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广东省玉米病虫鼠发生与防治

时间 : 2023-03-08 投稿人 : 金郴 点击 :

中国农资网

玉米是广东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几年来,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玉米病虫鼠害是玉米生产的重要障碍,为适应广东省玉米生产发展的需要,省植保总站于1997 年与阳山、信宜等市(县)农业局测报站合作,开展玉米病虫鼠发生规律、测报与防治的研究。通过在阳山、信宜设立玉米病虫鼠系统观测点,观察和研究玉米病虫鼠的发生规律、防治方法,并在阳春、封开等地开展药剂防治试验,现将初步结果总结如下:

1 主要病虫鼠发生为害情况

广东省玉米产区发生的主要病虫鼠有玉米螟、玉米蚜、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纹枯病、锈病等。此外,还有小地老虎、缕蛄、粘虫、大螟、台湾稻螟、椿象和田鼠等。

1.1 玉米螟 玉米螟在广东省发生普遍,部分地区为害严重。

1.1.1 发生世代:根据信宜市测报站1997年灯测和田间系统调查,玉米螟1a发生5个世代,以幼虫在玉米收获后的残茎秆及穗轴上越冬。第一代螟蛾盛期为3月15日至4月10日,卵盛孵于3月25日至4月21日,幼虫为害春玉米6~7叶期,咬食心叶、蛀茎,造成缺苗,为害心叶末期,咬食心叶、雄穗花粉、花丝,蛀茎。第二代螟蛾盛发于5月13日至26日,卵盛孵于5月19 日至6月1日,幼虫于玉米授粉期至乳熟期,取食雌穗以上的叶腋组织,咬食花丝、嫩玉米粒,至茎、雌穗轴。第三代螟蛾盛发于6月19日至7月4日,卵盛孵于6月23日至7月9日,幼虫为害春玉米乳熟期至收获后残茎秆,取食雌穗梗以上叶腋组织、不育雌苞的嫩组织,至茎秆、雌穗轴、茎秆和穗轴的残虫为夏玉米提供虫源。第四代螟蛾盛发于7月20日至8月10日,卵盛孵于7月25日至8月15日,幼虫为害夏玉米的4叶至8叶期,取食心叶,至茎秆,造成缺苗。第五代螟蛾盛发于8月26日至9月16日,卵盛孵于8月31日至9月22日,幼虫为害心叶末期至收获后残茎秆,取食心市病虫测报站)(阳山县病虫测报站)叶、雄穗花粉、花丝、嫩玉米粒、雌穗以上叶腋组织、不育雌梗组织,至食茎秆、穗轴,10月中下旬为老熟幼虫盛期,玉米收获后在穗轴、残茎秆上越冬。

1.1.2 为害习性:据1997年阳山测报站的大田系统调查,春玉米上玉米螟主害代幼虫出现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初,秋玉米出现在8月底至9月初。玉米螟的为害习性:在玉米抽雄期前,主要在喇叭口内取食心叶,然后转向心叶附近的嫩叶取食,吃成孔洞、缺刻状,严重者至食心叶基部,导致心叶折断,抽雄前,部分幼虫已开始蛀茎,在玉米结苞中后期,部分幼虫转至雌槽取食。因此,玉米螟的为害导致玉米苗早枯、折秆,籽粒减少,并影响玉米的品质。在没施药防治的玉米地,玉米螟的为害十分严重,在春玉米收获时(7月上旬未)调查3块定点玉米田平均螟害蛀茎率达42%,蛀苞率平均为4.3%;秋玉米蛀茎率高达75%,蛀苞率为61%,阳山和信宜两地调查反映,秋玉米螟害均比春玉米重。

1.2 玉米蚜 玉米蚜在广东省玉米产区发生普遍,且为害重。

1.2.1 田间发生消长情况:玉米蚜在田边杂草越冬,3月底至4月初,在春玉米6叶期开始发生,以后发生量与日俱增,玉米雄穗抽出开始时有蚜株率达50% ,平均百株有虫达340头,大量吐丝时有蚜株率达55% ,平均百株有虫7260头,乳熟期有蚜株率75%,平均百株有虫达19500头,蜡熟期有蚜株率87%,平均百株有虫达16800头。夏玉米于8月下旬玉米6叶期开始迁人有翅蚜,雄穗抽齐时期有蚜株率达40%,平均百株有虫达2400头,乳熟期有蚜株率达76% ,平均百株有虫8900头,蜡熟期有蚜株率91%,平均百株有虫13400头。

1.2;2 发生影响因素:系统观察和大田普查表明,玉米蚜发生与玉米雄穗抽出的时期有密切关系。玉米雄穗抽出时期为蚜虫激增的临界期,乳熟期至蜡熟期为高峰期,因此,王米蚜是玉米穗期的重要害虫。玉米蚜在玉米雄穗干枯或受大雨冲刷后,可转移至玉米雌穗苞第一、二片苞叶内为害。7月上、中旬,玉米收获期,玉米植株已衰老,加上雨水冲刷,玉米蚜发生锐减。

1.2.3 为害特点:大量的蚜虫在穗期刺吸汁液,影响玉米植株生长,严重时,使雌穗干枯。此外,还因蚜虫排泄的“蜜露”引起煤烟病,常在叶片形成一层黑色的霉状物而影响光合作用,千粒重下降,引致减产。

1.2.4 天敌:玉米蚜的天敌以蜘蛛、瓢虫为主,偶然发现草岭。信宜市1997年在春玉米9叶期调查,百株天敌数为0.7头,夏玉米8叶期百株天敌数达4.7头,至后期天敌数达高峰,百株天敌达19~23头。

1.3 玉米小斑病

1.3.1 田间消长规律:本病在广东省部分地区发生。据信宜市1997年田间系统观察其消长规律,春、夏玉米发病高峰期均出现在玉米乳熟期,以春玉米为重。春玉米一般于6叶期(3月底)开始发病,大喇叭口期病叶率达19%,病情指数5.5,雌柏吐丝期,病叶率达46% ,病情指数17.25,乳熟期进入发病高峰,病叶率高达95%,病情指数 47.75;夏玉米于4叶期开始发病,大喇叭口期病叶率达30% ,病情指数11.0,吐丝期病叶率48%,病情指数20,乳熟期进入发病高峰,病叶率69%,病情指数33.5 。

1.3.2 小斑病的发生与气候关系:据信宜市1990年、1991年和1997年3a情况分析:春、夏玉米小斑病,月平均气温在25 ℃左右时最适宜其流行,但病害发生轻重主要取决于雨量,当4.5.6月雨量总和为972.1mm(1997年)发病重,3个月总雨量为744 mm时(1990年)发生中偏重,3个月总雨量为512.9mm时则发生中等,这段时间,雨量多、湿度大,对小斑病发生有利,病害发生重。当8、9、10月的总雨量达705,2mm时(1997年),夏玉米小斑病发生重,3个月总雨量为257.5mm(1991年),小斑病发生中等,3个月总雨量达98.8mm(1990年),小斑病发生轻。

1.3.3 小斑病的发生与玉米品种关系:据信宜市:1997年大田品比观察,对小斑病表现中抗的有奕单13;而丹玉13、桂顶、甜玉米、都安四号等品种均表现感病。

此外,早植、合理密植和科学施肥等田块,小斑病发生为害较轻。

1.4 玉米大斑病

1.4.1 田间消长规律:该病常与小斑病混合发生,在广东省部分地区发生较重,春玉米发生重于秋玉米。据信宜市,1997年大田系统观察,玉米大斑病在大田消长规律,春、夏玉米均于乳熟期进入发病高峰。一般春玉米大斑病于玉米大喇叭口时开始发病,吐丝期病叶率达11%,病情指数3.25,乳熟期达发病高峰,病叶率28% ,病情指数9.25 。夏玉米于6叶期开始发病,吐丝期病叶率达10%,病情指数3.0,乳熟期达发病高峰,病叶率13%,病情指数6.25。

1.4.2 玉米品种对大斑病的抗性:据信宜市1997年田间品比观察,对大斑病表现抗病的品种有奕单13,表现感病的有甜玉米、桂顶等。

1.4.3 玉米早植、种植密度较稀,合理施肥等田块,该病发生为害较轻。

1.5 玉米纹枯病

1.5.1 田间发生消长规律:玉米纹枯病是玉米发生较普遍的病害,在阳山、信宜等地均有发生。据信宜市1997年系统观察,春玉米纹枯病于玉米抽雄前始病,吐丝期病株率9.33%,病情指数2.92% ,乳熟期达发病高峰,病株率6。. 7%,病情指数21.2,病苞率2.67%;夏玉米大喇叭口期病株率达1.67%, 病情指数0.42 ,吐丝期病株率达7%,病情指数:1.75 ,乳熟期进入高峰,病株率高达54 .67%,病情指数26.5 ,病苞率4 67%,夏玉米发生程度与春玉米情况相近。

1.5.2 为害特点:由于该病主要为害玉米叶片、叶鞘,减少光合作用面积,尤其是病斑蔓延至雌苞上,造成雌穗短小,籽粒减少,不充实,千粒重降低。据阳山县测报站测定:病斑蔓延雌穗苞以上部位,可导致鲜玉米减产26.7% ,千粒重降低22.4%。

1. 5. 3 发病因素:玉米纹枯病发病的相关因素:一是连作田残留菌核菌源多,纹枯病发生重;二是玉米生长中后期降雨量多,利于该病发生;三是偏施氮肥,发生偏重;四是前作水稻及地势低洼积水田,种植玉米发病重。

1.6 玉米锈病

1.6.1 田间发生消长规律:玉米锈病在广东省部分地区发生。据1997年信宜市系统观察:春玉米开始抽雄期开始发病,雌穗的苞叶中开始吐出丝状花柱,简称为吐丝期(下同),吐丝期病叶率5% ,病情指数1.25,乳熟期发病达高峰,病叶率刀叽,病情指数11.25。夏玉米9叶期开始发病,吐丝期病叶率1.13%,病情指数0.28,蜡熟期达发病高峰,病叶率55%,病情指数24.75。夏玉米锈病发生为害重于春玉米。

1.6.2 玉米品种对锈病的抗性:根据:1997年信宜市大田品比测定,除桂顶品种表现中抗锈病外,丹玉13、奕单13、甜玉米、都安四号均表现感病。

1.7 鼠害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还遭受鼠害。田鼠为害玉米主要有两个时期:一是田鼠咬食播下地里的玉米籽粒及玉米幼苗期田鼠咬食幼苗,造成毁苗、缺苗;二是玉米雌穗结苞时期,田鼠取食籽粒,造成减产并影响玉米的经济价值。1997年在阳山县春玉米雌穗结苞时期田鼠为害早熟玉米田,为害苞率达13%,个别穗苞籽粒被食光,剩下穗芯,减产严重

2 玉米病虫鼠害的防治

2.1 清除越冬虫源和菌源玉米收获后,清除田间植株残体,最好能连根拔起作燃料,山区远离居屋的玉米地亦应在收获后或下茬作物耕种前,集中残留玉米茎叶烧毁,以尽量清除越冬虫源和减少纹枯病菌核。

2.2 开展“全方位、五统一”灭鼠行动春玉米播种前、结实成熟期分别开展“全方位、五统一”的灭鼠行动(即统一领导、统一行动、统一配制毒饵、统一投饵时间、统一投饵方法),选择抗凝血慢性杀鼠剂,如杀鼠迷配制毒谷进行灭鼠,方法是用7.5% 杀鼠迷母粉1kg冲水50kg,混合新鲜稻谷200kg,充分混匀,制成毒谷。 667m2用毒谷500g左右,在田间鼠路上作间歇条形投放。

2.3 幼苗期防治小地老虎在玉米出土后幼苗期防治小地老虎为害方法:①苗期喷药防治。在地老虎幼虫出现期,用2.5% 敌杀死乳油1200倍液喷雾,据广州市农科所经验,在傍晚8~10时喷药,防效尤为显著。用40%马拉硫磷乳油600倍液淋苗,据阳山县多年实践经验,此法能有效地防治玉米苗期小地老虎及蝼枯的为害。②毒饵诱杀。 667m2用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50g加少量热水溶解后,与1kg花生鼓粉调和拌匀,制成毒饵,于傍晚撒于田间诱杀。

2.4 大田主要病虫的药剂防治

2.4.1 玉米螟的防治方法:①667m2用3叽米乐尔颗粒剂:1kg 或98%巴丹可溶性粉剂75~100 g或3%呋哺丹颗粒剂1 kg,以上1 种药剂与10kg细砂均匀混合,于玉米心叶末期,点施于大喇叭口处。在信宜市广泛应用敌百虫细砂点施治螟,方法是667m2用90% 敌百虫晶体原粉150g, 在0.25kg热水中溶解后,喷于10kg细砂上,混匀后,点施于玉米大喇叭口处。②用Bt乳剂300倍液,于螟卵盛孵期喷雾。

甜玉米采收鲜笋、鲜穗,从孕穗至采收时间短,防治玉米螟,不能使用呋喃丹等残效期较长的高毒农药。可用25%杀虫双水剂500倍液灌心防治。

2.4.2 玉米蚜的防治方法:①40% 乐果乳油800倍液喷雾;②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5000 ~7000倍液或2.5%扑虱蚜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喷雾。

2.4.3 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方法:①25%敌力脱乳油20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雾,隔15 d再喷1次,连续喷药2次(能兼治小斑病)。②40%灭病威悬浮剂,1000 倍液或80% 新万生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雾防治。

2.4.4 玉米纹枯病的防治方法:5%井冈霉素水剂500倍液,在纹枯病发病初期(约病株率5%时)喷雾防治。

此外,还需注意引进和选育抗病虫玉米品种,科学施肥,适时播种及适度密植,以减少病虫的发生为害。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