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温室花卉病害综合防治措施

时间 : 2022-12-19 投稿人 : 秀锦 点击 :

对温室花卉的生产来说,病害构成经常性威胁。栽培花卉极易感染许多病害,而花卉消费者要求生产者提供近乎完美的花卉产品。温室环境非常适合花卉生长,同样,也非常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发展。特别是在花卉品种繁多的同一温室里,由于不同花卉品种对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的要求不尽相同,必然有部分花卉品种处于非适宜生长条件,因而更有利于病害滋生。由于温室花卉价值高、病害的严重性以及温室内的环境条件可以控制,因此在温室花卉生产中,采用多种对策控制病害,较之其他农作物生产系统更为有利和可行。

温室花卉病害综合防治措施 | 植物病虫害

为阻止病菌侵染,花农往往多数使用农药,这有悖于病害防重于治的原则。一个有效的预防病害的计划必须立足于清洁温室和优化栽培措施,而不是化学防治。温室清洁和优化栽培措施对一般病害的防治是行之有效的,而化学防治更多的是以特定病害作为目标而实施的措施,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化学防治措施,只是化学防治应作为田园清洁和栽培措施的补充,而不是替代。

1环境控制

植物侵染性病害是由活的病原体引起的,病原的生长和繁殖在很大程度上受土温和气温或两者共同的影响,正如寄主植物的生长受温度影响一样,在经济和使用限度内,温室温度也同样有利于病原菌生长,病害就容易发生。如果植物和病原菌生长的最适温度相差甚远,温室管理人员就可以通过控制温度来控制病害的发生。相对湿度和温度是不可分割的,当气温上升时,相对湿度下降。气温下降时,相对湿度增加。温室中植株表面上的冷凝水,为病原体的活动提供了理想环境。因此,温室环境的控制尤为重要。

1.1灌溉

大多数病原体需借助植株表面上的自由水侵入寄主。对多数病原体,飞溅的水是在植株间传播的重要途径。不适当地向植株顶头浇水,由于植株表面浇湿以及植株间病原体的反溅,可增加发病率和严重度。重浇、频繁地当头浇水还使温室的湿度增加,更有利于病害的发展。水分过多,特别是排水不良的介质,可促使腐霉和疫霉发生,引起猝倒病、根腐病和冠腐病。适宜的灌溉方式应该是将水灌到土面,这样可以使大部分植株的地上部保持干燥,有助于控制叶和花的病害;灌溉水量和灌溉次数应根据温室土壤的持水性和植物的需水状况以及环境条件来调节。

1.2光照

光的质和量对病害发展很少有直接作用,但对花卉的生长却有很重要的作用。光照强度强到引起叶和花的损伤后,将有利于灰霉病这类病原物的发展。低光照强度导致植株组织多汁液,更易染病。夏季温室常需遮荫以防止强光照引起花卉受损伤,这一措施还有利防止高温出现。但遮荫过度会产生植株多汁液现象。光照强度应控制在适合植株生长发育的程度。

1.3通风

相对湿度高有利于灰霉病菌等真菌产生孢子及侵入寄主。相对湿度高也妨碍植株过湿部位干燥。而潮湿部位有利于病原物侵染。通风良好的温室,植株表面干燥,不利于病原物侵入植株体内。适当利用风扇,控制植株间距以及搭建网状种植台等措施都有助于温室空气流通,从而预防病害流行。

2栽培措施

2.1调整播种期或移栽期

许多病害的发生往往局限于花卉植株的某一生长时期。提早或推迟播种或移植,则可以减轻病害的发生。

2.2注意轮作,防止重茬

对于一些忌连作的花卉,如菊花、唐菖蒲、翠菊等,应每年进行花盆消毒,换上新的培养土,以减少发病机会[1]。

2.3植株的搬动

搬动植株时,即使是小心作业也可能造成伤口并使其成为病原体的侵入点。任何搬动植株的措施如移栽、间苗、套袋、换盆等都能造成伤口。要尽可能小心地搬弄植株以便伤口的数量和严重程度减少到最低限度。植株潮湿时搬动也可能增加病害发生,因此应避开这种情况。

2.4整枝与整修

花卉的生产常需整枝和修剪。结合整枝和修剪,剪除发病枝条、叶和根等器官。植株整枝或修剪时常会造成病原体侵染的伤口。不要经常去整枝或修剪。对整枝和修剪丢弃的植株残体(特别是病根、枝和叶)应尽快移出温室并烧毁[2]。

2.5间苗

种植地间苗对生产高质量的花卉是必需的。种植过密往往使植株周围的空气流通受阻、植株表面不易干燥,极易造成病害的流行,而间苗则可使植株的小环境不利于病害的发生。同时,植株可以获得更多的阳光和营养,生长得更健壮,从而可增强其对病害的抵抗作用。

2.6清除杂草

杂草往往是一些病原物繁殖的场所,如一些病毒病常以杂草作为寄主,及时清除杂草,清洁园圃,是防治花卉病害的必要技术措施。

2.7生长调节剂的使用

和所有的农药一样,生长调节剂必须使用适当,以免使植株中毒。如使用生长调节剂不当,可能使植物组织对病原体的侵染更加敏感。

2.8合理施肥

适当地使用化肥是生产优良花卉所必须的。适度的、均衡完善的施肥方案可生产出优质的花卉。施肥水平低导致植株矮化和各种缺素症状。氮肥水平低导致早衰现象,也变得对弱寄生性和继发性病原体更易感染。高氮肥使植株过于多汁也同样会增加叶部病害。有机肥料要腐熟,以防止造成烂根。

3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最有效的病害防治措施,能大大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有利于保护天敌,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有些花卉已育成了抗病害的品种,如蔷薇、香石竹等有抗锈病的品种,翠菊有抗立枯病的品种,兰花有抗炭疽病的品种,月季花有抗黑斑病的品种等。对于像病毒病、类菌原体病害和系统性侵染的真菌病害往往缺乏有效的药剂,抗病品种的应用显得更为重要[3]。

4选用无病植物材料

病害的发展需要3个因素,即敏感的寄主、适宜病害发展的环境和一种致病力强的病原体。因此,如果没有病原体的存在,病害也就不能或不会发生。这一措施对寄主谱广的气体传真菌病原体如灰霉病是无效的,但对那些在温室中或其周围不普遍发生的病菌、病毒或系统侵染性真菌病原体是很有效的。

用作繁殖用的母株,如天竺葵和一品红,必须是无病的。当种植者通过无性繁殖来增加植株数量时,即使原始母株带菌率低,也可能在适宜的条件下造成病害流行,病原物常常通过繁殖材料或新的植株引进温室。如果感病的植物材料直接被带进温室,新的病原物可能被引入并迅速传至健株上。病原被引入温室后,不仅能使被引入的花卉遭受损失,而且对未来若干茬花卉都可能造成威胁[4]。

5温室卫生

做好温室环境卫生是预防温室花卉病害发生的有效措施,是防治计划的基础。温室必须是向植物而不是向病原体提供良好生长环境的处所。洁净的泥炭、土壤、蛭石、珍珠岩、砂、树皮等是种植花卉的理想介质。而污泥(污染的土壤)、死的和正在死亡中的花朵以及枯萎的叶子很可能带有大量的病原物。温室卫生计划能减少栽培介质中病原物数量。在一个清洁卫生的温室中要保持植物无病比在一个看上去像垃圾堆似的温室中保持植物无病容易得多。

许多侵袭温室花卉最常见的病原物,能在修剪时丢下的植株残体和用过的介质上存活或产生接种体。这些接种体或侵染源必须从栽培区迅速定期地收集和消除。工作人员必须定期地去收集死去的叶片和花朵。残损植株应连同介质和盆钵从栽培区搬出至垃圾堆,垃圾堆与温室保持500~1000m的距离为宜。通常提供给温室的新盆钵和浅盆是不带病原的。它们在使用前必须存放在安全地点使它们不会被病原体污染。如果盆钵或浅盘需要再利用,则应该在使用前消毒。在每茬收获之间,种植台必须清洗或加以处理。在收获完毕后,应立即将垃圾、植株残体、盆钵、浅盘和用过的土壤或介质从种植区移出并送到垃圾堆去。

6植物检疫

凡新引进的种子、花苗用繁殖材料,必须根据国家所确定的检疫对象进行严格检查,发现有检疫对象时,绝对禁止输入,防止蔓延成灾。

7物理防治

利用热力处理是防治多种病害的有效方法,主要用于苗木、接穗、插条等繁殖材料的消毒。例如:用50℃的温水浸苗10min,可以消灭黄化病毒病。对于一、二年生草本花卉的种子可用温汤浸种法,杀死种子内部带有的病原菌;一般花卉种子可利用比重法进行精选(带病种子比健康种子轻),可用盐水、泥水、清水法漂除病粒[5]。

8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综合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化学防治,要运用生态学的观点来使用农药。要求做到用药少,防治效果好,不污染环境,残毒性小,对人畜安全,不杀伤天敌,对作物无药害,能预防或延缓病菌产生抗药性,并切实贯彻经济、有效的“保益灭害”原则。

(1)根据病害种类选择农药。各种农药都有一定的防治范围和对象。决定施药时,要弄清防治对象,选准优质对口农药,辨证施治。

(2)根据病害的发生规律适时施药。准确掌握病害发生规律及消长动态,抓住有利时机,适时用药,或合理混用及轮换施用,是提高药效、事半功倍的一个关键问题,把病害消灭在花圃之外、为害之前是上策。

(3)控制药剂浓度、用量及使用次数。应以追求最低有效浓度和最少有效次数为目的,这样符合、安全、有效的要求,又避免对农作物产生药害,减少残留及环境污染,保护天敌。

参考文献

[1]徐明慧,林绍光,丁梦然.花卉病虫害防治[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8.

[2]张涛.园林树木栽培与修剪[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3]蔡祝南,张中义,丁梦然,等.花卉病虫害防治大全[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4]黄定华.花卉花期调控新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5]黄永森,顾永华.与花为伴系列,关键技术诀窍问答:养花高招[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相关文章

  • 兰花常见生理性病害防治
    兰花常见生理性病害防治

    兰花栽培中常发生一些生理性病害,应注意及时防治。1、日灼:又名日烧,主要是受盛夏强烈阳光直射灼伤所致。可以用遮阳网遮挡,确保没有直射阳光射入。2、植株软弱:由于光线不足所致,患病兰株茎叶徒长,叶片变薄,呈黄绿色。防治措施:可将患病株移至光线充足之处,使其更多地获得适当的光照。3、根腐:主要是由于浇水...

    979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教程
  • 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受害植物:大叶黄杨、紫薇、狭叶十大功劳、月季等狭叶十大功劳白粉病的症状为叶片表面覆盖白色的粉状物,覆盖率最高可达100%。如狭叶十大功劳的嫩叶被此病害感染,叶片会发生卷曲现象。整株被此病害严重危害,则生长势减弱,新叶很难萌发。狭叶十大功劳白粉病终年可发生危害,病害迅速发展期为3—6月份,至8月份左右...

    2940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知识
  • 玉米丝黑穗病特点与防治措施
    玉米丝黑穗病特点与防治措施

    玉米丝黑穗病又称乌米、哑玉米,是我国春玉米区重要病害。在华北、东北、华中、西南、华南和西北地区普遍发生。最明显的症状是从玉米第4-5叶期开始出现与叶脉平行的黄白条纹1-4条,最终使整个果穗变成一团黑褐色粉末,造成玉米减产,甚至绝收。发病症状:主要侵害玉米雌穗和熊穗。多在出穗后显症,但有些自交系在苗期...

    1185 种植科普 种植指南
  • 菠菜根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菠菜根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菠菜根腐病为真菌性病害。菠菜出苗后不久,病菌侵入植株近地面部,造成缢缩猝倒或子叶卷曲成线状死亡。连作地发病重。防治应将畦面做成半圆形,以利于排水;多雨地区搭拱棚覆盖塑料薄膜栽培,以减轻病害发生。药剂防治可选用98%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64%杀毒矾M8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2.2%普力克水...

    348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教程
  • 防治百合鳞茎青霉腐烂病的方法
    防治百合鳞茎青霉腐烂病的方法

    植物资料网:该病发生于百合鳞茎贮藏、运输过程中。症状:发病初期,受害鳞片上发生暗褐色病斑,病斑凹陷。以后病害逐渐向内部扩展,导致鳞茎缓慢干腐,病鳞茎需经几个星期才干烂掉。发病后期,病部发生青色霉状物,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病原:病原为圆弧青霉(PenicilliumcyclopiumWes...

    2769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禁忌
  • 百合茎溃疡病的防治方法
    百合茎溃疡病的防治方法

    百合茎溃疡病学名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 Donk.该病在我国发生分布较普遍,发生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症状主要表现在接近土壤和幼芽下部的绿叶上,受害叶片上有凹陷斑,呈浅褐色斑点。受害茎上形成褐色溃疡病,待干燥时留下褐色疤痕。发生严重时,导致根颈部或根腐烂。...

    1903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
  • 草甘膦除草剂使用注意事项
    草甘膦除草剂使用注意事项

    草甘膦又称农达、镇草灵,是一种有机磷除草剂,剂型有10%的水剂、20%的水剂、30%的水剂和40%的水剂等。草甘膦在使用中应注意:1.草甘膦为灭生性除草剂又称为非选择性除草剂,它对植物的伤害无选择性,草苗不分,能同时杀死杂草和树苗,施药时切忌污染树苗,以免造成药害。2.对多年生恶性杂草,如白茅、香附...

    2105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使用指南
  • 菌克毒克
    菌克毒克

    菌克毒克是高效广谱生物农药,对多种作物的病毒病,真菌、细菌性病害都有很好的防效,是目前防治病毒病优秀农药之一。该药剂对病毒核酸合成有抑制作用,从而降低病毒粒体浓度;可以刺激植物的生长,促进植株生长健壮,从而增强对病毒的耐病能力。秧田或大田期每亩用10%吡虫啉20克或锐劲特30-50毫升加8%菌克毒克...

    507 农药使用指南 病虫害原因
  • 香石竹的渍斑病的防治
    香石竹的渍斑病的防治

    症状茎、叶及花芽均可发病。叶部病斑初为水浸状茶褐色小斑点,后扩大为不规则形褐色斑。有紫褐色同心轮纹,外围有渍状黄色晕圈。湿度高时,在病斑上可见到病原菌水滴状白浊物。病原为细菌伍氏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woodsii(Smith)Stevens。传染途径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通过浇水淋溅传播。...

    2119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
  • 大葱的无公害用药技术规范
    大葱的无公害用药技术规范

    (1)种子选择:无公害大葱栽培首先应选择无病虫损伤、当年收获的粒大饱满的新种子,抗病虫性强、抗逆性强、丰产性、商品性好的大葱良种。种子质量符合GB8079-1987中的二级以上要求。拒绝使用转基因大葱品种。(2)种子处理:①温汤浸种:先用清水浸泡10分钟,再用55℃热水浸泡30分钟,期间要不停地搅拌...

    838 植物杀虫药有哪些 农药
  • 马铃薯病害防治新技术
    马铃薯病害防治新技术

    马铃薯在整个生育期间,经常发生各种病害,秋播(9月播种)春播(1月播种)马铃薯均可发病。重要病害发生后,一般减产30%以上,并降低了品质,发病严重的田块,成片枯死,甚至造成绝产。主要病害防治技术如下。 一、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晚疫病又称疫病、马铃薯瘟,是马铃薯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田...

    2155 农药使用技术 植物病害诊断标准
  • 呋喃丹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呋喃丹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怎样使用呋喃丹? 呋喃丹又叫大扶农、克百威、虫螨威。属氨基甲酸酯类,为广谱性、内吸杀虫、杀螨剂。对害虫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本药可被植物根系吸收,并能输送到植物各部位,以叶面积累较多,特别是叶缘,在果实中含量较少。对人、畜高等毒性。对鱼、鸭、鹅毒性高。剂型为35%种子处理剂、3%颗粒剂。使用技术等如下...

    276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使用说明
  • 桂花叶枯病的症状及防治
    桂花叶枯病的症状及防治

    症状:发病初期,叶尖或叶缘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灰褐色斑块,边缘深褐色,后随着病情蔓延发展,斑块上出现细小的灰黑色霉点,并相互交错融合,造成叶片组织大面积坏死,干枯苍白,光合作用受阻,生长势减弱,开花稀疏,甚至植株僵死。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环境下,发病较为严重。防治方法:1.加强栽培管理,切忌偏施氮...

    962 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 蔬菜炭疽病的防治措施
    蔬菜炭疽病的防治措施

    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青瓜网青瓜小编又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提高产量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就和青瓜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炭疽病在蔬菜上的体现:首要发作在叶片、叶柄和叶脉上。叶片上的病斑小,出现圆形,刚发现时是苍白色水渍状,后来渐渐变为...

    2965 植物病虫害
  • 保护地芹菜斑枯病的发生和防治
    保护地芹菜斑枯病的发生和防治

    芹菜斑枯病又称叶枯病、晚疫病、俗称火龙。尤其是冬、春季棚室芹菜主要病害,该病引起生长期落叶和贮藏期腐烂,特别是叶柄染病腐烂,降低食用价值,造成经济损失。一、发病症状芹菜斑枯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茎。叶片发病,由植株下部向上部叶片蔓延,初期为淡褐色,油渍状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成病斑外缘黄褐色,中间黄白...

    1237 果树种植教程 种植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