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草莓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时间 : 2023-04-10 投稿人 : 星空 点击 :

草莓是一种味道甘美的浆果,在市场上很受欢迎。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县草莓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但随之病害也逐渐加重。现将草莓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草莓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 植物病虫害

一、灰霉病

1、症状。该病是草莓的主要病害之一,全生育期都可发病,尤以采收后发生普遍,果实成熟期发病症状最明显。叶片受侵染后,形成褐色病斑,潮湿情况下形成一层淡灰色的分生孢子。叶柄、果柄受侵染后,病斑环绕叶柄变褐,最后萎蔫干枯。幼果受侵染后,开始形成单个褐斑,后使果实腐烂,果肉组织变软,呈水渍状,失去香味和色泽,后期病部密生灰色霉状分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随风和水传播到其它植株上再侵染。

2、防治方法。⑴深沟高畦,实行地膜满畦覆盖。一般沟深30-40厘米,同时把地膜盖在畦面上到近沟底处,以减少果实与土壤接触发病,加快排水,减轻危害。⑵增施有机肥,适施氮、磷、钾。控制氮肥用量,防止徒长,同时要合理密植,每亩控制在8000株以内,以利通风透光。⑶适量补充微肥,提高抗病力。在幼叶开始生长时和蕾期喷施硼酸、硫酸铜、硫酸锰等。⑷早春及时清除枯叶,减少越冬病菌。⑸药剂防治,抓好早期预防,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喷雾,从现蕾开始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3次。

二、白斑病:俗称蛇眼病

1、症状。受害叶片出现圆形病斑,直径2-4毫米,中间灰白色,边缘紫红色,似蛇眼。匍匐茎、果柄、花萼也能受害。

2、防治方法。⑴农业防治:春季撤除防寒物时,将病枯茎、叶,清除干净;适当降低种植密度,雨后及时排水,中耕除草,保证通风透光良好。开花结果期,发现病叶及时摘除,防止蔓延,病害重的地块,采果后全园割叶,集中烧毁。⑵药剂防治:在花序显露至开花前,喷保护剂2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或大生M-45等。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或40%多菌灵8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3次,效果良好。

三、叶枯病

1、症状。易与白斑病相混。叶枯病发病部位是叶片的边缘,呈椭圆型或V字型,初为紫红色圆形或不规则型小斑点,后扩大成有轮纹的大病斑,病斑中心为褐色,边缘紫红色。

2、防治方法。同白斑病。

四、白粉病

1、症状。草莓的地上部分都能感病。叶片受害后,初期呈现暗色病斑,大小不一,继而在叶背病斑上产生白色粉状物,后期叶片萎缩,干枯。幼果受害后停止生长发育,在果实上密布一层白粉。该病在温室内发生较严重。

2、防治方法。⑴加强管理,培育壮苗。摘除病叶集中烧毁或深埋。⑵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退菌特喷雾进行防治。

五、枯萎病

1、症状。发病初期叶片生长缓慢,3片小叶中有1-2片变褐,全株枯萎而死。剖开病株的根冠、叶柄、果柄维管束变为褐色。

2、防治方法。⑴病田实行3年以上轮作制,避免连作。⑵注意田间卫生,及时拔除并烧毁病株以及病残体。⑶用太阳热消毒法进行土壤处理。具体作法是:草莓果实采收结束后,将地里植株全部拔除,然后翻耕土壤、整畦、浇水,用塑料布覆盖一个月左右,依靠太阳能使土壤温度达到50℃左右,进行高温消毒。

六、病毒病

1、症状。常见的草莓病毒病主要有以下五种症状:⑴斑驳型:叶面不规则退绿、黄化,呈现斑驳。⑵褐边型:叶片边缘呈黄褐色。⑶枯斑型:叶面有坏死枯斑,枯斑呈不规则圆形。⑷脉暗型:在苗期,叶正面脉呈现黑色,叶反面脉呈黄褐色。⑸皱缩型:叶片皱缩,叶面不平整或匙状。多数一株一症,少数一株多症。夏季气温较高时,病株矮小,症状不明显或消失,但产量和质量明显降低。

2、防治方法。和其他农作物病毒病一样,除农业防治措施外,还应特别注意传毒媒介的防治。该病的传毒昆虫为蚜虫,用速灭杀丁等菊脂类农药防治蚜虫,每隔10-15天喷一次,喷2-3次。

防治草莓病害,除以上各病的特殊防治措施外,介绍综合防治措施如下:

⑴培育无毒苗。并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消毒。在进行生根粉浸根的同时,按0.1%的比例加入代森铵,或用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泡植株5分钟。⑵土壤处理。栽前每亩用65%可湿性代森铵1公斤,掺细土15公斤,沟施或穴施。⑶覆盖地面。用地膜或麦秸等覆盖地面,减少病害土传机会,同时提高地温,利于植株生长发育,提高抗病力。⑷加强栽培管理。搞好田间卫生。在施足腐熟有机肥的同时,结合追施化肥,使植株生长健壮,及时拔除病株、摘除病叶销毁。合理密植。⑸定期换种。一般在新栽植区的周围2公里以内无老园时,应4-5年换种一次,周围有老园区,2-3年换种一次。若遇到草莓长势衰退,产量降低就应提前换种。

相关文章

  • 菊花锈病防治
    菊花锈病防治

    菊花锈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茎秆。病初在叶背产生淡黄色斑点,并出现隆起的淡褐色或铁锈色疱状物;叶面出现淡黄色斑点,稍凹陷,不久疱状突起开裂,散出黄褐色粉末。温暖高湿有利于发病。4-5月份雨季及秋末多雨天气发病较重。发病前定期用80%代森锌500-700倍液喷雾,可以预防该病发生。发病初期病斑未破裂...

    1593 农药使用说明 病虫害防治
  • 春季上市黄瓜要防止歇秧
    春季上市黄瓜要防止歇秧

    大家都知道,春节前黄瓜价格一般是一年中价格最高的时候。菜农们为了在年前夺得高效,一般都会增加蘸瓜量和留瓜量,这样就“掠夺”了植株营养,导致年后黄瓜普遍长势弱,叶片发黄、瓜条变短、结瓜部位上移,很多棚室出现严重瓜打顶现象。如果再遇到连阴天,极易导致 “歇秧&rdqu...

    1284 植物病虫害原因 农药种类
  • 苯菌灵
    苯菌灵

    三唑酮:制剂单剂如15%、20%、25%可湿性粉剂,10%、12.5%、20%乳油,10%粒剂等。混剂如:本品+多菌灵,本品+多菌灵+梅藻酸钠,本品+克菌丹,本品+霜脲氰+丙森锌,本品+硫磺,本品+灭菌丹等。分析方法GC/HPLC。作用机理与特点通过强烈抑制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改变孢子的形态和细胞膜...

    1654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病虫害图片
  • 黄瓜蔓枯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黄瓜蔓枯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青瓜网青瓜小编又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提高产量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就和青瓜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黄瓜蔓枯病又称为黑色茎蔓腐朽病、黑色斑驳腐朽病等,为各黄瓜栽培区均会遍及发作的一种重要真菌性病害。近年来跟着保护地...

    224 植物农药残留防控措施
  • 玉米矮花叶病的综防措施
    玉米矮花叶病的综防措施

    玉米矮花叶病,在整个生育期中均可感染此病,其中以苗期到7叶期发病最盛。被害玉米病叶褪色失绿呈斑驳花叶状,早期感染的幼苗,根茎腐烂,过早死亡。防治该病的综合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无病区种子及抗病品种,培育壮苗。调整玉米播期 春玉米提倡地膜早播,于4月底前播种结束。夏玉米推迟到6月中旬后...

    1261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方法
  • 防风种子特性和环境条件要求
    防风种子特性和环境条件要求

    种子特性防风种子寿命短,发芽能力较低。一般隔年种子发芽率严重降低或丧失发芽能力,不能贮藏可提高发芽率。种子新鲜种子发芽率75%-85%。低温贮藏可提高发芽率。种子播种前需放在温水中浸泡18-24小时,使其充分吸水以利发芽。人工种植必须用当年新产种子,经过适当处理后,方可播种。种子千粒重4.13-5....

    1056 农药使用方法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 田间杂草--曼陀罗
    田间杂草--曼陀罗

    曼 陀 罗学 名 Datura stramonium L.属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广布全国各地。主要为害棉花、豆类、薯类、蔬菜等。形态特征 茎粗壮直立,株高50—150cm,光滑无毛,有时幼叶上有疏毛。上部常呈二叉状分枝。叶互生,叶片宽卵形,边缘具不规则的波状浅裂或疏齿,具长柄。脉上生有疏...

    2536 农药名字 病虫害图片
  • 大豆灰斑病的防治
    大豆灰斑病的防治

    大豆灰斑病也称蛙眼病,是大豆主要的叶部病害,大豆叶片受害后影响光合作用、降低产量并影响品质。大豆灰斑病首先由Hara在日本发现,现已在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德国、朝鲜、印度、委内瑞拉、危地巴拉、中国等地都有分布。我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福建、四川、广西、云南等省。其...

    2153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教程
  • 如何防治玉米矮花叶病毒病
    如何防治玉米矮花叶病毒病

    玉米矮花叶病毒病症状我国1966年在河南辉县首次发现,接着陕西、甘肃、河北、山东、山西、辽宁、北京、内蒙古也有发生。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感染。幼苗染病心叶基部细胞间出现椭圆形褪绿小点,断续排列成条点花叶状,并发展成黄绿相间的条纹症状,后期病叶叶尖的叶缘变红紫而干枯。发病重的叶片发黄,变脆,易折。病叶鞘...

    2992 种植知识 种植科普
  • 梨树的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梨树的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1)幼年梨树的生长量较小,在管理上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1、种植当年,要薄肥勤施,在阴雨天撒施少量尿素等氮肥,在晴天浇稀人粪尿,间隔一星期或半个月进行一次。2、及时防治病虫害,在喷药时要药液中加入0.25%左右的尿素或磷酸二氢钾,也可加入其它市场上有销售的叶面肥,来促进梨树的营养生长,尽快形成树冠。...

    2952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 用生态技术防治蔬菜病害
    用生态技术防治蔬菜病害

    清园 一茬蔬菜收获后,很多病菌附在蔬菜残枝上散落田间,它进入壤中,成为下茬蔬菜的污染源。因此菜农应在蔬菜生长后期加强病害防治,直接减少病原菌基数,并且在每茬蔬菜收获后,彻底清除蚓司残枝树叶,对易感根系病害的蔬菜还要清除残根。 深耕 深耕的目的是破坏病菌的生存环境,一般要求每次收 获后深40厘米,借助...

    1399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使用教学
  • 农药常识--药剂药效的测定方法
    农药常识--药剂药效的测定方法

    测定一种药剂的药效好坏,可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林间药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主要是测定一种药剂的毒性、毒力或比较几种药剂毒力的大小。室内试验的结果,除可作为药剂的初步筛选的根据外,还可为林间试验提供参考。有时在林间发现的问题必须拿回室内作比较精细的试验研究。林间试验主要测定或比较药剂在林间条件下的药效,其...

    1890 农药使用教学 种植病虫害原因
  • 蔷薇锈病防治
    蔷薇锈病防治

    蔷薇锈病 锈病可危害多种花卉,依寄主不同可分为蔷薇锈病、芍药锈病、菊花锈病、萱草锈病等。(1)症状:蔷薇锈病主要危害玫瑰、蔷薇、月季。植株受害后,叶正面出现小黄点,背面出现小黄斑,外围有褪色环。随病情发展,病部产生粉红色粉末,即病菌的锈孢子器,以后叶背又产生多角形的较大病斑,约3~5mm,并着生黄...

    2498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知识
  • 警惕4-D丁酯类除草剂飘移引发药害
    警惕4-D丁酯类除草剂飘移引发药害

    4-D丁酯类农药作为玉米田除草剂因其价格低廉、使用方便、效果好而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但其在使用过程中,会因在喷药时雾滴的飘移等原因而引起大豆、果树、五味子等中药材、蔬菜、瓜类、向日葵等作物产生药害;又因该药剂有强挥发性,很容易因二次飘移对上述敏感作物产生二次药害。在此提醒广大农民朋友,在使用2,4-...

    854 农药 种植病虫害原因
  • 怎样使用草甘膦
    怎样使用草甘膦

    一、选用喷雾器喷头孔径要小。草甘膦药液成细雾状喷施,除草效果最佳,因此,选用0.8mm孔径的喷头比常用的1.0mm孔径的喷头效果好,同时要注意防止药液随风漂移造成农作物受害。二、兑水要少而精。近年来试验表明,采用高浓度喷施技术,每亩用药兑水“一背(15公斤)”,草甘膦含量控制...

    677 农药肥料品牌 农药英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