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蔬菜常见十大病害防治要点

时间 : 2022-10-23 投稿人 : 嘉格 点击 :

 辣椒、番茄、豆类病毒病

蔬菜常见十大病害防治要点 | 植物病虫害

发病初期用磷酸二氢钾1000倍液或高锰酸钾800倍液或83增抗剂5毫升对水30公斤喷雾,每隔7天喷1次,连喷2次即可见效。

辣椒炭疽病

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或代森锰锌、或瑞毒铜可湿粉剂600~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喷洒叶面。7天喷1次,连喷2次。

豆类锈病

结果前期可用15%粉锈灵2000倍液,豇豆进入结果期后可改用50%多菌灵800倍液喷洒。每隔7天1次,连喷2次。

豆类霉病

发病初期至发病期,用50%多菌灵800倍液或75%百菌清800倍液、65%代森锰锌7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喷雾,每7天喷1次,连续喷2次。

茄子黄萎病

发病初期,用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50%多菌灵600倍液灌根,每株0.25公斤,每隔7天灌1次,连灌3次。

西红柿疫病

发病初期,可轮流使用80%大生M—45 600~800倍液、或代森锰锌600倍液或瑞毒铜600倍液,或杀毒矾400倍液防治。每7天喷1次,连喷3次。

黄瓜霜霉病

发病初期,用40%乙磷铝200倍液或杀毒矾400倍液或80%大生M—二600倍液,或25%瑞毒霉800倍液喷雾。当其与白粉病混合发生时,可用乙磷铝200倍液加粉锈灵3000倍液喷雾,7天1次,连喷2次。

瓜类枯萎病

发病初期,用瑞毒系列药剂加代森锰锌5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600倍液或抗枯灵400倍液灌根。病害流行期7天一次,连续灌3次,每穴用药液0.25公斤。

瓜类白粉病

发病前期,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或40%多硫剂(40%多菌灵加硫磺胶悬剂1000倍液)喷雾,每隔7天喷一次,连喷2次。

瓜类疫病

主要危害冬瓜、黄瓜,发病期可用甲霜灵800倍液或代森锰锌500倍液,或杀菌毒矾400倍液、或敌克松1000倍液喷洒。要着重喷接近地面茎基,5天1次,连喷3次。

相关文章

  • 麦田冬季死苗原因及防止措施
    麦田冬季死苗原因及防止措施

    小麦越冬期间,正值低温干旱季节,常因越冬死苗而造成减产。越冬死苗的主要原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仅自然因素而言,主要是低温冷冻和干旱失墒,或者是旱寒交加,“旱助寒威”而加重死苗。1、冻害死苗一般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温度过低,受到超出麦苗所能忍受的最低温度界限,因而把麦苗冻死。另一种是由于...

    1290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使用技术
  • 麦冬的病虫害防治
    麦冬的病虫害防治

    一、黑斑病:此病常于4月中旬开始发生,6-7月为盛期。发病初期叶面变黄,并逐渐向叶基部蔓延,产生青、白、黄等不同颜色的水浸状病斑。一般植株外围叶片易受害,被害叶片逐渐卷缩枯萎,影响生长。病原菌随病叶遗留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第二年的侵染菌源。一般在多雨季节易发病。土壤瘦瘠或施氮肥过多,植株抗病力减弱,则...

    204 农业种植禁忌 农作物种植
  • 黄瓜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黄瓜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一、危害特点:黄瓜灰霉病主要危害花、叶、茎和果实。叶部发病,病斑初为水浸状,后变淡灰褐色,中间有时生灰色霉层,病斑大,直径达到20~25毫米,边缘明显,有时有轮纹。茎上发病,造成数节腐烂,瓜蔓折断而枯死。多从花上开始侵染,花和幼瓜蒂部初呈水渍状,褪色,病部渐变软,腐烂,表面密生灰褐色霉状物。后花瓣枯...

    1931 植物病害与病因 农药种类
  • 麦茬花生早防茎腐病
    麦茬花生早防茎腐病

    麦茬花生发生茎腐病,一般田块减产20-30%,重病田减产达40%,应及早防治。茎腐病病菌主要从伤口侵入,种子质量差,苗期长势弱,开花前后遇持续阴雨,田间湿度大,发病重。病株茎秆上出现不规则形赤色小病斑,并逐渐扩大,中午前后强光高温条件下,枝叶萎蔫,后期病斑扩大腐烂,皮层剥离碎裂,露出白色木质部,茎秆...

    2579 植物病虫害原因 农药种类
  • 当前花生中后期的管理
    当前花生中后期的管理

    在花生生长中后期,一方面出现连续阴雨天气,温度较低,光照不足,或者连续干旱,容易导致花生植株生长发育不良;另一方面,雨水充足,光照强烈,气温较高,容易导致花生植株徒长。这两方面都会使花生荚果发育不良,直接影响到产量和品质。因此,加强花生田间中后期管理非常重要。概括为“防病治虫,控旺止衰&...

    1843 农药使用教学 种植病虫害原因
  • 如何防治白三叶蚜虫
    如何防治白三叶蚜虫

    蚜虫属同翅目蚜总科,又称腻虫。因大量分泌蜜露,因此也叫蜜虫。危害特点蚜虫吸食白三叶叶片、茎杆的汁液,常常造成白三叶的叶片褪色,蜷缩成团,影响白三叶的发育,严重时造成白三叶生长停滞,最后枯黄,甚至死亡。而且蚜虫还是白三叶病毒病和其他病害的重要传播媒介。发生规律蚜虫一年发生数代,世代交替,夏天4至5天繁...

    404 植物病害与病因 农药
  • 芍药疫病的防治方法
    芍药疫病的防治方法

    芍药疫病症状芍药疫病发生时,其茎、叶、芽等部位均可被害。其症状易同灰霉病相混淆。疫病的病部初为暗绿色水渍状斑,边缘不明显,扩大后呈黑褐色,干燥时仍为水渍状,病叶易发生下垂。常侵染根颈部引起冠腐。而灰霉病在潮湿时产生褐色斑,边缘较为明显,干燥时呈褐色深浅轮纹斑病叶少下垂,很少为害根颈部,病部易生灰霉。...

    884 芍药 种植教程 芍药病害防治
  • 桂花根瘤菌怎么用药
    桂花根瘤菌怎么用药

    根瘤菌是豆科植物与生具有的共生体固氮菌,它是固定空气中的氮气供给植物营养的一类杆状细菌,这种共生体系具有很强的固氮能力,对植物有益无害。因此您所说的可能是桂花的根结线虫病,樱花、桃树的根癌病。桂花的根结线虫病:根部产生小瘤状根结,初为淡黄色、光滑坚硬,后变深色,剖开小瘤内有一白色粒状物雌成虫体。影响...

    356 植物杀虫药有哪些 农药种类
  • 黑龙江水稻低温防治稻瘟病
    黑龙江水稻低温防治稻瘟病

    黑龙江全省按照水稻抗低温防治稻瘟病紧急电视电话会议的部署,各水稻生产市县广泛发动,快速行动,狠抓“两防一促”措施落实。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阶段性成果。在抗低温上,各地采取设置晒水池、轮换和加宽灌水口、昼晒夜灌等措施提高水温,实施深水层灌溉。全省11叶、12叶处于花粉母细...

    631 农药名字 病虫害原因
  • 因地制宜选药防除油菜田杂草
    因地制宜选药防除油菜田杂草

    防除油菜田杂草,应根据油菜的播栽方式及田间杂草发生特点,重点在秋冬季选用合适的除草剂施药。主要杂草种类我省油菜田根据前茬作物的类型可分为旱茬和稻茬两类。旱茬油菜田主要杂草有早熟禾、野燕麦、猪殃殃、麦仁珠、婆婆纳、小藜、播娘蒿、荠菜、遏兰菜、萹蓄、麦瓶草、刺儿菜、小旋花等,部分地区野燕麦危害严重。稻茬...

    1210 农药使用指南 病虫害防治
  • 石柱黄连常见病害的防治
    石柱黄连常见病害的防治

    一、白粉病1.症状。主要危害叶片,5月上旬开始发病,6~7月危害较重,8月后危害减轻。发病初期在叶背形成圆形或椭圆形黄褐色的小斑点,逐渐形成直径为2~2.5mm的大斑;叶表病斑褐色,逐渐长出白色粉末,7~8月形成黑色的小颗粒,病害由老叶向新叶发展,白粉布满全叶,致使叶片焦枯死亡,下部茎和根腐烂,轻者...

    2441 农业种植禁忌 农作物种植
  • 果树病虫无公害防治技术
    果树病虫无公害防治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的逐步改善以及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优质、安全、无污染的果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日益明显。为促进无公害果品生产,三门峡市在果树病虫无公害防治技术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现综述如下:1 搞好检疫是前提搞好苗木、接穗、插条、种子等繁殖材料及果品的调运、贸易管理和控制,防...

    2340 农药肥料品牌 农药使用技巧
  • 绿巨人预防赤霉病的方法
    绿巨人预防赤霉病的方法

    绿巨人属天南星科苞叶芋属,叶片硕大,叶色浓绿,耐阴性强,适合室内多处摆放,是比较流行的优良室内常绿观叶植物。绿巨人感染赤霉病的症状是:初期表现为植株无生机,叶片无光泽,温度高时轻微萎蔫。如任其发展,很快表现为心叶首先腐烂,进而会令叶边缘焦枯坏死,扒开根部土壤,可发现须根大部分变黑坏死。此病尚无特效杀...

    501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指南
  • 苹果树缺锌病及其防治
    苹果树缺锌病及其防治

    1症状苹果树缺锌主要表现在新梢和叶片上,而树冠外围的顶梢表现最为明显。病枝常表现为发芽晚、叶片狭小而细长、叶缘向上卷、质硬而脆、叶色淡黄绿色或浓淡不匀;病枝节间缩短。由于这种病梢生长停滞,故病梢下部可发新梢,但仍表现出相同的症状。病枝上不易成花;即使有也会表现为花小、色淡,不易坐果;即使坐果,也表现...

    1088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黑松的枝枯病及防治
    黑松的枝枯病及防治

    苗友之家花木栽培 黑松枝枯病:各公司管辖的绿地中,有黑松枝枯病的,要做好黑松枝枯病的防治工作。特征:黑松的枝条变软,松针变褐,逐渐脱落,直至枝条死亡,然后整株死亡。防治措施:①清除病源:用高枝剪剪掉枯死的枝条,震落染病的松针,清理树下的松针、落叶和杂草,最大程度减少侵染源。②化学防除:采用腐必清和福...

    1942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教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