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灰斑病也称蛙眼病,是大豆主要的叶部病害,大豆叶片受害后影响光合作用、降低产量并影响品质。大豆灰斑病首先由Hara在日本发现,现已在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德国、朝鲜、印度、委内瑞拉、危地巴拉、中国等地都有分布。我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福建、四川、广西、云南等省。其中以黑龙江的发生和危害最为严重。20世纪60年代初,此病主要在三江平原严重发生,20世纪80年代扩展到全黑龙江省,1985年和1986年此病在黑龙江大流行,受害面积达130余万公顷,病粒率在20%以上,重者达50%~70%,减产2.5亿千克。灰斑病不仅使受害子粒变小,影响产量,子粒病斑还影响外观,发芽率降低,蛋白质含量降低2.9%,含油量降低1.2%,使商品大豆等降价,限制出口。
大豆灰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子叶、茎、荚和种子。植株和部分豆荚被感染后,均形成病斑,成株叶片病斑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大部分呈灰褐色,也有灰色或赤褐色,病斑周围暗褐色,与健全组织分界明显。茎秆上病斑为圆形成纺锤形,灰色,边缘黑褐色。豆荚上、种皮上和子叶上也能形成病斑。此病主要危害成株叶片,病斑最初为褪绿圆斑,后成为边缘褐色、中央灰色或灰褐色蛙眼状斑,直径1―5毫米,也可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斑,潮湿时叶背病斑中央部分密生灰色霉层,病重时病斑合并,叶片枯死,脱落。子粒病斑明显,与叶片病相似,为圆形蛙眼状。边缘暗褐色,中部为灰色,严重时病部表面粗糙,可突出种子表面,并生有细小裂纹,轻病粒仅产生褐色小点。
大豆灰斑病属真菌病害,病原为大豆尾孢(Cer―cosporasoiinaIlara),属半知菌亚门尾孢属。分生孢子梗从寄主气孔伸出,5―12个束生,淡褐色,不分枝。分生孢子无色,倒棍棒状,基部钝圆,顶部尖细,有1~9个分隔。分生孢子萌发时从两端细胞产生芽管,有时也可从中部细胞长出。
病菌生长最适温度为25~28℃,病菌寄主范围窄,除大豆外,仅能侵染野生大豆。病菌有生理分化现象。美国用16个鉴别寄主,鉴定出11个生理小种,我国黑龙江省用6个大豆品种作为鉴别寄主,鉴定出11个生理小种。其中1号、7号和10号小种出现频率最高,分别为50%,22%和9%。病菌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病种子或病株上越冬,病残体为主要的初侵染来源。表层土中的病残体越冬后遇适宜环境可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带菌种子发芽率稍低,长出的幼苗虽子叶上可产生病斑产生分生孢子,但黑龙江省大豆苗期气候干旱,不易形成分生孢子,因而种子带菌对后期发病影响不大。分生孢子寿命较短,在干燥情况下,叶面上降落的分生孢子两天后侵染率降低26%,4天降低94%,6天后完全失去侵染力。病种子长出幼苗后,子叶上形成病斑,生产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重复传播危害成株各部分。在东北一般6月上中旬发病,7月中旬进入发病盛期,温度偏高、湿度偏大,多雨,此病发生严重。8、9月份雨水多的年份,种子带病率高。苗期遇低温多雨的天气,土壤潮湿,地温低,幼苗出土困难发病重。大豆开花结荚后如遇多雨天气,相对湿度大,病害会很快流行。
品种抗病性明显影响病害在田间的流行,高感品种往往在田间发病早、蔓延快、病斑多,形成孢子量大。抗病品种则发病晚、病斑少,形成孢子量小。大豆品种资源中抗源丰富,获得抗病品种不十分困难。但病菌的适应性较强,致使品种保持抗性的年限短,如绥农8号。另外,种子带菌率高,病株残体未清理彻底以及大豆连作等使田间菌量大,发病也较重,低洼高湿地发病常常高于岗地。
灰斑病的防治着重于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加强农业防病措施,流行年适期喷药,也可收到很好的效果。抗灰斑病的品种资源较丰富,近年己培育出合丰29,垦农4号、东农42号、长农16,东农43号和东生1号等抗病品种,但品种抗性持续时间较短,需经常监测各地病菌生理小种组成的变化,以便选择新的抗病品种。研究证明,大豆品种对灰斑病的抗性是由一对显性抗病基因控制的,可有效地通过一次杂交和简单回交,成功地获得抗病品种。但也容易由新的生理小种的产生和变异而丧失抗性。应用抗病品种同时也应避免重茬种植,注意合理轮作,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收获后及时翻地,减少越冬菌量。根据品种特性合理密植,加强栽培管理,控制杂草,降低田间温度。根据病情发展及气象预报,央荚和籽粒与易感病期喷药,以控制籽粒病害。如能准确地测报病害,可节约大量不必要的药剂防治费用,提高防病效果,并防止抗药性的产生,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常用药剂有多菌灵胶悬剂5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