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受淹水稻的特点
水稻在受淹情况下,不但发生倒伏,而且因土壤湿度过大、通气不良,地温降低,生理活动受到极大影剧响,甚至死亡。洪涝对水稻的一生均可发生影响,稻株受淹没顶时间多在2—10天,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耐涝性不同,主要表现在茎蘖存活率和根系状况上,还表现在出水后的恢复性能上,还与受淹前的苗体素质,土壤肥力和水质、水深等状况有关。如耐涝性杂交稻强于常规籼稻,常规籼稻强于常规粳(糯)稻。水稻在苗期受淹8—10天,叶片均干枯,但可恢复生长。淹水时间越长,死苗越多。出水后秧苗变矮,分蕖数少,基茎变窄,黑根增多。一般秧龄长的秧苗成活率高;秧田氮肥施用多的荐活率降低。秧畦的边秧成活率高于畦 中秧,退水后畦边秧倒伏少,且较畦中秧生长健壮。水稻在分蕖至拔节期受淹时,生育进程近乎停止。出水后株高变矮;高位分蕖出生增多,成穗的比重增大;抽穗期拉长,生育期推后延迟。在淹10天内,随淹没天数的增加产量损失加重、淹没4天内产量损失较小,4天以上损失显著加大,直至绝收。孕穗期受淹没2天以上会出现畸形穗花,其受害程度随淹水时间和浸水深度,受淹部位而变化,受淹4天以上,没顶的比未没顶的减产41.9%,且水温高的比低的受害重。结实期淹水土壤通气不良,影响根系生长,减重减产。
二、 受淹水稻涝后补救措施
受淹水稻能否保苗保产,决定于出水早迟。田管的关键在于抢排积水,加强管理。
(一)秧苗涝后补救措施
1.及时清洗秧苗。退水时用齿耙随水流方向结合洗苗梳去死叶、死苗,不但可以洗去叶表的泥垢,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而且清除死叶后可以减轻退水后稻叶互相搭棚的程度。梳洗以秧苗刚刚露尖时进行为好,若在水退至秧苗半身时梳洗,则退水后秧苗倒伏率高,恢复生长明显减慢。
2.适当控制水层。淹没后的秧苗,茎叶细长柔嫩,根系由于缺氧还原物质积累多,根系变黄变黑,无白根,生活力很弱。尽快排干田间积水固然能增加土壤透气性,改善根际环境,但由于退水时晚秧苗易遇到烈日高温,为防止刚露水秧苗萎蔫倒伏甚至死亡,可采取保持10~13㎝深水,下午4时后再排水露田,翌晨再重新灌浅水的办法,可有效地解决此问题。
3.增施肥料适时移栽。露田浅灌水后,每hm2施尿素75㎏可增强秧苗尽早恢复生机的能力,促使白根发生多。在新发白根长2.2~2.5㎝,新叶抽生1.5叶左右时,进行移栽。不仅易于拔秧,而且由于白根伸长,叶面积小,栽后返青快,秧苗成活率大大提高,一般成活率可达98%以上。
4.慎用除草剂。在秧苗受淹前后使用除草剂均会减弱秧苗耐涝力,故受淹后秧田不宜使用除草剂。
(二)大田涝后补救措施
1.尽快抢排积水。及时清理疏通排水系统,减轻涝害。在所能承受的淹没时间内,稻田早排一天好一天,以尽量减少损失。与此同时,应鉴别稻株是否死亡,其症状是轻拔稻株容易拔断、分蘖节变软,心叶已死;反之,如果根系尚有活力,分蘖节结实、有弹性,心叶存活,则表明稻株仍有生机。在排水的先后顺序上,先排常规稻田,再排杂交稻田。不同高低田块,先排高田再排低田。受涝的稻田更怕旱,如果在阴天,可采取一次性排水;如遇烈日高温天气,应先使稻株上部露出水面,再在下午排掉稻田积水,这样可避免暴晒,有利于恢复生长。排水时,还应注意清除飘浮杂物,以减少稻苗压伤和苗叶腐烂。
2.扶苗定苗洗苗。用手逐株把倒伏稻苗扶起,并培土定根,防止扶后再倒伏;扶苗时要小心,避免断根伤叶。然后用喷雾器喷洗稻株上的泥沙等杂物,使其较快地恢复光合呼吸等生理功能。
3.适时开沟控水。稻田积水退后,田间水分仍处饱和状态。应开沟排水,使田间土壤的水渗到沟中排出,尽快降低田间含水量,使淹水而形成的浮泥逐渐沉实,以促进新根的生长。坚持干干湿湿的灌溉方法,既保证稻株用水需要,又保证土壤通气,促进上部节位根系发生数量多、活力强。抽穗期如遇低温,应采取灌深水,灌浆结实后期,注意避免过早断水。
4.增施速效肥料。受淹期间,稻株营养器官受到不同程度损害,出水后根、叶、蘖重新恢复生长,需要大量的矿质营养,加之原有稻田肥料流失较多,因此,追肥要快,用量要足,促进稻株尽快恢复生长,争取大穗保产。在分蘖至拔节期受淹后,可采取一追一补方法,施肥以氮肥为主,配以磷钾肥;可在排水后3天以内,每hm2施尿素150~187.5㎏或复合肥450~600㎏,或适量的复混肥。淹没时间短,稻苗受害轻的,施肥量可少些;反之,施肥量适当多些。后期为促进穗型的增大,应重视补施促花肥,每hm2用尿素60~90㎏。在抽穗20%时,每公顷喷7.5~15g“920”促进抽穗整齐;灌浆结实期结合喷施磷酸二氢钾,有利于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一般每hm2喷0.2%磷酸二氢钾750~1500㎏,每隔5~7天,连喷2~3次。孕穗结实期受淹的稻田应补喷叶面肥。5.综合防治病虫。受淹水稻恢复生长后出生的叶、蘖较嫩绿,易遭稻纵卷叶螟等的危害。生长发育期的延迟,增加了稻飞虱、三化螟入侵的机会。因此必须掌握虫情及时防治,后期注意稻瘟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