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生趋势
1、二代棉铃虫:轻发。产卵盛期6月17-26日,高峰期21-23日,发生期与常年相近。
主要依据:①一代残虫量低。5月29-31日调查,无为一代寄主作物番茄、大豆、辣椒等百株残虫量0-2头,平均0.047头,是偏重发生2005年的4.4%,是常年的11.8%;居巢蔬菜寄主上百株残虫平均1.1头;含山、庐江均未查见残虫。②灯下见蛾迟、蛾量小。无为5月1日初见蛾,比2005年迟12天,截至6月5日,累计诱蛾量27只,是去年同期的4.8%;庐江未见蛾。③棉田见卵少。6月5日调查百株卵量:无为0-5粒,平均0.6粒;含山0-2粒,平均0.7粒,分别是2005年同期的0.7%、1.7%。④食料和气象条件不利。我市抗虫棉面积占全市植棉面积95%以上,抗虫棉对二代棉铃虫抗性较好。另据气象部门预报,6月中旬前期入梅,且梅雨集中,对棉铃虫蛹的成活率和卵量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2、棉叶螨:中等偏轻发生。
主要依据:①田间螨量低。6月5日调查,有螨株率:含山0-8%,平均2.6%;庐江8-12%,平均10%,分别是去年同期的5.5%、65.4%,百株螨量:含山0-90头,平均15.6头;庐江18-30头,平均23.3头,分别是去年同期的27.4%、24.6%。居巢平均有螨株率24%,平均百株螨量63头,分别是去年83.3%、78.9%;但是,无为有螨株率2-6%,平均3.3%,百株螨量4-22头,平均12.7%,略高于去年同期值。②6月份降水偏多,对棉叶螨的增殖为害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棉蚜:中等偏轻发生。
主要依据:①田间蚜量偏低。近期调查,含山、和县、庐江平均有蚜株率为6%、6%、16%,分别是2005年同期的18%、56.6%、1.8倍,平均百株蚜量分别为20.8头、38头、37.5头,是2005年同期的4.3%、87.8%、89%;无为有蚜株率2-16%,平均10.7%,百株蚜量4-46头,平均26.7头,略高于去年同期值。②6月份降水偏多,不利于棉蚜的发生。
4、棉蓟马:中等、局部偏重发生
主要依据:①近期田间发生普遍。6月5日调查,无为观察区有虫株率10-38%,平均23.9%,百株虫量12-126头,平均60.7头,分别是偏重发生2005年同期的2.5倍、3.4倍;居巢普查田有虫株率0-16%,平均5.3%,百株虫量0-60头,平均20头,分别是2005年同期的14.4%、21.7%。②6月份气温正常,降水偏多,对棉蓟马发生无明显不利影响。
5、枯萎病:中等发生。
主要依据:①我市为棉花枯萎病老病区,菌源广泛存在。②主栽品种楚杂180、鲁棉研15等不抗枯萎病。③田间已见发病株。6月5日无为普查,病田率为8.3%,病株率0-8%,平均0.6%,是去年同期的46.1%。④6月份降水偏多,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与蔓延。
二、防治意见
根据6月中下旬棉花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各地应以棉蓟马、枯萎病为主攻对象,兼治棉叶螨、棉蚜、棉铃虫。
1、防治指标。棉铃虫:抗虫棉百株低龄幼虫10头,非抗虫棉百株累计卵量40粒;棉叶螨:有螨株率达15%以上时全田普治,15%以下挑治有螨株;棉蚜:卷叶株率10%;棉蓟马:有虫株率10%。
2、防治药剂及方法。
(1)防治棉叶螨可亩用20%扫螨净可湿性粉剂20-30克;
(2)防治棉蓟马、棉蚜可亩用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20克;
(3)二代棉铃虫一般不需要进行化学防治,对达标的田块可亩用48%乐斯本乳油50-60毫升。
按上述推荐药剂亩使用量对水30-40公斤,细水均匀喷雾。防治枯萎病可用9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量200毫升,每隔5-7天防治一次,共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