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水稻白叶枯病及防治

时间 : 2023-04-21 投稿人 : 哲俊园艺 点击 :

症状

水稻白叶枯病及防治 | 植物病虫害

又称白叶瘟、地火烧、茅草瘟。整个生育期均可受害,苗期、分蘖期受害最重,各个器官均可染病,叶片最易染病。其症状因病菌侵入部位、品种抗病性、环境条件有较大差异,常见分3种类型。

(1)叶枯型

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发病先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先出现暗绿色水浸状线状斑,很快沿线状斑形成黄白色病斑,然后沿叶缘两侧或中肋扩展,变成黄褐色,最后呈枯白色,病斑边缘界限明显。在抗病品种上病斑边缘呈不规则波纹状。感病品种上病叶灰绿色,失水快,内卷呈青枯状,多表现在叶片上部。

(2)急性凋萎型

苗期至分蘖期,病菌从根系或茎基部伤口侵入维管束时易发病。主茎或2个以上分蘖同时发病,心叶失水青枯,凋萎死亡,其余叶片也先后青枯卷曲,然后全株枯死,也有仅心叶枯死。病株茎内腔有大量菌脓,有的叶鞘基部发病呈黄褐或褐色,折断用手挤压溢出大量黄色菌脓。有的水稻自分蘖至孕穗阶段,剑叶或其下1-3叶中脉淡黄色,病斑沿中脉上下延伸,上可达叶尖、下达叶鞘,有时叶片折叠,病株未抽穗而死。褐斑或褐变型 抗病品种上较多见,病菌通过剪叶或伤口侵入,在气温低或不利发病条件,病斑外围出现褐色坏死反应带,病情扩展停滞。

(3)黄化型

黄化型症状不多见,早期心叶不枯死,上有不规则褪绿斑,后发展为枯黄斑,病叶基部偶有水浸状断续小条斑。天气潮湿或晨露未干时上述各类病叶上均可见乳白色小点,干后结成黄色小胶粒,很易脱落。

水稻白叶枯病造成的枯心苗,在分蘖期开始出现,病株心叶或心叶以下1-2层叶出现失水、卷筒、青枯等症状,最后死亡。白叶枯病形成枯心苗后,其他叶片也逐渐青枯卷缩,最后全株枯死,剥开新青卷的心叶或折断的茎部或切断病叶,用力挤压,可见有黄白色菌脓溢出,即病原菌菌脓,别于大螟、二化螟及三化螟为害造成的枯心苗。

病原

Xanthomonas oryzae 称水稻黄单胞菌。包括白叶枯病菌和条斑病菌两个致病变种:即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 (Ishiyama)稻生黄单胞菌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 (Fang et al.)水稻黄黄单胞菌水稻生致病变种,属细菌。异名X.campestris pv.oryzae (Ishiyama) Dye。稻白叶枯病菌菌体短杆状,大小1.0-2.7×0.5-1.0(μm),单生,单鞭毛,极生或亚极生,长约8.7μm,直径30nm,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孢和荚膜,菌体外具粘质的胞外多糖包围。在人工培养基上菌落蜜黄色,产生非水溶性的黄色素,好气性,呼吸型代谢,不同地区的菌株致病力不同。自然条件下,病菌可侵染栽培稻、野生稻、李氏禾、茭白等禾本科植物。病菌血清学鉴定分三个血清型:Ⅰ型是优势型,分布全国。Ⅱ、Ⅲ型仅存在于南方个别稻区。病菌生长温限17-33℃,最适25-30℃,最低5℃,最高40℃,病菌最适宜pH6.5-7.0。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带菌种子、带病稻草和残留田间的病株稻桩是主要初侵染源。李氏禾等田边杂草也能传病。细菌在种子内越冬,播后由叶片水孔、伤口侵入,形成中心病株,病株上分泌带菌的黄色小球,借风雨、露水、灌水、昆虫、人为等因素传播。病菌借灌溉水、风雨传播距离较远,低洼积水、雨涝以及 灌漫灌可引起连片发病。晨露未干病田操作造成带菌扩散。高温高湿、多露、台风、暴雨是病害流行条件,稻区长期积水、氮肥过多、生长过旺、土壤酸性都有利于病害发生。一般中稻发病重晚稻,籼稻重于粳稻。矮秆阔叶品种重于高秆窄叶品种,不耐肥品种重于耐肥品种。水稻在幼穗分化期和孕期易感病。

防治方法

(1)选用适合当地的2-3个主栽抗病品种。

早稻抗病品种有:嘉育280,皖稻61号,赣早籼40号,中优早81号,湘早籼21号、22号,培两优288,桂引901。中稻抗病品种有:嘉45号,秀水1067,皖稻28,皖稻32、34、36、36、38、59、61号,汕优多系1号,湘粳2号,七袋占1号,八桂占2号,三培占1号,航育1号。

晚稻抗病品种有:沈农514,滇籼13号、14号,滇粳糯39号,滇粳40号,宁粳15号、16号、17号,宁糯4号等。山东表现中抗的品种有H301。粳稻品种对我国7个白叶枯病菌株(致病型1-7)抗至中抗的品种有:DP5165,95鉴27,加45,95鉴25,96鉴35,宁93-38,宁波2号,台537,D602等。

(2)加强植物检疫,不从病区引种,必须引种时,用1%石灰水或80%402抗菌剂2000倍液浸种2天或50倍液的福尔马林浸种3小时闷种12小时,洗净后再催芽。也可选用浸种灵乳油2ml,对水10-12L,充分搅匀后浸稻种6-8kg,浸种36小时后催芽中。还可用中生菌素100倍液,升温至55℃,浸种36-48小时后催芽播种。

(3)农业防治,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加强水浆管理,浅水勤灌,雨后及时排水,分蘖期排水晒田,秧田严防水淹。妥善处理病稻草,不让病菌与种、芽、苗接触,清除田边再生稻株或杂草。

(4)药剂防治。发现中心病株后,开始喷洒20%叶枯宁(叶青双)可湿性粉剂,每667m2用药100g,对水50L,用叶枯宁防效上不去时,可在施用叶枯宁同时混入硫酸链霉素或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或强氯精2500倍液,防效明显提高。此外,每667m2还可选用10%氯霉素100g或70%叶枯净(杀枯净)胶悬剂100-150g、25%叶枯灵(渝-7802)可湿性粉剂175-200g,对水50-60L喷洒。也可在5叶期和水稻移栽前5天,各喷中生菌素500倍液1次或用50%氯溴异氰尿酸水溶性粉剂(消菌灵),每667m2用量为25-50g,对水50kg喷雾。

相关文章

  • 小麦如何预防冻害及冻害补救措施
    小麦如何预防冻害及冻害补救措施

    小麦冻害往往有两种情况:第一,在我国北部麦区冬初和冬末春 初气候冷暖突变,容易发生小麦冻害,甚至发生根拔、凌抬现象。第 二,播种偏早遇上冬季天气回暖,小麦营养生长过旺,消耗了大量糖 分,抗寒性减弱,如果冬季或春初小麦已经拔节了,遇到低温易受冻 害,严重的主茎与大分蘖冻死,造成严重减产。预防冻害,可能...

    2436 植物病虫害原因 农药种类
  • 如何防治芝麻枯萎病
    如何防治芝麻枯萎病

    枯萎病是芝麻的主要病害之一。普遍发生于我国河南、湖北、安徽、河北、江西等主要芝麻产区,一般发病率10%~20%,严重时达30%,可减产30%,使芝麻的品质显着下降。所以,防治枯萎病是关系到芝麻增产增收的关键。一、症状芝麻枯萎病从苗期到成株期都可发生。苗期发病出现猝倒或枯死。成株期发病根部往往是半边根...

    2268 植物病虫害原因 农药使用技巧
  • 残留农药无法除 试试碱水吧
    残留农药无法除 试试碱水吧

    夏季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十分旺盛。人们很容易受到夏季炎热气温的影响,身体的各项生理功能和食欲等均会发生变化。那么,在这个炎热的夏天里,我们应该怎样调整好自己的身体状态呢?生活家小编特别为您准备了最适合夏季的保健养生知识,帮您健康快乐的度过这个夏天。浸泡水洗法:蔬菜污染的农药品种主要...

    1622 农药 病虫害图片
  • 中国养殖网每日一招:生姜治疗鱼肤霉病
    中国养殖网每日一招:生姜治疗鱼肤霉病

    鱼肤霉病又称水霉病。霉菌从鱼体伤口侵入时,肉眼看不出异状,当菌丝深入肌肉,蔓延扩展,向外生长成棉毛状菌丝,有的水霉外生部分平堆,色灰,病鱼体表黏液增多,焦躁或迟钝,食欲减退,最后瘦弱死亡。治疗方法: 每50公斤鱼种用生姜0.25公斤磨碎,用纱布滤出姜汁,加食盐和白酒各0.25公斤拌和,泼入盛在容器中...

    1820 蔬菜种植科普 果树种植方法
  • 油桃疮痂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油桃疮痂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桃疮痂病主要危害桃树果实,也危害枝条和叶片。果实被害多在顶部发病,受害仅在果皮部分,病部初生暗绿色圆斑,并逐渐扩大成紫黑色或红褐色病斑,稍凹陷,上面着生黑色霉层。随着病部木栓化和果实膨大,病部常龟裂或畸形。枝条被害处先出现浅褐色圆斑,边缘紫褐色,后变黑褐色,稍隆起,常有流胶现象发生。叶片被害,初生多...

    1513 果树种植科普 蔬菜种植知识
  • 山药白涩病
    山药白涩病

    山药白涩病,又称山药斑纹病。〔病原菌学名〕CylindrosporiumdioscoreaeMiyabeetlto〔寄主作物〕山药。〔病害诊断〕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茎蔓。叶片发病,多是先从植株下部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部叶片发展。初时在叶片上产生边缘不明显的黄白色小斑点,扩展后因受叶脉限制,病斑呈多...

    921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指南
  • 如何防治玉米顶尖腐烂病
    如何防治玉米顶尖腐烂病

    顶尖腐烂病在玉米抽穗前后(7月下旬~8月上旬)症状表现最为明显,可致全田或局部植株迅速发病,造成产量严重损失。1、症状表现重病株的第10片及以上叶片变褐、腐烂、粘连不能展开而成牛鞭状,有的病株在形成鞭状时被其它叶片包裹不能伸展形成弓状卷曲。解剖后可见新叶和未抽出的雄穗腐烂,腐烂部分多有臭味,茎秆解剖...

    551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管理
  • 莲藕腐败病综合防治
    莲藕腐败病综合防治

    莲藕作为度淡蔬菜,深受广大城乡居民喜爱。近年由湖塘栽培转向农田种植,经济效益可观。今年预计莲藕腐败病将大发生,为此,望藕农要做好早防早治准备,降低损失。具体措施如下:1.发病症状病株初发病时叶色变淡,似青枯状,后期变褐,干枯卷曲;叶柄顶部呈弯曲状,变褐干枯。严重发病田一片枯黄、似火烧状。地下茎受害、...

    2488 果树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
  • 甘蓝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
    甘蓝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

    甘蓝菌核病为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它寄主范围广,除了危害甘蓝蔬菜以外,还可危害莴苣、芹菜、茄子、大椒、黄瓜、韭菜、菠菜、白菜等多种蔬菜,尤其是保护地栽培的上述品种,发病更为严重。植株感病后,首先出现水渍状病斑,然后变成白色病斑,最后造成植株腐烂。发病程度严重时,叶病株率超过50%。防治...

    385 植物病害与病因 农药种类
  • 葡萄裂果病的发生与防治
    葡萄裂果病的发生与防治

    一、裂果发生时期因品种而异绯红从硬核期就开始裂果,直至果实成熟期;藤稔、里扎马特从果实软化着色开始裂果直至果实成熟;香妃、早玉、奥古斯特、维多利亚等品种果实即将成熟时易产生裂果。二、葡萄裂果原因1、遗传因子:绯红、早中早(6-12)及用绯红作亲本杂交的后代如香妃、维多利亚等容易裂果,这些均是遗传因子...

    2977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知识
  • 葱蒜类蔬菜疫病的防治技术
    葱蒜类蔬菜疫病的防治技术

    疫病是韭菜的重要病害,还可为害葱、蒜等作物。主要为害假茎和鳞茎,叶片、花类、根也可被害。患部初呈暗绿色水渍状斑,当病斑扩展到叶片的一半时,呈湿腐、叶、薹下垂。鳞茎受害,根盘处呈水渍状浅褐色至暗绿色腐烂。根部受害,根毛少,变褐腐烂。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稀疏霉层。高温(25-32℃)、高湿(相对湿度在...

    530 农药使用方法 农药英文
  • 防治螨虫良方——噻螨酮
    防治螨虫良方——噻螨酮

    噻螨酮的商品名有尼索朗、维保朗、卵禁、尼螨朗等。常见的剂型有5%噻螨酮乳油、5%噻螨酮可湿性粉剂。目前在农业部药检所登记的企业有10多家,其中生产原药的企业有江苏克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禾本农药化学有限公司、浙江省湖州荣盛农药化工有限公司、浙江省湖州荣盛农药化工有限公司。噻螨酮是属于噻唑烷酮类杀螨...

    255 农药使用指南 植物病害诊断标准
  • 大叶黄杨几种常见病虫害
    大叶黄杨几种常见病虫害

    1.黄杨绢叶螟幼虫吐丝连结周围叶片、嫩枝作临时巢穴,然后在其中取食,严重时将叶片吃光,造成苗木死亡。形态特征:成虫体翅灰白色,前翅前缘、外缘、后缘有紫褐色宽带,前缘紫褐色带上有两个白斑,鳞毛有光泽,紫红色闪光。幼虫头部黑色,胴部黄绿色,背线、亚背线及气门上线深绿至墨绿色,气门线橙黄色。发生规律:北方...

    2591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夏季谨防月季黑斑病
    夏季谨防月季黑斑病

    月季黑斑病已成为月季栽培中的一大困扰,叶片、嫩枝和花梗均可受害。病害严重时,整个植株下部及中部叶片全部脱落,仅留顶部少量新叶,直接影响月季的生长、开花和观赏。首先简要介绍一下该病的症状和发病规律。叶上病斑初为紫褐色至褐色小点,后扩展成直径1.5毫米至13毫米的圆斑,黑色或深褐色。病斑周围常有黄色晕圈...

    671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
  • 阴雨天注意防治小麦白粉病
    阴雨天注意防治小麦白粉病

    阴雨天多,有利于小麦白粉病发生。农技001工作室专家在田间调查时发现小麦白粉病有加重发生趋势,提醒各地注意防治该病。 记者从省农林厅植保站了解到,今年我省淮北北部及沿海北部等局部地区小麦白粉病发生偏重。田间病株率虽较高,但发病程度不重,总体发病轻于去年。从天气情况来看,前期淮北地区干旱、雨水少,不利...

    373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