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花卉锈病的发生于防治

时间 : 2022-11-22 投稿人 : 裕瀚 点击 :

锈病:是由担子菌亚门冬孢子菌纲锈菌目的真菌引起的,主要危害园艺植物的叶片,引起叶枯及叶片早落,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由于在病部产生大量锈状物而得名。

花卉锈病的发生于防治 | 植物病虫害

(一)玫瑰锈病

1、症状:玫瑰的地上部分均可受害,主要危害叶和芽。春天新芽上布满鲜黄色的粉状物;叶片正面有褪绿的黄色小斑点,叶背面有黄色粉堆,后变为黑色粉堆。病叶枯黄早落。

该病可侵染玫瑰的芽、叶片、花托、嫩枝等部位,春季感病的芽呈淡黄色,芽肿大,病芽陆续枯死。秋季腋芽感病后,少数能长出叶片,冬后枯死。感病叶片正面为浅黄色不规则病斑,叶背为黑色孢子堆,叶片提早脱落。

2、病原菌:玫瑰锈病的病原菌种类多,国外已知有9种,国内已知有3种(真菌)。为担子菌短尖多孢锈菌[Phragmidiummucronatum (Pers.) Schlecht]和蔷薇多孢锈菌(Phragmidium rosae-rugosae Kasai)。玫瑰多孢锈菌(Phragmidium rose- rugosae)。

3、发病规律

(1)病菌以菌丝在芽内越冬,是来年的主要浸染源。

(2)本菌为单主寄生。不同玫瑰品种间抗病性也有差异,保加利亚红玫瑰、白玫瑰和前苏联香水玫瑰较抗病。

(3)发病适温为24-26摄氏度,降雨多是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

(4)病菌在芽或发病部位越冬。植株4月下旬开始发病,6-8月发病严重。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发病较轻;温暖、多雨或多雾病害发生较严重。

4、防治方法

(1)发现病芽及时摘除并销毁。

(2)发病时喷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喷75%的百菌清800倍液,或喷洒250-300倍液的敌锈钠。

(3)加强管理,降低湿度,注意通风透光或增施钾肥和镁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

(4)及时清除,烧毁枯枝败叶,减少浸染源。2、一般在6月下旬和8月中旬发病盛期前喷药,每隔8-10天喷1次,连续2-3次。药剂有75%百菌清800倍液,50%退菌特500倍液。

(二)贴梗海棠锈病

1、症状:叶面最初出现黄绿色小点,逐渐扩大呈橙黄色或橙红色有光泽的圆形病斑,直径6—7mm,边缘有黄绿色晕圈,其上产生橙黄色小粒点,后变为黑色。病组织肥厚,略向叶背隆起,其上长出许多黄白色毛状物,最后病斑枯死,在转主寄主桧柏上危害叶片及绿枝。

2、病原菌:梨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haraeanum,山田胶锈菌G.yamadai。

(1)我国以梨胶锈菌为主,山田胶锈菌仅在个别省发现。二者均为转主寄生菌。

(2)性孢子和锈孢子阶段危害贴梗海棠,缺少夏孢子阶段,冬孢子阶段发生在桧柏、龙柏、铺地柏和翠柏等转主寄主上,这两种锈菌在形态上极相似。

(3)性孢子器发生于叶面表皮下,近圆形或扁烧瓶形,成熟时突破表皮,孔口外露,并伸出许多授精丝。锈子器生于叶部病斑背面或叶柄病斑上,细圆筒形。病菌以菌丝在桧柏等病组织内越冬。

3、防治方法

(1)贴梗海棠种植区周围,避免种植桧柏等转主寄主;

(2)早春冬孢子未萌发前,在桧柏属植物上喷洒石硫合刑或五氯酚钠350倍液,抑制冬孢子萌发;

(3)贴梗海棠展叶后,可喷洒25%粉锈宁1 000-1 500倍液或50%多菌灵1 000倍液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也可喷洒等量式200倍波尔多液。

(三)香石竹锈病

1、症状:危害叶和茎部。受侵染的叶片两面及茎上,长有浅红褐色的疱状病斑,长1.5—8mm;病部表皮破裂形成肉桂色夏孢子堆,引起叶片和植株的枯萎死亡,后期形成黑褐色冬孢子堆。

2、病原菌:香石竹单胞锈菌Uromycesdianthi为转主寄生菌,以冬孢子越冬,翌春冬孢子萌发侵染大戟属植物,并产生性孢子和锈孢子,锈孢子再侵染石竹。本病除危害香石竹外,还危害中国石竹和美国石竹。

3、防治方法

(1)及时摘除病叶,秋后彻底清除病残体,以杜绝或减少翌年的初侵染来源。

(2)温室内保持良好通风,控制湿度。

(3)发病初期喷施代森锰锌、克菌丹等保护性药剂或用20%萎锈灵乳油400倍液。

(四)牡丹(芍药)锈病

1、症状:牡丹(芍药)叶片被侵染后,叶面无明显病斑,或有圆形、不规则形褐色小斑,叶背着生黄褐色小疱斑,破裂露出黄色粉堆,即夏孢子堆。后期叶背出现丛生或散生的暗褐色、纤细的毛状物,即冬孢子堆,在转主寄主松树上侵染枝干,引起纺锤形肿瘤。

2、病原菌

(1)松芍柱锈菌Cronartiumflaccidum为转主寄生菌。

(2)锈菌以菌丝在松树上越冬,4--6月在松树上产生性孢子和锈孢子阶段,锈孢子成熟后借气流传播到牡丹上侵染危害,并产生夏孢子堆。生长期内夏孢子重复侵染,后期形成冬孢子堆,担孢子借气流传播侵染松树。

(3)一般于牡丹、芍药开花期后发生。7—8月危害严重。温暖潮湿、多风雨利于发生,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花圃容易发病。

3、防治办法

(1)加强栽培管理,植株要种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段。

(2)秋未清除草本寄主的病株和病残体。

(3)发病期间用15%粉锈宁800倍液喷施。

(五)唐菖蒲锈病

1、症状:叶片两面均可出现橘红色疱斑(夏孢子堆),此后3~6周可环绕夏孢子堆周围产生小而黑的冬孢子堆.

2、病原菌:Uromycestransuersalis (Thuem.) Wint

3、发病规律:病害在16~280C和相对湿度80%~100%时,夏孢子经气流传播造成病害流行。目前尚未发现抗病品种。

4、防治要点:可喷洒苯来特、代森锰锌等药剂。

(六)菊花锈病

1、症状:菊花上可发生以下三种锈病。

黑色锈病:多在叶背形成褐色疱状突起(夏孢子堆).破裂后散出黄褐色夏孢子,后期生黑褐色冬孢子堆。

白色锈病:在叶背产生灰白色至淡褐色疱斑。重病植株整个叶片布满锈斑,导致叶片早枯。

褐色锈病:夏孢子堆多生于叶正面,橙黄色.长期留于表皮下,以后开孔。

2、病原菌

黑色锈病:Pucciniachrysanthemi Roze

白色锈病:Pucciniahoriana P Henn

褐色锈病:Phakopsoraartemisiae Hirat

3、发病规律:黑色锈病病菌以冬孢子堆和菌丝在病株上越冬.病菌在16~27oC之间发生侵染,一般冷凉地区发病较多。白色锈病病菌在植株芽内越冬,次年春侵染新长出的幼苗.温暖多雨有利于发病.菊花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

4、防治方法

(1)选无病植株作繁殖材料。

(2)种植地要求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土壤肥沃,通风透光。植株密度适当,不过量施氮肥。

(3)发现病叶,立即摘除烧毁;开花结束后.清除病株。

(4)发病期间.可喷洒波尔多液、粉锈宁、萎锈灵等药剂.每隔10—15天喷1次;代森锌、百菌清等药剂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关文章

  • 香椿一点蝙蛾-乔灌木苗木病虫害
    香椿一点蝙蛾-乔灌木苗木病虫害

    名称:香椿一点蝙蛾学名:类属:目录1.相关图片2.分布与危害3.形态特征4.发生规律5.防治方法6.防治药械相关图片分布与危害香椿一点蝙蛾在华东,华南,中南、东北均有分布。危害香椿,泡桐,柳树,板栗、桃、柿、葡萄等树木。幼虫钻蛀树木枝干的韧皮部和髓部,影响树木水分和养分的输导,轻则削弱树势,重则使树...

    1531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管理
  • 草莓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草莓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草莓是一种味道甘美的浆果,在市场上很受欢迎。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县草莓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但随之病害也逐渐加重。现将草莓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一、灰霉病1、症状。该病是草莓的主要病害之一,全生育期都可发病,尤以采收后发生普遍,果实成熟期发病症状最明显。叶片受侵染后,形成褐色病斑,...

    1256 农药名字 农药使用禁忌
  • 一品红菌性叶斑病
    一品红菌性叶斑病

    症状 叶、叶柄及茎发病。叶初生水浸状针头大失绿斑点,后病斑扩大化变褐色,中央呈溃疡状。病原物Corynebacterium poinsettiae Starr et Pirone。病原细菌短杆形,大小为1.0-3.0*0.3-0.8微米,发育温限为7-36℃,以15-30℃为适宜温度。传播途径和发病...

    1321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方法
  • 大豆红蜘蛛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大豆红蜘蛛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大豆红蜘蛛为朱砂叶螨,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2007年受高温干旱影响,大豆红蜘蛛在黑龙江省大发生面积达1.2亿亩,造成大豆严重减产。据调查,近几年,大豆红蜘蛛的为害已上升为主要地位,一般使大豆减产20-30%,严重地块减产70-90%。一、形态特征。成虫体长0.3-0.5毫米,红褐色,有4对足。雌螨...

    1945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使用说明
  • 兰花病害及防治技术
    兰花病害及防治技术

    根据植物病害分类法,现将兰花病害分为细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和病毒病害.一,细菌性病害有兰花腐烂病.根据发病部位不同,把兰花腐烂病分为蘖腐病和软腐病.症状:蘖腐病症状――蘖芽基部呈水渍状绿豆大小的病斑,后成为暗绿色烫伤状大斑块,蔓延到芽鞘外部,呈深褐色腐烂;软腐病症状――在叶的末端出现水浸状的暗绿色斑...

    1999 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 兰株在培养中常见病症的诊断防治
    兰株在培养中常见病症的诊断防治

    就大多数人来说,兰花高贵娇生惯养,在日常管理中最费心思的莫过于对兰株产生的异常情况(如根细嫩,瘦弱,或衰败坏死,叶有黑斑,褐斑,锈斑,叶烧,叶干失水,整株兰花衰败黄化,新芽长出就坏死等)的防治处理了。 兰株出现异常情况首先要分清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环境因素,营养因素,还是病虫害因素造成的,找出原因后...

    2740 种植常识 种植方法
  • 西红柿种植技术--西红柿病害防治
    西红柿种植技术--西红柿病害防治

    西红柿灰霉病防治须“八改”西红柿灰霉病是棚室栽培西红柿最次要的病害之一,它喜高温高湿,冬春季棚室内大方候非常合适其发作展开。近年来随着病菌抗药性的加强,防治越来越艰难。根据实验示范推行的后果,对保守防治办法必需中止8个方面的改进,才干获得较好的分析防治成效。严防西红柿空心果进...

    1408 种植科普 种植指南
  • 水稻纹枯病如何防治?
    水稻纹枯病如何防治?

    一、要选用熟期适中的抗病品种。二、要减少菌源,翻地前清除田间稻草,插秧前打捞净垃圾根槎和杂草,夏锄时及时除净杂草。三、要浅水灌溉不积水。四、要科学施肥,氮、磷、钾配合施用,防治水稻徒长倒伏。如果田间发病,立即用50%退菌特可湿粉每亩50克,加水75公斤喷雾防治,也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粉,50%多...

    527 病虫害原因 农药使用技巧
  • 无公害蔬菜病虫防治技术(之四)
    无公害蔬菜病虫防治技术(之四)

    四、科学用药  蔬菜病虫害种类多,繁殖快,危害重,当前大多病虫仍需以药剂防治来控制,才能确保蔬菜生产的高质稳产。在药剂防治前先要弄清防治对象(什么虫什么病),选择对口农药,详细阅读使用说明,避免盲目用药;注意适期施药。施药人员必须遵守《农药安全使用规程》,注意安全施药,防止药液接触皮肤和进入体内。施...

    494 种植技术 蔬菜种植知识
  • 沙糖桔秋稍应注意的病虫害
    沙糖桔秋稍应注意的病虫害

    沙糖桔秋稍生长期及秋梢转绿老熟期的注意事项:一、八月份:即秋梢生长期。这个时期要注意:1、结果树立秋前后放秋梢。2、果多树弱,叶少的树,在放梢前后根据树体挂果及叶色再补施一次速效肥。3、放梢期间注意保持柑园土壤有足够的水份。遇高温干旱则应晚灌早排。4、放梢后自剪前适当疏去部分过多过密过强过弱的新梢,...

    2717 农作物种植技术 果树种植教学
  • 阴雨天气如何防龙眼沤花
    阴雨天气如何防龙眼沤花

    龙眼开花遇连绵阴雨天气,花药不开裂,授粉受精困难,花开成堆,造成沤花烂花,不结果或结果不理想。宇花灵科技在此提醒果农注意防止沤花现象。1.做好疏花工作。花穗短、侧花穗多、花蕾密集的,开花前需进行疏花,可疏去中心花穗,留分布合理的侧花穗4-7个花枝以开花、结果,合理的疏花可增加树体通风透光性,防止沤花...

    1072 农药使用技术 植物杀虫药有哪些
  • 美国竹柳常见病害防治
    美国竹柳常见病害防治

    美国竹柳不仅是重要的造林绿化树种,也是防护林和水土保持、庭院绿化的先锋树种,还可被广泛用于工业原料林,能源林方面大面积造林。美国竹柳易感腐烂病、溃疡病和枯萎病,若防治不及时,会影响街道绿化及造林效果,如若大面积造林不采取预防,势必造成很大损失。1,柳树溃疡病溃疡病是杨柳科的一种严重病害,主要为害新疆...

    619 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 大棚西瓜田杂草综防技术
    大棚西瓜田杂草综防技术

    近年来东台市大棚西瓜田草害呈加重趋势,成为影响西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有效控制杂草危害,保证西瓜正常生长,笔者通过近几年的调查研究,摸索出一套安全性高。除草效果好的杂草综合控制技术。 杂草发生概况 种类多 主要灰绿藜、苋、凹头苋、反枝苋、马齿苋、野西瓜苗、铁苋菜、苍耳、鳢肠等阔叶杂草和马唐、...

    2222 农药使用说明 病虫害防治
  • 桂花叶部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桂花叶部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桂花褐斑病、桂花枯斑病、桂花炭疽病是桂花常见的叶部病害,这些病害可引起桂花早落叶,削弱植株生长势,降低桂花产花量和观赏价值。桂花褐斑病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褪绿小黄斑点,逐渐扩展成近圆形病斑,直径2至10mm,或因病斑扩展受叶脉限制成为不规则病斑。病斑黄褐色至灰褐色,病斑外围有一黄色晕圈。褐斑病一般发...

    405 农药肥料品牌 农药使用技术
  • 如何避免买到假劣农药
    如何避免买到假劣农药

    一是要到合法的农药经营单位购买农药。国家规定,农药经营单位,必须有工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而且在营业执照上的经营范围内必须标明可经营农药。二是要到诚信度高、在地方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农药经营单位购买农药。三是要正确选购农药,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要请教当地农业植保技术人员。四是购买农药后,一定要向经销商索...

    657 农药使用方法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