渠道。

首先,要清除残花。

残花是灰霉病最为主要的侵染源,绝大多数因灰霉病造成的烂果都是由残花开始的。因此,一定要及时将残花清除,包括残留在果实上未脱落下的和掉在茎叶和地上的。特别是开花量多的樱桃番茄、芸豆等作物。

樱桃番茄果实坐住后,很多花瓣不能正常脱落,而与花萼紧贴,这就要求菜农要进行“拾”花。但是,“拾”花时要注意,不要在果实坐住后就进行拾花,这样因果皮较嫩容易擦伤果皮,后形成残次果。一般在果实坐住如大豆粒大小时拾花即可。同时,拾花时要注意动作轻巧。

芸豆等豆科蔬菜,花瓣不脱落的,多是附着在果实的顶端,一般采用“摇”花即可。“摇”花,即摇动植株,助花脱落。

同时,对于掉落于茎叶和地面上的残花要捡拾出棚。

另外,对于蘸花的丝瓜、黄瓜等作物,可在蘸花药中混加异菌脲300倍(也可用咯菌腈),为了增加着药量,可在药液中加入500倍中性洗衣粉,来增加药效。

其次,要清除老叶、黄叶、烂叶和枯枝。

这是植株调整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意义就在于这些茎叶虽然不消耗营养,但容易感染病害,成为传染源。

需要注意的是:这项工作要在晴天进行,并且在清除茎叶后要喷洒一次杀菌剂,避免病菌从伤口感染而烂茎死棵,可用链霉素3000倍进行喷施预防。

再次,要正确摘除灰霉病果或病叶。菜农都明白及时清除灰霉残体来达到控制灰霉病的传播这个道理。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很多菜农在摘除植株上的灰霉残体时,很容易将灰霉孢子抖落,这些灰霉孢子抖落在空气中,通过空气再次进行传播。因此,摘除感染灰霉病的组织时,可用打火机烧一下或者用小袋将整个部位包住,再进行清理。

最后,还要提醒菜农朋友:千万不要将上述的病残体在棚中随意放置,要将其带出棚外,集中深埋。喷熏结合治灰霉

灰霉难防治,原因之三:病原孢子量大。

我们看到感病部位密生的灰色霉层,即是灰霉的病原孢子,这些病原孢子可随风、农事操作等途径传播,进行再侵染。而在生产之中,一些菜农常单纯依赖喷药防治灰霉病,于是就有了前文所说的“防不胜防”。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药液喷洒在病菌上,杀菌的同时,因病菌孢子量大而喷药又不严,因而也帮助了一些病菌的传播。特别是在田间郁蔽、枝叶繁茂的棚里,这种状况表现得更加明显。

二是喷药的同时,也增加了棚内的相对湿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反而为病菌的发生、蔓延创造了条件。

三是若遇连阴天,不宜采取喷药防治灰霉病(因为不仅容易降低药效,还会存在药液附着在植株上时间过长产生药害的危险),又不能任其发展。

因而,防治灰霉病不能单靠喷药,还要配合熏烟。

相对于喷药来说,熏烟不仅不会增加棚内湿度,还有降低棚内湿度的效果,并且熏烟杀菌全面,可实现全棚杀菌的目的。喷药与熏烟结合,取长补短,控制灰霉病的发生发展。

喷药:在晴好天气下进行,可在上午叶片干后或下午喷药,但严禁中午高温时间用药,以防产生药害。

药剂可选择扑海因1500倍、嘧霉胺1000倍、烟酰胺800倍、嘧菌环胺1000倍、乙烯菌核利800倍等药剂。

熏烟:可在傍晚闭棚前熏施,也可在阴天时熏烟。

烟剂可选百速烟剂、菌核净烟剂等。

一般情况下,喷药与熏烟交替进行即可,或者喷二次药、熏一次药。若灰霉病发生较重时,则可将喷药与熏烟结合起来进行防治,即白天喷药、晚上熏烟。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不论是药剂,还是烟剂,都要按照作物的不同而选择。如茄子和豆科蔬菜对嘧霉胺敏感,因而在选择药剂时,尽可能地选择其它药剂;这二类作物也对菌核净敏感,因而在熏烟时一定要严格控制用量和熏烟时间,其安全用量为200克/亩,熏烟时间为8小时左右。轮换用药治灰霉

灰霉病难治,原因之四:重复用药。

菜农朋友多存在着“哪种药好,就将哪种药一用到底”的做法,重复用药现象特别严重。

治疗灰霉的药剂多为内吸性的,连续喷施2-3次后,病菌易产生抗药性,其防治灰霉病的效果会大大降低,即使是加大用量也难以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这也是菜农朋友常说的“喷了某某药剂,没有看到效果”的真正原因。因而,在用药防治灰霉病时,要轮换用药或混配用药,避免重复用药。

这里我们所说的重复用药,不仅仅说的是同一名称的药剂,还包括药剂名字虽不一样,但是其有效成分却是一样的药剂。如嘧霉胺又叫施佳乐、异菌脲又叫扑海因等。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杀灰霉药有菌核净、腐霉利、异菌脲、嘧霉胺、嘧菌环胺、烟酰胺、啶菌恶唑等。为防止产生抗药性和提高防效,建议菜农朋友轮换交替用药或合理复配使用。

发病前:可用腐霉利1000-1500倍、异菌脲1000-1500倍等药剂交替轮流喷雾;也可与百菌清或铜制剂一起喷用预防灰霉病的发生,避免重复用药,防效差的情况发生。

发病初期:可用乙烯菌核利(农利灵)800倍、嘧霉环胺(和瑞)1000倍、嘧霉胺(施佳乐)1000倍、啶菌恶唑(菌思奇)2500倍等药剂轮换用药进行喷治。

发病高峰期:可用腐霉利或异菌脲与发病初期的应用药剂混配进行防治。防治灰霉四注意“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植保的方针,对于传播快、为害重的灰霉病更应如此,遵循“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防治方法。

除去上述防治措施外,在防治灰霉病时,还要注意以下四点:

注意一:抓住三个防治时机。

1.定植前:全棚消毒,杀死残存在在棚室中的病原菌,为后期有效控制灰霉病奠定基础。其方法可以是,全棚喷施速克灵、扑海因等防治灰霉病的药剂,配合熏施百速烟剂。

2.开花期:及早用药,避免其从腐败的花瓣开始侵染。既然已掌握灰霉病菌多从花瓣开始侵染的规律,那么就应及早用药进行控制,这样可使灰霉病不致大发生。

3.果实膨大期:果实膨大期,营养集中供应果实的生长,易使茎叶缺乏营养而降低抗病能力;同时,因果实膨大期需水量大,易形成高湿的环境,所以该期也是防治灰霉病的关键时机。

注意二:灰霉病大发生时,要减少通风,先治病。

通风,有利于灰霉病菌的传播。在灰霉病大发生时,应尽可能地少通风或不通风,在控制住病情后,再进行正常通风,以免造成灰霉病泛滥成灾,无从下手防治。

注意三:变更用药次数,合理用药防治。

一般说来,7-10天是用药间隔期,但该间隔期需要根据棚室蔬菜长势情况而定,若植株生长健壮,可10-15天用一次药;若病害发生较重,则应在合理用药的情况下,缩短间隔期为5天左右一次,连续进行防治,以利于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

注意四:及时收看天气预报,在阴雨天气来临前及时用药预防。

相关文章

  • 桂花繁育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桂花繁育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桂花是我国特有的园林树种,园林应用常与建筑物、山、石相配,以丛生灌木植于亭台、楼榭附近,宅院、公园或园路转角也宜散植或丛植。一、桂花壮苗繁育技术。桂花繁殖育苗方法有扦插、压条、嫁接和播种等,常以扦插繁殖为主。1、扦插:扦插时间一般在6-7月或9-10月,扦插地以沙质壤土为宜。插穗选用当年生半成熟的枝...

    1291 农药使用指南 植物病害与病因
  • 富贵竹褐斑病
    富贵竹褐斑病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发病时叶缘和叶尖出现草黄色的湿病斑,病健交界处有浅褐色圆形或长椭圆形至长形病斑,与叶脉平行,老叶症状尤为明显。叶缘、叶尖病斑长7至13厘米,宽1至2厘米,症状严重的病斑长13至15厘米,并带有褐色斑纹,叶片病斑连片扩展,变成褐黄斑,植株生长受影响,降低观赏价值。病原及发生规律 该...

    1678 农业种植禁忌 农作物种植知识
  • 仙人掌类植物腐烂病
    仙人掌类植物腐烂病

    仙人掌类花卉适应性强,易于栽培管理。但在栽植时,最易受到腐烂病的危害。播种的小苗易腐烂,嫁接不活易腐烂,扦插不活也易腐烂,成形植株有时也会突然腐烂。 腐烂病发生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是两大类原因,一类是病理性的;另一类是生理性的。病理性腐烂由致病菌感染引起,土壤和周围环境,水和肥料,还有繁殖时用的工具,都...

    2953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管理
  • 初冬,莴苣须防霜霉病
    初冬,莴苣须防霜霉病

    霜霉病是莴苣的主要病害,严重时,可造成叶片大量枯死,对产量有明显影响。该病在初冬季节发病普遍,保护地昼夜温差大,易结露,多雨季节或浇水过多,地里积水,重茬地,种植过密,通风不良,湿度大,发病也重。该病主要危害叶片。植株下部叶片最初出现淡黄色近圆形病斑。以后扩展时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且病叶由下往上发...

    818 蔬菜种植科普 种植方法
  • 荷花日常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荷花日常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荷花是优良的夏季水体绿化植物,既可作大面积池栽美化水面、净化水质,也可用缸盆栽植,摆放于庭院、亭榭等处装饰环境,更可以用碗栽植点缀家居。荷花是睡莲科莲属多年生挺水草本植物,在我国至少有7000年的栽培历史。长江流域一般于清明前后分藕栽植,每年6~8月是荷花的开放期。这段时间多风雨、温度高、空气湿度大...

    250 植物病害与病因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 西瓜蔓枯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措施
    西瓜蔓枯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措施

    发生特点 1、寄主范围广 除危害西瓜外,还可危害黄瓜、甜瓜、丝瓜和冬瓜。 2、危害部位多 叶茎、蔓均可染病,以叶片受害最重。叶片受害,最初出现褐色小点,有不明显的同心轮纹,...

    340 农药使用技巧 植物病害诊断标准
  • 桑树白绢病防治
    桑树白绢病防治

    桑树白绢病主要危害桑树苗木和沙藏期间的插条及苗圃的幼苗。发生与危害:受害苗木或插条多在近地面的茎部表皮上出现浅褐色至褐色或深褐色斑点,且在病部生出白色绢丝状菌丝。菌丝呈辐射状扩展,严重时覆盖病部,后菌丝交结在一起形成茶褐色油菜籽状小菌核。小菌核形成后,白色菌丝逐渐消失,此间病部皮层溃烂,易剥离,丝状...

    914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管理
  • 秋栽蘑菇白腐病防治
    秋栽蘑菇白腐病防治

    蘑菇白腐病又叫褐腐病、水泡病,是蘑菇病害中发生最普遍、为害最严重的一种病害。秋季栽培的蘑菇发病重于春菇。被害的蘑菇最初在菌盖及菌柄的表面发生褐色瘤肿,以后逐渐增多,严重时病部形成一层白色霉。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防治:及时清除病菇发现病菇时,应立即将病菇连同菌丝体以及10厘米深处的培养料一起挖出烧毁或深...

    530 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 杏树流胶病防治
    杏树流胶病防治

    杏树流胶浇病为一种非侵染性病害,树干及果实均可发病。发病时自枝干的树皮或伤口裂缝处流出柔软的胶状物,与空气接触干燥后呈坚硬的琥珀状胶块。土肥管理水平差,土壤积水、板结、病虫害严重等造成树体衰弱会加重病情的发生。因此,采果后早秋深施基肥,破除土壤板结,及时排水,使肥、水、气、温协调,从而达到养树壮根的...

    751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 香蕉巴拿马病防治
    香蕉巴拿马病防治

    香蕉叶片发黄、下垂,甚至完全枯死是得了香蕉巴拿马病,俗称“香蕉黄叶病”或“镰刀菌枯萎病”,由病菌产生的毒素中毒所致。香蕉巴拿马病在华南地区主要危害粉蕉、龙牙蕉,症状主要表现茎与叶部分地方变黄色、褐色,面积慢慢扩大,直至最后整株枯死。这种病属土壤性病害,...

    2706 果树种植指南 蔬菜种植知识
  • 百日草叶斑病的防治
    百日草叶斑病的防治

    百日草叶斑病多发生在夏季,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一般危害开花后的成熟植株,病状为叶片上初生浅红至暗褐色小点,逐渐扩大为圆形或多边形病斑,四周有黄色晕圈,病斑发展迅速,发展至茎部,可使茎部变黑变干,植株迅速死亡。叶斑病发生普遍,发展迅速,危害严重,从初发至叶片干枯只需一周左右的时间,如不及时防治将使植株...

    2171 种植常识 种植指南
  • 梨果贮藏须防五病
    梨果贮藏须防五病

    采收后的梨果在贮藏过程中,由于病菌侵入和生理失调,常发生各种病害,造成损耗,导致经济损失。其主要的病害有以下五种:   青霉病 许多果品均可发生此病,为青霉菌寄生所致,在贮藏末期发病特别多,用冷库贮藏的梨也难避其害。果皮厚韧的品种比较能抵抗此病,发生较少。贮藏前应注意消毒,果实包纸,可以减少发病和病...

    2106 农业种植禁忌 农作物种植知识
  • 油菜防冻技术对策
    油菜防冻技术对策

    油菜是秋播作物,自身具有一定的抵御严寒的能力,但由于越冬期间的冷空气侵袭、品种选用不科学、播栽期偏晚、施肥管理措施应用不当等原因,往往引起油菜冻害,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甚至绝收。因此,针对冻害类型,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对预防或减轻冻害的发生,确保油菜安全越冬,提高油菜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1、选用抗...

    1895 农药名字 病虫害原因
  • 山药的主要病虫防治
    山药的主要病虫防治

    山药病害有炭疸病,为真菌性病害,群众称落叶病,表现为初期叶片发黄,叶片出现小斑点,最后茎枯落叶,块茎出现黑色斑点,此病以农业防治为主,做好轮作换茬,选用无病种薯,播前用25%多菌灵粉剂500倍浸种25-30分钟,进行种薯消毒,栽培后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植株抗病性,药剂防治可在发病初期开始用50%多菌灵...

    2752 蔬菜种植指南 农作物种植
  • 夏季葡萄病害咋防治
    夏季葡萄病害咋防治

    霜霉病 此病危害葡萄的叶片和新梢。叶片出现黄色或褐色斑点,潮湿时叶片有一层灰白色霉状物,多在7月下旬发病,一直到收获后,应用25%的瑞毒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者喷600~800倍液的退菌特,每10~15天喷一次。白腐病此病初期在果梗或果轴上发生褐色、水渍状病斑,逐渐向果粒蔓延;叶片发病多从叶缘开...

    2275 果树种植技术 果树种植科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