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大雾过后蘑菇病害多 科学防治效益高

时间 : 2023-03-05 投稿人 : 峰清 点击 :

近日来,笔者通过对潍坊等地的实地调研以及对大量来人所带病害杂菌“样品”的调查分析,发现问题绝大多数集中在制种及发菌阶段的高污染率、出菇管理阶段的子实体病害等方面,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发菌期间的杂菌及防治措施  1、木霉:俗称绿霉、绿霉菌等,这是生产中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杂菌之一,不论制种还是栽培,也不论生料、熟料、发酵料,发菌期间均可发生,甚至在出菇阶段也有发生,并且发生的温度范围也越来越广,有的地区曾发生毁灭性污染,木霉就是主要杂菌之一。  防治措施:(1)制种或熟料栽培拌料时,按0.3%比例加入保成功并严格灭菌,以彻底杀死其孢子;生料栽培时,可按0.4%比例添加保成功药物。发酵料栽培时,加入保成功后,基料仍要发酵均匀,尽可能多的杀死或抑制其孢子。(2)科学调配基料组分,使营养全面、均衡,实践证明,基料中加入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增强菌丝的抗性,亦可有效抑制杂菌。(3)接种操作要严格、规范,不使霉菌孢子落于料中。(4)菌种或菌袋发菌以及出菇期间,每5天左右对菇棚空闲处喷洒80~120倍蘑菇祛病王溶液,或10倍强优戊二醛,是目前有效的预防方法。(5)发现木霉后,及时予以菌绝杀药粉直接撒施覆盖污染区,也可对配菌绝杀150倍左右溶液浸洗菌袋、培养室喷施40倍蘑菇祛病王、挖除霉点等处理。  2、曲霉:又称黄曲霉、黄霉病等,是目前除木霉外第二大杂菌品种。该霉菌除直接与食用菌菌丝争夺营养和水分以及生存空间外,还可分泌毒素严重危害食用菌菌丝;同时,其毒素还是一种致癌物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防治措施:(1)参考木霉菌的相关内容。(2)培养室使用蘑菇祛病王和消毒粉进行严格消毒杀菌处理,将菌种移入后,应阻止无关人员随便进入。(3)发现初期污染时,小心移出培养室,对栽培袋采取切开塑膜、直接撒施菌绝杀药粉或150倍菌绝杀溶液浸洗等措施,对菌种则可挖除病斑后再用药;对污染较重者,应予以深埋或焚烧处理,以防造成二次污染。  3、毛霉:又称长毛菌、黑霉菌、黑毛菌等。毛霉的典型特征是菌丝发展迅速,成熟后其黑色孢子很快生出,适宜条件下,7天内其菌丝可将菌袋表面占领并变为黑色,严重时可使食用菌菌丝不再发展,危害较大。  防治措施:(1)首先清理接种室及培养室内外卫生,室外喷洒500倍多菌灵溶液,曾有毛霉发生的室内喷洒40~80倍蘑菇祛病王溶液后,再按每立方米空间4克的用量使用消毒粉进行熏蒸,密闭门窗2天后启用。(2)接种箱用消毒粉熏蒸,培养架用苯酚5%水溶液擦洗,注意身体防护。(3)接种室、培养室应用空调器降温25℃,降湿至70%以下。(4)发现初期污染时,将污染袋包严移出室外,对配50倍蘑菇祛病王或施保功溶液,将污染袋浸入其中2~3分钟,杀死霉菌后再行处理,不可随丢乱弃,造成二次污染。  4、青霉:因其孢子色泽与木霉相近,故又有绿霉等称谓。  防治措施:参考木霉的防治措施。发现污染,及时清出进行处理,以免孢子散发、蔓延。  5、酵母菌:又称酸腐病。  防治措施:(1)基料中适量添加如菌绝杀等药物,或按0.3~0.4%比例加入保成功等;此外,基料含水率要适宜,勿使过高。(2)常压灭菌时,一定要规范操作,曾严重发生该菌污染的生产场所,可采用间歇灭菌法,即次日再灭菌一次,以确保生产效果。(3)接种操作应规范,接种室、接种箱及培养室使用消毒粉熏蒸处理、喷洒蘑菇祛病王等药物进行处理。(4)作为预防措施,培养室应每5天左右喷洒一次100倍蘑菇祛病王,但应以地面空闲处、作业道以及门口、通风口等处为主,不直喷料面。(5)菌袋品温偏高、菌丝异常发展时,即应开袋检查,有强烈酒酸味产生时,可确定已被酵母菌污染,采取灌注5%石灰水上清液的办法即可控制,但应将菌袋直立,解开扎口,以使多余水分排出,否则,反而更将加剧污染。(6)料床发生该菌污染时,可浇施200倍菌绝杀溶液,或喷施800倍克霉灵溶液。  二、出菇期间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1、平菇软腐病:该病同名而症状不同、亦即病原菌不同,主要为树枝状葡枝霉,有的菇农亦将某些细菌性病害与其混淆,故又称腐烂病等。其典型特征是有不同于食用菌的白色菌丝在畦床表面呈蛛网状生长,并迅速蔓延,覆盖床面,包围子实体,子实体基部被其菌丝围绕后即感病,病菌沿其菌柄向上蔓延,最后表现为子实体停止生长,并色泽发暗、迅速变软、发黄、变褐,继之腐烂。该病菌侵染与细菌侵染的最大区别在于:尽管腐烂的症状相似,但腐烂的菇体不臭。  防治措施:(1)严格处理菇棚。在菇棚启用前使用蘑菇祛病王进行地毯式喷洒,密闭2天后,地面按每平方250克用量撒施石灰粉,而后可移入菌袋。(2)发菌期间喷药预防。每5天左右喷一次蘑菇祛病王100倍液、金星消毒液50倍液,或菌绝杀200倍液等,注意药物不要直接喷洒菇床或菌袋。(3)严格处理覆土材料。菌墙或畦式栽培时,尤其使用地表土、菜园土及老菇区就地取土时,一定要使用药物进行杀菌杀虫处理,基本方法是:先将土晒干、压碎,喷洒60倍蘑菇祛病王和600倍辛硫磷,边喷边拌,拌匀后覆膜堆闷,约7天后即可揭膜、摊开,晾除异味后即可使用。(4)发病初期,迅速将病区并扩大10厘米左右挖除处理,并随即撒施菌绝杀药粉封口,注意停止菇棚喷水,并加大通风量,有条件时应尽量降低棚温。(5)非特殊情况,不要随便串棚,尤其高发病地区、连片种植区域的菇农,应禁止串棚,以防交叉感染。  2 、平菇萎缩病:又称猝倒病、干腐病等。病原菌为镰孢霉,染病菇体停止生长,并呈失水状萎缩,菇体色泽变暗、变褐、变干,下潮菇难以发生,严重时不再转潮。  防治措施:参考平菇软腐病。  3、平菇块菌病:又名核桃肉状菌、胡桃肉状菌、牛脑菌、假块菌等。可以危害多种食用菌,但以覆土栽培时尤甚。随着时间延长,子囊果由乳白色质变为浅黄奶油色、暗褐色,即已达成熟期。发病区域只菇不出,多种药物单独或联合使用时,效果很差,使生产损失惨重。  防治措施:(1)平菇可采取不覆土的立体栽培方式,避免与土壤接触,可降低病害的发生概率。(2)原发病区,应当使用60、180倍硫酸铜联合处理菇棚,并同时处理拌料场所,尽量避免病菌孢子进入基料。(3)发菌及出菇期间,坚持预防性用药,如80倍蘑菇祛病王等。(4)发病初期,将覆土连同基料扩大5厘米范围挖除,清理出棚,焚烧处理。(5)发病中后期,摘除子囊果,挖除基料。  4、平菇大纽扣病:亦属子囊菌。在即将出菇或出菇过程中,在料表或覆土层表面生长一些小白点,即其子囊果,初始误为是幼蕾,但永不分化菌柄菌盖,随后逐渐长大,呈瘤状,并逐渐加深色泽,后变为棕褐色,病区不再出菇。  防治措施:参见“平菇块菌病”。  5、平菇褐腐病:又称白腐病、水泡病等。发菌阶段感染病菌时,可在料表或覆土层表面长出白色绒状菌丝,并形成团块,很快,由白转黄褐色并分泌出黄褐色水珠,如同浅色酱油;幼蕾阶段感病时,则子实体形成团块状的菌肉组织,不能分化出菌柄菌盖,该感病菇体由白转黄后不久即可腐烂,并出现臭味;幼菇阶段感病后,则表现为菇体畸形,菌柄粗肿、菌盖特小,表面有绒状菌丝,数日后菇体腐烂并现出褐色汁液;子实体感病较晚时,只在菌盖表面出现少许凹陷的褐色病斑,若采收及时,该病斑基本不影响销售。  防治措施:(1)严格处理菇棚,参见前述相关内容。(2)进行畦式或菌墙栽培时,严格处理覆土材料。(3)拌料及基料处理场所,事先用500倍多菌灵、60倍蘑菇祛病王等药物进行喷洒杀菌。(4)发菌期间,进行预防性用药,参见前述相关内容。(5)发生病害后,立即停止喷水,降低湿度,清理病区,并喷洒80倍左右蘑菇祛病王、或直接用菌绝杀等药物覆盖,而后填充新土。  6 、平菇褐斑病:又称干泡病、干枯病、菌斑病等。该病害症状与褐腐病极为相似,菌生轮枝霉感染后的病菇色泽变浅、质地偏干似脱水状,既不分泌出褐色汁液,也不散发臭味;但后期发病时在菌盖上的病斑却极为相似甚至相同,一旦感病,传播速度较快,危害较重。  防治措施:(1)参见前述进行菇棚及场所处理和预防性用药。(2)科学合理地调配基料营养,一般平菇生产中,加入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是较好的措施,用量为每袋拌250千克(棉籽壳)干料。(3)合理追肥。畦栽食用菌时,采收一潮菇后,及时追补营养,也是重要措施之一。(4)发现病害,参见前述进行处理。  7 、平菇黄斑病:又名黄菇病等,病原菌为异形葡枝霉,生产中发生较重。感病菇体不再生长,也不出现畸形,亦无病斑,菇体感病后2天左右即变软、发黄,继之变褐、腐烂。病菇周围出现白色絮状物,覆盖区内不再出菇;实验室培养时其菌落为白色絮状菌丝,后结球出现浅黄色斑块,培养基底部初为白色,渐变为浅黄、金黄色。  防治措施:(1)参考前述对菇棚、基料处理场所等进行药物处理。(2)发现病害后将病菇连同基料一同挖除,病区内喷洒60倍蘑菇祛病王后,加强通风。  8、平菇凹斑病:病原菌为托拉斯假单胞菌。平菇菌盖及菌柄上出现红褐至黑褐色、稍凹陷的圆形或梭形褐色小斑点,边缘较整齐,中间稍凹陷。病菌只侵染危害菌皮,不深入菌肉。潮湿条件下,病斑表面有一薄层黄白色粘性物,干燥后,形成粘贴在病斑表面的菌膜,具光泽。病菇的形状不改变,也不会引起腐烂。发生规律:该病菌存在于土壤及污水中,高温高湿、特别是菌盖表面长时间保持有水膜或水滴条件下易发病。  防治措施:(1)保湿要用清洁的水源,不能使用塘、湾污水;喷水不宜过多,避免子实体上形成过多积水,而引起细菌繁殖。一般以喷水后2小时内能够蒸发掉为宜。(2)出现感病后,停止喷水,加大通风,降低湿度,喷施蘑菇杀病灵1500倍液,连续2~3次即可。  9、平菇腐烂病:病原菌为荧光假单胞杆菌,菌盖或菌柄出现淡黄色水渍状病斑,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斑扩展迅速,引起菌盖或菌柄呈淡黄色水渍状腐烂,并散发出难闻的恶臭气味。  防治措施:(1)适量用水,保持菇棚湿度在90%左右即可。(2)病害发生后,要及时摘除病菇,停止喷水,加大通风量,降低菇棚内湿度,发病初期,喷洒1500倍黄菇一喷灵溶液,连续2~3次即可恢复正常;至中等发生时,应结合清理菇棚卫生,使用消毒粉按每立方米空间4克的用量进行熏蒸处理,再喷洒1000倍黄菇一喷灵溶液。  10、平菇锈斑病:病原菌为假单孢杆菌,初期幼菇菌盖呈黄褐色软腐状并停止生长,后期枯萎或发粘、腐烂。  防治措施:(1)选择抗病能力强的菌种,有条件的应对菌种进行脱毒处理或引进脱毒菌种,并在制种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2)在同一场所内尽量不连续栽培同一品种,菇棚使用前,使用81%的消毒粉熏蒸,或20~30倍蘑菇祛病王等药物进行彻底消毒杀菌。(3)每次喷水后应及时通风,直至菌盖表面无积水。冬季气温过低,不能长时间通风,应采用向墙壁或空气中喷水的方式保持湿度。(4)经常观察,一经发现有菌盖开始呈褐色,立即停止喷水,并适当通风,然后喷施1500倍黄菇一喷灵或蘑菇杀病灵溶液。喷药前应将染病子实体采净。(5)采菇后及时清理料面,对菇房的地面、墙壁要经常消毒,常规方法是每5天左右喷洒一次蘑菇祛病王。(6)阴、雨、雾、雪等天气,棚外空气湿度很高,棚内则很难降湿,可将生石灰置于四周及墙边,让其慢慢吸水分解,该过程既可提高棚温,又能降低棚湿,但应注意通风排气,以防棚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山东省农科院土肥所 曹德宾)

相关文章

  • 杏保护地栽培的病虫害管理
    杏保护地栽培的病虫害管理

    危害杏树的主要病虫害有流胶病、褐腐病、疮痂病、细菌性穿孔病、桃蚜、蚧壳虫、红蜘蛛、桃小食心虫、杏仁蜂、舟形毛虫等。应根据病虫发生规律,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或化学农药,并要根据农药的作用机理交替使用或混用不同种类的农药,提高防治效果。1、消灭初侵染源大棚杏在升温前要及时清扫...

    458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方法
  • 冷棚韭菜冬春如何防治灰霉病
    冷棚韭菜冬春如何防治灰霉病

    菜灰霉病,又称白色斑点病,是冬春季冷棚韭菜普遍发生的重要病害。多在12月初发病,随着韭菜的生长发育,病情逐渐加重,并可延续到来年4月下旬,一般严重的减产百分之20至30。而且病叶常伴有霉味,使品质下降。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初浸染时叶面上产生白色至浅灰褐色小点,正面多于背面,由叶尖向下发展,斑点扩大...

    589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禁忌
  • 如何防治水稻稻直鬃蓟马(稻蓟马)
    如何防治水稻稻直鬃蓟马(稻蓟马)

    水稻稻直鬃蓟马(稻蓟马)学名 Stenchaetothrips biformis(Bagnall)属缨翅目,蓟马科。广布全国各稻区。寄主 南方为害水稻,北方为害小麦、大麦、野燕麦、李氏禾、玉米等禾本科植物。为害特点 成、若虫以锉吸式口器挫破叶面吮吸汁液,致受害叶产生黄白色微细色斑,叶尖两翼向内卷曲,...

    2102 农药肥料品牌 农药名字
  • 姜瘟病防治技术
    姜瘟病防治技术

    (1)精选种子及种子消毒:认真挑选姜种,不能从姜瘟病重灾区购种和调种,也不能从已感染姜瘟的田间选留姜种。挑选姜种时要选择块状饱满、肉质新鲜、皮色光亮、质地硬、没有明显病害特征的健康块茎做种。姜种消毒:用0.5%的石灰水澄清液浸种5―6小时;用草木灰拌种,用少量清水将干燥纯净的草木灰湿润,然后用来拌姜...

    1126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果树种植指南
  • 梨黑星病、苹果早期落叶病防治技术
    梨黑星病、苹果早期落叶病防治技术

    梨黑星病又称疤痂病,俗称“黑霉病”,引起梨树早期大量落叶,幼果畸形,商品果品质低劣,同时第二年结果减少,梨黑星病发生主要有两个时期,一是落花后至麦收期,病梢出现以及病菌由病梢向幼叶、幼果转移引起幼叶、幼果发病并积累菌量的时期。另一时期是采收前1-1.5个月,果实接近成熟,是果实对病菌敏感的时期,所以...

    2975 农药肥料品牌 农药使用指南
  • 黄瓜和西红柿不能同棚栽培
    黄瓜和西红柿不能同棚栽培

    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分泌出一定的分泌物并散发出气味,而黄瓜和西红柿的分泌物和及其气味有互相抑制对方生长发育的作用,二者如果同棚邻作栽培,其生长势都将受到抑制。且黄瓜和西红柿都有可能遭受蚜虫的危害,一旦一方发生蚜虫,就会很快地蔓延到另一方,很难有效地控制,使二者同时受害,从而扩大危害损失。另外,黄...

    705 农药名字 病虫害原因
  • 除草剂-排草丹(玉米)
    除草剂-排草丹(玉米)

    【商品名称】排草丹(Basagran)【通用名称】灭草松(bentazon)【加工剂型】48%排草丹水剂【用药量】每公顷用48%排草丹2.5~3.0升。【使用时期】玉米苗后阔叶杂草2~4叶期。【防治对象】苍耳、反枝苋、凹头苋、刺苋、蒿属、刺儿菜、大蓟、狼把草、鬼针草、酸模叶蓼、柳叶刺蓼、节蓼、马齿苋...

    1124 农药使用教学 植物病害与病因
  • 甜樱桃病虫害农业防治法
    甜樱桃病虫害农业防治法

    甜樱桃病虫害农业防治法就是根据甜樱桃树体、有害生物、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运用一系列农业技术,改变生态系中某些条件,使之不利于有害生物的生存发展,而有利于甜樱桃树生长发育,增强树体对有害生物的抵抗能力。农业防治可操作性强,且不污染环境,在果品安全生产中是优先采用的防治方法。一、培育健壮无病毒苗木。...

    928 果树种植科普 蔬菜种植科普
  • 苹果腐烂病防治方法
    苹果腐烂病防治方法

    说到苹果,估计很多人都爱吃吧,它吃起来又甜又脆,而且营养价值也很高,是不错的一种水果。 说到苹果,估计很多人都爱吃吧,它吃起来又甜又脆,而且营养价值也很高,是不错的一种水果。现在专门种植苹果赚钱的人也越来越多,种的过程中很容易得腐烂病,这样不及时防治就会影响苹果质量,接下...

    2639 苹果 水果 农作物种植资料
  • 西葫芦病虫害防治技术
    西葫芦病虫害防治技术

    对病毒病,要搞好虫害的防治,以切断该病的传播途径。发病初期,可用20 %的病毒A可湿性粉剂和硫酸锌0.05千克,对水50千克喷雾,也可用抗毒剂1号250倍液防治。 白粉病,可用粉必清400倍液喷雾防治,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也可用硫磺粉烟熏 防治。灰霉病可用...

    1675 果树种植教程 种植方法
  • 如何防治油菜甘蓝夜蛾
    如何防治油菜甘蓝夜蛾

    油菜甘蓝夜蛾学名 Mamestra brassicae(L.)鳞翅目,夜蛾科。别名甘蓝夜盗蛾。异名Barathra brassicae(L.)。分布除福建、台湾、广东三省末见外,其余各省均有分布。寄主 45科120种以上,如油菜、甘蓝、白菜、萝卜、菠菜、瓜类、姜、葱、豆类、青椒、番茄、茄子、马铃薯、...

    2584 农药英文 病虫害图片
  • 苹果糖心病症状原因及防治技巧
    苹果糖心病症状原因及防治技巧

    苹果糖心病,又称水心病、糖蜜病、蜜果病,多发生在苹果成熟的后期及贮藏期,是苹果的一种生理病害。一般其发生比例在25%左右,在干旱以及高温的生长季节,个别产地水心病的发生比例可在80%以上。最早推出冰糖心这一概念的是我国新疆地区的阿克苏,后来由于气候的变化,影响了水心病的发病几率,并且“冰糖心”苹果贮...

    1651 农作物种植知识
  • 牡丹紫纹羽病防治方法
    牡丹紫纹羽病防治方法

    牡丹紫纹羽病,俗称紫色或黑色根腐病,是牡丹常见的一种真菌性病害。老株和多年连作的园地发病率较高,除牡丹外还危害林果木和农作物。侵染源系存活在土壤中的菌丝体,经接触传染,危害过程为幼嫩根先受感染,逐渐扩展至侧根、主根及根颈部位,病根初呈黄褐色,严重时变为深紫或黑色、湿腐,病根表层有一层似棉絮状的菌丝体...

    2802 农药使用教学 植物病害诊断标准
  • 苦参根线虫病
    苦参根线虫病

    苦参,又叫苦骨、牛参、川参,为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flavescensait.)的干燥根。具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效,治疗热毒血痢、肠风下血、黄疽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小儿肺炎、疳积、急性扁桃体炎、痔满、脱肛、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阴疮湿痒、瘰疬、烫伤等。外用可治疗滴虫性...

    820 农作物种植水肥管理 苦参 线虫 侧根 虫瘿
  • 山茶花灰枯病的防治方法
    山茶花灰枯病的防治方法

    山茶花灰枯病:主要危害山茶花叶片,可使病叶脱落。叶上病斑圆形褐色,扩大后变为灰白色,边缘呈红褐色。病斑上散生或略呈轮纹状排列着较粗的小黑点。产生于新梢上的病斑呈浅褐色水渍状,长形,边缘明显,后来逐渐凹陷、缢缩,不连续纵裂,形成溃疡斑,并从基部脱落。有人将这种枝梢受害的现象称为山茶花脱节病。山茶花灰枯...

    432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