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葱生产中由于忽视病虫害防治,防治技术落后,致使大葱病虫害发生及危害日趋严重,成为大葱生产的制约因素之一。1999年以来,经过田间调查和试验示范,查清了河西走廊大葱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发生特点,总结出无公害防治技术,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一、大葱主要病虫种类及发生特点
1.大葱霜霉病:主要为害叶及花梗。叶片病斑呈卵形或长圆形,淡黄色,稍凹陷,边缘不明显。潮湿时,病斑表面长出白色霉层。干燥时,病斑变为枯斑。叶片中下部被害,则上部叶片下垂干枯,严重时,植株发黄枯死。花梗被害,病斑与叶片相同,容易从病斑处折断而枯死。
大葱霜霉病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或以菌丝潜伏在鳞茎及侧生苗中越冬,种子也可带菌。卵孢子越冬后,借助雨水反溅至附近叶片上萌发,产生芽管从气孔侵入。潜伏的菌丝越冬后直接侵染植株。病斑上产生大量孢子囊,借助气流、雨水、昆虫传播,进行再侵染。一般白天温暖、夜晚凉湿、多雨多露天气有利于发病。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粘湿、密度过大、大水漫灌、重茬地块发病明显加重。
2.大葱紫斑病:病斑多从叶尖和花梗中部开始发生,初为黄绿色,稍凹陷,中央微紫色。扩大后呈纺锤形,淡褐色到紫褐色。湿度大时,周围常见黄色晕圈,并长出深褐色或黑灰色并呈同心轮纹状排列的粉霉状物,病部继续扩大,致全叶变黄枯死或折断。种株花梗发病率高,致种子皱缩不能成熟。
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或种苗上越冬,第二年发病后,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经气孔、伤口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发病适温为23--27℃,低于10℃一般不发病。在温暖多湿或阴雨多湿的年份发病较重。沙质土、旱地、重茬地、缺肥、管理粗放、生长势弱的情况下容易发病。
3.大葱病毒病:大葱病毒病又称葱萎缩病。发病后,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的花斑或长短不一的黄色条斑,叶面凹凸不平,叶尖逐渐黄花,葱管扭曲变细呈波状,蜡质减少,叶下垂变黄,植株矮化或萎缩,病毒在病株或鳞茎内越冬,种子也可带毒。复种一般在8月中旬开始发病,9月份达发病高峰,主要由蚜虫传毒,农事操作中的接触和摩擦也可传病。苗期高温干旱,有翅蚜数量大,连片种植则发病较重。
4.大葱灰霉病:发病初期在叶片上产生白色至灰褐色斑点,扩大后呈椭圆形,病斑一般由叶尖向下发展,逐渐连成片,使葱叶卷曲枯死。湿度大时,表面生有大量灰霉。
病菌以菌丝体、菌核和分生孢子随病残体或鳞茎借风、雨、灌溉水传播蔓延。病菌喜低温高湿,在气温15--30℃、空气相对湿度在75%以上时,发病较重。
5.葱蛆:又名葱蝇、蒜蝇。幼虫在土内群集危害鳞茎,引起腐烂,造成叶片枯黄、萎蔫、缺苗断垄、成片死亡。该虫在河西走廊每年发生3--4代,以蛹在土壤或粪肥中越冬。6--7月份成虫盛发,卵成堆产在葱叶、鳞茎和周围1--5cm深的表土中。卵期一般5--7天,孵化的幼虫很快钻入鳞茎内危害。幼虫期15天左右,老熟幼虫在被害植株周围的土中化蛹。
6.大葱潜叶蝇:以幼虫在叶部组织内蛀食成隧道,呈曲线状或乱麻状影响作物生长。该虫成虫活泼,常飞翔于葱株间或栖息于叶筒端,幼虫可在叶组织中的隧道内自由进退,并在叶筒内外迁移,一般在7--8月份盛发,危害严重,致使葱株枯萎。
二、无公害防治技术
1.选用抗(耐)病品种:通过品种对比试验表明,掖辐1号大葱对霜霉病和紫斑病均表现出一定的抗(耐)性,其次是中华巨葱。
2.选用无病种子,进行种子处理:在无病田块或无病植株上留种,防止种子带菌(毒),必要时在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可用50℃温水浸种30分种,再浸入冷水中捞出晾干,或用40%甲醛300倍液浸种3小时,浸后用清水及时洗净,捞出晾干即可播种。
3.轮作倒茬:实行与非葱蒜类作物2年以上的轮作倒茬,可明显减轻病虫的危害。
4.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特别是在大葱生长季节,一旦发现病株要及时清除,避免田间传播。在大葱收获后,应及时清洁田园,将病残体清除田间,并烧毁或深埋。
5.及时收获、低温收藏,防止病虫害在贮藏期继续蔓延:大葱收获不宜过早,应在封冻前进行,日平均气温下降至5--10℃时,地上部生长明显停止时进行。收获和贮藏过程应尽量减少机械损伤。
6.药剂防治:大葱霜霉病和紫斑病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茵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和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可起到预防和保护作用。发病后用72.2%普力克水剂、4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交替使用,每隔7--10天喷洒1次,可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
(河西学院农科系,陈广泉、肖占文,邮编:734000)
摘自2003年第9期《农业科技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