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芝麻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时间 : 2023-08-24 投稿人 : 飞花之都 点击 :

芝麻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出口商品,也是我区的主要经济作物,随着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全国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芝麻的生育期只有短短的85天,但整个生育期处在高温多雨的季节,承受着多种病害的侵袭。如芝麻枯萎病、芝麻茎点枯病等,是造成芝麻产量长期低而不稳的主要原因。为广大农民朋友增产增收,我们经过几年的努力,对芝麻病害的发生和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现总结于下供参考。

芝麻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 植物病虫害

一、芝麻主要病害

1.芝麻茎点枯病芝麻茎点枯病俗称“黑根病”、“黑秆病”,是芝麻生产中最主要病害,一般发病10%~15%,重者60%~80%,主要发生于芝麻开花结蒴期,自根部或茎部开始发病,向茎上部发展。根部感病后变为褐色;茎部感病后迅速形成绕茎的黄褐斑,边缘无明显界线,中部灰白色表面油光,其上密生许多黑色小粒。发病严重时植株叶片自下而上卷缩萎蔫,顶梢弯曲下垂,叶片和蒴果变成黑褐色,株形矮小。受害的根茎皮层和韧皮部被腐蚀,仅剩纤维,茎内部中空,极易折断。芝麻茎点枯病病菌主要是以种子、土壤中病残体上的菌核越冬进行传播。高温多雨,地势低洼,土壤长期过湿是暴发流行的环境条件。

2.芝麻青枯病芝麻青枯病在全国各芝麻产区都有发生,发病初期,茎部出现绿色病斑,后变为黑色条状病斑。叶片自上而下突然萎蔫,下部老叶挂垂,傍晚尚能恢复正常,反复3~5天时整株呈青色枯死,受害植株比健株矮小,根部和茎部维管束变褐,最后蔓延到髓部,造成空胴,茎内外有菌胶溢出,逐渐变为漆黑晶亮的颗粒。叶部感病后,叶‘脉呈墨绿色条纹,有时纵横交错成网状,迎光透视,其中心油渍状,背面脉纹黄色突起,呈波浪形捻曲,愈近叶缘捻曲愈多。蒴果受病后呈水浸状病斑,渐变为深褐粗细不匀的条纹,病蒴瘦缩,受害种子变为红褐色。芝麻青枯病主要是带病的种子、病残体进行越冬和传播。一般在暴雨过后猛晴的情况下,病害会暴发流行。

3.芝麻枯萎病芝麻枯萎病俗称“半边黄”,一般发病率5%~10%,严重时达30%以上,也是芝麻生产中主要病害,苗期发病,全株猝倒;后期发病,叶片自下而上逐渐枯萎;感病植株根部往往是半边根系变为褐色,并顺延茎部向上伸展,使相应的茎部变为红褐色干枯条斑,潮湿时病斑上生出一层粉红色的粉末,病茎的导管或本质部呈褐色。病株下部叶片先萎垂,而后渐次向上部叶片发展,受害半侧的叶片呈半边黄的现象,逐渐枯死脱落。芝麻枯萎菌主以带菌的种子和病残体越冬。

4.芝麻疫病芝麻疫病的症状主要表现在茎基部。植株受害后在茎基部形成一段绕茎的溢缩病斑,初呈水浸状深绿色,逐渐变为红褐色,微微凹陷,在潮湿情况下长出绵状病丝。茎上部受害后可使受害上段枯死。叶部感病后可形成较大的黄褐色病斑,并微有轮纹。芝麻疫病病菌以菌丝或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成为初侵染源。

二、芝麻病害的综合防治

芝麻病害由于种类繁多,病源来源广泛,而且病害的发生往往与外界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及其栽培管理(如密度、施肥等)有密切关系,因此在芝麻病害防治上,我们主张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在综合防治上,首先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倒茬、因地制宜地采用沟厢小教栽培、辅之药剂防治四个方面。

1.选用抗病品种:通过试验证明,对芝麻病害虽没有高抗品种,但品种间抗病能力存在着显著差异,因地制宜推广高产抗病新品种,是防治芝麻病害的一个经济有效的措施。如豫芝四号、豫芝十号、豫芝十一号等。

2.实行轮作倒茬:实行轮作倒茬是防病增产的重要措施,推广4~5年轮作制,可以减轻或避免病害的发生,芝麻大部分病害都是以病残体带菌在土壤越冬存活,如芝麻茎点枯病的菌核在土壤中可以存活达两年之久,因此避开连作,实行多年轮作,对减轻发病有很大作用。据我们试验轮作年限越长发病愈轻,五年一作的发病率为8.3%,三年一作的发病率为14.7%,连作的发病率38.4%,实行轮作增产效果明显,我们在河南省正阳县汝南埠试验丙年重茬茎点枯病发病率81.3%,亩产12.25公斤,不重茬发病率2.5%,亩产59公斤,重茬减产72.9%;一年重茬发病率58.9%,亩产32.5公斤对照不重茬发病率10.8%,亩产62.5公斤,重茬减产48%。

3.采用沟厢小教化栽培:芝麻是一种不耐涝作物,尤其在花期以后,耐渍性更差,田间积水,阻碍植物的正常呼吸,植株生长衰弱,易遭受病菌侵害造成死亡。7~8月是降水集中时期,也是芝麻生长的关键时期,正值芝麻开花、结蒴、籽粒形成的重要时期,高温、高湿的条件,有利芝麻病害的发生和蔓延,所以防涝排渍,缩短田间积水时间,是减轻病害的主要措施。2003年我们在河南省上蔡县和汝南县小面积推广小教化沟厢栽培,在降雨量超过常年一倍的情况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上蔡县东洪乡平栽发病率85.8%,亩产9.3公斤,沟厢发病率8.7%,亩产30.4公斤,沟厢比平栽增产69.4%;汝南县三里店乡平栽发病率87.8%,亩产8.5公斤,沟厢发病率17.5%,亩产36.8公斤,沟厢比平栽增产76.9%。

4.化学防治:

(1)种子处理:大部分芝麻病害都是种子带菌,种子处理能有效杀死种子表面病菌,对防治芝麻病害特别是苗期病害效果明显,剂拌种可采用40%多菌灵种子量0.3%,70%甲基托布津种子量0.1%,试验证明采用12.5%特普唑、2.5%适乐时、2.5%扑力猛拌种防病效果更明显。

(2)生长期药剂防治:芝麻病害暴发流行速度快,因此药剂防治一定要在病害未发生之前或发病初期进行。芝麻青枯病、芝麻枯萎病、芝麻茎点枯病可采用90%疫霜灵每亩50~100克兑水30公斤,或是25%甲霜灵每亩50克兑水30公斤,或10%宝丽安1500倍液进行喷雾。

相关文章

  • 用石榴皮巧治兔病
    用石榴皮巧治兔病

    俗语说:"常备石榴皮,兔病不用急".石榴皮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其主要成分为鞣质10.4%~21.3%、蜡0.8%、树脂4.5%、甘露醇1.8%、糖2.7%、树胶3.2%、菊粉1.0%、黏质0.6%、没食子酸4.0%, 尚含苹果酸、果胶、草酸钙及异槲皮甙.它们具有涩肠止泻、收敛止血、驱杀肠型球虫等作用。...

    2959 果树种植教程 农业种植禁忌
  • 小麦苗期病虫害怎样防治
    小麦苗期病虫害怎样防治

    小麦锈病小麦出苗后15~20天,选择具有发病条件的麦田进行调查,当病叶率达到10%,且秋季气温偏高、雨水偏多时,立即喷洒叶锈特或粉锈宁1000倍液进行防治;药源不足时,用50%鲜尿或3%硫铵水喷雾,也有一定效果。小麦全蚀病小麦全蚀病病原菌在秋苗期即能侵染,出苗后20~30天是侵染高峰期。对于过去发生...

    1109 农药使用技巧 植物病害诊断标准
  • 香石竹叶斑病
    香石竹叶斑病

    病原:香石竹链格孢。分生孢子梗丛生,淡褐色,20.6~45.0微米×5.1~7.7微米;分生孢子手榴弹状或倒棍棒形,具纵横隔膜,褐色,39.8~79.7微米×10.3~29.6微米。该病还有另一种较细的链格孢。发病规律:该菌主要在病株和土中的病残体上越冬,以气流和雨水传播,气孔和伤口侵入。防治方法:...

    1395 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 大黄鱼养殖之刺激隐核虫病防治技术
    大黄鱼养殖之刺激隐核虫病防治技术

    近年来,大黄鱼养殖蓬勃发展,成为福建沿海主要养殖鱼类之一。随着养殖面积和放养密度逐渐加大,病害的种类也随之增多,发病次数日趋频繁,危害性迅速增大,极大地限制了大黄鱼养殖业发展。其中由刺激隐核虫引起的白点病在大黄鱼人工育苗、养成中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病害,影响了大黄鱼成活率,给养殖者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408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管理
  • 防治小菜蛾应避免频繁用药
    防治小菜蛾应避免频繁用药

    小菜蛾属鳞翅目菜蛾科,菜农也称其为吊丝虫。是为害甘蓝、花椰菜、大白菜等多种蔬菜的重要害虫。四月份,小菜蛾在十字花科蔬菜上中等偏重发生。目前,小菜蛾的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由于小菜蛾繁殖量大,世代短,变异快,极易产生抗药性,药剂的抗性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应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

    2168 植物病虫害原因 农药使用说明
  • 过期农药不是不可用
    过期农药不是不可用

    一是用药前要看生产日期及保质期限,期限未到,要严格按说明用量使用;期限已过,要根据其药效情况适当增加用量。因有的农药一旦过期,药效就随之大减;有的农药虽过期,但药效仍保持基本不变。因此,在使用过期农药时,首次使用量一定要按说明用量喷药,使用后3-5天观察其杀病虫效果。如效果不明显,说明需在原来的基础...

    2457 农药名字 植物病虫害原因
  • 大棚蔬菜重点病害应对方法优选
    大棚蔬菜重点病害应对方法优选

    一、应对蔬菜死棵优选方法:辣(甜)椒可用普力克一包(10克/包)加金雷35克加福星一包(2克/包)对水30斤灌根;黄瓜可用苯醚甲环唑(世高)1000倍液混加咯菌腈(适乐时)1500倍液灌根。疫霉根腐病是造成辣(甜)椒死棵最为主要的病害,而在用普力克加DT(琥胶肥酸铜)或甲霜灵加恶霉灵等方法防治效果较...

    892 植物病虫害原因 农药种类
  • 牡丹花病害知多少
    牡丹花病害知多少

    人所共知牡丹雍容华贵、美艳无比,但在其生长期中却常有各种病害发生,已鉴定出的有20余种,其中真菌病害15种、病毒病害3种、线虫病害1种以及缺素病等。牡丹的叶部病害大多数是真菌性病害,红斑病和灰霉病是这些病害中最为严重的,它们引起叶局部坏死或整叶枯死,病原真菌分别为牡丹枝孢霉和灰葡萄孢、牡丹葡萄孢。其...

    1291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知识
  • 牡丹春节催花要点
    牡丹春节催花要点

    牡丹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号称“花中之王”,素有“国色天香”之美誉。由于牡丹象征着富贵吉祥,因此,在众多年宵花卉中一直是独领风骚。在鸡年春节来临之际,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将年宵牡丹在催花方面的要领总结如下,以飨读者。牡丹的春节催花是一门学问,笔者认为,要从其色、形、雅三个方面入手。色 指花色和叶色,一...

    2703 农药 病虫害图片
  • 夏季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夏季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进入夏季,随着温度升、高湿度加大,容易造成果树病虫害的流行和泛滥。为了有效的控制果树病虫害的爆发,减轻和减少病虫危害,夏季果树病虫害防治应抓住以下几点:一、防治的关键时期1.病虫发生初期防治:一般果树病虫害的发生分为初发、盛发、末发三个阶段。病害应在初发阶段或发病中心尚未蔓延流行之前进行防治;虫害应...

    1624 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 番石榴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三)
    番石榴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三)

    (五)组织培养育苗近年来,利用组织培养进行番石榴苗木快速繁殖的新方法正在悄然兴起,并发展成为一项较为成熟的技术。其育苗过程如下:将番石榴种苗种在培养室内的蛭石粉中,温度为25+-2℃,相对湿度为85%,,光照期为16小时〔冷白日光管7微摩尔/(米?秒)〕,准备好无病害的100-150毫米长的茎尖,用...

    2287 农药使用指南 植物病害与病因
  • 杨树黑斑病防治
    杨树黑斑病防治

    杨树黑斑病又称杨树褐斑病,能侵染多种杨树,以中林-46杨受害最重,近两年夏秋季节,阴雨连绵、光照不足、空气湿度大,形成了长时间的高温高湿环境,为黑斑病病原菌的萌发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导致杨树黑斑病大面积暴发流行,造成杨树提前落叶,严重削弱了树势。症状该病一般发生在叶片及嫩梢上,以危害叶片为主,发病初...

    2765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教程
  • 枣树不结果的原因与防治技术
    枣树不结果的原因与防治技术

    一、树势过旺。可于枣树盛花期在主枝基部环状剥皮,深达木质部,宽度0.5厘米左右,大致是树皮有多厚就剥多宽。 二、没有配置授粉树。像泗洪大枣等鲜食枣品种,一般都需要配置授粉品种,否则结果率低。大枣树可以在枣树上部较高处的枝条上嫁接授粉品种。 三、枣树开花期天气干旱,雌花的柱头黏性下降,容易失去活性,影...

    1590 病虫害原因 农药使用技巧
  • 卵孵高峰期用药防治蛴螬
    卵孵高峰期用药防治蛴螬

    蛴螬是金龟子的幼虫,生活在土中,呈“C”型弯曲,嗜食大豆、花生等油料作物。大豆苗期受害,造成大量缺苗断垄;成株期受害,植株黄瘦、生长停滞,造成瘪荚瘪粒。 大豆田蛴螬有20多种,主要是铜绿金龟子和大黑金龟子的幼虫。据调查,铜绿金龟子成虫盛发期只有7天,在夏至前后,而大黑金龟子成虫盛发期有2个,7月上旬...

    2124 农药肥料品牌 农药种类
  • 常见花卉病虫害介绍——锈病
    常见花卉病虫害介绍——锈病

    症状 锈病是花卉受真菌中锈菌寄生而引起的病害的总称。多种花卉上都可发生。玫瑰锈病,可为害玫瑰地上部分的各绿色器官,主要为害叶片和芽。春季展叶后,叶正面出现不明显的小黄点--性孢子器,叶背及叶柄上出现黄色稍隆起的小斑点--锈孢子器(直径0.5-1.5毫米),突破表皮后散出橘红色粉末(锈孢子),病斑外围...

    2396 农药使用技术 种植病虫害原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