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杨树培育技术(五)―杨树病虫防治技术

时间 : 2022-11-24 投稿人 : 域泓 点击 :

第五章 杨树病虫防治技术

杨树培育技术(五)―杨树病虫防治技术 | 植物病虫害

第一节 虫害及其防治

一、苗木害虫

(一)铜绿丽金龟

1、分布及危害:铜绿丽金龟属鞘翅目金龟科。分布于黑龙江、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江西、北京、天津等地。成虫主要危害杨、柳、榆、梨、苹果、葡萄等树木的幼苗及大树的叶片和嫩芽,被害叶片形成很多孔洞。幼虫常咬断幼苗近地面处的茎部、主根和侧根,严重时常造成苗木死亡。

2、形态特征

成虫:背面铜绿色,有光泽。头部较大,深铜绿色,前缘向上卷。复眼大而圆。触角9节,黄褐色。前胸背板前缘

呈孤状内弯,侧缘和后缘呈孤状外弯,背板为闪光绿色,上面密布刻点,两侧有1毫米宽的黄边。鞘翅为黄铜绿色,表面有不太明显的隆起带,会合处隆起带较明显。胸部腹板黄褐色,有细毛。腿节黄褐色,胫节、跗节深褐色,前胫节外侧具2齿,对面生一棘刺,跗节5节,端部生两个不等大的爪。前、中足大爪端部分叉,后足大爪不分叉。雌虫腹面乳白色,末节为一棕黄色横带。雄虫腹面棕黄色。

卵:白色,初产时长椭圆形,以后逐渐变为近球形。

幼虫:体乳白色。头部暗黄色,近圆形。头部两侧各有前顶毛8根,排成一纵列;后顶毛10~14根;额中侧毛两侧各2~4根。足的前爪大,后爪小。腹部末端两节背面为泥褐色并带有微蓝色。臂部腹面具刺毛列,每列大多由13~14根锥刺组成,两列刺尖相交或相遇,后端稍向外岔开,刺毛列周围有钩状毛。肛门孔横裂状。

蛹:椭圆形,略扁,土黄色,末端圆平。

3、发生规律:每年发生1代,以3龄或2龄幼虫越冬。翌年5月开始化蛹,6月上旬成虫开始出现,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高峰期,8月下旬终止。6月中旬见卵,8月幼虫出现,11月进入越冬期。成虫羽化出土的早晚与五六月份降雨量有密切关系。如果五六月份雨量充足,出土早、高峰期提前。成虫白天隐蔽在杂草或表土下,黄昏时出土活动。气温在25℃以上,相对湿度70%~80%时最适宜它的活动。低温降雨天气活动少,闷热无雨的夜晚活动最强烈。成虫食性杂、食量大,对幼苗危害严重。成虫有假死性和强烈的趋光性。

交尾多在树上进行。每晚先交尾,然后取食嫩叶补充营养,严重发生时常吃光顶梢叶片,仅留主脉。每天21~22时为活动高峰期,黎明前飞到隐蔽处潜伏起来。卵多产在5~6厘米深的土壤中,散产。每头雌虫平均卵40粒左右,卵期约10天。幼虫7月出现,一二龄幼虫食量小,10月大部分进入3龄,食量猛增。幼虫一般在清晨或黄昏由土壤深层爬至表层,咬食苗木近地面处的茎部和根系,严重时造成幼苗死亡。

4、防治方法:①成虫出现高峰期用40%乐果乳油800倍液,或10%广效敌杀死乳油2500倍液等喷洒叶面,杀死取食的成虫。②黑光灯捕杀成虫。③保护和利用天敌。

(二)东方蝼蛄

1、分布及危害:东方蝼蛄属直翅目蝼蛄科。遍布全国各地,以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辽宁等省、自治区发生较严重。危害杨、榆、松、杉等多种林木、农作物和蔬菜。成虫和若虫在土中咬食苗木幼根和嫩茎,在地面上活动时常把幼苗近地面处的的嫩茎咬断,造成苗木死亡。

2、形态特征

成虫:体为浅茶褐色,密生细毛。前胸背板卵圆形,中央有一个凹陷明显的暗红色长心脏形斑。前翅超过腹部末端。后足胫节背面内侧有能动的棘3~4个。

卵:椭圆形,初产时灰白色,有光泽,后逐渐变为灰黄褐色,孵化前变为暗褐色或暗紫色。

若虫:初孵若虫乳白色,复眼淡红色。以后,头、胸部及足渐变为暗褐色,腹部呈淡黄色。2~3龄以后,体色与成虫近似。

3、发生规律:东方蝼蛄在华北以南地区1年发生1代,在东北地区2年1代。在北京市以成虫和有翅若虫越冬,翌年4月上旬开始活动,5月份危害最为严重。5月中下旬在土中产卵,产卵前先在深5~10厘米的土层中做扁圆形卵室,然后产生30~50粒卵在其中。5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若虫孵化期,6月中旬为孵化高峰期。孵化3天后若虫能跳动,并逐渐分散为害,白天潜伏起来,晚间取食,以21~23时为取食高峰。秋季天气变冷后即以成虫和老龄若虫钻入60~120厘米土壤深处越冬。若虫共6个龄期。成虫有较强的趋光性。

4、防治方法:①蝼蛄的趋光性较强,在成虫出现期可设黑光灯诱杀。②喜鹊、黑枕黄鹂等食虫鸟类是蝼蛄的天敌。苗圃周围要保留一定量的大树,招引益鸟栖息繁殖,充分发挥益鸟对害虫的控制作用。③毒饵防治。用40%乐果乳油加温水再加饵料,按农药、温水、饵料约为1:10:100的比例配制。毒饵配制使用时应注意下列问题:所用饵料(麦麸、谷糠、稗子等)要煮至半熟或炒香,以增强引诱力;傍晚将毒饵均匀撒在苗圃地内。

(三)大灰象甲

1、分布及危害:大灰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分布于东北、华北地区以及河南、湖北、陕西等省。危害杨、柳、泡桐等阔叶树苗木的嫩牙和幼叶,造成缺苗断垄,是苗期的重要害虫。

2、形态特征

成虫:体黑色,全身被灰色鳞毛。前胸背板中央黑褐色。头管短粗,表面有3条纵沟,中央一沟黑色。鞘翅上有规则的斑纹,每一鞘翅有纵沟10条。

卵:长椭圆形,初产时乳白色,近孵化时乳黄色。

幼虫:乳白色,头部米黄色,第九腹节末端稍扁,肛门孔暗色。

蛹:长椭圆形,乳黄色,头管下垂达前胸。头部及腹背疏生刺毛,尾端向腹面弯曲。末端向两侧各具一刺。

3、发生规律:在辽宁省2年发生1代,以幼虫和成虫在土壤中越冬。4月中下旬成虫开始活动,群集于苗茎处取食和交尾,白天静伏于表土下或土块缝隙间,夜间活动。5月下旬成虫开始产卵,雌虫产卵时先用足将叶片从两侧向内折合,然后将产卵器插入合缝中产卵,分泌粘液将叶片粘合在一起。6月上旬陆续孵化为幼虫落到地上,然后寻找土块间隙或疏松表土进入土中。幼虫只取食腐殖质和根毛,9月下旬幼虫向下移动至40-80厘米处,做土窝在内越冬。第二年春暖后继续取食,6月下旬开始在40-80厘米深处化蛹,蛹期15-20天。7月羽化为成虫,成虫不出土,在原处越冬。

4、防治方法:①根据成虫群集于苗茎基部取食的习性,可在4月中下旬人工捕杀。②用50%的1059乳剂2000倍液,1605乳剂1000倍液,喷雾于苗基处毒杀成虫。

二、枝梢害虫

(一)草履蚧

1、分布及危害:草履蚧属硕蚧科。分布于华南、华中、华东、华北、西南、西北等。寄主植物非常广泛,常见的有杨树、泡桐、广玉兰、罗汉松、桃、柳、悬铃木、枫杨、樱花、苹果、月季、冬青、紫薇、木瓜、十大功劳和锈球等。成虫、若虫在嫩枝、幼芽等处吸食汁液,影响生长或枯死。近年来在江苏省苏北地区的杨树林造成大面积成灾。

2、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长10毫米,扁平,椭圆形。体背面中部灰紫色,外围淡黄色。腹部有横列皱纹和纵走凹线,形似草鞋,全体被一层薄薄的白色蜡粉。

雄成虫:体紫红色。触角丝状,10节,3-9节每节有3圈长刚毛。翅黑褐色,翅面具波状纹。腹部末端有4根刺状突起物。

卵:长椭圆形。初产时黄白色,渐变成黄赤色,长约1毫米。卵产于卵囊中,卵囊白色,长扁圆形,由絮状蜡质物构成。

若虫:与雌成虫相似,只是体较小,赤褐色。

蛹:圆筒形,褐色,长约4毫米,外被白色绵状物。

3、发生规律:一年发1代。以卵囊在树根附近的土中越冬。翌年2月上旬-3旬上旬孵化,孵化后的若虫仍停留在卵囊内。2月中旬后,随气温升高,若虫开始出土上树,月底达盛期,3月中旬基本结束。若虫出土后沿树干上树,多在阳面顺干爬至嫩枝、幼芽等处取食,初龄若虫行动不甚活泼,喜在树洞或树权等处隐蔽群居。若虫于3月底4月初第1次蜕皮后,开始分泌蜡质物。4月中下旬第2次蜕皮,雄若虫不再取食,潜伏于树缝、皮下或土缝、杂草等处,分泌蜡丝作茧,化蛹其中。蛹经10天左右,4月底5月上旬羽化,雄成虫不再取食。白天活动少,傍晚大量活动寻找雌若虫交配,阴天则整日活动,寿命10天左右。4月下旬-5月上旬雌若虫第3次蜕皮为成虫,并与雄虫交配,5月中旬为交配盛期。雌成虫交配后仍需取食危害。5月中旬雌虫开始下树,钻入树干周围石块下、土缝处,分泌白色绵状卵囊,产卵其中,每头雌虫可产卵40-60粒,多者可达120粒。雌虫产卵多少与土壤水分含量有关,5厘米土壤内含水量为18%―20%时,平均每头有卵77.4粒,表土极度干燥,成虫死亡后虫体失水干涸,受精卵全部死亡。

草履蚧5月中下旬在土中产的卵开始越夏及越冬,直到翌年2月才孵化上树危害。

4、防治方法:蚧类害虫不同于其他害虫,它形体微小,营固定生活,比较隐蔽,用通常的害虫防治方法,很难奏效,因此,防治蚧类必须根据其特点,采取多方面的措施配合,方能达到减轻或消除危害的目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植物检疫:蚧虫营固定生活,可以随苗木传播至他处,所以在引进苗木时,应加强检查,发现有虫,应及时处理。数量大的可以用药剂熏蒸;数量少时可采取彻底刮除的办法,保证引进的苗木不带有介壳虫进入苗圃、温室、造林地及园林内。

(2)合理修剪、整枝:蚧类害虫常聚集在植株上,不同部分疏密不一,可结合冬季整枝修剪时,将密度高的枝条剪除,以压低越冬的虫口密度,也可以对个别植株生长过旺、枝叶郁蔽的局部进行疏剪,改善通风透光,改变蚧类害虫的栖息条件,从而减轻危害。剪下的枝条,集中烧毁。同时加强肥水管理,促使抽发新梢,更新树冠,恢复树势。

(3)生物防治:蚧类害虫比较重要的天敌有膜翅目小蜂总科的许多寄生蜂、鞘翅目飘甲科内的多种捕食性瓢虫。这些天敌在自然对控制蚧类害虫起着十分重要的控制作用。人们可以通过保护和利用当地的天敌,或采用引种、人工繁殖、释放等措施,增加天敌的数量,达到控制危害的目的。在利用天敌防治时,应注意与药剂防治相协调,生物防治的作用才得以充分发挥出来。

(4)药物防治:若蚧上树前采用薄膜阻隔法防治。在若虫上树前,用塑料布扎树干。关键是:A.必须在若虫上树前扎好塑料布;B.不能漏扎;C.塑料布质地要好;D.扎时不能有空隙。E.涂毒环(毒环要在塑料布下方,也可在塑料布上方加涂一道毒环)。毒环配方:废机油(2份)加黄油(5份)加2.5%敌杀死0.01份。

若虫期采用注药法、喷雾法防治。药剂防治蚧类害虫是十分有效的防治措施。药剂防治的成败关系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针对多数蚧类害虫体外被有蜡质介壳的特点,要选择可以侵蚀蜡壳的药剂,或选用具有内吸杀虫作用的药剂。其次要掌握适当的施药时期。初龄若虫体表蜡质还没有形成或很薄,使用一般的触杀剂都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随着龄期的增长体外蜡质介壳增厚,一般的药剂无法渗透或侵蚀蜡壳到达虫体,效果很差,甚至无效。为此,药剂防治要掌握在各代卵的孵化盛期进行,对孵化期比较整齐的种类,喷洒1-2次,对孵化期拖得较长的蚧类害虫,则需要增加喷药次数,方能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喷雾法的常见药剂有40%氧化乐果乳油或50%久效磷乳油1000-15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800-15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和2.5%溴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的混剂。

注药法:若虫固定后在树干基部周围每隔5厘米打一孔,深达木质部,每孔注入40%氧化乐果或50%久效磷药液0.5毫升,有较好杀虫效果。药液浓度:春季用原液,夏季用3-5倍液。

(二)叶螨

1、分布及危害:叶螨属叶螨科叶螨属。它是一种世界性害螨,我国南方各地广为分布。除危害棉花、蔬菜外,尚可危害杨树和许多观赏植物。被害叶片初期可见黄白色小斑点,斑点逐渐扩展到全叶,造成叶片失水卷曲,枯黄脱落。受害植株花少或不开花,严重地失去了观赏价值。

2、形态特征

成螨:雌螨体锈红色或深红色,两侧有暗色斑,气门沟具端膝。雄螨体末略尖,呈菱形。

卵:圆形、透明,初产时乳白色,后变淡黄色,随胚胎发育卵色逐渐加深,孵化前,透过卵壳可见到2个红色眼点。

幼螨:半球形,体色淡黄或黄绿色。足3对。

若螨:第1若螨体长0.21-0.29毫米,宽0.15-0.19毫米。第2若螨体长0.34-0.36毫米,宽0.21-0.23毫米。体椭圆形,两侧有暗色斑。足4对。

3、发生规律:长江流域1年发生约18-20代。越冬虫态随地区和气候而异,北方10月中下旬受精的雌螨变为橙红色的滞育型,转移到干枯叶子、杂草根际以及土缝、树皮缝等越冬。滞育雌螨抗寒能力很强,在-25℃的越冬场所,死亡率不超过50%。南方地区除上述场所外,还可以成螨、若螨和卵在树木、杂草上越冬。气温升高时,仍可不断繁殖。在温室内终年可以繁殖生长。

叶螨主要进行两性生殖,在缺乏雄螨时,也能营孤雌生殖,但后代全是雄螨。当发育至成螨时,雌雄螨即能交尾,多数雌螨一生仅交尾1次,也有少数能交尾2-3次,雄螨则可进行多次交尾。雌螨交尾后1-2天产卵。卵单产于叶背主脉两侧或丝网下面。1头雌螨平均产卵量为50-150粒,最少为30粒,最多可达700粒左右,平均产卵期14天,最长为36天。雌螨的寿命一般为30天左右,但越冬的雌螨可存活5-7个月。

叶螨各期虫态都栖息在叶背,吐丝结网,在网下取食。当密度大、食料条件恶化时,往往群集成团,凭借吐丝下垂,由风力吹送扩散至他处。

叶螨最适宜的温度为25-31℃,相对温度为35%-55%。它完成1代所需的时间与温湿度密切相关。高温干燥是本种害螨猖獗发生的环境条件。长江流域每年5-6月份梅雨季节多雨,温度低、湿度大,对其发生不利,但到了高温、干旱的7-8月间发生最为严重。

4、防治方法:防治螨类必须采取“预防为主,综合治”的方针。根据害螨的发展规律,制定出经济、有效、安全、相互协调的综合防治措施,把害螨压低允许受害水平之下,使林木和观赏植物经常保持叶茂花繁。

(1)化学防治:化学农药的使用经济、方便、见效快,对防治螨类具有显著效果。目前常用的杀螨药剂有40%氧化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4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1500倍液、20%三氯杀螨砜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20%螨卵酯可湿性粉剂800-16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2000-3000倍液、30%克螨特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上述药剂如无杀卵作用者,在害螨密度大时,隔7天需再喷用1次,如有内吸作用或杀卵作用的药剂,可每隔2周左右喷用1次。

(2)生物防治:螨类的生物防治,应包括保护天敌、引种、人工繁育和释放等方面。天敌的保护依赖于合理适时使用选择性药剂以及稳定益虫(螨)的食物链。对有利用价值天敌种类,可以人工繁殖和释放。如捕食性螨中的植绥螨类,国内已有人工繁殖、释放成功的例子,因此,利用益螨防治害螨的生物防治是很有前途的。

三、叶部害虫

(一)杨黄卷叶螟

1、分布及危害:杨黄卷叶螟又名杨卷叶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是杨树叶部的主要害虫。以幼虫在嫩稍上吐丝缀叶,严重时常把叶片吃光,变成秃梢,对树势的影响极大。分布于河南、河北、北京、山东及东北等地区。寄主植物主要是各种杨树、柳树。

2、形态特征

成虫:体翅橙黄色。翅面具灰褐色断续的横波状纹及斑点,近前缘中央有黑褐色肾形纹,其中间白色,外缘具较宽的灰褐色边。后翅面中央具有1条横波状纹,其内侧有一黑斑,外侧有一短线,外缘具较宽的灰褐色边。腹部橙黄色,雄蛾尾部末端具赭色毛丛。

卵:扁圆形,乳白色,卵粒排列成鱼鳞状,聚集成块。

幼虫:黄绿色。头部淡色,头部两侧各有一黑褐色斑点与胸部两侧的黑褐色斑纹相连。

3、发生规律:根据河南郑州、遂平等地的观察和黑光灯诱蛾数量消长的分析,此虫每年发生4代,以幼虫在落叶、地被物及树皮缝里结茧过冬。翌年4月初,杨树发芽出叶后,越冬幼虫开始危害,于5月底6月初,幼虫先后老熟化蛹,6月上旬,开始羽化为成虫,6月中旬为羽化盛期。第2代成虫盛发期在7月中旬,第3代在8月中旬,第4代在9月中旬,直到10月中旬仍可见到少量成虫。成虫趋光性极强。成虫卵产于叶背面,以中脉的两侧最多,块状或长条形。幼虫孵化后,分散啃食叶表皮,并吐出白色粘液涂在叶面,随后吐丝缀嫩叶呈饺子形,或在叶缘吐丝将叶折叠,藏在其中取食。长大后的幼虫群集顶梢吐丝缀叶取食。多雨季节最为猖獗,3-5天内即把嫩叶吃光,形成秃梢。幼虫极活泼,稍受惊即从卷叶内弹跃而出或吐丝下垂。幼虫在卷叶内、地被物上或树皮缝隙处吐丝结白色薄茧越冬。

4、防治方法:久效磷2000倍加敌杀死4000倍液、氧化乐果2000倍加敌杀死4000倍液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防治时应掌握这个害虫的两大特点,一是幼虫群集缀叶吃梢,二是趋光性特强。也就是说,喷药重点放在嫩梢部位;可以用黑光灯诱捕成虫。

(二)春尺蛾

1、分布及危害:春尺蛾又名杨尺蠖,分布于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宁夏、内蒙古、河北、天津、山东、江苏等地。危害杨、柳、槐、桑、榆、苹果、梨、沙果、槭、沙柳、葡萄。本虫发生期早,危害期短,幼虫发育快,食量大,常暴食成灾。

2、形态特征

成虫:雌蛾无翅。体灰褐色。复眼黑色,触角丝状,腹部各节背面有数目不等的成排黑刺,刺尖端圆钝,腹末端臀板有突起和黑刺列。雄蛾翅展28-37毫米。触角羽毛状。前翅淡褐色至黑褐色,从前缘至后缘有3条褐色波状横纹,中间1条不明显。成虫体色因寄主不同而不同。

卵:椭圆形,有珍珠光泽,卵壳上有整齐刻纹。初产时灰白色或赭色,孵化前深紫色。

幼虫:老龄幼虫灰褐色,腹部第2节侧各有1个瘤状突起,腹线均为白色。气门线一般为淡黄色。

蛹:灰黄褐色,末端有臀刺,刺端分叉。雌蛹有翅的痕迹。

3、发生规律:1年发生1代,以蛹在树冠下土中越夏、越冬。翌年2月底-3月初、地表5-10厘米温度在0℃左右时成虫开始羽化出土。3月上中旬见卵,4月上中旬幼虫孵化,5月上中旬老熟幼虫入土化蛹,预蛹期4-7天,蛹期达9个多月。

成虫一般多在19时左右羽化。雄蛾具有趋光性,多在夜间活动,白天静伏在枯枝落叶和杂草间,已上树的成虫则藏在开裂的树皮下、树干断枝处或裂缝中、树枝交错处。成虫寿命与温度成负相关。羽化较早(2月底-3月初)的成虫,当时气温低,寿命则长;羽化较晚(3月中下旬)的成虫,当时气温较高,寿命则较短。雌蛾寿命一般比雄蛾长。雌蛾寿命最长为28天。成虫白天有明显的假死性,夜间不明显。雌蛾上树1分钟可爬行1.32-1.63米。

成虫多在黄昏至23时前进行交尾,交尾后即寻觅产卵场所,分2-5批将卵产下。卵多产在树干1.5米以下的树皮裂缝中和断枝皮下,10余粒至数十粒聚集成块。成虫产卵期一般10天左右。

卵期13-30天。幼虫5龄,幼虫期18-32天。初孵幼虫取食幼芽,较大龄幼虫取食叶片。危害较轻时,被害叶片残缺不全,严重时整枝叶片全被吃光。食料缺少时,幼虫吐丝借风力转移到附近树上危害。5月中旬前后,老熟幼虫陆续入土,入土后分泌液体,使四周土壤硬化而形成土室,在土室内化蛹。蛹多分布于树冠下的土层中,树冠下比较低洼地段的蛹数最多,蛹入土1-60厘米不等,而以16-30厘米深处最多,占64.96%。越夏及越冬蛹的自然死亡率为6%-9%。蛹的大小与幼虫期营养条件有关,食料不足时,平均蛹长为13.43毫米,蛹重为0.097克;食料充足时,平均蛹长为16.87毫米,蛹重为0.205克。雌蛹比雄蛹多,其性比为16.1:1。

4、防治方法:参见杨黄卷叶螟。

(三)杨扇舟蛾

1、分布及危害:杨扇舟蛾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南、西南、华东。危害杨、柳,可造成大面积杨树叶被食殆尽。

2、形态特征

成虫:雌虫体长15-20毫米,翅展38-42毫米;雄虫体长13-17毫米,翅展23-37毫米。体灰褐色,翅面有4条灰白色波状横纹,顶角有1个褐色扇形斑,外横线通过扇形斑一斑下方有1个较大的黑点。后翅灰褐色。

卵:扁圆形,初为橙红色,近孵化时为暗灰色。

幼虫:头部黑褐色,腹部灰白色,侧面墨绿色,体节上长有白色细行腹部背面灰黄绿色,每节着生环形排列的橙红色瘤8个,其上具有长毛,两侧各有较大黑瘤,其上着生白色细毛1束,向外放射,腹部1-8节背面中央有较大的红黑色瘤,臀板赭色。角足褐色。

蛹:体长13-18毫米,褐色,茧灰白色。

3、发生规律:1年发生数代,南方多于北方。河南和河北1年3-4代,安徽、陕西1年4-5代,江西、湖南1年5-6代,以蛹过冬。海南岛1年8-9代,整年都能危害,无越冬现象。在河北、河南中部地区,每年3月中旬越冬代成虫开始出现并产卵,4月下旬第1代幼虫开始卵化,5月上旬为盛期。6月上中旬第1代成虫开始羽化,第2代成虫出现于7月上中旬,第3代成虫于8月上中旬发生,产卵、孵化为第4代幼虫,这代幼虫危害至9月上旬开始化蛹越冬,个别延至10月上旬。

成虫傍晚前后羽化最多,白天静栖,夜晚活动,有趋光性,一般上半夜交尾,下半夜产卵直至次日晨,有的可多次交尾。越冬代成虫出现时,树叶尚未展开,卵多产于枝干上,以后各代则主要产于叶背面,常百余粒产在一起,排成单层块状,亦有少数散产,每个卵块有卵数量不等。成虫寿命6-9天。卵期为11天左右;第2-3代在日均温27℃时,卵期只需7天左右。初孵幼虫有群集性,1-2龄幼虫仅啃食叶的下表皮,残留上表皮和叶脉。2龄以后吐丝缀叶,形成大的虫苞,白天隐伏其中,夜晚取食,阴雨天则昼夜取食,直至虫苞干枯后幼虫仍在其中隐栖。3龄以后食量骤增,分散取食,可将全叶吃尽,仅剩叶柄。当食料不足时,则吐丝随风飘迁他处,再卷叶危害。幼虫共有5龄,幼虫期33-34天左右。老熟幼虫在卷叶苞内吐丝茧化蛹,除越冬蛹外,一般蛹期为5-8天。最后1代幼虫老熟后,多沿树干爬到地面,在枯叶、树干旁、粗树皮下或表土内结茧化蛹越冬。

4、防治方法:①人工防治:杨扇舟蛾3龄前幼虫群集虫苞,被害叶、苞枯黄,容易发现,及时清除虫苞可以杀死大量的幼虫。②灯光诱杀:舟蛾成虫都可用光诱杀。③生物防治:保护招引益鸟,例如杜鹃、白头翁、黄鹂大量捕食舟蛾幼虫;白僵菌粉可用于防治杨扇舟蛾;应用苏云金杆菌0.5亿-1亿/毫升和青虫菌1亿-2亿/毫升可毒杀杨扇舟蛾。

④化学防治:可选用8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10%氯氰菊酸乳油2000倍液、2.5%液氰菊酯乳油2500-3000倍液、20%灭幼脲I号胶悬剂10000倍液。

(四)杨小舟蛾

1、分布及危害:杨小舟蛾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四川等地。危害杨树和柳树,可造成大面积树叶被吃光。

2、形态特征

成虫:体色变化较多,有黄褐色、红褐色和暗褐色等。前翅有3条灰白色横线,每线两侧具暗边,基线不清晰,内横线在亚中褶下呈亭形分叉,外叉不如内叉明显,外横线波浪形,横脉为1个小黑点。后翅黄褐色,臀角有1个赭色或红褐色小斑。

卵:半球形,黄绿色。

幼虫:体色变化较大,有灰褐色、灰绿色,微带紫色光泽。体侧各具1条黄色纵带,各节具有不显著的肉瘤,以腹部第1节和第8节背面的肉瘤最大,灰色,肉瘤上面有短毛。

蛹:褐色,近纺锤形。

3、发生规律:一年发生5代,以蛹在干基周围的枯枝落叶和地表2 cm 内的土层中越冬。4月中旬越冬代成虫开

始羽化、产卵。4月下旬第一代幼虫开始孵化,5 月上、中旬为盛期。5 月下旬第一代成虫开始羽化,6 月上、中旬为盛期;第二代成虫出现于7 月上、中旬;第三代成虫出现于7 月下旬8月上旬;第四代成虫于8 月下旬9 月上旬发生、产卵,孵化为第五代幼虫,此代幼虫危害至9 月下旬化蛹过冬。少数发育早的第五代蛹能羽化,发生第六代,但此代幼虫不能化蛹越冬。6 月下旬后林间虫态交错,出现世代重叠,尤以第三、四代重叠现象明显。

成虫白天多隐蔽于叶背或隐蔽物下,夜晚交尾产卵。成虫有趋光性。卵块状。每块有卵300-400粒。每头雌虫可产卵400-500粒。幼虫孵化后,群集叶面啃食表皮,被害叶呈箩网状。稍大后分散蚕食,将叶咬成缺刻,残留粗的叶脉和叶柄。7-8月高温多雨季节危害最凶,常将叶片吃光。幼虫行动迟缓,白天多伏于树干粗皮缝处及树杈间,夜晚上树吃叶,黎明多自叶面沿枝干下移隐伏。老熟幼虫吐丝缀叶结薄茧化蛹。卵可被赤眼蜂寄生,寄生率很高,第4代寄生率可高达90%以上。

4、防治方法:参见杨扇舟蛾。

(五)杨二尾舟蛾

1、分布及危害:杨二尾舟蛾又名杨双尾舟蛾。分布于江苏、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台湾、四川、西藏、陕西、宁夏、甘肃、内蒙古等。为害杨柳科树种,有时暴发成灾。

2、形态特征

成虫:体、翅灰白色,头和胸部背面略带紫色。胸部背面有3对黑点,翅基片有2个黑点。前翅有黑色花纹,后翅颜色较淡。

卵:半球型形,初产为暗绿色,后转为绿褐色、暗赤褐色,到暗黑红色时即将孵化。

幼虫:初龄幼虫黑色,老熟时呈紫褐色或绿褐色,背部斑纹呈灰白色,体较透明,爬于枝干上,咬破枝干吐丝粘枝干啐屑做茧,茧坚硬、紧贴于树干,色与树皮同。

3、发生规律:一年发生3代,以蛹在茧内越冬。越冬代成虫4月中旬出现,各代成虫发生期分别为4月中旬至5月中、下旬,6月中旬至7月上旬,8月中旬至9月上旬。各代幼虫为害期为4月下旬至6月上旬,7月上旬至7月下旬,8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陆续结茧化蛹越冬。

成虫羽化一般在下午4-9时,以6时为最多。羽化后5-8个小时开始交尾,多在晚间10时至次晨4时进行,以深夜2-3时最多。交尾后当夜产卵,产卵次数一般4-9次,卵多产在叶片上,一般一叶有卵1-2粒。一雌虫一生可产卵132-403粒,以第3代卵多,第2代次之,第1代卵最少。成虫有趋光性。成虫寿命第1代为5-10天,第2代7-11天,越冬代8-21天。

第1代卵经12-14天、第2代经9-13天、第3代经7-10天孵化,一般孵化率在95%左右。初孵幼虫在卵附近叶面上爬动,并吐丝于叶面上,经3小时左右,取食叶片。幼虫5龄,3龄以前食量很小,仅占总食量的4%,4龄后食量逐渐增加,4龄幼虫食量占10%,5龄幼虫食叶量最大,占总食量的86%,常将树叶吃光。第1代幼虫期最长,各龄分别需最最短,4-9、4-8、3-8、3.5-7、4.5-9天,共19-41天。第2代幼虫期最短,各龄分别需2.5-4、2.5-5、2.5-6.5、2.5-6、4.5-6天,共需14-27.5天。第3代各龄幼虫需2-4、2-5、2.5-6、3-6、5-9天,共需14.5-30天。结茧后,幼虫经3-10天化蛹,即第1代需4-9天,第2代需3-7天,越冬代需4-10天。越冬代需4-10天。越冬代蛹期需7个多月,第1、2代分别为7-10、13-16天。幼虫结茧时咬伤枝干,常造成风折。

4、防治方法:参见杨扇舟蛾

(六)黄刺蛾

1、分布及危害:黄刺蛾几乎遍布全国。食性极杂,大多数的阔叶树、果树、行道树均可受害。初龄幼虫仅啃食叶肉而留下表皮,随虫龄增大,开始蚕食叶片,形成缺刻,甚至将叶片全部吃光,对树生长影响颇大。黄刺蛾的幼虫身上长有枝刺和毒毛,触及人的肌肤可使之红肿、痛辣异常,因此有“痒辣子”、“刺毛虫”之称。蜕皮之后的毒毛还可随风吹散,落到人体上亦会有刺痒不适之感。

2、形态特征

成虫:头和胸背黄色。腹背黄褐色。有2条暗褐色斜纹在翅尖前汇合于一点,呈倒“V”字形,前翅黄色或赭褐色。

卵:长约1.5毫米,椭圆形,扁平,淡黄色。

幼虫:黄绿色,背中线上有一紫褐色大斑纹,此纹在胸上较宽,似盾形。每个体节有4个枝刺,其中以胸节上的6个和臂节的2个特别大。

茧:椭圆形,似雀蛋,质地坚硬,灰白色,上有褐色条纹。

3、发生规律:黄刺蛾在北京、江苏、安徽1年2代。在9-10月间,幼虫在树枝上结茧越冬。南京的卵孵期为第1代6月上中旬,第2代8月中下旬。

成虫羽化后多在傍晚活动,以17-22时为盛。成虫夜间有趋光性,但不强烈。卵多产于叶背,卵散产或数粒产在一起,每头雌虫产卵49-67粒,成虫寿命4-7天。

初孵幼虫先食卵壳,然后取食叶片的下表皮和叶肉,留下上表皮,形成圆形透明的小斑。4龄时蚕食叶片,形成缺刻或孔洞,5-6龄时能将叶吃光,仅留叶脉。幼虫共7龄。老熟幼虫化蛹前,在树枝上吐丝结茧,结茧的位置,在高大树木上多在树杈处,在苗木上则结于树干上。

4、防治方法:参见杨扇舟蛾

(七)褐边绿刺蛾

1、分布及危害:参见黄刺蛾。

2、形态特征

成虫:头和胸背绿色。胸背中央有1条红褐色纵线,腹部和后翅浅黄色,前翅绿色,基部红褐色,外缘有1条浅黄色宽带,内有红褐色雾点,带内翅脉和内缘红褐色。

卵:扁椭圆形,浅黄绿色。

幼虫:老熟幼虫浅黄绿色,背部有天蓝带黑色点的纵带,背侧瘤绿色,其中气门上方的有一橙黄色尖顶,尤以前胸上黄色较显著,体末端有4个黑点。

茧:近圆筒形,棕褐色。

3、发生规律:褐边绿刺蛾在长江以南1年发生2-3代,以幼虫结茧越冬。越冬幼虫在翌年4月下旬-5月上中旬化蛹。越冬成虫5月下旬-6月羽化产卵,6月-7月下旬为第1代幼虫危害时期,7月中旬后第1代幼虫陆续老熟结茧化蛹,8月初第1代成虫开始羽化产卵,8月中旬-9月第2代幼虫危害活动,9月中旬以后幼虫逐渐老熟结茧越冬。成虫产卵于叶背,常数十粒成块,呈鱼鳞状排列。卵期5-7天,幼虫期约30天左右。老熟幼虫于树冠下浅松土层、草丛中结茧化蛹,蛹期5-6天。成虫寿命3-8天。

4、防治方法:参见杨扇舟蛾

(八)扁刺蛾

1、分布及危害:参见黄刺蛾

2、形态特征

成虫:体灰褐色,前翅褐灰到浅灰色,内半部和外横线以外黄褐色并具有黑点,外横线暗褐色,从前缘近翅尖直向后斜伸到后缘中央前方。后翅暗灰到黄褐色。

卵:扁长椭圆形,初产时黄绿色,后变灰褐色。

幼虫:黄绿色,长椭圆形,背线苍白色,体侧有红色突起,其上生刺。

茧:近圆球形,黑褐色。

3、发生规律:扁刺蛾在长江以南1年发生2-3代,以老熟幼虫结茧越冬。在浙江越冬幼虫5月初开始化蛹,5月下旬成虫开始羽化,6月中旬为羽化产卵盛期,6月中下旬第1代幼虫孵化,7月下旬-8月上旬结茧化蛹,8月间第1代成虫羽化产卵,1周后,出现第2代幼虫,9月底-10月初老熟幼虫陆续结茧越冬。

卵散产于叶片上,多在叶面,卵期6-8天。幼虫共8龄。老熟幼虫早晚沿树干爬下,在树冠附近的浅土层、杂草丛、石砾缝中结茧。成虫有强趋光性。

防治方法:参见杨扇舟蛾。

(九)大袋蛾

1、分布及危害:大袋蛾属蓑蛾科。分布于山东、河南、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等地。寄主植物很多,多种果树、林木及观赏植物都受其危害,是一种典型的杂食性害虫。幼虫或将叶片啃成缺刻,或将叶吃光,有的造成2次发叶,因而树势衰弱,生长缓慢。

2、形态特征

成虫:雄蛾褐色有浅色纵纹。前翅红褐色,有黑色和棕色斑纹及透明斑。后翅黑褐色,略带红褐色。雌蛾体肥大,淡黄或乳白色,蛆状,头部小,淡黄褐色,胸部背中央有1条褐色隆脊,常躲藏于袋囊中。雌蛾外生殖器发达,足、触角、口器、复眼均甚退化。

卵:椭圆形,黄色。

幼虫:初龄时黄色,少斑纹。3龄后能区别雌雄。雌性幼虫老熟时体长32-37毫米。头部赤褐色,头顶有环状斑。胸部背板骨化,亚背线、气门上线附近有大型赤褐色斑,呈深褐淡黄相间的斑纹。腹部背面黑褐色,各节表面有皱纹。雄性幼虫较小,黄褐色,头部脱裂线及额缝白色。

蛹:雌蛹枣红色,头、胸的附属器均退化,雄蛹与一般鳞翅目蛹相似,赤褐色。第3-8腹节背板前缘各具一横列的刺突,腹末有臀棘1对,小而弯曲。

护囊:雄虫护囊长50-60毫米,护囊较瘦削。雌虫护囊长70-90毫米,护囊较饱满。长纺锤形,丝质疏松,外附大量枝叶。

3、发生规律:河南1年发生1代。江苏南京地区1年主要发生1代,少数可出现2代。以老熟幼虫在护囊里悬挂在枝上越冬。翌年4月中旬-5月中旬化蛹,蛹期13-24天。5月下旬-6月上旬成虫羽化。雌成虫无翅藏匿在护囊里,雄成虫羽化即飞离护囊与雌虫交尾,雄蛾寿命2-9天,雌雄性比为1.4:1,雌蛾多于雄蛾。雌虫交配后将卵产在护囊内,每头雌虫可产3000-6000粒卵,最多的可达10621粒。卵期17-21在。在6月中旬下旬幼虫孵化后,爬出护囊吐丝下垂,随风传播。孵出幼虫并不能马上取食,而是先咬取植物组织碎片碎屑,吐丝结成护囊,然后藏匿其中开始取食。随虫龄增大护囊也相应增大。幼虫期210-240天,一年以7-9月危害最烈,至11月幼虫封囊在树枝上越冬。据南京多年观察,天气持续多雨,虫体多感病而大量死亡,反之,天气干热则发生猖獗。

4、防治方法:药剂防治要抓住幼虫初期,要在幼虫3龄之前,虫小而集中,抗药能力弱,食量又小尚未造成大害,此时用药防治最为经济有效。常用的杀虫剂有80%敌敌畏乳油1500-2000倍液、20%杀灭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4000-5000倍液。另外,也可使用微生物制剂,如活孢子数在100亿/克以上的青虫菌(或杀螟杆菌)菌粉500-1000倍液。

(十)杨白潜蛾

1、分布与危害: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等省(区)。叶片被潜食变黑、焦枯,提前落叶。

2、形态特征

成虫:体腹面及足银白色。头顶有1丛竖立银白色毛。唇须断。

卵:扁圆形,孵化前暗灰色,表面具网状刻纹。

幼虫:扁平,黄白色。头部及体节侧面着生刚毛3根。头部较小,口器向前方突出。

蛹:淡黄色。梭形,长约3毫米。藏于白丝茧内。

3、发生规律:杨白潜蛾一年发生3-4代。以蛹在茧中越冬。在除落叶上有茧外,在柳树干的鳞形气孔上,杨树和柳树的树皮裂缝内,也都有大量越冬茧。翌年春季4月中旬,杨树放叶后,成虫羽化。

成虫羽化后,通常先停留在杨树叶片基部腺点上(可能吸食腺点上的汁液)。有趋光性。羽化当天交尾产卵,交尾多在上午10时至下午7时,以上午11时至下午4时最盛。雌虫交尾后在叶面静止约半小时,来回爬行,寻找适宜的产卵部位。卵一般产在不老不嫩叶的正面,贴近主脉或侧脉,与叶脉平行排列,卵成块或成一条直线产下。每块有卵3-13粒,多数为5-7粒。卵粒很小,一般肉眼不易发现。

幼虫孵出时,从卵壳底面咬破卵壳,潜入叶内取食叶肉。幼虫不能穿过主脉,但老熟幼虫可穿过侧脉潜食。被害处形成黑褐色虫斑,虫斑逐渐扩大,常由2-3个虫斑相连成大斑,往往一个大虫斑占叶总面积1/3-1/2。幼虫老熟后从叶正面咬孔而出,生长季节多在叶背面吐丝作“I”字形茧化蛹。越冬茧则分布在树干上、叶子正面或背面。单株树干上的茧绝大多数集中在树干阳面。幼苗和幼树的树干迄今没有发现茧。大部分茧分布在直径8厘米以上的树干上,一般在树干鳞形气孔上或粗皮裂缝内(加拿大杨、柳树)。树皮光滑的树干上很少有茧。

4、防治方法:①保护天敌:有寄生蜂及寄生蝇,寄生率为16%。②在发生严重地方,4月以前,扫除落叶,集中烧毁,或集中倒在坑内沤肥,上面要盖土。③在第1代和第2代幼虫孵化初期、盛期或成虫交尾产卵时,喷40%乐果乳油或50%杀螟松乳油1500-2000倍液,以杀死幼虫、成虫。

④苗圃地、片林、防护林可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

(十一)柳兰叶甲

1、分布与危害:柳兰叶甲又名柳树金花虫。属鞘翅目,叶甲科。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河南、湖北、贵州等地。以成虫、幼虫危害垂柳、旱柳、夹竹桃、泡桐、葡萄、杞柳、杨树和乌桕等叶片,常造成叶片缺刻、穿孔。

2、形态特征

成虫:全体深蓝色,有强的金属光泽。头部横宽:触角褐色,有细毛。前胸背板光滑,前缘呈弧形凹人,鞘翅上有排列成行的刻点。卵椭圆形,橙黄。

幼虫:体略扁平,头部黑褐色,体灰黄色。胸部最宽,中、后胸背部有6个黑色瘤状突起,腹部每节有4个瘤突。

蛹:椭圆形,长4毫米。腹背有4列黑斑。

3、发生规律:一年发生6代左右,以成虫在土缝内和落叶层下越冬。翌年4月上旬越冬成虫开始上树取食叶片,并在叶片上产卵。幼虫有群集性,使叶片呈网状。自第二代起世代重叠,在同一叶片上,常见到各种虫态。以7-9月为害最严重,10月下旬成虫陆续下树越冬。

4、防治方法:①结合树木养护管理工作,人工杀灭成虫。②保护和利用天敌:如瓢虫、太平鸟、灰喜鹊等。③药剂防治:为害期喷施0.5%蔬果净(楝素)乳油600倍液,或2.5%保富乳油2000倍液防治。

(十二)柳毒蛾

1、分布与危害:柳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分布于吉林、辽宁、陕西、甘肃、宁夏、河北、山东、江苏等。幼虫危害柳树和杨树,严重时将树叶食尽。

2、形态特征

卵:圆形,灰白色,块状,上有胶状物覆盖。

幼虫:头深褐色,冠逢两侧各有黑色纵纹一条。体灰黄色,背中线黑色,两侧黄褐色,亚背线呈黑色斑,每节中央有棕程色毛瘤,第一、二、六、七腹节背面有黑色横带,气门下线由灰黑色斑组成,每节有黑褐色瘤一个,着生黄褐色刚毛,腹面赤褐色,胸足和腹足黑色。

蛹:黑褐色,有光泽,背有淡黄色细毛,在腹部聚集成束。

成虫:体翅为绢白色,稍有光泽,雌蛾触角持状,黑褐色,雄蛾触角羽毛状,灰褐色,足黑色,胫节和肘节上有黑白相间的环纹。

3、发生规律:一年发生两代,以幼虫在树皮缝、树洞和树干萌发条缝隙等处越冬。4月间上树为害,食害嫩叶,幼虫昼伏夜出,5月下旬老熟幼虫在树皮缝隙、树下土块或枯枝落叶层下化蛹,蛹历期10天左右,6月上旬羽化成为成虫,第一代幼虫于8月份先后老熟化蛹,9月间第二代幼虫出现,食害一段时间后即进入越冬。

发生特点:每年10月份,柳毒蛾以幼虫形态爬入破裂的树皮内越冬。第2年春天,当杨树、柳树长叶时,幼虫爬出取食为害树叶。5月中下旬为幼虫为害盛期,6月上中旬成虫出现高峰,以后成虫产卵孵化出幼虫,7月上旬-8月上旬,幼虫再度出现为害高峰期,10月份,由于气候条件、食源条件逐渐恶化,幼虫钻入树皮缝隙内越冬。

柳毒蛾成虫具有趋光性,白天经常躲藏在树丛内或附近的玉米、大豆等作物田间。成虫夜间在树干上产卵,其卵呈块状。幼虫具有昼伏夜出性,食量很大,严重被害的树木几乎难以找到完整的叶片。幼虫经过一段的暴食,逐渐老熟,在树叶上吐丝卷叶或在树皮缝隙内结茧化蛹。

4、防治方法:①灯光诱杀成虫。②幼虫期防治抓住两次危害高峰期进行化学防治,可参照杨扇舟蛾防治方法。

(十三)杨梢叶甲

1、分布与危害:杨梢叶甲属鞘翅目叶甲科。分布于河南、河北、陕西、山西、辽宁、甘肃、江苏等地。以成虫危害杨、柳苗木和幼林,将新梢和叶柄咬断,造成断梢和落叶,对苗木和幼林生长影响很大。

2、形态特征

卵:长椭圆形,顶端稍尖,乳黄色。

幼虫:体长约6毫米,老熟时乳黄色,微向腹面弯曲。蛹:近纺锤形,白色,体长约6-7.5毫米,长椭圆形。

成虫:头、前胸背板和鞘翅黑色或黑褐色,表面密被黄色或黄褐色绒毛。雄虫腹面中央有一凹陷。雌虫腹面的绒毛较密,腹部末节腹板后端隆起。

3、发生规律: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土中越冬。成虫于5月上旬开始,5月中旬为盛期,6月上旬为末期。成虫啃食新叶部叶柄,将叶柄咬断,也将嫩梢咬断,有时成虫也取食叶片成缺刻或穿孔。通常在中午气温最高时活动最较盛,早晚潜于叶腋处静止不动。成虫产卵于土中,卵成块状,幼虫在土中食害植物幼根。

4、防治方法:在成虫期喷药防治,毒杀成虫。可用90%敌百虫15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800倍喷洒。

四、枝干害虫

(一)光肩星天牛

1、分布及危害:光肩星天牛属沟胫天牛亚科。分布于我国辽宁以南、甘肃以东各省。此虫在有些地区危害十分严重,被害树木质部被蛀成隧道,常遭风折或枯死。

2、形态特征

成虫:体形较狭,体黑色有光泽,黑中带紫铜色。鞘翅白色,毛斑大小不规律,有时较不清楚,基部光滑,不具颗粒,表面刻点较密,有微细皱纹。触角较长。前胸背板侧刺突较长,尖锐,胸部无毛斑,中瘤不显突。中胸腹板凸片上瘤突不发达。

卵:乳白色,长椭圆形,两端略弯曲,孵化前变成黄色。

幼虫:头部褐色。触角3节,淡褐色,较粗短。前胸大而长,其背板后半部色较深,呈“凸”字形,中胸最短,其腹面和后胸背腹面各具步泡突1个。腹部背面可见9节,第10节为乳头状突起,第1-7腹节背腹面各有步泡突1个。

蛹:全体乳白色至黄白色。体长30-37毫米,宽约11毫米,附肢颜色较浅。触角前端卷曲呈环形,置于前足、中足及翅上。

3、发生规律:江苏1年发生1代,极少数为2年1代(江苏1年1代的占98%,2年1代的仅占2%)。

越冬的老熟幼虫翌年直接化蛹。其他越冬幼虫在3月下旬开始活动取食,4月底5月初开始进入预蛹期,预蛹期9-39天,平均21.8天,6月中下旬为化蛹盛期。蛹期13-24天,平均19.6天。

成虫羽化后在蛹室停留6-15天,一般7天。成虫在6月中旬-7月上旬为飞出盛期。成虫一般在8-12时活动最盛。成虫亦取食叶柄、叶片和嫩枝皮,补充营养后2-3天交配。成虫产卵前,用上颚将枝条咬出一椭圆形刻槽,然后将产卵管插入皮层与木质部之间产卵,每刻槽产卵1粒,产卵后分泌一种粘的胶状物把产卵孔堵住。每头雌虫平均产卵32粒左右。成虫极易捕捉,无趋光性。雌虫寿命平均42.5天,雄虫20.6天。

卵期一般11天。幼虫孵化后先取食腐坏的韧皮部,排出褐色粪便。2龄开始向旁侧取食健康树皮的木质部,并将褐色虫粪及蛀屑从产卵孔中排出。3龄末或4龄幼虫开始蛀入木质部,从产卵孔中排出白色的木丝,起初隧道横向稍有弯曲,然后向上。隧道随虫体上而增大,隧道最长约15厘米,最短3.5厘米,平均9.6厘米。木质部内的隧道一般仅为栖息场所,之后仍回至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取食,粪便排出隧道外,所以被害树干、树皮陷落成掌状,其面积最大的214平方毫米,最小的120平方毫米,平均166平方毫米。

4、防治方法:①越冬期防治:结合冬季修剪整枝,将有虫枝条剪去,集中烧毁,数量多的必须在翌年春季4月以前处理完毕。②成虫产卵期防治:灯光诱杀或人工捕杀成虫:对一些有趋光性的钻蛀害虫,如桑天牛、木蠹蛾,在害虫盛发期间,可以采用灯光诱杀;对没有趋光性的天牛种类,成虫白天不很活泼,飞翔距离亦不甚远,很易徒手捕捉。③幼虫期防治:先清除虫道中的虫粪及木屑后,用浸蘸80%敌敌畏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或50%久效磷乳油50倍液的药棉团塞入虫道,或用上述药剂的200倍液,用注射器从虫道也注入药液。用药后都要用泥团封口。

可用熏蒸杀虫剂磷化铝片剂(每片3克)依虫孔大小,分别将磷化铝药片的1/6、1/4、1/2片,用镊子塞入虫孔,或用磷化锌毒签插入蛀孔中,并立即用泥严密封孔,效果可达100%,此法简便有效。也可根据排粪孔排出的木屑、虫粪的颜色、粗细及湿润程度,确定蛀食部位后,用铁丝插入刺杀或钩出幼虫。

(二)桑天牛

1、分布及危害:桑天牛属沟胫天牛亚科。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四川等地。其寄主植物非常广泛,如桑、杨、柳、榆、刺槐、苹果、海棠、樱桃、枇杷、梨、无花果、柞、楮、枸、朴、枫杨等。受害的植株,生长不良,部分枝干枯死,也可以整株枯死。

2、形态特征

成虫:体和鞘翅黑色,被黄褐色短毛。头顶隆起,中央有一纵沟。触角11节,比体稍长,从基部至端部顺次变小,柄节和梗节黑色,以后各节前半部黑褐色,后半部灰白色。前胸近方形,背面有横的皱纹,两侧中间各具刺状突起1枚。鞘翅基部密生颗粒状小黑点。足黑色,密生灰白短毛。雌虫腹末2节下弯。

卵:长椭圆形,初产时乳白色,渐变成黄褐色。

幼虫:乳白色。前胸背板密生褐色短刺毛,放射状排列,中间有白色“小”字纹。

蛹:淡黄色。腹部1-6节背面各有1对长刚毛,并密生褐色短刚毛,尾端轮生短刚毛。

3、发生规律:广东1年发生1代,江西、浙江、江苏2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被害枝干蛀道内越冬。幼虫经过2个冬季后,在第3年5-6月化蛹,蛹期26-29天。成虫羽化之后,在蛹室内停留5-7天后飞出。成虫在6月中下旬-7月中旬大量发生,在趋光性。成虫飞出后可取食嫩枝条,被害处呈不规则条块状,边缘留绒毛状纤维物。成虫取食10-15天后交配产卵。桑天牛产卵部位一般位于3-4年生枝分杈附近背面。产卵时,先将枝条表皮咬成与枝条平行的“111”形伤口,然后在中间一道伤口的偏下方产卵1粒,少数产卵2粒。每头雌虫一生可产卵100余粒。卵期8-15天,平均12.17天。

初孵幼虫先向上蛀食10毫米左右,然后回头沿枝干木质部往下蛀食,逐渐深入心材。幼虫在蛀道内,每隔一定距离向外咬一圆形排泄孔,粪便及木屑即由排泄孔向外排出。当年孵化的幼虫至冬季共钻排泄孔有5-7个,至第2年冬季共钻排泄孔10-14个。幼虫期为22-23个月,危害时期达16-17个月。幼虫老熟后在蛀道内选择适当位置(一般距离蛀道底70-100毫米)作蛹室化蛹。

4、防治方法:参见光肩星天牛

(三)云斑天牛

1、分布及危害:云斑天牛属鞘翅目沟胫天牛科,是林木的主要害虫之一。危害的树种甚多,在北方地区主要危害杨树、泡桐、核桃、柳、桑、板栗、栎、榆等。成虫取食新枝嫩皮,使枝条枯死。幼虫蛀食树干的木质部,坑道长而粗。被害树木衰弱,易遭风折,受害严重时多半枯死。山东、河南、河北、陕西、贵州、四川、湖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云南、广东、广西、台湾等地均有分布。

2、形态特征

成虫:体大形,灰黑色或黑褐色,密被灰白色或绿色的绒毛。头部中央有一纵沟。触角每节下端有稀疏小刺。雌虫的触角较体略长,雄虫触角超出体长约4节。前胸背板中央有1对白色或浅淡黄色肾状斑纹,两侧中央各有1个粗大的刺突,小盾板近钟形,被白色绒毛。鞘翅基部密被瘤状颗粒,翅上有白色或橙黄色绒毛斑纹10余个,大致纵向排列成2-3行。有的翅中部有许多圆斑,有时扩大成云片状。体躯的两侧各有1条由白色绒毛组成的带状纹。

卵:长约8毫米,淡黄色,长卵圆形。

幼虫:乳白色至淡黄色,前胸背板有1个“山”字形褐斑,褐斑前方近中线处有2个黄色小点,内各生刚毛1根。

蛹:体长40-70毫米,乳白至淡黄色。

3、发生规律:此虫在湖北、贵州2-3年发生1代,以幼虫、蛹或成虫在树干蛀道内越冬。翌年4月下旬越冬成虫出现,5月中旬产卵,6月中下旬孵化出幼虫,孵化后20天幼虫蛀入本质部,在蛀道内越冬。第3年8月中旬化蛹,9月初羽化,下一年才从树干内爬出。成虫具有受惊即坠落的习性。成虫昼夜都能活动,白天取食嫩枝的皮层,食量比一般天牛都大,夜晚交尾产卵。卵多产于离地面1-1.3米的树干上。产卵前,雌虫用上颚在树皮上咬1个唇形或圆形的刻槽,宽为12-18毫米,中间留有小孔,然后将产卵管插在皮层与形成层之间,产卵管向上弯曲至刻槽上方树皮胀起,每1刻槽产卵1粒。产1粒卵约需8-9分钟。产卵后,雌虫从腹部末端分泌出粘液,把刻槽表面的木屑粘在孔口处,将孔口盖住。刻槽形式有环状、纵行、不规则3种。一般每株树上产卵10-12粒,多时可达60余粒。受害树上的刻槽最多达64个,但也有少数刻槽内无卵。每头雌虫约产卵40粒。卵经9-15天孵化为幼虫。初孵化的幼虫在产卵孔附近蛀食树皮与木质部,并由产卵孔排出烟丝状的木渣。幼虫以产卵孔为基点,在树皮和木质部之间围绕树干盘旋蛀食,蛀食到一定的程度后,返回到产卵孔附近,继续盘旋蛀食。蛀食处,树皮肿胀,并纵裂成许多小口,排出很多粪渣和木屑。幼虫逐渐向木质部内蛀食,坑道宽约2厘米,长一般为20厘米,最长的超过40厘米,横断面呈扁圆形。

幼虫期长达12-14个月。8月中旬幼虫老熟,在坑道顶端弯向树皮的地方做椭圆形蛹室化蛹。蛹期约1个月。羽化成虫后在坑道或蛹室内越冬。

成虫寿命包括越冬期在内约为9个月,而在树内活动的时间仅40天左右。

云斑天牛卵期天敌有跳小蜂科的蜂类,幼虫期天敌有小茧蜂科的蜂类及病原菌、多角体病毒等。

4、防治方法:参见光肩星天牛。

(四)咖啡木蠹蛾

1、分布及危害:咖啡木蠹蛾属木蠹蛾科。分布于广东、江西、福建、台湾、浙江、江苏、河南、湖南、四川等地。除危害一般的果树外,许多观赏的木本植物,如杨、柳、石榴、月季、樱花、山东、木槿、紫荆等均受其危害。咖啡木蠹蛾的幼虫钻蛀枝条或茎秆,使之枯死。

2、形态特征

成虫:雌虫体长12-26毫米,翅展13-18毫米;雄虫体长11-20毫米,翅展10-14毫米。体灰白色,具青蓝色斑点。雌虫触角丝状,雄虫触角基半部羽毛状,端半部丝状,触角黑色。复眼黑色,口器退化。胸部有白色长绒,中胸背板两侧有3对由青蓝色鳞片组成的圆斑。翅灰白色,翅脉间密布大小不等的青蓝色短斜斑点,外缘有8个近圆形的青蓝色斑点。腹部被白色细毛,第3-7节的背面及侧面有5个青蓝色毛斑组成的横裂,第8腹节背面则几乎为青蓝色鳞片所覆盖。

卵:椭圆形,杏黄色或淡黄白色,孵化前为黑色。卵壳薄,表面无饰纹,成块状紧密粘结于枯枝虫道内。

幼虫:初孵幼虫紫黑色,随着虫体长大,色泽变为暗紫红色。老熟幼虫头橘红色,头顶、上颚及单眼区域黑色,体淡赤黄色。前胸背板黑色,较硬,前缘有锯齿状小刺1排,中胸至腹部各节有横排原黄褐色小颗粒状隆起。

蛹:长圆筒形,雌蛹长16-27毫米,雄蛹长14-19毫米,褐色。蛹的头端有一尖的突起,色泽较深,腹部第3-9节的背侧面有小刺列,腹部末端有9对臀棘。

3、发生规律:咖啡木蠹蛾在江苏东海县1年发生1代,江西1年发生2代。第1代成虫期在5月上中旬-6月下中旬,第2代在8月初-9月底。以幼虫在被害枝条的虫道内越冬,翌年3月中旬开始取食,4月中下旬-6月中下旬化蛹,5月下旬开始羽化,至7月上旬结束。5月底-6月上旬即可见到初孵幼虫。

越冬幼虫化蛹之后经13-37天成虫羽化。成虫白天静伏不动,黄昏后开始活动,趋光性弱。雌虫交尾后1-6小时产卵,每头雌虫可产卵244-1132粒,卵产在树皮缝隙、旧虫道、新抽嫩梢或芽腋处,成块状。卵期9-15天。幼虫孵化后,吐丝结网被覆卵块,群集于丝幕下取食卵壳,2-3天扩散。幼虫从叶腋处或嫩梢顶端几个腋芽处蛀入,虫道向上。蛀入后1-2天,蛀孔以上的叶柄凋萎、干枯,取食4-5天后幼虫又转移至新梢,由腋芽处蛀入。6-7月间当幼虫向下部2年生枝条转移危害时,因气温升高,枝条枯死速度加快。幼虫蛀入枝条后,在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绕枝条蛀食成环状,由于输导组织被破坏,枝条很快枯死。幼虫在10月下旬-11月初停止取食,在蛀道内吐丝缀合虫粪、木屑封闭两端,静伏越冬。

4、防治方法:参见光肩星天牛。

(五)白杨透翅蛾

1、分布及危害:白杨透翅蛾属透翅蛾科。分布于河北、北京、河南、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江苏、浙江、山西、陕西、甘肃、新疆、青海、宁夏、四川、贵州等地。寄主有毛白杨、小叶杨、青杨、柳等。幼虫钻蛀枝条,被害处枯萎下垂。苗木、幼树被害后形成虫瘿。

2、形态特征

成虫:头半球形,头和胸部之间有橙黄色鳞片围绕,头顶有一束黄褐色毛簇。胸部背面由青黑色有光泽的鳞片覆盖。中后胸肩板有2簇橙黄色鳞片。前翅窄长,褐黑色,中室与后缘略透明。后翅全部透明。腹部青黑色,有5条橙黄色环带。雌蛾腹部末端有黄褐色鳞毛1束,两边各镶有1簇橙黄色鳞毛。

卵:椭圆形,黑色,有灰白色不规则多角形刻纹。

幼虫:体黄白色,臀节略骨化,背面有2个深褐色的刺,略向背上前方钩起。

蛹:纺锤形,褐色。腹部第2-7节背面各有横列的刺2排,第9-10节具刺1排。

3、发生规律:白杨透翅蛾在北京、河南、陕西、江苏等地每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枝干蛀道内越冬。陕西关中地区观察,越冬幼虫于翌年春季4月初开始取食活动。5月上旬幼虫开始化蛹。蛹期14-26天,平均20天。5月中旬成虫陆续羽化,6月6-20日为成虫羽化盛期。6月中旬为幼虫出现盛期。幼虫夏、秋季蛀食树干,翌年春出蛰后继续取食。

成虫在晴天温度高时飞翔活动,飞翔力强,夜间静伏于枝条上,没有趋光性。成虫喜在林缘或苗木稀疏的地方活动、交尾、产卵。成虫在1-2年生幼树、叶柄基部、有绒毛的枝干、旧的虫孔、伤痕处及树干缝隙内产卵。卵单粒散产,卵期约10天。

幼虫孵化后,有的直接蛀入树皮下,有的从幼嫩的叶腋处、伤口或旧的虫孔内蛀入。幼虫蛀入次日,即可见到粪便和碎屑。冬季来临前幼虫在虫道末端作薄茧越冬。

4、防治方法:参见光肩星天牛。

第二节 病害及其防治

一、叶部病害

(一)花叶病毒病

此病在欧洲各国、加拿大、美国和日本均有发生。欧美杨无性系列中1-63杨、1-69杨、1-72杨等均为感病品咱。这几种杨树正是我国从意大利引进的大力推广的杨树品种,因而各地已普遍发生花叶症状。据报道,苗圃该病严重时,生长高度减少10%,干物质损失25%。1-63杨感病后生长量能降低30%-50%。

1、识别特征:该病在大树上或较轻症状时,容易被疏忽,但到9月生长后期,整个叶片将变成黄绿色,在有些杨树叶片表现为不规则淡绿点,而在另一些杨树品系上,生长初期植株就矮小,叶片花叶或变黄,在某些特殊感病无性系上,枝条变形甚至枯死,植株明显短小。

2、发生规律:此病为病毒病。病害通过插条传播,嫁接、根接也能传播,修枝可扩散病害。

3、防治方法:该病的防治除采用抗病品种外,极难解决。世界有名的杨树品系中,白加隆、派莱、菲利佛等都是抗病毒花叶病的品系。

一般来说意杨病害直接采用化学药剂防治是很少的,尤其是成年树。防治的根本途径是预防,即在掌握具体病害的发生规律后,一方面设法消灭病原或切断传播途径,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就是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意杨的抗病力或保护它不受病原物的侵染。营林技术措施是防治意杨病害的主要手段。适地适树,培育壮苗,使意杨自小有一个好的栽植环境和树体健壮,是防病关键。要精心栽植,提倡“三大一深”的栽植方法,即“大苗、大坑、大水、深埋”。在旱情较重时,还可以剪去枝条和梢头,延迟发芽,促进根系生长,对预防溃疡病有良好效果。意杨树定植后,要及时抚育和疏伐,使林分密度适中,有条件的在遇干旱天气时应以灌水,促使意杨生长健壮,使病害没有发生和流行的条件。江苏省发生意杨树溃汤病引起死亡的原因往往与长期干旱有关。加强对意杨虫害的防治,也是预防杨树病害的一个重要方面,连续数年的虫灾能大大地降低杨树的生长势,使树势衰退,为病菌侵染创造条件。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意杨病害的有效措施。应该加大这方面的力度。化学药剂的防治是辅助性的,主要用于苗圃地。

(二)杨树黑斑病

杨树黑斑病又称褐斑病,引起早期落叶。该病害对集约经营的杨树速生丰产林是一种危险的病害。

1、识别特征:此病害的显著特点是病叶上病斑细小,直径不超过1毫米,黑褐色或褐色。小斑点常汇成较大黑色斑块或全叶变黑枯死,故称黑斑病。

2、发生规律:该病害由半知菌黑盘孢目的盘二孢属病菌引起。我国杨树上的盘二孢菌已报道有2种,且有专化型存在,江苏杨树上为黑杨盘二孢菌,它有2个专化型,即单芽管专化型和多芽管型。

黑斑病由分生孢子借助雨水溅散传播,长途传播主要靠插穗和苗木。该病害在杨树的整个生长季节都能发生,在南京于5月上旬开始发生,夏秋之间最盛,直到落叶为止,在毛白杨上则于4月上旬发病。

3、防治方法:防治杨树黑斑病惟一经济有效的办法是选育抗病杨树品种,Ⅰ-69杨、Ⅰ-63杨、Ⅰ-72杨对黑斑病是高度抗病的无性系,而Ⅰ-214杨则是高度感病的无性系。

其他预防措施参见花叶病毒病。

(三)叶锈病

1、识别特征:杨树叶锈病是杨树上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叶部病害。叶片是主要受害部位,也可以芽和嫩枝上发生。症状的共同特点是产生橘黄色的夏孢子堆,破裂后散放出夏孢子,为黄色粉状物,故称锈病。

该病在我国发生范围最广泛,东北、华北及西北的多数省、区均有发生。病害多发生在苗圃和幼林,发病率可达100%。

2、发生规律:每年5月,在杨树落叶上越冬的孢子遇有雨水就产生担孢子,通过气孔侵入落叶松的针叶中。7-10天后长出性子器和锈子腔。后者产生的锈孢子随风传至杨树叶片上,经7-15天产生夏孢子堆,堆中散放的夏孢子在7-8月份可进行多次再侵染。8月中下旬形成冬孢子,在落叶上越冬。温度和湿度是影响发病的主要因子。当林分植株密度大时,或因氮肥过多而徒长,造成林内通风透光不良、湿度过大时,病害发生较重。

3、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及时清除越冬病叶,减少初侵染源。②药剂防治。病害流行初期,可用25%粉锈宁1000倍液,25%粉锈宁油剂0.4克/米2低容量喷雾,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发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