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如何防治玉米中后期病虫害

时间 : 2023-01-01 投稿人 : 视昇园艺 点击 :

根据田间监测,目前玉米病害已进入始盛期。今年7月14日入伏,且中伏20天,闷热潮湿时间长,十分有利于高湿型病害的发生,特别是田间气候条件利于大小斑病、褐斑病、弯孢霉叶斑病、细菌性茎腐病等病害流行。为保证玉米正常生长,从现在开始就应抓紧防治玉米中后期病虫。

如何防治玉米中后期病虫害 | 植物病虫害

一、大小斑病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侵染叶鞘和苞叶,小斑病除为害上述部位外,还可为害果穗。玉米大斑病的典型症状是由小的病斑迅速扩展成为长棱形大斑,严重的长达10~30厘米,有时几个病斑连在一起,形成不规则形大斑。病斑最初水浸状,很快变为青灰色,最后变为褐色枯死斑。空气潮湿时,病斑上可长出黑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小斑病发病条件是温度为26℃~32℃,在高湿条件下,低洼地、田间密度过大郁闭时易发病,病菌在叶面繁殖,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大斑病菌适宜温度20℃~28℃,空气相对湿度达90%以上时利于病菌繁殖。气温高于25℃或低于15℃,相对湿度低于60%,病害受到抑制。玉米拔节—出穗期如遇连阴雨易流行。

二、褐斑病主要发生在叶片基部和叶鞘交接处,也为害叶片、叶鞘和茎秆。病斑初为油渍状黄白色圆形小斑,后扩大变成褐色或紫色,稍隆起成泡状的圆形斑块,病斑周围组织发红,在中脉或叶鞘上的病斑稍大。大喇叭口期是玉米褐斑病的感病阶段,目前发生普遍,品种之间发病有明显差异。玉米褐斑病发病适宜温度为23℃~30℃,玉米生长中后期阴雨天气多,高湿高温条件下利于该病流行。

药剂防治可用20%粉锈宁乳油3000倍液或12.5%烯唑醇粉剂30克,对水30公斤喷雾。

三、弯孢霉叶斑病该病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为害叶鞘、苞叶,病状为初生褪绿小斑点,逐渐扩展为圆形至褪透明斑,中间枯白色至黄褐色,边缘暗褐色,四周有浅黄色晕圈,该症状变异较大,有的只生一些白色或褐色小点。此病是继玉米大小斑病之后的又一严重病害。当7~8月高温季节,有4~5天阴雨,病害就可能流行。

药剂防治可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2.5%特普唑可湿性粉4000倍液,也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间隔7~10天进行第二次喷雾,连喷2~3次为宜。

四、细菌性茎腐病主要表现为植株在生长中期突然死亡,通常在近地表的间接部分生成黄褐色到暗褐色水渍状、发软下陷的溃烂,常有难闻的臭味。该病在玉米小喇叭口期发生。平均气温30℃,相对湿度70%以上,潮湿闷热天气利于发病。

药剂可用85%三氯异氰脲酸3000倍液,间隔7天再用1次。

注意事项:在防治上应病虫兼顾。玉米生长中后期同一植株上会混合发生病害和虫害,选药和施药时应考虑一药多效、一喷多防。如喷杀虫药混用广谱性杀菌剂(如烯唑醇、多菌灵)。在病害防治药剂中同时可加入喷施宝、爱多收或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可促进玉米恢复生长,提高抗病能力。一般每间隔7天左右用药1次,连续用药2~3次。

相关文章

  • 首批推荐高毒农药替代药剂和使用技术确定
    首批推荐高毒农药替代药剂和使用技术确定

    到2008年1月1日,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将在农业上全面禁止使用。从在京召开的高毒农药替代试验示范项目总结暨应用技术培训会上获悉,经参加项目的专家和各省农药检定所、植保站等单位代表评议,首批推荐替代品种和使用技术已确定,并向社会发布。高毒农药替代项目2005年由农业部下达,种植业管理司组织部农...

    995 农药使用方法 农药英文
  • 病毒杀虫剂在棉铃虫防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病毒杀虫剂在棉铃虫防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1、昆虫病毒在害虫防治方面的重要特征是它们对寄主的专一性在综合防治体系中是一种很理想的防治手段选择防治害虫(不是一律通杀)在整个生态体系中有益昆虫的潜力就被利用。病毒农药参加生防是一种生态治理手段目的不是完全消灭害虫而是把天敌赖以生存的寄主害虫种群数量控制在经济阈值允许水平之下恢复农田良性生态循环最...

    1469 农药使用指南 植物杀虫药有哪些
  • 果树圆斑根腐病的防治
    果树圆斑根腐病的防治

    一、发病规律圆斑根腐病一般在开春果树根部萌动时发生危害,主要是果树根系遭受土壤中腐生存活的多种镰刀菌浸染而发病。因此,在管理粗放、不注意除草治虫、化肥施用过量而有机肥不足的果园发病较重,在干旱、缺肥、土壤盐碱化及土壤板结的果园发病也较重。二、症状识别受害果树先从须根开始,围绕须根的基部形成红褐色的圆...

    448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 木耳菜病害识别及防治
    木耳菜病害识别及防治

    1.病害识别褐斑病:为害叶片,病斑近圆形,大小似高梁粒至黄豆粒大小不等,边缘紫褐色,分界明晰;病斑中部黄白色至黄褐色,稍下陷质薄,有的易穿孔,严重时整个叶片布满病斑,失去食用价值。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第2年以分生孢子侵染,病部产生的孢子又借气流及雨水溅射传播再侵染。湿度是该病的发生...

    1753 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 散尾葵叶枯病的防治
    散尾葵叶枯病的防治

    散尾葵叶枯病是由真菌侵染造成的一种常见病害,对散尾葵生长影响很大,轻者使叶片干枯,重者会导致植株整株死亡。现将其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发病症状 病菌最先侵染叶尖和叶缘,发病初期染病处呈褐色斑点或条块状斑块,中期斑点或斑块逐渐扩大并相互连接,后期叶片呈现灰白状干枯。 二、发病规律...

    560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指南
  • 芝麻枯萎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芝麻枯萎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芝麻枯萎病又称半边黄或黄化,是典型的维管束病害。病菌多从苗的根尖、伤口侵入,病菌从根部侵入后进入导管,沿导管蔓延到茎、叶、蒴果和种子,致使全株发病枯死。病株茎基部呈红褐色,茎维管束呈褐色,叶片变黄萎蔫枯死。有时仅限于半边侵染时,表现为半边发病枯死。潮湿时,受害部位有粉红色霉状物。该病病菌在土壤中、病...

    2386 农药使用技术 种植病虫害原因
  • 高产优质的脱病毒草莓
    高产优质的脱病毒草莓

    草莓是营养丰富的保健水果,具有栽培容易、当年结果、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各地发展很快。但是草莓在生产上容易感染多种病毒病,感染了病毒病的草莓果子变小、畸形,品质差,叶子皱缩,生长缓慢,一般减产30—80%。并逐年加重。对病毒病目前还没有药剂可以防治。近几年各地先后从美国、日本引进大果型优良品种,...

    2951 种植科普 种植方法
  • 辣椒死棵原因多多防治措施面面俱到
    辣椒死棵原因多多防治措施面面俱到

    辣椒死棵是目前辣椒生产上最为头疼的一件事,这几年给椒农造成的损失不小,有的椒区甚至因为死棵被迫转为生产其它蔬菜。那么辣椒死棵是怎么回事,又应该怎么防治呢?发生原因分析种子带菌是其一。种子带菌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也是新菜田发病的初侵染源,不经检疫的种子随意调运,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病害范围;播种...

    1765 病虫害原因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 花卉枝枯病防治方法-花卉苗木养护管理
    花卉枝枯病防治方法-花卉苗木养护管理

    中国园林网7月15日消息:一、症状表现发病初期枝条上出现红紫色小斑点,而后逐渐扩大成大的病斑,病斑中央为深褐色,边缘红褐色或紫褐色,且稍向上突起,后期病斑呈深褐色,表面纵裂,严重时,整株枯死。二、防治方法(一)及时剪除腐枝、枯枝、腐叶,并将其集中烧毁。(二)发病初期可用百分之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

    1177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 报春花斑点病的防治
    报春花斑点病的防治

    症状在叶上发病。病斑通常直径3-4毫米,褐色,严重时,病叶枯死,造成落叶。病情自下叶往上叶蔓延。病原菌RamulariaprimulaeThumen,为报春柱格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由气孔伸出,数枝丛生,极短,不分枝,无色,末端稍弯曲;分生孢子圆柱形或短棒形,单胞或双胞,无色,大小16-...

    1676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
  • 如何防治油菜黑腐病
    如何防治油菜黑腐病

    油菜黑腐病症状主要为害叶、茎和角果。幼苗、成株均可发病。叶片染病现黄色“V”字型斑,叶脉黑褐色,叶柄暗绿色水渍状,有时溢有黄色菌脓,病斑扩展致叶片干枯。抽薹后主轴上产生暗绿色水浸状长条斑,湿度大时溢出大量黄色菌脓,后变黑褐色腐烂,主轴萎缩卷曲,角果干秕或枯死。角果染病 产生褐...

    1722 种植常识 种植指南
  • 用农药应注意中毒
    用农药应注意中毒

    农药大多数为有毒物品,如使用或操作不当都易引起人、畜中毒或产生药害。在农药的使用。和施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配药时,配药人员要戴胶皮手套,用量具按照规定的剂量称取药液或药粉,不得任意增加用量。严禁用手拌药。2.拌药要用工具搅拌,用多少,拌多少,拌过药的种子应尽量用机具播种。如手撒或点种时,必...

    1150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英文
  • 枣树防治病虫害指南
    枣树防治病虫害指南

    六七月份是枣树病虫害高发期,当前在枣树上危害的病虫害主要有:斑点落叶病、绿盲蝽蟓等。褐斑病也称斑点落叶病,主要危害叶片造成早落,也危害新梢和果实,影响树势和产量。发病时叶片上出现很多斑点,斑点呈红褐色。5月上旬至6月中旬,园中上空的病菌孢子数量最多,此病菌孢子随气流传播,从叶的皮孔或直接从表皮侵入,...

    667 种植科普 种植指南
  • 金花茶藻斑病防治
    金花茶藻斑病防治

    金花茶藻斑病是金花茶常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金花茶叶片。症状在叶片的两面均可出现病斑,但以叶面为主。初期为针状呈灰绿色小圆点,后逐渐呈放射状向外扩展,形成近似圆形或不规则的病斑。病斑隆起明显,表面有细条纹式的毛毡状物。后期病斑颜色由灰绿色变为暗褐色。由于病原体的覆盖,影响叶面光合作用的进行,因而使茶花...

    918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
  • 嫩玉米保鲜技术
    嫩玉米保鲜技术

    采用本技术,可使嫩玉米穗保鲜8个月以上,并且不用冷库、不用电,每穗嫩玉米保鲜投资只需2分钱,所保鲜后的玉米色泽和口味不会改变,依然鲜嫩如初,冬季或春季销售,效益相当可观。1、配方:动物血清蛋白90%(食品化工商店有售),硫酸亚铁4.5%,硬脂酸钙2%,淀粉2.5%(为普通淀粉),良姜1%(中药店有售...

    1806 农药使用教学 农药使用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