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稻飞虱的综合防治和治理对策

时间 : 2023-05-28 投稿人 : 林蓝 点击 :

稻飞虱是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不论南北方稻区都有发生,尤以南方稻区发生危害重。据统计,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常年发生面积2亿多亩。每年损失稻谷15亿公斤左右,是目前水稻上的头号大敌。实现对稻飞虱灾害的准确及时监测预报,是把握跟踪灾害,减轻灾害对社会震颤的有效举措,这是各级测报站、农技站的严肃任务,而实施有效的、大范围农田生态调节与区域治理对策,全方位地采取科学对策,让农民普及综合治理的技能并形成习惯行为是全体农业管理领导、科研推广技术人员与农民必须协同实施的大事。

稻飞虱的综合防治和治理对策 | 植物病虫害

一、稻飞虱是我国水稻增产的主要威胁之一

1970年以前,稻飞虱是仅在长江以南部份省的中、晚稻上间隙性发生与为害,晚稻偶有成灾,早稻上发生很轻。1970年后日趋严重,早、中、晚稻发生均重,1975年—1976年全国各大稻区大发生,受害面积达2.7亿多亩。1991年早稻全国性特大发生,发生面积达3亿多亩,虽经大力防治,损失稻谷仍达25亿公斤;2005年,长江中、下游稻区晚稻稻飞虱大面积暴发成灾。由于后期药剂严重不足,到处出现农民排队购买、哄抢飞虱药剂的事件,引起了社会的极大不稳定。

赫山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之一,水稻是第一大农作物,常年播种面积100万亩左右。据历年资料统计,稻飞虱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呈现出了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大发生频率不断增高。1970年以前,大发生频率为0.2,即每10年只有2年大发生,百丛虫量约500只,七十年代发生频率为0.4,百丛虫量约2500只,1981—1990年,大发生频率为0.6,百丛虫量为2400—3500只,进入九十年后大发生频率增至0.8。另一特点是危害期提早,白背飞虱、褐飞虱危害并重。1980年以前,仅中、晚出现褐飞虱危害,但1980年后形成了早稻以白背飞虱为主,成灾期由过去7月提早到6月。晚稻以褐飞虱为主,危害成灾期由9月提早到8月的格局。另据湖南省农科院植保所水稻综防研究组1987—1990年连续四年在兰溪基点试验研究,如果不防治稻飞虱,平均损失稻谷12.4%,每亩稻谷减产为41.8公斤,大暴发年份,每亩损失率达67.8%。

针对稻飞虱对水稻危害的严重性和复杂性,二00一年以来南京农大、北京农大及许多植保界的权威联名致信国务院,建议加快实施全国性稻飞虱综合治理工程。信中说稻飞虱是一种具有国际性、迁飞性、暴发性、毁灭性特点的害虫,防治难度较大,预计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农业产业结构的复杂化,危害将会更加严重,建议把稻飞虱的综合治理纳入我国重点减灾工程,争取在今后8年内全面实施稻飞虱的综合治理技术,每年可挽回损失15—20亿斤,降低50%左右农药使用量,基本控制灾情。因此,在国务院和农业部领导、专家的直接关心指导下,一个全国性的稻飞虱监测治理工程将会很快实施。

二、稻飞虱危害为什么会越来越重

1、稻飞虱是一种迁飞性害虫

稻飞虱在我地区不能越冬,其虫源是从海南、广西、越南一带稻区远距离迁入。每年迁入虫量的多少与时间的迟早对我地区稻飞虱的发生程度密切相关。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太平洋副高在旱季明显增强,南北气流对流频繁,给稻飞虱的迁移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因此造成了近年稻飞虱大发生频率越来越高。

2、飞虱是一种繁殖快、繁殖率高的害虫

“虱婆、虱婆三天做外婆”。飞虱虽没有这么快的繁殖速度,但在我国水稻主产区一般约经1个月可完成一个世代,我区常年发生5代,出现十月小阳春的年份为6代,一头雌虫一生约产有效卵300—600粒,孕穗期可达1000粒。飞虱成虫有长翅型、短翅型之分,长翅型主要起迁飞扩散的作用,短翅型则定居繁殖。短翅型成虫的出现是飞虱大量繁殖和增长的预兆,一般孕穗期百丛有短翅型成虫3—5只,抽穗期稻飞虱就会大发生。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飞虱下一代的数量比上一代数量增长近100倍。可见飞虱繁殖力是惊人的。

3、人为影响是主要的。

(1)栽培条件的变化,诱发稻飞虱发生危害增重。

在地少人多,力争高产的需求下,我国的稻田出现了与自然生态系统下完全不同的人工栽培体系。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引进的矮杆、多蘖、含氮量高的品种,成为褐飞虱理想的寄主,导致七十年代后褐飞虱连年上升,1985年以后杂交稻推广面积不断上升、杂交组合对飞虱特别是白背飞虱十分敏感。据测定,取食杂交稻的稻飞虱比取食常规稻的产卵量增加10—12%繁殖率高30%以上。因此,杂交稻的大力推广为近年飞虱发生危害加重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2)滥用杀虫剂,导致稻飞虱再猖獗危害现象加剧。滥用杀虫剂,特别有机磷农药和菊酯类农药,带来了几种严重后果。一是飞虱抗药性增强。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稻飞虱已对几种主治药剂都已产生了抗性,对速灭威、敌敌畏、噻嗪酮等农药的抗性已达中抗水平,对吡虫啉、叶蝉散等农药已达高抗水平。二是产生抗性的时间缩短。飞虱产生抗药性的时间已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8—10年缩短到4—5年,有的农药只使用2—3年便产生了抗性,如吡虫啉防治稻飞虱,我们是从1999年开始,到现在仅为5年,便产生如此严重的抗药性,实属罕见。由于飞虱对主防药剂都产生了抗性,导致2005年晚稻出现了无药可治的情况,个别地方不得不用油洗、烟熏。三是某些农药本身有刺激飞虱产卵及提高若虫和成虫成活率的现象,出现越打药虫越多的再增猖獗现象。据1999年湖南省植保站多点试验,喷施三唑磷稻飞虱雌虫产卵率提高34—151%,喷施甲胺磷产卵率提高41%,喷施敌杀死等菊酯类农药产卵率提高134—263%。四是杀死了大量控制飞虱危害的天敌,使自然控制能力下降。       三、总结经验和教训,走综合治理的道路。

1、过去防治飞虱的经验教训。

以往在稻飞虱的防治中,有三个方面的教训值得我们反思。一是单纯选育抗性品种来解决行不通。如1977年我区稻飞虱大暴发,当年推广的闽晚6号,由于抗性好,未出现成灾,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飞虱产生了一种新的生物型,它可以克服这种抗性,四年后的1981年,由于闽晚6号疏忽了防治而出现了飞虱严重成灾。1986年又推广了湘晚籼一号,它抗这种新的生物型,但5年后的1991年又疏于防治发生了局部严重成灾。二是靠一种灵丹妙药行不通。1985年我区大力推广了叶蝉散对控制稻飞虱起了很好的作用,但长期单一使用,很快就产生了抗性,至1991年防治效果下降到50%以下,导致当年稻飞虱大面积暴发成灾。吡虫啉是我区多年推广的高效药剂,所以从1999年一直作为我区防治飞虱的主要药剂,而忽略了抗性监测,结果导致2005年大面积成灾。三是回到老祖宗年代,完全不用化肥和农药,靠自然控制因素控制飞虱不现实。有的农户认为化肥是病虫严重的罪恶之源,干脆不施化肥和农药,这样做的后果一是产量低,效益不高;二是农田生态系统实施的是集约经营,追求的是高产优质,大范围的环境条件对病虫发生有利,病虫基数大,既使小面积实施生态防控,仍需要防治。因此,从中国国情来说,植保工作必需从农业发展和解决温饱问题的前提下思考问题。

2、综合治理措施

(1)看清飞虱的本质,找出它的弱点

稻飞虱虽然具有暴发性、复杂性,但它也有许多弱点,我们只有抓住这些弱点,有的放矢,才能控制危害。

第一飞虱是迁飞性害虫,大范围控制虫源地的虫量是可能的;

第二飞虱的增殖过程中最大的特点是从低密度到高密度的增殖过程中,须经过1—2代的数量累积过程。只要我们采取压前代控后代的策略,抑制主害代前代的基数,则可防止常年成灾。

第三健康的抗性品种和保护好天敌均对飞虱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2)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一、树立整体的综合治理观念,改变就稻飞虱论稻飞虱的单纯打药行为。把稻飞虱的防与治的工作作为水稻生产的一个环节来安排,认识到各种栽培措施、生态措施、物理措施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飞虱的数量增长。

第二、要开展培训并培养农民的自主科学决策能力,才能保证大面积、千家万户完成一项协调治理的任务。

第三、牢固树立飞虱可以治理的信心,尽量调动人为控制因素,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巧妙利用气候有利条件

(3)主要技术措施

第一、不断选育推广抗性品种。一般推广叶小直立、紧凑、角度小的品种,抗虱性较好;高杆、叶长、大而披散的品种抗虱性差。杂交稻、优质稻比常规稻抗性差。

第二、尽量少放化学农药。常年条件,做到插秧后30天不施甲胺磷等有机磷农药,特别是要禁用使用菊酯类农药。

1第三、注意保护利用以蜘蛛为代表的天敌

保护天敌,关健是协调生物与化学防治的关系。建议推广蛛虫比经验。一般每丛稻上有3—4头蜘蛛,飞虱20头,蛛虫比1:4—5时可不必施药防治。

(4)大面积推广噻嗪酮、啶虫咪、金好年、阿克泰等新药剂,控制百丛虫量在防治指标上的丘块。为了延缓抗药性产生,必须做到噻嗪酮、吡虫啉、叶蝉散等交替使用、配合使用。

(5)大力推广稻田养鸭、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等生物、物理措施控害。

(6)推广健康栽培措施。不偏施化学氮肥,多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促使禾苗生长健壮,创造不利飞虱生存的生态小气候。

相关文章

  • 韭菜病虫无公害防治技术
    韭菜病虫无公害防治技术

    近几年,韭菜病虫害的发生逐年加重,特别是韭菜的根蛆发生严重,迫使韭农加大化防力度,极易造成韭菜农残超标。现介绍几种韭菜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方法。一、农业措施1.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选用抗、耐病品种,如791雪韭、嘉兴白根、平韭4号等。2.及时清洁田园,处理残枝病叶,减少病源。合理轮作换茬,抑制病虫发...

    1252 种植常识 种植方法
  • 香石竹疫病
    香石竹疫病

    症状茎与根发病。苗期受侵染,引起根腐而枯死。定植后侵染主茎及分枝,受害处呈水浸状,干燥时呈灰白色,受害处以上的茎叶枯萎。病原PhytophthoranicotianaeBreda称烟草疫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孢囊梗自气孔伸出,长10-744微米,孢子囊单生,长椭圆形或卵形,大小28.8-67.5&t...

    1773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教程
  • 四川旺苍柑橘园暴发大实蝇病虫害-乔灌木苗木病虫害
    四川旺苍柑橘园暴发大实蝇病虫害-乔灌木苗木病虫害

    旺苍柑橘园为什么会大面积暴发大实蝇病虫害?误食了“柑蛆”会不会危害身体?昨日,针对读者关心的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专门机构工作人员。暴发病虫害管理马虎是重要原因旺苍县农业局植保植检站站长夏均明说,根据记载,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旺苍曾有三个乡镇出现过病虫害,由于省市组织的专家组采取了严密的防控措施,砍掉发...

    313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方法
  • 大豆匀植高产栽培技术
    大豆匀植高产栽培技术

    1、根据品种株型性状、分枝等特性确定种植密度、行距和株距。①矮秆、早熟、抗侄我分枝的主茎型品种:行距30-40厘米,株距8-10厘米,留苗密度1.8-2.5万株。2、株距土壤肥力高低和管理水平确定种植密度。在根据品种确定种植行距后,还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水肥管理水平进行密度调节。3、足墒早播。早播可...

    2855 农药名字 病虫害原因
  • 如何让病弱兰花复壮
    如何让病弱兰花复壮

    在兰花的莳养过程中,常会因为病虫害、分株过勤、栽培不当及植株老化而导致兰苗生长缓慢,并呈现叶片发黄、烂根、烂芽等病态。若不及时采取救护措施,这些病弱兰花会失去观赏价值,最后衰竭而亡,特别是对于一些珍稀品种,香销玉殒之后,再也难觅芳踪了。救护病弱兰花,对于爱兰者来说的确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现将一些成...

    1803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知识
  • 如何选购安全水果
    如何选购安全水果

    市民朱女士问:水果在生产或运输过程中,个别果农或水果商会使用一些违规药物或加入超标的保鲜剂。作为消费者如何才能选购到安全的水果呢?记者跑腿:带着这一问题,记者咨询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有关专家。专家提醒,选购水果时不要刻意挑选外观鲜美、亮丽而无病斑、虫孔的水果。外表稍有瑕疵的水果无损营养及品质,且...

    2795 植物杀虫药有哪些 农药种类
  • 防治花生网斑病正当时
    防治花生网斑病正当时

    花生网斑病又称褐纹病、云纹斑病,常与叶斑病混合发生,可造成早期花生叶片脱落,严重影响花生产量。1发病症状:网斑病常在花期发病,发病盛期在结荚期至成熟期,主要危害叶片,初沿主脉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黑褐色小斑,病斑周围有退绿晕圈,后在叶片正面出现边缘呈网纹状的不规则形褐色斑,且病部可见粟褐色小点。阴雨连...

    1922 种植科普 种植方法
  • 红松落针病
    红松落针病

    红松落针病是世界性的常见病害。该病从幼树到大树都可侵染,引起树木提早落叶,影响生长,并可导致病株衰亡。症状:该病通常危害2年生针叶,有的1年生针叶也可受害。发病初期,感病针叶上产生很小的黄色斑点或段斑,至晚秋全叶变黄脱落。翌年春季,感病针叶上产生较大的、黑色或灰色、长椭圆形或椭圆形突起的粒点,具油漆...

    483 种植常识 种植方法
  • 草菇折翅菌蚊的防治方法
    草菇折翅菌蚊的防治方法

    草菇折翅菌蚊(Allactoneuta valvaceae)属双翅目菌蚊科。它是草菇、平菇上的重要害虫之一,在北京、湖北等地危害严重。幼虫取食菌丝和培养料,影响菌丝生长和菇蕾扭结,子实体被害后形成不规则的孔洞,并在菇体上拉丝结网,在幼虫爬行和取食之处还留有无色透明的黏液,干后可见光亮的液迹,严重影响...

    2318 农药使用教学 植物病害诊断标准
  • 种脐橙病虫的防治
    种脐橙病虫的防治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总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根据病虫发生、发展规律,因时、因地制宜合理运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等措施,经济、安全、有效、简便地控制病虫害。农业防治合理布局,避免与脐橙有相同病虫害的果树混栽。加强栽培管理,健壮树势。促进园地群体和个体通风透...

    1440 种植技术大全 药剂 脐橙 病虫 生物
  • 紫罗兰锈病
    紫罗兰锈病

    此病是由白锈菌引起的,紫罗兰植株受浸染后,病部变为焦黄色,后期变为褐色。在叶片的表皮下产生链状的无色孢子。此外锈病还危害雁来红、半支莲和草坪草等多种观赏植物。防治措施:1.该病在其它十字花科植物上危害也很严重,紫罗兰如与其它十字花科植物放置在一起会互相传染,故应铲除十字花科的杂草,并与其他十字花科的...

    2964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禁忌
  • 高抗苹果轮纹病砧木“烟砧一号”通过审定
    高抗苹果轮纹病砧木“烟砧一号”通过审定

    日前,由烟台市农科院果树研究所选育的高抗苹果轮纹病砧木“烟砧一号”(原代号“YG”)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鲁农审2009067号”。烟砧一号是烟台市农科院果树研究所从鸡冠自然杂交实生后代中选育出的高抗苹...

    1050 种植常识 种植方法
  • 温室茄子绵疫病防治
    温室茄子绵疫病防治

    一、症状茄子绵疫病主要危害果实、叶、茎、花器等部位。近地面果实先发病,受害果初现水渍状圆形斑点,稍凹陷,果肉变黑褐色腐烂,易脱落;湿度大时,病部表面长出茂密的白色棉絮状菌丝,并迅速扩展,病果落地很快腐败。茎部染病初期呈水渍状,后变暗绿色或紫褐色,病部缢缩,其上部枝叶萎垂;湿度大时上生稀疏白霉。被害叶...

    749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使用教学
  • 怎样防治豇豆根腐病
    怎样防治豇豆根腐病

    最近笔者在山东五莲、聊城等地走访菜农,发现大棚内种植的豇豆根腐病特别严重。个别大棚豇豆甚至已经绝产。该病不仅在豇豆上普遍发生,在菜豆(芸豆)上也比较常见,并且危害也特别严重。造成该病的原因有:常年连作,忽视对土壤的处理;偏施或过量施用氮肥,特别是忽视对微生物肥料的施用;播种方法不科学;播种密度过大。...

    1851 果树种植科普 蔬菜种植知识
  • 水仙工茎线虫病防治
    水仙工茎线虫病防治

    1、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鳞茎,也能危害叶片,感病鳞茎的横切面,有1至数个深色环,与健康白色鳞片呈鲜明的对比。鳞茎病组织内有许多乳白色线虫,病株矮化。鳞茎小,基盘腐烂,严重时不能抽叶开花,部分或全部腐烂。叶片初侵染后,产生浅黄色小疱状斑,并呈畸形扭曲。2、病原及发病现状:其病原是甘薯茎线虫。虫体细长、...

    1329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