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戊唑醇

时间 : 2023-04-05 投稿人 : 清雅花店 点击 :

四氟醚唑:

戊唑醇 | 植物病虫害

作用机理与特点是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由于具有很好的内吸性,因此可迅速地被植物吸收,并在内部传导;具有很好的保护和治疗活性。持效期6周。

应用

适宜作物禾谷类作物如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等,果树如香蕉、葡萄、梨、苹果等,蔬菜如瓜类,甜菜,观赏植物等。

防治对象可以防治白粉菌属、柄锈菌属、喙孢属、核腔菌属和壳针孢属菌引起的病害如小麦白粉病、小麦散黑穗病、小麦锈病、小麦腥黑穗病、小麦颖祜病、大麦云纹病、大麦散黑穗病、大麦纹枯病、玉米丝黑穗病、高粱丝黑穗病、瓜果白粉病、香蕉叶斑病、苹果斑点落叶病、梨黑星病和葡萄

白粉病等。

使用方法既可茎叶处理,也可作种子处理使用。

茎叶喷雾,用于防治禾谷类作物和甜菜病害,使用剂量为100~125g(a.i.)/hm2.,用于防治葡萄、观赏植物、仁果、核果病害,使用剂量为20~50g(a.i.)/hm2.,用于防治蔬菜病害,使甩剂量为40~60g(a.i.)/hm2;用于防治甜莱病害,使用剂量为60~l00g(a.i.)/hm2。

种子处理通常使用剂量为10~30g(a.i.)/l00kg种子。

戊唑醇:

制剂DS、EC、ES、EW、ES、GE、SC、SE、WG、WP、WS。具体如2%干拌剂、2%湿拌剂、6%胶悬剂、25%水乳剂、43%悬浮剂。

作用机理与特点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能迅速被植物有生长力的部分吸收并主要向顶部转移。不仅具有杀菌活性,还可促进作物生长,使之根系发达、叶色浓绿、植株健壮、有效分蘖增加,从而提高产量。

应用

适宜作物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玉米、高粱、花生、香蕉、葡萄、茶、果树等。

防治对象可以防治白粉菌展、柄锈菌属、喙孢属、核腔菌属和壳针孢属菌引起的病害如小麦白粉病、小麦散黑穗病、麦纹枯病、小麦雪腐病、小麦全蚀病、小麦腥黑穗病、大麦云纹病、大麦散黑穗病、大麦纹枯病、玉米丝黑穗病、高粱丝黑穗病、大豆锈病、油菜菌核病、香蕉叶斑病、茶饼病、苹果斑点落叶病、梨黑星病和葡萄灰霉病等。

使用方法戊唑醇主要用于重要经济作物的种子处理或叶面喷雾。以250~375g(a.i.)/hm2进行叶面喷雾可用于防治禾谷类作物锈病、白粉病、网斑病、根腐病及麦类赤霉病等,若以20~30g(a.i.)/t进行种子处理,可防治腥黑粉菌属和黑粉菌属菌引起的病害,如可彻底防治大麦散黑穗病、燕麦散黑穗病、小麦网腥黑穗病、光腥黑穗病及种传的轮斑病等。用125g(a.i.)a/hm2喷雾,可防治花生褐斑病和轮斑病,用l00~250g(a.i.)/hm2喷雾,可防治葡萄灰霉病、白粉病以及香蕉叶斑病和茶树茶饼病。

混用戊唑醇可以与其他一些杀菌剂如抑霉唑、福美双等制成杀菌剂混剂使用,也可以与一些杀虫剂如克百威、甲基异柳磷、辛硫磷等混用,制成包衣剂拌种用以同时防治地上、地下害虫和土传、种传病害。任何与杀虫剂的混剂在进人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混用试验,以确认其安全性与防治效果。

(l)2%戊唑醇(立克秀)湿拌种剂的应用

主要甩于防治小麦傲黑穗病、小麦纹枯病、小麦全蚀病、小麦腥黑穗病、玉米丝黑穗病、高粱丝黑穗病、大麦散黑穗疠、大麦纹枯病等。

使用剂量一般发病情况下,每l0kg小麦种子用药剂l0g,病害大发生情况下或土传病害严重的地区,每l0kg小麦种予用药15g;每l0kg玉米或高粱种子用药30g。病害大发生情况下或土传病害严重的地区,每l0kg玉米或高粱种子用药60g。

拌种方法①人工拌种使用2%湿拌种剂拌种时,先按推荐剂量称量出种子所需戊唑醇的量,再按l0kg种子用水0.15~0.2L的比例,称出所需的水量,并将所称的药剂用所称妁水搅成糊状,最后将所需的种子倒人并充分搅拌,务必使每粒种子都均匀地沾上药剂,袢好的种子放在阴凉处晾干后即可播种。②机械化拌种防治小麦黑穗病时lkg拌种剂加15.5L水,处理l000kg种子。防治小麦纹枯病、全蚀病时1.5kg拌种剂加15.25L水,处理1000kg种子;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时4kg拌种剂加14L水,处理1000kg种子,或6kg拌种剂加13L水,处理l000kg种子。在特制的或含有搅拌装置的预混桶内,加人所需量的水,再将所需量的戊唑酵制剂慢慢倒入水中,静置3min,待戊唑醇被水浸湿后,再开动搅袢装置使之成匀浆状液,在供药包衣期问,必须保持戌唑醇制剂浆液的搅动状态。用戍唑醇包衣戒袢种处理的种子,在播种时要求将土地耙平,播种深度一般在3~5cm左右为宜。出苗可能稍迟,但不影响生长并很快即能恢复正常。

(2)6%戊唑醇(立克秀)种子处理胶悬剂的应用

6%戊唑醇种子处理胶悬剂只用于机铖化拌种。用于防治小麦散黑穗病、小麦绞枯病、小麦全蚀病、麦腥黑穗病、玉米丝黑穗病、高粱丝黑稳病、大麦散黑穗病、大麦纹枯病等。

用药量与具体操作制剂33.33~50ml/l00kg小麦种子,133.33~200ml/l00kg玉米或高粱种子。在特制的或含有搅拌装置的预混桶内,加入所需量的水,再所需量的药剂慢慢倒入水中,静置3min,待药剂被水浸湿后,开动搅拌装置使之成匀浆状液,在供药包衣期问,必须保持戊唑醇制剂浆液的搅动状态。

播种用戊唑醇包衣或拌种处理的种子,在播种时要求将土地粑平,播种深度一殷在3~5cm左右为宜,出苗可能稍迟,但不影响生长并很快即能恢复正常。

(3)43%戌唑醇(菌力克)悬浮剂的应用

主要用于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和梨黑星病。通常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时,每隔l0d喷药1次,春季共喷药3次,或秋季喷药2次,用43%悬浮剂5000~8000倍液或每l00L水加制剂12.5~20ml喷雾。防治梨黑星病时,每隔15d喷药1次,其喷药4~7次,用制剂3000~5000倍液或每l00L水加制剂20~33.3ml喷雾。

(4)25%戊唑醇(富力库)水乳剂的应用

主要用于防治查叶斑病。通常在香蕉叶斑病叶片发病初期升始喷药,每隔l0d喷药1次,共喷药4次,用25%水乳剂1O00~1500倍液或每l00L水加制剂67~l00ml喷雾。

氟硅唑:

制剂EC、EW、SC、SE、WG如40%氟硅唑乳油(福星)。

分柝方法GLC或HPLC。

作用机理与特点主要作用机理是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破坏和阻止病菌的细胞膜重要组成成分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导致细胞膜不能形成,使病菌死亡。具有内吸、保护和治疗活性。

应用

适宜作物与安全性苹果、梨、黄瓜、番茄和禾谷类等。梨肉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05µg/g,梨皮为0.5µg/g。安全间隔期为18d。为了避免病菌对氟硅唑产生抗性,一个生长季内使用次数不宜超过4次,应.与其他保护性药剂交替使用。

防治对象可用于防治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和半知菌类真菌引起的多种病害如苹果黑星菌、白粉病,禾谷类的麦类核腔菌、壳针抱属菌、葡萄钩丝壳菌、葡萄球座菌引起的病害如眼点病、锈病、白粉病、颖枯病、叶斑病等,以及甜菜上的多种病害。对梨、黄瓜黑星病,花生叶斑病,番茄叶霉病亦有效。持效期约7d。

使用方法氟硅唑对许多经济上重要的作物多种病害具有优良防效。在多变的气候条件和防治病害有效剂量下,没有药害。对主要的禾谷类病害,包括斑点病、颖枯病、白粉病、锈病和叶斑痫,施药1~2次,对叶、穗病害施药两次,一般能莸得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斑点病的剂量为60~200g(a.i.)/hm2,而对其他病害,160g(a.i.),/hm2或较低剂量下即能得到满意的效果。根据作物及不同病害,其使用剂量通常为60~200g(a.i.)/hm2。

(l)梨黑星病在梨黑星病发生初期开始每隔7~l0d喷雾1次40%乳油8000~1000倍液,连喷3~4次,能有效防治梨黑星病,并可兼治梨赤星病。发病高峰期或雨水大的季节,喷药间隔期可适当缩短。

(2)苹果黑星病和白粉病在低剂量下,多种喷洒方法,间隔期14d,可有效地防治叶片和果实黑星病和白粉病。该药剂不仅有保护活性,并在侵染后长达120h还具有治疗活性。对如基腐病这样的夏季腐烂病和霉污病无效。对叶片或果座的大小或形状都没明显药害。

(3)葡萄白粉病在很低剂量下就可防治葡萄白粉病,也可兼治黑腐病。

(4)甜菜病害用80g(a.i.)/hm2剂量下可有效地防治甜菜上的多种病害如吐斑病,施药间隔期为14d。

(5)黄瓜黑星病、番茄叶霉病在发病初期用40%乳油70O0~8000倍液喷雾,以后间隔7~l0d再喷1次。

(6)花生病害以70~l00g(a.i.)/hm2剂量下可有效地防治花生晚叶斑病和早叶斑病。

(7)禾谷类病害以80~160g(ai.)/hm2剂量下可有效地防治禾谷类叶和穗病害如叶锈病、颖枯病、叶斑病和白粉病等。

硅氟唑:

制剂GR、WP。

分析方法GLC或HPLC。

作用机理与特点主要作用机理是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破坏和阻止病菌的细胞膜重要组成成分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导致细胞膜不能形成,使病菌死亡。由于具有很好的内吸性,因此可迅速地被植物吸收,并在内部传导;具有很好的保护和治疗活性。明显提高作物产量。

应用

适宜作物与安全性水稻、小麦、苹果、梨、桃、茶、蔬菜、草坪等。在推荐剂量下使用,对环境、作物安全。

防治对象能有效地防治众多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所致病害,尤其对各类白粉病、黑星病、锈病、立枯病、纹枯病等具有优异的防效。

使用方法种子处理,以4~l0g(a.i.)/l00kg处理小麦种子,可有效地防治散黑穗病;以50~l00g(a.i.)/l00kg种子,可防治大多数土传或气传病害如白粉病、立枯病、纹枯病和网斑病;使用剂量通常为25~75g(a.i.)/hm2。茎叶喷雾,使用剂量通常为50~l00g(a.i.)/hm2。

相关文章

  • 蔬菜农药药害类型及防治方法
    蔬菜农药药害类型及防治方法

    农药在蔬菜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为菜农获得高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发生药害情况屡见不鲜,从而也为菜农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因此,掌握蔬菜药害的类型及症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是安全使用农药不可忽视的问题。笔者咨询有关专家后,将蔬菜药害总结为以下三种类型。残留型药害:这种药害的特点是施药后,当季作物不...

    2239 农药名字 病虫害防治
  • 自制药剂防治花卉虫害
    自制药剂防治花卉虫害

    发生在花卉上的害虫种类较多,自制一些药剂防治花卉害虫能取得较好效果,方法简便,而且省钱。1、烟草:具有胃毒,触杀和熏蒸作用,由于渗透力强,可使害虫神经麻痹中毒死亡。用法是用烟叶梗或吸剩的烟头(除去过滤嘴),加水50~60倍,浸泡一昼夜,过滤后喷洒,可防治蚜虫,红蜘蛛和初孵介壳虫。2、风油精:将风油精...

    1139 病虫害原因 农药使用说明
  • 常见花卉病虫害介绍——白粉病
    常见花卉病虫害介绍——白粉病

    症状:叶片、枝条、花柄、花蕾、花芽及嫩梢等部分均能受害。发病初期,病部表面长出一层白色粉状霉层,即病菌无性世代的分生孢子。后期白色粉状霉层变为淡灰色,受害病叶或枝条上有黑色小粒点产生,即病菌的有性世代的闭囊壳。被害植株矮小,不繁茂,叶子凹凸不平或卷曲,枝条发育畸形,不能开花或开花畸形。严重时,花少而...

    1687 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 桃成熟期果实病害防治意见
    桃成熟期果实病害防治意见

    桃成熟期引起果实腐烂的病害主要有褐腐病、软腐病、炭疽病等。入梅来,连续的大雨,高湿适温,有利于各种病害的侵染为害。据我站近日田间调查,成熟桃园果实腐烂较重,腐烂率达10%左右,重者达20%以上。望广大桃农抢雨停放晴间隙,桃树雨水干后,及时组织防治。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加强果园管理,增施磷、钾肥,雨...

    2439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方法
  • 花生结合蔬菜高效栽培
    花生结合蔬菜高效栽培

    一、作物安排及种植规格。作物安排:花生(盖膜春播)、番茄(在花生大行内间作,也可是甘蓝)、大白菜(花生收获后种植);种植规格:花生起垄种植,垄距85厘米,每垄种2行。小行距30厘米,大行距55厘米、墩距16厘米;番茄移栽于花生大行内,株距30厘米,大白菜667平方米2083株。二、选择适宜的品种。花...

    1369 植物病害与病因 农药英文
  • 玉米田土壤封闭除草技术
    玉米田土壤封闭除草技术

    玉米田主要有马唐、牛筋草、狗尾草、反枝苋、黎、铁苋菜、打碗花等单、双子叶杂草。其中以马唐、牛筋草为主的禾本科杂草占我市玉米田杂草总量的70%以上。玉米田杂草生长迅速,生长量大,与玉米争水、争肥、争空间,对玉米苗期生长危害较大,造成苗瘦、苗弱,影响产量达10—30%,因此,必须进行化学除草。目前推广的...

    1653 病虫害原因 农药
  • 番茄茎基腐病防治技术
    番茄茎基腐病防治技术

    越夏番茄现在正处于开花坐果期,由本段时间植株生理特点以及高温天气决定,番茄茎基腐病发病严重。现将这种病害介绍如下,以供参考:本病由真菌立枯丝核菌侵染所致,病菌以菌丝体和菌核在土中越冬,腐生性强,可在土中生存2-3年,导致番茄大苗或结果初期植株发病。病菌发育适温24℃,最高为40-42℃。一、症状的识...

    1389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方法
  • 春季小麦叶片发黄的原因
    春季小麦叶片发黄的原因

    有些小麦品种在返青后出现叶片发黄、死苗现象,造成的主要原因归纳几点。首先是小麦整体播种密度过大,造成小麦群体过大,影响到小麦光合作用,养分供应不足,导致叶片发黄。其次是遇到倒春寒,产生冻害。小麦受冻后,表现下部叶片叶片发黄,同时造成小麦的抗病能力下降。三是肥水不足导致的叶片发黄。底肥不足,尤其是氮肥...

    1587 植物病虫害原因 农药使用技巧
  • 如何正确使用生物农药Bt乳剂
    如何正确使用生物农药Bt乳剂

    防止对象 ①经济作物类:棉铃虫、红铃虫、造桥虫、烟青虫等。②蔬菜类:菜青虫、小菜蛾、菜螟等。③粮食作物类:二化螟、三化螟、稻苞虫、稻纵卷叶螟、玉米螟等。④果树类:松毛虫、桃小食心虫、尺蠖、大袋蛾、卷叶蛾等。其他害虫如菜青虫、烟青虫、豆天蛾、造桥虫、玉米螟、松毛虫及果树害虫等,可在产卵盛期或幼龄期施药...

    2960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使用教学
  • 怎样减少苦瓜病虫害发生
    怎样减少苦瓜病虫害发生

    苦瓜常见病虫害有蔓枯病、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瓜实蝇等,致使苦瓜在产量和质量上受到较大影响。在防治苦瓜病虫害须做好以下三点:一、加强肥水管理,培养健壮的植株,提高抗病能力。及时疏松土壤,注意各个生长时期的水肥匹配供应,并喷施新高脂膜,保墒保肥效防水分耗散,确保植体有一个良好的、长环境和条件。二、及...

    2515 农药使用技术 病虫害防治
  • 秋季常见病花卉及防治
    秋季常见病花卉及防治

    长江中下游地区,入秋后温湿度适中,光照较好,给一些病菌的孳生繁殖及侵染创造了有利条件,常使某些花卉受到严重危害,现将几种常见病害的症状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白粉病以瓜叶菊、月季、大丽花、枸杞、凤仙花、百日草、大叶、黄杨等花卉受害最重。受害部位先呈零星分布的小白点,后逐渐扩展蔓延,而且发展速度很快,在适...

    2265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知识
  • 香石竹脉斑驳病的防治
    香石竹脉斑驳病的防治

    [症状]系统花叶,脉斑驳,冬季老叶隐症。花碎色,尤其是红色品种的花瓣碎色更为严重。[病原]香石竹脉斑驳病毒(CarnationveinmottlepotyvirusCaVMV)。粒体为线状,790nm×18~19nm也有报道为600~710nm×13nm。沉降系数约144S。A260/280=1.1...

    2400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知识
  • 紫薇褐斑病的防治
    紫薇褐斑病的防治

    褐斑病也是园林植物上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在紫薇发展季节经常发生。褐斑病发生严重时经常会导致植物叶片年夜量枯黄、脱落。影响不雅鉴赏和开花。1默示症状紫薇褐斑病的病原菌也是一种真菌,首要损害叶片,而且凡是是下部叶片起头发病,后逐渐向上部伸展。发病初期病斑为巨细纷歧的圆形或近似圆形,少许呈犯警则外形。病斑...

    300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管理
  • 枇杷灰斑病综合防治
    枇杷灰斑病综合防治

    枇杷灰斑病又称“轮斑病”。是枇杷的最主要病害。侵害枝干、叶片、花、果实。有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类:慢性型的叶上病斑,初为淡褐色的圆形斑;后连接成不规则的大斑,散生小黑点。嫩枝发病,先是由渍状小褐点,后成黑褐色大斑,枝梢枯萎。大枝发病,病部变黑后,有红棕色的晕斑,枝枯皮翘。花穗染病,支轴成黄褐色干枯;花瓣...

    546 种植知识 果树种植教学
  • 水稻霜霉病发生与防治
    水稻霜霉病发生与防治

    中文名称:水稻霜霉病中文别名:黄化萎缩病拉丁学名:Sclerophthoramacrospora(Sacc.)Thirumcta1.为害作物:水稻为害症状:秧田后期出现症状,分蘖盛期症状显著。病株矮缩,叶色淡绿;叶上生黄白色的小点,圆形或椭圆形,常连成线状;孕穗后病株显著矮缩,株高不到健株的二分之一...

    2685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