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葡萄霜霉病及其防治

时间 : 2022-11-02 投稿人 : 誉祺 点击 :

霜霉病是葡萄的主要病害之一,它主要危害叶片,常常造成大量叶片干枯脱落,严重削弱树势,致使葡萄果穗不能正常发育,甚至不能成熟,使之当年减产,同时枝条成熟不良,易受冻害,影响下年产量。应引起足够重视。

葡萄霜霉病及其防治 | 植物病虫害

一、病害症状

葡萄霜霉病病菌可以侵染枝蔓、果穗、叶片等所有绿色幼嫩组织,但以危害叶片最重。

1、叶片。发病初期呈半透明边缘不清晰水渍状不规则病斑(摘下叶片向阳光透视清楚可见),数日后病斑部位变淡绿色,形状不规则,边缘界限不清,病斑背面着生白色毛绒绒霜状霉层,因此得名霜霉病。霜霉层后期变灰白色,病斑逐渐扩大到1cm以上,呈黄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像火烧焦枯,病叶早期脱落。叶从受害至脱落的颜色变化为水渍状--→淡绿--→黄绿--→红褐色和叶片背面着生白色霉菌层,这是识别霜霉病的主要特征。

2、新梢。新梢感病后,被害处生水渍状病害斑,表面有黄白色霉状物,病斑纵向扩展较快,颜色逐渐变褐色,稍凹陷,严重时新梢停止生长而扭曲枯死。

3、果粒。幼嫩果粒极易染病,病幼果变灰色,果粒和果柄表面密生白色霉菌,较大的果粒染病处形成褐色病斑,生长受阻发育不均衡,近成熟期遇雨易形成裂果。后期即是叶片严重发病果粒却发病很少,此特点与炭疽病、白腐病有明显区别。白绿色品种果粒病部变灰绿色,红色品种病粒变粉红色,一般不生霜霉菌层,病粒近成熟时易脱粒。穗轴发病处变褐色,易折断。

二、病源及发病规律

1、病原。葡萄霜霉病是葡萄单轴霉菌寄生引起的。

2、越冬。葡萄霜霉病病菌以菌丝体潜伏在芽中,或以孢子随病残叶片在土壤中越冬,来年春萌发后进行初次侵染。

3、传播方式。当气温达11℃时,卵孢子在水中或潮湿土壤中萌发,生出孢子梗,其顶部形成孢子囊,借风、雨和露水传播,在有水滴的情况下萌发产生游动孢子,借雨水及溅到近地面的葡萄幼嫩组织进行侵染。另外,卵孢子开裂释放出游动孢子,必须在潮湿的空气条件下进行,风是迅速有效的传播介质。孢子囊一般在晚间形成,侵染多在早晨进行,孢子囊在阳光下暴露数小时即失去活力。

4、传播过程。传播过程总是在水中发生。一般要经过孢子囊萌发,游动孢子的释放和萌发,以及侵入寄主三个时期。

5、潜育期。葡萄霜霉病潜育期为5--18天,大多数为7--10天。主要随环境条件和寄主抗性不同而变化,7月末到9月初的潜育期常常是5天,以温度高低而转移。感病品种在22--24℃条件下潜育期最短仅4天,而在12℃时则延长至13天。

6、气象条件。葡萄霜霉病是一种流行性病害,低温、多雨、多雾、多露的条件有利此病的发生和流行。辽宁北部地区一般在6月中下旬雨后开始发生,7月份加重,8月份进入发病盛期。笔者观察,夏季气温在22--27℃,连续10天阴雨,或每隔8--15天降1次暴雨,空气湿度达95%以上时,便出现1次发病高峰。这是因为水雨对葡萄霜霉病害流行有双重作用,一方面阴雨连绵刺激葡萄幼嫩组织,产生高感新梢,另一方面又加速病原孢子的形成、萌发和侵染。

7、栽培技术。品种间的抗病性差异比较明显,如巨峰、黑奥林、先锋、红富士、早生高墨等品种比较抗病,而新玫瑰、玫瑰香、山葡萄等品种则易染病。栽培管理不佳,如施肥不当,偏施或重施氮肥,枝梢徒长,组织成熟度差,会使病害加重。

三、综合防治

1、清除病源。晚秋结合修剪,彻底清除病枝叶及地面残枝落叶、病果,集中带出园外深埋或烧毁。

2、科学施肥。增施腐熟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抗病能力。

3、加强管理。及时整枝、及时掰副梢,摘心,去徒长枝,防止枝蔓和叶片过于密挤,使枝、叶、果留量保持适宜比例。保护地栽培应重视通风排湿、温度和光照管理。另外,选用抗病品种。

4、喷药保护。抓住病菌初次侵染前的关键时刻,喷施1:0.5--0.7:200倍式波尔多液(必须选择优质的生石灰和硫酸铜,以正确的方法配制成的),第1次喷药后,每隔半月喷1次,一般喷3--4次,即可取得良好的预防效果。由于病菌从叶片背面的气孔侵入的特点,因此喷药的重点是叶片背面。这是预防霜霉病发生行之有效的经验,同时节省开支,特别是对发展无公害葡萄有一定意义。这一经验值得果农朋友借鉴。

5、喷药治疗。发病后立即改用50%瑞毒霉锰锌600倍液喷施。施用后瑞毒霉立即进入植株体内,随水分运输至各部位杀死病菌。代森锰锌成份残留于表面,防止病菌侵入,起保护作用,尤其是侵染盛期用此药效果最为明显。同时锰锌又是葡萄生理所需元素。但瑞毒霉锰锌喷施次数过多或逐年长期使用,会引起抗药性,要和其它保护剂配合使用,每年限用2--3次。

孙执中(辽宁省开原市高中,112300)

王丽颖(辽宁省开原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站)

摘自2003年第8期《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相关文章

  • 春季花木病虫害的防治
    春季花木病虫害的防治

    早春,大多数病菌处于休眠的末期,这时病菌多集中在病株、病叶和枯枝落叶上,要及早清除这些病株、病叶,并进行集中烧毁或深埋,这样可大量地消灭病菌和病源。玫瑰锈病、月季黑斑病和白粉病等病菌都集中花木的枝、叶和嫩芽内过冬。在花芽萌动前剪除这些花木有病的部位,并喷施2~4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可有效地减轻花木春季...

    708 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 苋菜白锈病的防治方法
    苋菜白锈病的防治方法

    苋菜属一年生草本,苋菜喜温暖,较耐热,苋菜原产我国、印度及东南亚等地,我国自古就作为野菜食用。现全国各地均有培养。那么,苋菜白锈病应该怎样防治呢? 苋菜白锈病叶片发病症状 苋菜白锈病叶片发病初期发生淡黄色至黄绿色斑驳,后扩展,边际不明显,叶背发生圆形至不规则形白色疤斑,后期疙斑决裂,散出白色粉状物。...

    2495 农药肥料
  • 绿豆轮纹病的防治方法
    绿豆轮纹病的防治方法

    绿豆轮纹病处理侵染绿豆外,还会危害小豆、菜豆、蚕豆等,引起褐斑病发作,主要危害叶片,造成叶片无法正常工作,对产量影响比较大。那么对于绿豆轮纹病该怎么防治呢?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发生症状绿豆轮纹病主要危害叶片,出苗即可染病,但是后期发病比较多,叶片染病时,初生褐色圆形病斑,边缘呈红褐色,病斑上出现...

    2127 农药使用禁忌
  • 半边莲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半边莲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病害:立枯丝核菌、镰刀菌、葡萄孢菌、腐霉菌。虫害:蚜虫、潜叶蝇、蓟马、白粉虱、蛾蝶类害虫、蛞蝓等。常见问题及主要病虫害:1、常见问题:植株倒伏。原因:受葡萄胞菌属(Botrytis)侵染引起的茎腐病;受枯苗菌属(Pythium)侵染引起的立枯病。解决方法:不要让植株生长在长期潮湿的基质里;避免茎秆在...

    2176 种植知识 果树种植教学
  • 金针菇丛枝病的防治
    金针菇丛枝病的防治

    金针菇只长菌柄不长菌盖,俗名金针菇丛枝病,或针尖菇,这是一种非侵染性的生理病害。其菌盖停滞在原基发育时的幼小形态,其直径约为1~2毫米。整丛菇体呈胡须状,单个菇体短而尖细,无菌盖,中下部稍粗一些,形似针头。子实体生长受到严重抑制,几乎无产量。 其发病的病因:这是由于菇场通风不良,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湿...

    749 植物病虫害原因 农药使用指南
  •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1、马铃薯晚疫病 为真菌性病害,典型症状是感病叶面有黄褐色或黑色病斑,雨后或露水刚干时叶背有白霉。有利于晚疫病流行的温度为20—24℃,平均相对温度在80%以上。该病为气流传播,扩展蔓延很快,染病后只需几天的时间,薯苗就会出现大面积死亡现象,并可引起田间贮藏期间大量烂薯。防治方法是:中心病株出现后及...

    2638 病虫害防治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 春季菜花散花原因及防治
    春季菜花散花原因及防治

    春菜花“散花”即春菜花在花球膨大过程中,花枝提早伸长,伸长程度不一,花球散开,向外生长,没有一个生长中心,致使花球松散、不抱心。有些花球的花枝伸长后表现紫绿色绒状,生长一段时间后花枝形成花蕾,整个花球呈鸡爪状。既降低了食用价值及商品性,又使产量大大减少,因此,积极加以预防非常...

    765 农药使用说明 病虫害防治
  • 施用细菌农药的注意事项
    施用细菌农药的注意事项

    细菌生物农药具有杀虫率高、不污染环境、对人畜无害、不诱发害虫产生抗药性等优点,它是当前蔬菜无公害栽培重点推广使用的新型保护药剂。由于使用时的天气条件会影响到细菌性农药中的细菌活性,以致影响到防治效果,因此必须注意使用时的天气条件。 一看温度:细菌生物农药的活性成分是蛋白质晶体和有生命的芽孢。在低温条...

    1248 农药使用指南 病虫害图片
  • 农药安全合理使用方法
    农药安全合理使用方法

    一、正确选购农药要安全有效地使用农药,首先要选购合适的农药;选购优质、对口的农药是保证安全、有效使用农药的前提;如果选用不当,不但达不到防治病、虫、草等危害的目的,而且是一种浪费,甚至可能使作物产生药害,严重的则会造成环境污染,给人类生存带来威胁。选购农药要注意对症买药和认真识别假劣农药。1、购买适...

    1646 农药使用方法 农药使用技术
  • 除草剂-利谷隆(玉米)
    除草剂-利谷隆(玉米)

    【商品名称】Lorox【通用名称】利谷隆(Linuron)【加工剂型】50%可湿性粉剂【用药量】利谷隆的药效受土壤质地的影响小于土壤有机质。50%利谷隆可湿性粉剂在土壤有机质含量1%一2%时,砂质土每公顷用1.0~1.7千克,壤质土用1.2~2.25千克,黏质土用1.3~2.7千克;土壤有机质含量3...

    2213 农药使用教学 农药使用方法
  • 黄桃常见病虫害有哪些?防治技术讲解
    黄桃常见病虫害有哪些?防治技术讲解

    目前正是黄桃的上市季节,黄桃不仅味道甘甜,肉质软糯,还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除了能鲜食外,换加工成罐头。而在黄桃种植时会遭受多种病害的侵袭,那么黄桃有哪些常见的病害呢?该如何防治呢?一起来看看吧。一、黄桃常见病害1、黄桃细菌性穿孔病:这种病害主要是黄桃枝条的病变组织越冬,等翌年春季气温回升后,病变组织...

    1018 农作物种植知识
  • 苦瓜猝倒病
    苦瓜猝倒病

    又叫卡脖子、绵腐病。育苗畦中的幼苗,往往造成幼苗成片死亡,导致缺苗断垄,影响用苗计划。病原与危害状猝倒病的病原为真菌中藻状菌的腐霉和疫霉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由卵孢子和孢子囊从苗基部浸染发病。病菌在土壤中能存活一年以上。种子在出土前被浸染发病时,则造成烂种。幼苗发病,茎基部产出水渍状暗色病斑,绕...

    2183 果树种植教程 农业种植教程
  • 反季节苦瓜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反季节苦瓜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炭疽病:1、症状:叶片出现圆形至不规则病斑,由灰白色变成褐色;茎蔓上病斑椭圆形,边缘褐色,稍凹陷;果实初期近圆形水渍状褐色病斑,后呈黄褐色稍凹陷。湿度大时病斑表面有粉红色粘液。2、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采用无病种子,与非瓜类作物3年以上轮作,加强通风排湿,增施磷钾肥,及时清除病残体...

    2318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 如何诊断作物农药药害
    如何诊断作物农药药害

    针对作物产生的药害,由于病害因素、缺肥因素及作物生理障碍等因素的存在,从而使鉴别的难度增大。遇到药害后,作物生长异常的,诊断诮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作物出现的异常症状是否是在施药后期内发生的,应核 实所用的农药品种、使用时期、用量和用法是否正确。第二,调查邻近同一种作物田块是否不相同的异常症状,以排除...

    900 农药名字 种植病虫害原因
  • 无公害防治兰花病虫害
    无公害防治兰花病虫害

    无公害防治兰花病虫害古已有之,近代也屡见不鲜。兰花病虫害无公害防治具有行之有效、成本低廉、取材容易、无副作用等特点。下面介绍一些民间流传的小偏方。一、茶麸茶麸,系茶籽榨油后剩下的渣料,农民常用来洗涤衣服。茶麸中含有皂素和糖苷,对害虫有很好的防治作用。防治方法:1.将捣碎成粉状的茶麸、沸水按1:5的比...

    2318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