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月季常见病害及防治

时间 : 2023-03-16 投稿人 : 旭润 点击 :

在现代化生产当中,适宜的温室条件,如安装防虫网、加强温室内的通风环境等可以防止90%以上的病虫危害。而专业植保技术员的配备和全体工人的日常监测是及早发现并在初期阶段控制病虫害的关键。

本文着重介绍几种月季常见的病害及其防治。

1.根癌病:根癌病对于没有寒冷冬季的国家的生产者来说是一个主要病害,该病害在亚洲、非洲、澳大利亚和印度普遍发生。据说根癌病是由根砧带来的,但是也可能已经在土壤中存在,并且在种苗定植的时候就已经附着在寄主上了。

防治措施:化学防治和使用抗性根砧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治作用。防止根癌病侵染的唯一办法是采用无土栽培或从有霜冻的地区购买根砧。日常防治是在定植前对苗床土壤消毒,种植抗性根砧或者进行无土栽培。

月季常见病害及防治

根癌病

2.霜霉病:霜霉病是每一个热带月季生产者都头疼的病害,在低温潮湿的天气以及在植株周围缺少空气流通的时候多发。叶片出现黑斑后会变黄,过一段时间叶片脱落。霜霉病可以在短时间内对月季造成很大损害并导致严重减产。预防方法是要保持叶片干燥,尤其是在温度下降的夜间。除了改善空气流通之外,治疗的办法很少。对于月季来讲,随着低温而来的霜霉病不像随着高温而来的白粉病那么普遍。

防治措施:没有预防药剂可用于预防霜霉病。在植株感病的情况下应喷三次药,每次间隔4至7天,药品名称为联苯三唑醇(浓度为150毫升/100升水)、乐必耕(浓度为25至35毫升/100升水)、氯菌胺(浓度为100毫升/100升水),这些都是化学组分相同的产品。当再次感染霜霉病时应喷三次其他化学组分的产品,药品名称为乙嘧酚磺酸酯(浓度为200至300毫升/100升水)、十二环吗啉(浓度为200至250毫升/100升水)、苯制剂真菌剂。在夜晚相对湿度非常高(>90%)的时期,建议每周使用一次硫磺来预防霜霉病。最可能感病的时期是在雨季以及在夜间需要降温的季节。每周使用一次硫磺熏蒸器,每1000平方米大约用300至500克硫磺。

月季常见病害及防治

霜霉病

3.炭疽病病原为痂囊腔菌(Elsinoerosarum)。病菌侵染月季植株地上部分的所有部位。在叶片上,病斑近乎圆形,直径约6毫米。初期,病斑为紫褐色,带有淡褐色边缘。后期,病斑中心变为灰色,常常脱落。病斑是很均匀的黑色,边缘为不规则的放射状。通常,炭疽病对月季生长没有很大影响。

月季常见病害及防治

炭疽病

4.黑斑病病原为蔷薇双壳菌(Diplocarponrosae)。月季黑斑病是世界性病害,危害十分严重。病菌主要危害叶片、嫩枝和花梗等部位。叶片受侵染后,叶面出现紫黑色圆形病斑,或不规则(放射)状斑。病斑边缘为紫褐色或红褐色,放射状。病斑上着生许多黑色小粒体,即为分生孢子盘。

病斑往往几个连在一起。病部周围叶肉大面积变黄,病斑成为带有绿色边缘的“小岛”。病叶易于脱落。病害严重发生时,整个植株下部乃至中部叶片全部脱落。

病菌的无性阶段最为常见。分生孢子盘着生于寄主表皮下,成熟时突破表皮。孢子盘为黑色,呈轮纹状排列。分生孢子梗短,分生孢子为椭圆形或长卵圆形,无色、双胞,两个细胞大小不等。黑斑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株或落叶上越冬。分生孢子借助雨水或喷灌水飞溅传播,昆虫也可传播。在潮湿情况下,叶片上分生孢子在6小时之内可萌发直接侵入。潜育期为7至10天。在多雨、多雾、多露天气易于发病。新移植的小植株,根系少,植株衰弱,极易发病。月季品种间抗病性差异很大,一般浅色花、小朵花以及直立性品种易于感病。

防治措施:随时清扫地面上的落叶,秋后彻底清扫落叶并烧毁。越冬植株采用重修剪措施。加强栽培管理,尤其是要加强新栽植小株的肥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栽植或选育抗病品种。生长前期加强化学药剂防治,阻止病菌侵染,如喷布50%代森铵1000倍液,50%多菌灵1000倍液,波尔多液(1:1:200)等。改善浇水设施,防治昆虫,以减少病菌传播。

月季常见病害及防治

黑斑病

5.灰霉病病原为灰葡萄孢菌(Botrytiscinerea)。灰霉菌侵染芽后,芽变为褐色腐烂状。当花正在开放时被侵害,个别花瓣变为褐色和皱缩状。病害易发生在没有被采摘的老花上,尤其是在潮湿条件下和雨季。病害严重时,花器开放受阻碍。冬季,在月季的枯茎上有灰霉菌存在。

防治措施:及时摘除病花,去除凋萎的老花,并集中烧毁。在植株生长初期喷布化学药物,如70%福美铁1000倍液、50%苯来特1000倍液可有效防治。

月季常见病害及防治

灰霉病

6.白粉病病原为蔷薇单丝壳菌(Sphaerothecapannosavar.rosae)。月季白粉病是普遍发生的病害。白粉病菌可侵染叶片、叶柄、花蕾及嫩梢等部位。初期,病叶上有褪绿黄斑,逐渐扩大,边缘不太明显。叶背病斑处着生一层白色粉状物。嫩叶染病后,叶片易反卷、皱缩、变厚,有时变为紫红色。叶柄及嫩梢染病时,被害部位稍膨大,反向弯曲。花蕾染病时,表面覆盖白粉霉层,花姿畸形。植株严重感病时,叶片黄化、皱缩、脱落。当老叶脱落后,新生叶片会继续受害,致使植株衰弱,开花不正常或不能开花,失去观赏价值。

白粉病菌以菌丝体形式在病芽、病叶或病枝上越冬,有些以闭囊壳形式越冬。第二年,病菌随芽萌动而开始活动,侵染幼嫩部位,产生新的病菌孢子,借助风力等方式传播。病菌在月季生长期可不断进行再侵染。

露地栽培月季,白粉病以春季(5至6月)和秋季(9至10月)发生较多,为发病高峰期。北部地区主要在春季危害,秋季发生量少。温室栽培月季,白粉病可周年发生。室温在5℃以上时,白粉病便可发生危害。气温高、湿度大、闷热、通风差时发病较重。月季品种间抗病性有明显差异。通常,光叶的、蔓生的、多花的品种较抗病,但大多数月季品种是感病的。

防治措施:在温室栽植月季时应注意通风,控制湿度,从而控制发病条件。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抗病力。小面积或家庭栽培月季,应仔细检查病芽、病叶,及时剪除并销毁。应该在病区或病株喷布化学杀菌剂进行防治。发芽前喷布波尔多液(1:2:100至200)、3至4波美度石硫合剂。生长期喷布50%代森铵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50%多菌灵800倍液、50%苯来特1000倍液。喷布无毒高脂膜200倍液对于预防白粉病发生和治疗初期白粉病斑都具有良好效果。用高脂膜防治后,叶面无药痕,有利于观赏和环境保护。月季扦插繁殖时,仔细挑选无病枝条作为插条,扦插前用药剂消毒。大量生产月季时,应建立采种栽植区,认真防除白粉病,不断供应无病插条。

月季常见病害及防治

白粉病

7.锈病病原为多胞锈菌(Phragmidiummucrona-tum)。锈菌可危害叶片、叶柄、茎、花柄和芽。叶片和茎上可产生桔红色的夏孢子堆,以后产生黑褐色冬孢子堆。严重发生时,叶背布满一层黄粉,叶片焦枯,提早脱落。

病菌以冬孢子堆和菌丝形式在寄主组织上越冬。每年8至9月发病。栽种过密,地势低洼,土壤粘重、板结、瘠薄等条件,有利于锈病发生。

防治措施:发现病叶、病枝及时摘除并销毁。加强栽培管理,栽植或置放不宜过密,勤除杂草,开沟排水等。早春发芽前喷施3至4波美度石硫合剂。生长季节可喷施敌锈钠300倍液、15%粉锈宁800倍液、50%退菌特800倍液、50%代森铵800倍液。

月季常见病害及防治

锈病

8.花叶病病原为蔷薇花叶病毒(Rosamosaicvirus)。

病毒粒体球状,直径约25毫微米。病毒致死温度为54℃。体外存活期(室温条件下)6小时。病毒可自然感染啤酒花。用感病植株的汁液接种可侵染7科的25种植物,如长春花、西瓜、三色旋花、黄瓜、瓜儿豆、心叶烟、矮牵牛等。病毒可通过嫁接和汁液传播。诊断可用寄主植物黄花烟(轻性系统褪绿斑)、瓜儿豆(局部枯斑)、长春花(系统褪绿环斑)、豇豆(系统褪绿环斑)等。

月季感染病毒后,叶片上发生不规则的淡黄色或桔黄色斑块,有时呈系统环斑、栎叶斑纹。有些品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黄脉带、矮化。

防治措施:仔细检查病株,春季感病植株的症状明显,因此应加强春季调查。病株不能用于繁殖,要标记下来,最好淘汰或销毁。可用热处理的方法来消除感病植株上的病毒,因为在38℃恒温热空气条件下维持4周,植株体内病毒可以完全消除。(莫尔海姆(北京)园艺科技有限公司 袁向阳)

月季常见病害及防治

花叶病

相关文章

  • 棉花害虫综合防治技术
    棉花害虫综合防治技术

    一、棉蚜防治技术1、涂茎法:苗期棉蚜点片发生选用40%氧化乐果或50%久效磷乳油,按1∶5―10倍加水配成药液,涂抹于棉茎红绿相间处的一侧,涂抹长度2―5厘米,不得环涂。2、点心法:使用氧化乐果或久效磷,配成1∶200倍药液在每株棉苗生长点上滴药液2―3滴。方法:去掉背负式手压喷雾器的喷头旋片,用纱...

    701 农药使用技巧 病虫害防治
  • 蝴蝶兰细菌性软腐病-花卉病虫害
    蝴蝶兰细菌性软腐病-花卉病虫害

    名称:蝴蝶兰细菌性软腐病目录1.相关图片2.分布与危害3.症状3.病原4.发生规律5.防治方法6.防治药械相关图片分布与危害危害蝴蝶兰。症状病害发生在球根类鸢尾时,病株根颈部位发生水渍状软腐,球根糊状腐败,发生恶臭,随着地下部分病害发展,地上新叶前端发黄,不久外侧叶片也发黄.地上部分容易拔起,全株枯...

    851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管理
  • 马铃薯早死病症状及综合防治
    马铃薯早死病症状及综合防治

    症状:又称马铃薯黄萎病或早熟病。发病初期由叶尖沿叶缘变黄,从叶脉向内黄化,后由黄变褐干枯,但不卷曲,直到全部复叶枯死,不脱落。根茎染病初症状不明显,当叶片黄化后,剖开根茎处维管束已褐变,后地上茎的维管束也变成褐色。块茎染病始于脐部,维管束变浅褐色至褐色,纵切病薯可见“八”字半圆形变色环。 发病规律:...

    1094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方法
  • 油菜苗期红黄苗 观色诊断巧治疗
    油菜苗期红黄苗 观色诊断巧治疗

    油菜苗期常出现红叶或黄叶两种异常苗,对红黄苗须观色辨“症”,对症施治,以便及时转化。 干旱红叶:油菜苗期,若久旱不雨,或土壤水分不足,油菜因缺水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色呈淡红色。对此要及时进行沟灌抗旱,并结合追施冬前肥,促使油菜向正常生长转化。 渍害红叶:冬前雨水过多,排水不畅造成土壤渍水,吸收功能...

    2765 植物病虫害原因 农药英文
  • 胡萝卜田化学除草技术
    胡萝卜田化学除草技术

    胡萝卜田化学除草,一般采用土壤处理剂,因此在胡萝卜籽撒播前就必须考虑除草剂的使用问题。常用的使用方法有播前土壤处理法和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法。播前土壤处理法是整理好地以后,还没有撒播胡萝卜籽以前,按标准亩用量将除草剂对好水后喷洒于地表,一般每亩对水50公斤(常用的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四桶水),喷后要用钉齿耙...

    2090 病虫害防治 农药种类
  • 防蔬菜病毒病应先防虫
    防蔬菜病毒病应先防虫

    蔬菜病毒病今年发生格外严重,使番茄、甜椒遭受严重损失。对传毒害虫防治不利是主要原因。刺吸式口器的一些害虫如蚜虫、粉虱、叶蝉等是传毒的媒介。这些昆虫的共性是通过口针吸收蔬菜植物汁液,在植物体内的病毒多呈微结晶和溶解状态,在被吸入进入虫体后,可被昆虫携带,传到昆虫迁移后的蔬菜上。有的昆虫吸收了含病毒的蔬...

    2314 农药使用技巧 病虫害图片
  • 病毒病对西瓜早期有什麽危害?
    病毒病对西瓜早期有什麽危害?

    病毒病是春季西瓜的后期病害,主要影响二茬座瓜,更是秋季西瓜伸蔓期早期病害,使西瓜叶片偏小不能授粉,严重影响秋季西瓜的产量。1、症状:主要有花叶型和皱缩型两种类型,具体表现植株顶端叶片产生深浅相间的花叶病斑,叶片变小、卷曲、皱缩、畸形,早期染病不能结瓜,后期染病瓜小、畸形。2、发生规律:该病由种子带毒...

    2073 种植知识 种植技术大全
  • 怎样提高难生根花木扦插成活率
    怎样提高难生根花木扦插成活率

    一些树木和花卉扦插生根比较困难,甚至插穗的愈伤组织已形成疙瘩,还是生不出根来。根据插穗的具体情况,分别采取以下相应方法,可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一、清水处理 清水处理的目的是减少或消除插穗体内阻碍生根的物质。将插穗绑成小捆,下端浸在水中,每日换水一次,在遮阴保湿条件下培养7至10天,再经过生根素处理后...

    2358 植物病害与病因 农药
  • 怎样防治花生地老虎等害虫
    怎样防治花生地老虎等害虫

    地老虎、蛴螬。地老虎和蛴螬是地下害虫,不仅危害期长而且危害严重。常造成缺苗断垄现象,是目前影响花生产量的最主要的虫害。因地下害虫常在地下活动,隐蔽性强。防治: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1)农业防治。合理轮作,花生良好前茬是玉米、谷子等禾本科作物,避免重茬。秋季深翻可将害虫翻至地面,使其暴晒而死或被鸟雀啄...

    2500 农药使用教学 种植病虫害原因
  • 茉莉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
    茉莉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

    白绢病:多在茎基部发生。感病植株变褐腐烂,病部皮层易剥落,表面产生白色绢丝状菌丝。后期,病部生出油菜籽状的菌核。病原菌在土中或病残体上以菌核或菌丝体越冬。每年5至6月和8至9月雨水多时,易发生重复侵染。防治方法:(1)及时清除病株残体,集中销毁。(2)加强管理,严格检疫,杜绝病源。(3)病初用70%...

    231 农药使用说明 病虫害图片
  • 紫菀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紫菀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植物资料网:紫菀叶上的灰白色粉层是真菌二抱白粉霉侵染引起的这种病害称为紫党白粉病。紫党白粉病一般在紫竞生长后期发生。首先在植株下部的叶片上发生,叶片上出现很薄的灰白色粉层。病菌不时扩散侵染,受侵害的叶片病部不断扩展,病叶逐渐干枯。秋季,额部位呈现褐色斑点,然后形成许多小黑点,即病原苗的子囊里。病菌在...

    1727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教程
  • 黄瓜四月病虫害防治方法
    黄瓜四月病虫害防治方法

    4月上旬春季栽培、越冬栽培及冷拱棚栽培,防治霜霉病、炭疽病和白粉病等。黄瓜全生育期可感白粉病,在叶面或叶背产生白色圆形霉状物粉斑点,从下部叶片开始染病,逐渐向上发展,严重感染后叶面会有一层白色霉层,发病后期感病部位白色霉层呈灰褐色,叶片发黄坏死。以上三病可选用25%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液、68%...

    838 病虫害防治 农药种类
  • 什么是小麦白秆病?
    什么是小麦白秆病?

    据了解,小麦白秆病在小麦各生育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和茎秆,有两种症状类型。一是局部斑点型。病初叶片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草黄色病斑,四周褐色,后期叶鞘上出现方形角斑,中间灰白色,四周褐色,茎秆上也会出现褐色条斑。二是系统性条斑型。病初叶片基部出现与叶脉平行的水渍状条斑,暗褐色,以后向叶尖扩展,并变成...

    1869 农药使用教学 植物病虫害原因
  • 马铃薯喷多效唑效果好
    马铃薯喷多效唑效果好

    给马铃薯喷多效唑能控制茎杆伸长,缩短节间长度,使茎杆增粗,株体矮化,株形紧凑,叶厚色绿,大薯率显著提高,增产幅度达25%,而且使用方法简单易行。具体使用方法是: 一、使用时间。从马铃薯现蕾到初花期,是喷药的最佳时间。此时用药能有效控制马铃薯地上部分过分生长消耗,促进马铃薯养分制造转化和累积。长势旺的...

    616 农药使用技巧 植物病害与病因
  • 菌克毒克防治大豆病害技术
    菌克毒克防治大豆病害技术

    菌克毒克(2%宁南霉素水剂)是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研制成功的一种全新生物农药,具有高效广普、环保,促进作物生长、提质增收等特点。对大豆根腐病、疫病等病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一、大豆根腐病防治1、症状幼苗期染病,病株及茎基部形成褐色椭圆形、长条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略凹陷,继而形成环绕主茎的大斑块,甚至危害侧根...

    2550 种植知识 种植技术大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