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杀菌剂防治作物病害的原理与使用技术

时间 : 2023-04-25 投稿人 : 小花匠园艺 点击 :

杀菌剂的作用方式有两种:一是保护性杀菌剂,二是内吸性杀菌剂。保护性杀菌剂在植物体外或体表直接与病原菌接触,杀死或抑制病原菌,使之无法进入植物,从而保护植物免受病原菌的危害。此类杀菌剂称为保护性杀菌剂,其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药剂喷洒后与病原菌接触直接杀死病原菌,即“接触性杀菌作用”;另一种是把药剂喷洒在植物体表面上,当病原菌落在植物体上接触到药剂而被毒杀,称为“残效性杀菌作用”。保护性杀菌剂主要有以下几类:硫及无机硫化合物,如硫磺悬浮剂,固体石硫合剂等;铜制剂,主要有波尔多液,铜氨合剂等;有机硫化合物,如福美双、代森锌、代森铵、代森锰锌等;酞酰亚铵类,如克菌丹、敌菌丹和灭菌丹等;抗生素类,如井冈霉素、灭瘟素、多氧霉素等;其它类,如叶枯灵、叶枯净、百菌清、禾穗宁等。

杀菌剂防治作物病害的原理与使用技术 | 植物病虫害

内吸性杀菌剂 施用于作物体的某一部位后能被作物吸收,并在体内运输到作物体的其他部位发生作用,具有这种性能的杀菌剂称为“内吸性杀菌剂”。内吸性杀虫剂有两种传导方式,一是向顶性传导,即药剂被吸收到植物体内以后随蒸腾流向植物顶部传导至顶叶、顶芽及叶类、叶缘。目前的内吸性杀菌剂多属此类。另一种是向基性传导,即药剂被植物体吸收后于韧皮部内沿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输向下传导。内吸性杀菌剂中属于此类的较少。还有些杀菌剂如乙膦铝等可向上下两个方向传导。内吸性杀菌剂主要有以下几类:苯并咪唑类,如苯菌灵、多菌灵、噻菌灵、硫菌灵与甲基硫菌灵等;二甲酰亚胺类,如异菌脲、乙烯菌核利等;有机磷类,如稻瘟净、异稻瘟净、三乙膦酸铝等;苯基酰胺类,如甲霜灵等;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类,此类杀菌剂包括十三吗啉、嗪氨灵、丁赛特、甲菌啶和乙菌啶、抑霉唑和咪酰胺、三唑醇和三唑酮等,从化学结构上看,他们分别属于吗啉、吡啉、吡啶、嘧啶、咪唑、1,2,4-三唑类化合物。甾醇合成抑制剂类杀菌剂兼具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杀菌谱较广。

杀菌剂防治植物病害的原理:简单地说,杀菌剂是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毒杀作用的化合物。但“杀菌”一词涵义并不仅限于“杀死”病原微生物生长或孢子萌发两层含意。能够把病原微生物杀死的杀菌剂起杀菌作用,能抑制病原物孢子萌发或生长的杀菌剂起抑菌作用,这两种作用都可以在农业生产上达到防病和治病的目的。杀菌剂的作用方式不同,使用方法也各异,但从根本上来说,杀菌剂防治病害的原理不外乎三种,即化学保护,化学治疗和化学免疫。

化学保护就是在植物未患病之前喷洒杀菌剂预防植物病害的发生。有“未见兔子先撒鹰”的意思。常见的杀菌剂中有些杀菌剂只有保护措施一般有两种:一是在病原菌的来源处施药清除侵染源,病原菌的来源主要有病菌越冬的场所,中间寄主和土壤等。通过施用杀菌剂消灭或减少侵染源的目的就是要减少病原菌对作物造成侵染的可能性。例如冬季清除果园内杂草,消灭越冬病菌;种菌消毒和土壤消毒等具体手段都属此类化学保护措施。二是在田间生长着的未发病而可能被病原菌侵染的作物体上喷洒杀菌剂,防止病原菌侵染。作物表面喷上杀菌剂以后就可以对前来侵染作物的病原物细胞或孢子起毒杀作用。为防治土传病原菌对作物的侵染,在播种前用杀菌剂处理作物种子或在移栽前使用杀菌剂处理幼苗根部都属于此类措施。

化学治疗就是“见了兔子方撒鹰”。即在植物发病或感病后才施用杀菌剂使之对被保护的作物或者对病原菌起作用,改变病原菌的致病过程,从而达到减轻或消除病害的目的。预防重于治疗,防病的效果也优于治病的效果。所以我国植保科技工作者提出的“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是很有指导意义的。根据病原对植物的侵染程度和用药方式可以把化学治疗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表面化学治疗。有些病菌,如白粉病菌主要附着在植物体表面,使用石硫合剂就可以把病菌杀死,起表面治疗作用,非内吸性杀菌剂可以防治此类病害。一种是内部化学治疗,把杀菌剂引入到作物体内治疗已经侵入到植物体内部的病菌。只有内吸性杀虫剂,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有内部化学治疗作用。内部治疗的内吸性杀菌剂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病菌直接产生毒性;另一方面是改变植物的代谢,改变其对病菌的反应或病菌的致病过程。但多数内吸杀菌剂只具有其中一种作用,有些杀菌剂则兼有两种作用。一种是外部化学治疗,防治果树或森林病害时常常采用的“外科疗法,就是外部化学治疗。即把树干或枝条外部被病菌侵染发病后的病斑刮去,伤口再用杀菌剂消毒,涂以保护剂或防水剂,防止侵染的进一步扩大。

化学免疫是利用化学物质使被保护作物获得对病原菌的抵御能力。目前比较肯定的具有化学免疫功能的化合物有2,2-二氯-3,3-二甲基环丙羧酸,乙膦铝和噻瘟唑等三种化合物。其中噻瘟唑是最典型的化学免疫剂,用它处理水稻植株可诱导产生几种抗菌物质使水稻获得抗稻瘟病的能力。

杀菌剂的使用方法有多种,每种使用方法都是根据病害发生的规律设计的。常见的使用方法主要有:对田间地上作物喷药,土壤消毒和种菌消毒三种。

针对田间作物喷药,影响杀菌剂田间防病效果的因素也不外乎药剂、环境、作物三个方面,但杀菌剂在施用技术上比杀虫剂和除草剂的施用技术要求更高,尤其要充分了解病害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因为病害的发生和发展不象虫害和草害那样一目了然。对田间农作物喷药要注意两点:首先是药剂的种类和浓度。药剂种类的选择决定于病害类型,所以先要作出正确的病害类型诊断,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如稻瘟病可选稻瘟净、稻瘟灵、三环唑等,小麦白粉病、锈病要选三唑醇、三唑酮等,花生叶斑病要选甲基托布津等。但还应注意的是同样的病若发生在不同的作物上,有时也不能用同一种药剂,如波尔多液可防治霜霉病,但易对白菜产生药害,故不宜防治白菜霜霉病。药剂的种类选择后,还要根据作物种类及生长期、杀菌剂的种类和剂型、环境条件等选择合适的施用浓度。一般农药使用说明书都有推荐使用浓度,可以按说明使用,但最好还是根据当地植保技术部门在药效试验基础上提出的使用浓度进行施用。干旱或炎热的夏天应当降低使用浓度,避免产生药害。其次,使用杀菌剂时还要注意使用时期和使用次数,掌握好喷药时期的关键是掌握病害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做好病害发生的预测预报工作,或根据当地植保部门对作物病害的预测预报做好喷施杀菌剂的准备。一般情况下杀菌剂的喷洒都是在病害发生的初期进行,如稻瘟病等,尤其在高温天气,稻瘟病发展快,应立即喷药。而花生叶斑病害发展比较慢,刚发病时不要轻易喷药,更不能在发病前喷药,而是在发病后形成一定的发展趋势时开始喷药。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害迅速发展时要立即着手喷药,有时为了控制病情不得不在下毛毛雨时候也喷药。喷药时期决定于病害发展规律外,还要考虑到作物的生育期,很多病害的发生都是与作物的某一生育阶段相联系。此外,还要注意作物各生育期对杀菌剂的耐受力,防止产生药害。植物病害的发生和发展往往要一段时间,喷洒杀菌剂也很难一次解决问题,往往需要喷洒多次。喷洒次数的多少主要决定于病菌再侵染情况,杀菌剂的残效期以及气候条件、光照、温度和降雨等。

种苗消毒。浸种要用乳浊液和溶液,不能用悬浮液,即可湿性粉剂不能用来浸种。浸种的关键是药液浓度和浸种时间,操作不当会造成灭菌效果差或造成药害。其它因素如温度、种子类型、病菌所在部位等也影响浸种效果。一般情况下,在种子类型、气温、药剂种类确定后,药剂浓度和浸种时间是可以协调的,浓度高可适当延长浸种时间。病菌所在部位较深或种皮坚硬可适当延长浸种时间,气温高可适当缩短浸种时间。拌种时要求种子和药粉都必须是干燥的,否则会造成拌种不均匀,产生药害,影响种子的发芽率。药粉用量一般占种子重量的0.2%~0.5%,拌种时药剂和种子都要分成3~4批加入,然后适当旋转拌种容器使之拌和均匀。内吸性杀菌剂出现以后,近年来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拌种方法——湿拌法。即把药粉用少量的水弄湿,然后拌种,或把干的药粉拌在湿的种子上,使药粉粘在种子表面,待播种之后,药剂慢慢溶解并吸收到植物体内向上传导。

棉花枯萎病、黄瓜枯萎病等土传病害,除了可以用浸种或拌种法防治外,还可以采用土壤消毒法防治。土壤消毒首先要根据病害种类选择适当的杀菌剂,再根据药剂理化性质与土壤结构和性质选择适当的土壤处理方法。浇灌法适合于水溶性杀菌剂,将药剂调整到适当浓度以后,于每平方米地面上浇灌5~10千克左右的药液,土壤较干燥时可以采用较低浓度的药液,适当增加浇灌体积;土壤潮湿时可以采用高浓度小体积浇灌法。蒸气压较高的杀菌剂可以采用犁底或犁沟施药,即将药粉或药液均匀撒入第一犁的沟底,用第二犁翻上的土将药剂盖住,此法不适合过于粘重的土壤,还可以将药粉或药液施在土壤表面后,随即翻土将药剂埋入土壤中。

相关文章

  • 大棚莴笋要防霜霉病
    大棚莴笋要防霜霉病

    大棚莴笋霜霉病是大棚莴笋生长前、中期的主要病害,该病在莴笋幼苗至成株期均可发病,以成株期受害重,主要针对叶片。病叶由下向上蔓延,初发病时叶片上生有淡黄色圆形或多角形病斑,潮湿时叶背面的病斑上长出白色霉层。严重时病斑成片,整叶枯死,从而影响产量。大棚莴笋霜霉病发生初期,防治方法如下:一是要控制棚内湿度...

    462 病虫害原因 农药种类
  • 蔬菜冷害的预防/蔬菜种植技术
    蔬菜冷害的预防/蔬菜种植技术

    提高棚室的温度这项工作应从建温室时就做好。根据各地区的纬度选择适合的温室高度及棚膜与地面的角度,尽可能优化日光温室的光热效应。温室的覆盖物要确保有效,不可凑合。必要时向阳面的底角夜间增盖一层草帘或安装热风炉以提高棚室内夜间的温度。此外还要经常清扫温室棚膜表面,增加透光率。掌握品种对温度的敏感性,根据...

    2131 农药使用说明 植物病害诊断标准
  • 当前仍要重防棉盲椿象
    当前仍要重防棉盲椿象

    今年的棉花虫害与往年不同,在棉花生长的多半生中,一、二代棉铃虫尚未对棉花产生太大的影响,可以说棉铃虫没有大规模发生。但是到棉花生长的后期,一些棉农只注重防治伏蚜,没有注重防治其它的虫害,其实棉花后期的虫害也往往是造成棉花不能高产的又一个重要因素。棉花生长后期的主要虫害是盲椿象,是属于半翅目棉花害虫,...

    2814 农药使用方法 农药种类
  • 桂花常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桂花常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1.叶斑病。主要危害叶部,初生为褐色小斑点,病斑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后期中央灰色至灰白色,边缘红褐色,病斑上生黑灰色霉状物。高温高湿常常是发病诱因,经风雨传播,进行侵染,10 月以后病情减退。防治:①冬季修剪去除病叶和清除病落叶,集中烧毁;②5月初,喷洒1∶2∶100-200波尔多液,以后可喷洒50%...

    756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教程
  • 如何根据天气施农药
    如何根据天气施农药

    采用农药防除病、虫及杂草是当前农业生产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植保措施。但农药施用时的天气状况如何,对农药的药效、人及植物的药害、周围环境的污染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只有合理利用天气条件,掌握科学的施药技术,才能最大限度地防止农药对人和植物的危害,才能达到省工、省药的效果。一、风、雨天最好不要施农药在喷施农药...

    580 农药 植物病害诊断标准
  • 花卉栽培病因篇
    花卉栽培病因篇

    1.来自于土中  土壤是有害生物的大本营。有的有害生物就在土中生活并侵害花卉的根系,像土壤中的细菌、根结线虫、部分真菌,土壤中的蛴螬、金针虫等。也有很多有害生物在生活过程中的一段时间是在地面之上度过的,像很多真菌、细菌和昆虫能侵害花卉的地上部分,但到冬季就进入土壤中越冬,它们可能直接跑到土中,也可能...

    2765 农药使用技巧 植物病害诊断标准
  • 冬季大棚菜农药使用要注意“五不宜”
    冬季大棚菜农药使用要注意“五不宜”

    施用农药要讲科学,尤其是冬季大棚蔬菜的农药施用更是如此。否则,不但达不到防治效果,还容易发生药害。因此,施用农药要注意五不宜。一、不宜用活水配制农药:因为活水中杂质多,用其配药易堵塞喷雾器的喷头,同时还会破坏药液悬浮性而产生沉淀。二、不宜随意加大水量:过量加水会使农药的浓度降低。喷洒在作物上只留下极...

    1731 病虫害原因 农药种类
  • 果树病虫害冬季防治措施
    果树病虫害冬季防治措施

    冬季,果树进入休眠期,各种病虫害也进入越冬阶段。越冬休眠状态的病虫,虽然增强了耐受不良环境的能力,但由于数量有限,不活动、越冬场所比较集中,从而使得冬季成为防治病虫害的有利时机。特别是针对那些源于本地,传播范围有限,腐生(腐食)性比较强的病虫。针对不同病虫害,冬季治理可以选择清除病残、枝杆处理和土壤...

    1558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禁忌
  • 怎样防治大丽花病虫害
    怎样防治大丽花病虫害

    大丽花在栽培过程中易发生的病虫害有;白粉病、花腐病、螟蛾、红蜘蛛。(1)大丽花白粉病。9-11月份发病严重,高温高湿会助长病害发生。被害后植株矮小,叶面凹凸不平或卷曲,嫩梢发育畸形。花芽被害后不能开花或只能开出畸形的花。病害严重时可使叶片干枯,甚至整株死亡。防治方法:①加强养护,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

    896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方法
  • 如何识别马铃薯干腐病?怎样做好防治措施?
    如何识别马铃薯干腐病?怎样做好防治措施?

    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青瓜网青瓜小编又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提高产量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就和青瓜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马铃薯干腐病,开始时薯块表皮部分色彩发暗、变褐色,今后发病部略微洼陷,逐步构成褶叠,呈同心环文状舒展;后期薯块内部...

    1576 农药肥料
  • 报春花常见病害与防治
    报春花常见病害与防治

    报春花为报春花科报春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该属包含了许多冬春开花的种类,其植株可产生大量美丽的花朵,花团锦簇于叶丛中央,花色十分丰富。笔者现将报春花常见病害介绍如下。 一、报春花花叶病 症状:由黄瓜花叶病毒CMV引起的全株性病害。症状为叶片变小、畸形,分布有暗绿色斑纹或黄化。染病植株不开花,亦或开花,...

    754 农药 病虫害图片
  • 农业提醒——科学混用农药 避免产生抗药性
    农业提醒——科学混用农药 避免产生抗药性

    目前化学农药的长期反复使用或滥用,已造成多种农药在防治植物病虫害时出现药效减退,甚至无效的现象。   避免病虫害产生抗性的有效方法可采用科学混用农药,把作用方式和机制不同的药剂混合使用,也可以减缓抗药性的发生,而且还能兼治多种病虫害,增强药效。例如对菊酯农药产生抗药性后,将有机磷和菊酯农药混合使用...

    730 农药使用技术 植物病害诊断标准
  • 玉米疯顶病防治(附图片)
    玉米疯顶病防治(附图片)

    玉米疯顶病玉米疯顶病[Sclerophthoramacrospora(Saccardo)Thirum..,Show&Naras.var.maydisLiu&Zhang]是一种影响玉米生产的潜在危险性病害。在我国的河北、宁夏、山东、江苏、四川、云南、湖北、辽宁、新疆和台湾等省、自治区发生,可侵染玉米、...

    1461 种植科普 种植方法
  • 如何防治板栗病虫害
    如何防治板栗病虫害

    1.幼芽幼芽发病后,下胚轴出现直径约为2毫米的褐色病斑,继而在子叶上有直径1毫米的黑褐色小斑点。2.叶片叶片染病,初生灰褐色或黑褐色隆起小斑,后扩大为直径2~6毫米黑褐色圆形病斑,有明显的同心轮纹,外周有黄白色晕圈。空气潮湿时,病斑上生黑色霉状物,可致叶片枯死。3.茎叶柄、茎和果轴上染病,病斑椭圆形...

    729 农药使用技术 植物病害诊断标准
  • 灵芝菌种病虫害的防治与管理
    灵芝菌种病虫害的防治与管理

    要生产出优质高产的灵芝,菌种是关键。灵芝菌种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灵芝的栽培,菌种一旦发生病虫害,不仅使灵芝生产成本增加,延误生产日期,还会为菌种的再生产留下许多隐患。因此,菌种发生了污染,必须及时采取各种措施加以控制和防治,防止继续蔓延,污染严重的,应予以报废。为了提高灵芝的产量和品质,获得更大的经济效...

    1864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指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