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白菜叶面有灰褐色油渍状是什么病?怎么防治

时间 : 2023-08-26 投稿人 : 舞香风园艺 点击 :

白菜是一种很常见的家常蔬菜,尤其是在北方的冬天,市面上新鲜蔬菜较少,而清甜可口的白菜无疑是最佳的选择之一。由于白菜市场需求高,白菜种植也很受种植户欢迎,甚至不少家庭也会在自家种白菜。而在白菜的种植过程中,最担心的就是各种疾病的危害,那么白菜叶面有灰褐色油渍状是怎么回事?如何防治?一起来了解下吧。

白菜叶面有灰褐色油渍状是怎么回事?

白菜叶面有灰褐色油渍状主要是由白菜细菌性角斑病引起的结果,该病在河北省多地均有发生,一般病株率10%~20%,严重的病株率高达60%以上。该病主要发生在苗期至包心初期,主要危害叶片。苗期至莲座期阴雨连绵或暴雨、高温高湿、排水不良、土质黏重、或施用未经发酵腐熟的有机肥、长势衰弱、除治虫害不力等条件下均会造成该病较重发生。另外,不同白菜品种对该病的抗性也有差异。

白菜叶面有灰褐色油渍状是什么病?怎么防治

白菜细菌性角斑病的主要症状

该病主要发生在白菜苗期至包心初期。发病初期叶背出现水渍状凹陷斑,后变为大小不一、受叶脉限制的膜状不规则角斑。叶面病斑呈铁锈色或灰褐色油渍状;湿度大时,叶背病斑溢出乳白色菌浓;干燥时,病部开裂或穿孔。

白菜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病规律

该病原称丁香假单孢菌,属细菌。病菌在病残体、土壤、未腐熟的有机肥中越冬,是主要的初侵染源。借风雨、灌溉水、土壤、肥料、昆虫传播蔓延,由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进行再侵染。发病适温25~28℃。

白菜细菌性角斑病的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倒茬,及时清除田间病株残体,深埋或销毁,压低菌源。

2、种子处理

播前用0.1%盐酸液浸种60~12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

3、加强管理

合理灌水,雨后及时排水;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增强苗势;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病原体。

4、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选用下列药剂防治:农用硫酸链霉素;噻菌酮,或氯溴异氰尿酸等。

总的来说,当白菜出现叶面或叶背发生了一种油渍状不规则凹陷斑,铁锈或灰褐色,大小不一、多角状等类似症状,则基本可以认定为是细菌性角斑病。作为白菜的常见病害之一,种植户一定要了解其防治方法,确保白菜生产安全。

相关文章

  • 彩色马蹄莲常见病虫害
    彩色马蹄莲常见病虫害

    彩色马蹄莲常见病害主要有细菌病害、真菌病害和虫害,下面予以分别介绍。细菌病害欧氏菌:欧氏菌病害也称软腐病,是由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软腐致病变种引起的。被感染的叶片和茎变为深绿色,有坏死斑和腐斑,并分泌粘液,最终植株倒掉。块茎同时也开始腐烂,并有恶臭。当植株生长不良时,可通过一些小的伤口造成感染。...

    1616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英文
  • 叶牡丹病虫害防治技术说明
    叶牡丹病虫害防治技术说明

    一、蚜虫蚜虫繁殖力很强,一年可繁殖多代,大量蚜虫常群聚在羽衣甘蓝叶片、嫩茎上吸食汁液。防治方法:在蚜虫初发溡,可喷40%的氧化乐果、乐果1000~1500倍液或辛硫磷乳剂1000~1500倍液。二、卷叶蛾卷叶蛾俗称卷叶虫,以其幼虫卷叶危害,常将叶片用丝卷起,躲藏在其中取食危害。防治方法:(一)冬季把...

    1155 植物病害与病因 农药使用说明
  • 果树“黄化病”发生的三大原因
    果树“黄化病”发生的三大原因

    果树生长期中叶片出现失绿发黄,严重时枯死,群众称此为“黄化病”。这在我县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由于叶片失绿发黄,光合作用能力大大减低,最后产量低、品质差,是果树生产上的一大障碍。现将果树“黄化病”发生的原因介绍如下:一、病菌和病原体的侵入。通过病菌、病毒...

    1461 植物病害与病因 农药使用说明
  • 杜鹃黑斑病
    杜鹃黑斑病

    杜鹃黑斑病也叫褐斑病,是杜鹃常见的多发叶斑病害。发病后叶片形成黑斑,渐渐干枯脱落直至植株死亡。该病主要危害杜鹃的叶子,是由杜鹃尾孢真菌侵染受害,病菌开始出现若干个褐色小点,随着小点的不断扩大,病斑相互连接成片,产生灰褐色霉菌丝,受害叶片从叶柄部开始,由绿变褐黄色提早脱落,严重时影响杜鹃的生长发育和观...

    497 农药 植物病害诊断标准
  • 白兰花叶斑病防治
    白兰花叶斑病防治

    白兰花炭疽病主要危害白兰花叶片。症状白兰花炭疽病发病初期叶面上有不明显褪绿小点,后病斑扩大,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边缘为紫褐色,中部为黄褐色至白色,病斑中央有时有黄色轮纹,并散生有小黑点。发病规律白兰花炭疽病病菌以菌丝在落叶和树上病叶组织中越冬,春末夏初气温回升至28℃以上,天气潮湿多雨时病菌开始...

    2323 种植知识 种植常识
  • 莴苣菌核病防治措施
    莴苣菌核病防治措施

    菌核病是茎用莴苣普遍发生和危害较重的病害,主要侵染茎基部,染病部位出现不定形、湿润状退色的病斑,迅速扩大,颜色变黑褐色,病部变软逐渐腐烂,严重时整株萎蔫枯死。湿度大时病部表面先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后集结成团转灰褐色至黑色,硬度加大,不定形似鼠粪贴附在病部表面称为菌核。  此病是由一种称为核盘菌的真菌...

    358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管理
  • 一品红褐斑病
    一品红褐斑病

    症状为害叶片。初为黄褐色小斑点,有时1片叶上有数十个病斑点。小斑点逐渐扩大为直径1-2厘米病斑,内部淡褐色而周边略呈角型浓淡有差别的同心轮纹病斑。病重时病斑直径可达2-3厘米。病健交接暗灰色部分发生灰白色绵毛状霉。病原Corynesporacassiicola(Cooke)Lindau称棒孢菌,病菌...

    2948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教程
  • 病虫害防治技术--病毒篇
    病虫害防治技术--病毒篇

    人所共知,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但是在自然界中还有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这就是病毒。病毒非常小,但对花卉的危害却极大。来认识一下病毒 一般细菌用光学显微镜即可看见,病毒的本来面目只能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见到。在病毒体内根本就没有什么壁、膜、质之类的结构,它根本就不能独立生活,只有进入像花卉等的生物体内,...

    1530 农药肥料品牌 农药使用教学
  • 茄子绵疫病的防治技术
    茄子绵疫病的防治技术

    绵疫病可危害茄子的果、茎、叶、花器等部位。具体症状是,果实受害,近地面果实先发病,病斑圆形,凹陷,变黑褐色腐烂,温度大时长出白色菌丝。茎部受害,水浸状,溢缩,温度大时长出白霉,上部枝叶萎蔫。叶面受害,形成水浸状褐色病斑,有较明显轮纹。防治方法是:可用安克20克+80%大生75克+云大12030毫升兑...

    2724 农药肥料品牌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 树莓柳蝙蝠蛾防治
    树莓柳蝙蝠蛾防治

    柳蝙蝠蛾是危害树莓的主要害虫,严重影响第2年产量。其幼虫7月上旬(部分地区5月底至6月)开始蛀入新梢为害,蛀入口距地面40?60厘米,多向下蛀食。柳蝙蝠蛾常出来啃食蛀孔外韧皮部,大多环食一周。咬碎的木屑,与粪便用丝粘在一起,环树缀连一圈,经久不落,被害枝易折断而干枯死亡。防治方法:①成虫羽化前剪除被...

    2261 农药使用方法 农药种类
  • 果树冻害的类型与防治
    果树冻害的类型与防治

    我国的果树栽培大多数仍是露地种植,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越冬期间出现低温时间长,或因异常低温与突然的增温,都易引起冻害的发生,不利于果树的高产稳产,应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果树安全越冬。果树冻害的类型。一是嫩枝冻害。停止生长较晚,发育不成熟的嫩枝,其组织不充实,保护性组织不发达,容易受冻害而干枯死亡。二...

    1693 植物病害与病因 农药种类
  • 樱桃褐腐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樱桃褐腐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症状:主要危害花和果实 ,引起花腐和果腐。发病初期,花器渐变成褐色,直至干枯,后期病部形成一层灰褐色粉状物;从落花后 10天幼果开始发病,果面上形成浅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为黑褐色病斑,幼果不软腐;成熟果发病,初期在果面产生浅褐色小斑点,迅速扩大,,引起全果软腐。防治方法1.清洁果园。将落叶、落果清扫...

    1015 种植常识 果树种植方法
  • 玉米生产如何应对气象灾害
    玉米生产如何应对气象灾害

    玉米生长季节,正是风、雹、涝等气象灾害多发季节,每年都有不同面积、不同程度的玉米受灾。那么,在玉米生长上,如何应对这些气象灾害呢?雹灾 玉米在发芽出苗期遭受雹灾,容易造成土壤板结,地温下降,通气不良,影响种子发芽和出苗等,灾后应及时疏松土壤,以利增温通气;在玉米拔节到抽雄前,特别是大喇叭口期以前,雌...

    1975 农药使用说明 种植病虫害原因
  • 紫薇(百日红)绒介病虫害及紫薇长斑蚜的防治
    紫薇(百日红)绒介病虫害及紫薇长斑蚜的防治

    紫薇(百日红)绒介病虫害及紫薇长斑蚜的防治绒介病虫害又名石榴毡介,1年发生2代,以卵或若虫越冬。以雌成虫和若虫在芽腋,叶片和枝条上吮吸汁液为害,致使枝叶发黑,叶片脱落,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发育,其排泄物能诱发煤污病,危害紫薇的主要虫害之一。防治方法:1.加强检疫,防止病原流入,合理施肥,增强植株抗虫能力...

    2073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
  • 早防小麦丛矮病
    早防小麦丛矮病

    小麦丛矮病是由灰飞虱传毒引起的小麦病毒病,又称坐坡病,发病轻者在叶脉间出现断续的短而细的黄白色或淡黄色条纹,能部分抽穗;严重者植株矮小,叶色变黄,叶片细弱针状,分蘖增多不抽穗,对产量影响较大,发病越早损失越重。3月份小麦进入返青期,由于耕作制度和气候条件的变化,近两年小麦丛矮病发生面积逐年增加,表现...

    980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