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紫薇病虫害防治

时间 : 2023-04-05 投稿人 : 易创园艺 点击 :

紫薇,学名Lagerstroemia indica L.,别名痒痒树、百日红,为千屈菜科紫薇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有银薇、翠薇和红薇几个变种,并以红薇在园林绿化中应用价值高。紫薇树形优美,树干光滑洁净;顶生圆锥花序,花色艳丽,开花时正当夏季少花季节;而且花期长,7-9月持续开放,故人们有“盛夏绿遮眼,此花红满堂”的赞语。紫薇是非常好的园林观花树种,在我国分布极广,华东、华中、华南以及西南城市绿化中都普遍栽培;紫薇还常常被作为家庭盆栽观花植物栽培。不过,紫薇也是一种容易遭受病虫害侵害的园林绿化树种,特别是在其生长季节,更是应该加强戒备,时时注意作好病虫害防治。下面,就对紫薇的一些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作具体介绍:

紫薇病虫害防治 | 植物病虫害

一、 紫薇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1、白粉病

白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寄主十分广泛,紫薇是它的一个重要侵害对象。紫薇白粉病在我国栽有紫薇的省市普遍都会发生,发病后常使紫薇叶片枯黄、脱落,直接影响树势和观赏效果。

表现症状:

白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并且嫩叶比老叶容易被侵染;该病也危害枝条、嫩梢、花芽及花蕾。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白色小粉斑,扩大后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褪色斑块,上面覆盖一层白色粉状霉层,后期白粉状霉层会变为灰色。花受侵染后,表面被覆白粉层,花穗畸形,失去观赏价值。受白粉病侵害的植株会变得矮小,嫩叶扭曲、畸形、枯萎,叶片不开展、变小,枝条畸形等,严重时整个植株都会死亡。

发生规律:

紫薇白粉病是以菌丝体在病芽、病枝条或落叶上越冬,翌年春天温度适合时越冬菌丝开始生长发育,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并借助气流进行传播和侵染。病害一般在4月份开始发生,6月份趋于严重,7-8月份会因为天气燥热而趋缓或停止,但9-10月份又可能再度重发。白粉病在雨季或相对湿度较高的条件下发生严重,偏施氮肥、植株栽植过密或通风透光不良均有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1园艺防治 紫薇萌枝力强,所以对重病的植株可以在冬季剪除所有当年生枝条并集中烧毁,从而彻底清除病源。家庭盆栽的紫薇如发现感染了白粉病,要及时摘除病叶,并将盆花放置在通风透光处。田间栽培要控制好栽培密度,并加强日常管理,注意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的施用量,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同时也要注意选用抗病品种。

2药剂防治 发病严重的地区,可在春季萌芽前喷洒波美3-4度石硫合剂;生长季节发病时可喷洒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20%粉锈宁(即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以及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2、褐斑病

褐斑病也是园林植物上广泛发生的一种病害,在紫薇生长季节常常发生。褐斑病严发生重时常常会导致植物叶片大量枯黄、脱落,影响观赏和开花。

表现症状:

紫薇褐斑病的病原菌也是一种真菌,主要也是侵害叶片,并且通常是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后逐渐向上部蔓延。发病初期病斑为大小不一的圆形或近圆形,少许呈不规则形;病斑为紫黑色至黑色,边缘颜色较淡。随后病斑颜色加深,呈现黑色或暗黑色,与健康部分分界明显。后期病斑中心颜色转淡,并着生灰黑色小霉点。发病严重时,病斑连接成片,整个叶片迅速变黄,并提前脱落。

发生规律:

紫薇褐斑病是由千屈菜科尾孢菌侵染引起,病菌是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的形式在病残体上越冬,次年通过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并借气流或风雨传播蔓延。褐斑病一般初夏开始发生,秋季危害严重。在高温多雨,尤其是暴风雨频繁的年份或季节易暴发;通常下层叶片比上层叶片易感染。

防治方法:

1园艺防治 及早发现,及时清除病枝、病叶,并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病菌来源。加强栽培管理、整形修剪,使植株通风透光;家庭盆栽的最好每年更换新土。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3、煤污病

煤污病又名煤烟病,在我国各地园林植物上普遍发生。侵害紫薇主要是在其遭受紫薇绒蚧和紫薇长斑蚜危害以后,即以它们排泄出的粘液为营养,诱发煤污病菌的大量繁殖。发病后病株叶面布满黑色霉层,不仅影响紫薇的观赏价值,而且会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导致植株生长衰弱,提早落叶。

表现症状:

紫薇煤污病的病原菌也是属于真菌类,不过煤污病的病原菌种类很多,同一植物上可染上多种病菌,其各自症状也略有差异,但黑色霉层或黑色煤粉层是该病的重要特征。煤污病主要侵害叶片和枝条,病害先是在叶片正面沿主脉产生,后逐渐覆盖整个叶面,严重时叶片表面、枝条甚至叶柄上都会布满黑色煤粉状物;这些黑色粉状物会阻塞叶片气孔,妨碍正常的光合作用。

发生规律:

煤污病的病原菌是以菌丝体或子囊座的形式在病叶、病枝上越冬。因为紫薇长斑蚜和紫薇绒蚧排泄的黏液会为煤污病的病原菌提供营养,所以一般在这两种虫害发生后,煤污病都会大量发生。而6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紫薇绒蚧及紫薇长斑蚜的为害盛期,况且此时的高温、高湿也有利于此病的发生,故春(越冬病菌引起)、秋(绒蚧和长斑蚜引起)季是紫薇煤污病的盛发期。

防治方法:

○1园艺防治 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安排种植密度;及时修剪病枝和多余枝条,以利于通风、透光,从而增强数势,减少发病。家庭盆栽紫薇用药前可先采取摘除病叶或用清水冲洗叶面霉层的方法,能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

○2药剂防治 做好对长斑蚜、绒蚧的防治(后面将专门介绍),是预防煤污病的关键因素。对上年发病较为严重的田块,可在春季萌芽前喷洒波美3-5度的石硫合剂,以消灭越冬病源。 对生长期遭受煤污病侵害的植株,可喷洒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进行防治,以及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二、 紫薇主要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1、紫薇绒蚧

紫薇绒蚧,又名石榴毡蚧,属同翅目,绒蚧科。绒蚧在全国许多地区均有发生,尤其在华北、华中地区,已成为园林植物的重要害虫。

形态特征 :

雌成虫扁平,椭圆形,长约2-3毫米,暗紫红色,老熟时外包白色绒质蚧壳。雄成虫体长约0.3毫米,翅展约l毫米,紫红色。卵呈卵圆形,紫红色,长约0.25毫米。若虫椭圆形,紫红色,虫体周缘有刺突。雄蛹紫褐色,长卵圆形,外包以袋状绒质白色茧。

发生规律:

该虫发生代数因地区而异,一年发生2-4代;如北京地区一年发生2代,上海一年发生3代,山东一年能发生4代。绒蚧越冬虫态有受精雌虫、2龄若虫或卵等,各地不尽相同;通常是在枝干的裂缝内越冬。每年的6月上旬至7月中旬以及8中下旬至9月份为若虫孵化盛期,但像上海、山东等一年发生3-4代的地区,在3月底4月初就能发现第一代若虫危害。绒蚧在温暖高湿环境下繁殖快,干热对它的发育不利。

为害特点:

紫薇绒蚧主要以若虫、雌成虫聚集于小枝叶片主脉基部和芽腋、嫩梢或枝干等部位刺吸汁液,常造成树势衰弱,生长不良;而且其分泌的大量蜜露会诱发严重的煤污病,会导致叶片、小枝呈黑色,失去观赏价值。如虫口密度过大,枝叶会发黑,叶片早落,开花不正常,甚至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

○1园艺防治 结合冬季整形修剪,清除虫害危害严重、带有越冬虫态的枝条。

○2药剂防治 对发生严重地的区,除加强冬季修剪与养护外,可在早春萌芽前喷洒波美3-5度石硫合剂,杀死越冬若虫。苗木生长季节,要抓住若虫孵化期用药,可选用喷洒40%速蚧克(即速扑杀)乳油15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乐斯本)12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800倍液等。

2、紫薇长斑蚜

紫薇长斑蚜,又名紫薇棘尾蚜,属同翅目、蚜总科、斑蚜科。主要是分布我国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台湾等地。当前寄主除紫薇外,还未见有其它报道。

形态特征:

紫薇长斑蚜雌成虫有几种虫态,○1有翅孤雌蚜身体为黄色,斑纹黑色,体宽三角形,长2.1毫米,宽1.1毫米。腹部淡黄色,各节均有1对隆起的黑色中瘤,其中第二节的一对最大,且基部相连。体背有斑纹,触角顶端及鞭节黑色。○2无翅孤雌蚜身体黄绿色,体长1.5毫米,体形浑圆形,布有黑点,腹眼桔黄色。 ○3有翅胎生雌蚜与○4无翅胎生雌蚜相似,虫体稍长,其背面有黑褐色斑纹,腹部第二节有一个黑色横斑。

发生规律:

紫薇长斑蚜在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区一年可发生10多代,并以卵在芽腋、芽缝及枝杈等处越冬。翌年春天当紫薇萌发的新梢抽长时,开始出现无翅胎生蚜,至6月以后虫口不断上升,并随着气温的增高而不断产生有翅蚜,有翅蚜会迁飞扩散危害。

为害特点:

该虫对紫薇的危害年年都会发生,常常是嫩叶的背面布满害虫,危害后新梢扭曲,嫩叶卷缩,凹凸不平,影响花芽形成,并使花序缩短,甚至无花,同时还会诱发煤污病,传播病毒病。

防治方法:

○1园艺防治 冬季结合修剪,清除病虫枝、瘦弱枝以及过密枝,可以起到消灭部分越冬卵的作用。家庭盆栽的还要尽可能做到枝干光洁,注意清除枝丫处翅裂的皮层,并集中烧毁,以减少越冬蚜卵。

○2药剂防治 可以喷洒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1500倍掖,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以及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等,同时可以起到兼治紫薇绒蚧等害虫的功效。

3、黄刺蛾

黄刺蛾,又名洋辣子、刺毛虫、毛八角,属磷翅目、刺蛾科,是一种杂食性食叶害虫,能危害多种园林树木和果树,是林带、行道树、庭园树木和果树的重要害虫。黄刺蛾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5厘米左右,头和胸部背面金黄色,腹部背面黄褐色,前翅内半部黄色,外半部褐色,后翅淡黄褐色;幼虫体长1.6—2.5厘米,肥大,呈长方形,黄绿色,背面有一个紫褐色哑铃形大斑,边缘发蓝。头较小,淡黄褐色;前胸盾。腹部第2节以后各节有4个横列的肉质突起,上生刺毛与毒毛。

发生规律:

华北地区一年发生1-2代,长江下游一年发生2代。黄刺蛾是以老熟幼虫在受害枝干上结茧越冬。每年5、6月份成虫羽化,交尾产卵后,6月下旬可以观察到第一代幼虫。幼虫有七龄,常常会出现世代交叉的现象。危害盛期在7-9月。

为害特点:黄刺蛾主要是以幼虫啃食造成危害,初孵幼虫一般群集在叶片背面取食叶肉,使叶片成筛网状;大龄幼虫会爬行扩散危害,并直接蚕食叶片,严重时叶片被吃光,只剩下叶柄及叶脉。

防治方法:

○1园艺防治 冬季结合修剪,清除树枝上的越冬茧,从而消灭或减少虫源。

○2物理防治 家庭盆栽紫薇可以在落叶后,直接人工摘除越冬虫茧,可彻底消灭虫源;大田生产时,可以在成虫羽化期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

○3药剂防治 化学防治最好能在幼虫扩散前用药,可喷洒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

(备注:在某些地区,紫薇上可能还会发现有绿刺蛾或褐刺蛾等危害,不过它们都属于刺蛾类,除在形态上略有差异外,在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性,可以在防治黄刺蛾时兼治,这里不再赘述。)

4、绿尾大蚕蛾

绿尾大蚕蛾,别名水青蛾、燕尾蛾、长尾月蛾,属鳞翅目、大蚕蛾科;在我国华北、华中、华东以及西南等大部分省市均有分布。能够危害多种果树和园林苗木。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5至40毫米,翅展122毫米左右;体表具深厚白色绒毛,翅粉绿色,前翅前缘经前胸紫褐色,翅中央有一眼状斑纹,后翅尾状突起,长40毫米。卵球形稍扁,长2毫米,灰褐色。幼虫可长达80毫米左右,黄绿色,体节有瘤状突起,以中、后胸4个及第8腹节背上1个特大,瘤突上有褐色、白色长毛,无毒。蛹体长45至50毫米,赤褐色,额区有1块浅色斑。茧长卵圆形,灰黄或灰褐色。

发生规律:

各地发生有一定的差异, 华北地区一年能发生2代;是通过在树枝上作茧化蛹越冬。越冬蛹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羽化并产卵。卵期10至15天。第1代幼虫5月上、中旬孵化。幼虫共5龄,历期36至44天。老熟幼虫6月上旬开始化蛹,中旬达盛期。蛹历期15至20天。第—代成虫6月下旬至7月初羽化产卵,幼虫7月上旬孵化,至9月底老熟幼虫结茧化蛹。越冬蛹期6个月。

为害特点:

以幼虫食叶危害,低龄幼虫将叶片吃成缺刻或孔洞,稍大后便把全叶吃光,仅残留叶柄或粗脉。

防治方法:

○1园艺防治 绿尾大蚕蛾越冬蛹很大,便于人工捕杀;高龄幼虫可长达80毫米,其抗性强且食量惊人,化学防治比较困难,可以采取人工捕捉的方法。

○2药剂防治 化学防治时要注意及早发现、及早预防,尽可能保证在幼虫3龄前就用药;可喷洒50%杀螟松乳油8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 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

5、天牛幼虫

天牛的种类很多,世界已知的有二万五千多种,我国也有2200种左右;天牛分布广泛,为害普遍,几乎每一种树木,都会不同程度的受到不同种类的天牛的危害。危害紫薇的天牛主要有星天牛、光肩天牛等,下面就以紫薇上最为常见的星天牛为例作重点介绍:星天牛为鞘翅目,天牛科,别名白星天牛;在全国许多地区均有分布,尤其以成都、南昌、福州、武汉、长沙、苏州等地发生严重,被害紫薇通常树势衰弱,茎干容易折断,严重时整个植株死亡。

形态特征:

星天牛成虫体长19~39毫米,漆黑色,略有光泽;头部中央有纵沟,触角丝状,通常11节,鞭节各节基半部灰白色。前翅鞘质坚硬,有大小不规则的白班,后翅膜质;老熟幼虫体长45~65毫米,乳白色,头大而扁平;前胸背板宽大,黄褐色,后半部有“凸”字形深褐色斑纹;腹部各节分节明显;足略退化。

发生规律:

星天牛在南方一年发生1代,北方两年发生1代,均以幼虫在树干的木质部虫道内越冬。幼虫每年三月开始活动,五月上中旬开始化蛹,六七月份进入羽化盛期;初期羽化成虫要经过数日才从羽化孔钻出来,并以寄主的嫩梢或树皮补充营养;随后常常会迁飞到新的植株或其它寄主上危害。成虫羽化后不久就会交配产卵,在大多数寄主上,成虫产卵前通常会先在树干上将皮层咬成呈“T”字型产卵槽,然后再将卵产于槽内,每槽一粒卵;而在紫薇上面产卵就不同:因为紫薇树干光滑,树皮会薄片状剥落,故天牛通常是将卵产在树干茎基部未剥落的树皮内或基部蘖生枝与树干的缝隙内。一般六七月为产卵盛期。卵期9—15天,幼虫孵化后蛀入皮下,多于干基部、根颈处迂回蛀食,粪屑积于隧道内,数月后方蛀入木质部,并向外蛀一个通气排粪孔,排出粪屑堆积干基部,隧道内亦充满粪屑,幼虫持续为害至11-12月份,然后陆续越冬。

为害特点:

星天牛可以通过成虫和幼虫危害,不过在危害紫薇时,其危害方式有点特别,因为它们通常并不是以成虫啃食树皮或叶片危害(紫薇树干光滑,树皮经年会薄片状剥落,但当年生枝条上也偶尔会发现有成虫啃食过的痕迹),而是其幼虫蛀食树干茎基或根颈部(这也不同于其它寄主,是在树干的中下部),并由皮层逐渐深入到木质部,造成各种形状的隧道,其内充满虫粪或木屑;危害盛期常常会在蛀道孔外发现新排出木屑和虫粪。

防治方法:

○1园艺防治 远离或及时伐除周边衰老的杨、柳及榆等虫源树;进行合理清枝修剪,尤其是要注意彻底清除植株茎基部蘖生的小株,以防止成虫在此产卵。

○2物理防治 8~9月间,根据洞中幼虫的虫粪,确定洞内有无害虫,后用尖细铁丝从新鲜排粪孔插入隧道项端,反复几次可刺死幼虫。紫薇上少见成虫危害,对于其它易受到侵害的植物,可在6-8月,利用成虫羽化后在树枝上活动(危害、交尾及产卵)期间,在清晨天牛成虫刚刚外出进食或晴天正午时人工捕杀成虫;也可在树干上部绕一圈强力胶,当天牛成虫爬过时将其粘住,然后再捕杀。

○3药剂防治 在卵期或幼虫孵化初期,可喷洒40%久效磷乳油2000倍液,或50%磷胺乳剂2000倍液等具有内吸性的药剂。8月中下旬,在幼虫开始蛀干深入木质部时,可用细铁丝钩从通气排粪孔掏出粪屑后将蘸有80%敌敌畏乳油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30倍液的棉球,塞入洞内毒杀幼虫;直接从孔道注入50%杀螟松乳油或50%敌敌畏乳油200倍液也可,但需黄泥封闭洞口。

相关文章

  • 水果甘蔗病虫害防治措施
    水果甘蔗病虫害防治措施

    水果甘蔗(简称果蔗)又称黑甘蔗,属食用肉蔗,禾本科甘蔗属热带经济作物,最适宜在海拔700米以下的热区种植,具有皮薄茎脆汁多味甜、营养丰富、清凉解毒、解渴充饥等优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在病虫害防治措施上,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进行综合防治。(一)病害防治:果蔗病害苗期主要有凤梨病,中...

    282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指南
  • 深部真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深部真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深部真菌病是指侵害皮肤、粘膜和内脏的真菌所引起的感染。病原菌的种类有很多种。这些病原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动物粪便、乳汁中,犬主要通过接触污染的土壤或经呼吸道、消化道而感染,只有少数真菌具有接触传染性。深部真菌病可发生于体内各脏器,其病变特征是:肉芽肿性炎症、坏死、脓肿、溃疡、痿管、结缔组织增生和形成结...

    1993 蔬菜种植指南 果树种植方法
  • 食用菌绿霉病害防治十法
    食用菌绿霉病害防治十法

    绿霉(木霉)病害是食用菌栽培中的大敌。主要萌发在没有发菌的菌块上和未经彻底消毒的材料上及尚未消除的死菇上,适于酸性和湿度较大的环境中孳生。其孢子在空中传播快,繁衍迅猛,处理不及时,损失惨重。一旦发生绿色菌落,可采用以下10种方法及时进行防治处理。一、降低菇房温度和湿度,加大通风量,并用草木灰覆压霉菌...

    2136 农药使用教学 植物杀虫药有哪些
  • 生菜霜霉病防治技术
    生菜霜霉病防治技术

    1.发病症状: 幼苗、成株均可发病,以成株受害重,主要危害叶片。病叶由植株下部向上蔓延,最初叶上生淡黄色近圆形多角形病斑,潮湿时,叶背病斑长出白霉即病菌的孢囊梗及孢子囊,有时蔓延到叶片正面,后期病斑枯死变为黄褐色并连接成片,致全叶干枯。在阴雨连绵的春末或秋季发病病重;栽植过密,定植后浇水过多,土壤潮...

    2475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
  • 无公害土法巧防枣树病虫
    无公害土法巧防枣树病虫

    1.烟草 烟碱是速效性杀虫剂,无残迹。烟碱的杀虫范围广,主要用于防治蚜虫、蝽象、红蜘蛛、叶蝉、食心虫、卷叶虫、潜叶蝇、潜叶蛾等害虫。烟草石灰水配置方法:用烟叶1千克泡入10千克热水中,揉搓后捞出再放入另10千克清水中揉搓,直到再揉搓不出较浓的汁液为止。合并2次揉搓液,与10千克石灰水(其中含石灰0....

    1587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禁忌
  • 怎样防治香蕉的花叶心腐病
    怎样防治香蕉的花叶心腐病

    香蕉花叶心腐病最早是20世纪20年代在南美及东南亚报道有发生。我国1974年在广州市郊发生。到1978年以后由于检疫制度及植保措施不完善,发病率已超过50%。该病主要为害香芽蕉类(AAA)、龙芽蕉类(AAB)及大蕉类(AAB),后两种为害较轻。(1)病症叶片上出现连续或长短不一纺锤形黄绿条斑。叶片两...

    384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教程
  • 花生青枯病和茎腐病的防治技术
    花生青枯病和茎腐病的防治技术

    一、花生青枯病1、症状。花生青枯病多自开花前后开始发病,但以盛花下针期发病最重,结荚后病情有所缓和。其症状最大的特点是:病株地上部叶片急速凋萎,地下根部维管束变褐,纵部根茎部,潮湿时挤捏切口可渗出浑浊菌脓,若将根茎病段悬吊浸入清水中,可见从切口涌出烟雾状的浑浊液,此乃确诊本病的可靠依据。通常凋萎叶片...

    1166 病虫害防治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 甜瓜白粉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是什么?
    甜瓜白粉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是什么?

    甜瓜白粉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是什么?(1)症状: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但茎蔓也能发病。病初叶片上出现小白粉斑,以后被害叶片背面、正面和茎蔓布满白粉,最后转成灰色以至变成黑色小粒,即病菌的闭囊壳。白粉即病菌菌丝和分生孢子,附着在叶片或茎蔓上,不断生长繁殖,吸收植株水分和养分。由于白粉的生长,影响植株光合作...

    975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教程
  • 芹菜软腐病为害症状及防治措施
    芹菜软腐病为害症状及防治措施

    芹菜软腐病是由细菌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浸染所造成的,首要随病株剩余安排遗留在田间或堆肥中越冬。 在环境条件适宜时,病菌借雨水、灌溉水及传病昆虫如黄条跳甲、菜青虫等传达,从植株根部的天然裂口、机械创伤、虫创伤侵入,并进入导管潜伏繁衍,引起初度、再次浸染。芹菜软腐病除损害芹菜外,还能损害胡萝卜、黄瓜及十字...

    207 农作物种植水肥管理
  • 烟草曲叶病毒病的发生及防治
    烟草曲叶病毒病的发生及防治

    烟草曲叶病又称卷叶病。曲叶病广泛分布于许多热带地区,在我国云南、广东、福建及台湾烟区均有发生。2006年云南个别烟区发病率在7-11%。曲叶病的寄主范围广,包括14个科,45个属的植物,其中锦葵科、大戟科和豆科的许多植物是曲叶病的寄主。 一、发生特点 主要表现在大田期,烟株感染曲叶病后病株严重矮化,...

    351 农药使用技巧 植物病害诊断标准
  • 水稻"两病三虫"防治技术
    水稻"两病三虫"防治技术

    水稻两病三虫是指稻瘟病、纹枯病、水稻螟虫、稻飞虱、稻赤斑黑沫蝉,它们对水稻的危害较大,应重视防治。水稻稻瘟病:长期灌深水或过分干旱,偏施氮肥等致导稻瘟病发病重,水稻一生中有三个易感病时期,分别是苗期、分孽盛期和抽穗齐穗期。穗颈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应在破口期及齐穗期及早预防。稻瘟病分:苗瘟、叶瘟、节...

    2870 病虫害防治 农药英文
  • 啥时施小麦除草剂好
    啥时施小麦除草剂好

    麦田杂草在小麦播种后15—20天出现第一个出苗高峰,也是最大的出苗高峰,部分杂草在次年3月份还可能出现一个小的出苗高峰。通过大量试验观察,麦田杂草防治期有3个关键时期。1.小麦播种后出苗前是防治麦田杂草的一个重要时期。2.小麦幼苗期(11月中、下旬)是防治麦田杂草的最佳时期。3.小麦返青...

    1860 农药名字 农药使用禁忌
  • 枣树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枣树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一、主要病害1、枣锈病。该病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侵害果实。受害叶片背面散生淡绿色小点,后渐变淡灰褐色,最后病斑变黄褐色,产生突起的夏孢子堆。在叶片正面对着夏孢子堆的地方,出现不规则的褐绿色小斑点,逐渐失去光泽变为黄褐色角斑。病菌多在病叶上越冬。6月下旬降雨后,越冬的孢子开始萌芽侵入叶片,7月中旬开始...

    798 种植知识 种植常识
  • 犬细小病毒性肠炎的综合治疗技术
    犬细小病毒性肠炎的综合治疗技术

    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感染引起的犬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有2型,即肠炎型和心肌炎型。肠炎型较为多见,主要特征有4点:①病初体温升高,可达40~41℃;②先呕吐、后腹泻,粪便初呈黄色或灰黄色,而后转为番茄汁样,气味腥臭,特别难闻;③在呕吐、腹泻之后,即呈现明显的脱水症状,衰弱、消瘦,精神沉郁,眼...

    640 农药名字 病虫害图片
  • 秋播期小麦病虫害防治措施
    秋播期小麦病虫害防治措施

    秋播期是搞好小麦病虫防治的基础和关键,希望农民朋友抓住秋播这一有利时机,采取有效措施,搞好地下害虫、小麦白粉病等病虫害防治工作,力争将小麦病虫草害消灭在萌芽阶段。秋播期小麦病虫防治技术措施如下:一、搞好植物检疫秋播期间种子调运频繁,最易传播检疫性病虫,因此,必须加强检疫工作,严防检疫性病虫杂草随种子...

    2737 农药使用技术 植物杀虫药有哪些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