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高粱丝黑穗病的发生与防治

时间 : 2023-05-18 投稿人 : 驰风园艺 点击 :

由于高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年限延长,高粱丝黑穗病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直接影响着高粱的生产发展。

高粱丝黑穗病的发生与防治 | 植物病虫害

一、危害程度

高粱丝黑穗病90年代初仅在本县局部区域零星发生,到2000年在个别乡镇发生面积约43公顷,发病株率为15%,其它种植区为轻发生。据2004年调查,全县发病面积800公顷,占高粱总播面积的34%,病田平均发病株率20.5%;2005年,全县发病面积1333公顷,占高梁总播面积的67%,病田平均发病株率31.2%,在别斯托别乡二大队高梁种植区,发病株率达70.5%,严重度70%。

二、病害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穗部,病株矮于健株,受害高粱穗变成一个大灰包,外膜破裂后,散出大量黑粉,同时露出一束束散乱的丝状物。个别情况下,仅部分花序被害,或者端部的叶片上产生明显的灰色小瘤,外膜破裂后,叶片维管束不破裂。

三、发病规律

高粱丝黑穗病,称高梁丝轴黑粉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

1,传播途径

该病菌可以通过种子和土壤传播,散落在土壤中的病菌能存活1年,冬孢子深埋土内可存活3年。本县以散落在土壤或粪肥内的冬孢子为主要侵染源。

2.发病过程

2004~2005年在高粱田定点观察,高粱适宜播期在4月下旬,出苗期一般在5月上旬。此期间0~20厘米地温为18.5~26.2℃,日平均温度24℃,日降水量3.3毫升,最有利于高粱丝黑穗病的冬孢子萌发,冬孢子萌发后以双核菌丝侵入高粱幼芽,种子萌发至1.5厘米是最适侵染期。苗期过后此病菌孢子就不再侵染,在苗期看不到受害症状。侵入的菌丝35天后进入生长椎组织内部,60天后进入分化的花芽中,7月下旬~8月中旬,在高梁抽穗期,植株出现灰包并尚未破裂之前拔除病穗。

3.发病因素

①温、湿度 高粱丝黑穗病的病原菌与土壤温度及含水量有密切关系,土温28℃,土壤含水量15%发病率高。春播时,土壤湿度偏低或覆土过厚,幼苗出土缓慢易发病。

②轮作 在重茬地种植高梁,高梁丝黑穗病发生严重;轮作时间越长,发病越轻。

③品种 不同品种抗病程度不同,田间发病存在差异。从无病区或无病田选留的优良高梁品种发病相对轻,自留种或发病区选留的种发病重。

四、防治措施

1.目前生产上抗丝黑穗病的杂交种有:黑杂34、齐杂1号等。

2.与其它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能有效地控制该病发生。

3.秋季深翻灭菌,可减少菌源,减轻下一年发病。

4.种子处理,用45~55℃温水浸种5分钟后接着闷种,待种子萌发后马上播种,既可保苗又可降低发病率;药剂拌种,用25%唑酮可湿性粉剂2克拌1千克高粱种,或用50%萎锈灵粉剂35克拌5千克种子,拌后播种。

5.适时播种,提高播种质量,使幼苗尽快出土,减少病菌从幼苗侵入的机会。

6.在灰包出现并尚未破裂之前拔除病穗,集中至田外深埋或烧毁。

相关文章

  • 香菇覆土栽培技术
    香菇覆土栽培技术

    一是香菇覆土栽培采用自然转色、开放出菇、拉大干湿差、实行干湿交替的水分管理等技术,能使香菇菇体大、肉质厚、花菇量多。二是产量与常规法相比,可提高30%~40%。三是菌棒脱袋覆土后能自然转色,且不易感染。四是菌棒覆土后能充分利用和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可省去每潮菇后浸泡菌棒补水的繁琐工序。具体方法如...

    510 农药肥料品牌 农药种类
  • 树桩盆景制作的通病
    树桩盆景制作的通病

    贪多求全一盆盘根错节的桩坯,在初学时,往往不敢轻易下手或不舍得截、剪。殊不知,该留的不留,该舍的不舍,就难以成活,即使成活之后,也难以造型。因此,必须大胆地“割爱”,力求避免贪多求全。过早露根成活问题,是一般爱好者在初学时常常遇到的一个难题。其实,只要树桩挖来时保持不干、新鲜、及时正确地截剪,迅速种...

    1093 农业种植禁忌 种植指南
  • 如何防治马铃薯青枯病
    如何防治马铃薯青枯病

    马铃薯青枯病又称细菌性枯萎病,是马铃薯的严重的病害。高温、高湿、多雨的地区发病重,秋季多雨,秋马铃薯发病更重。种植带病种薯,连作地,地势低洼,土壤偏酸,易发病。发病初期,下部叶片白天萎蔫,傍晚恢复,2~3天后,不再复原,由下向上逐渐发展,4~5天后,病株茎叶萎蔫枯死。防治方法除建立无病留种田和选用无...

    1876 农药使用教学 病虫害原因
  • 警惕温室大棚西葫芦灰霉病――兼答满城县柳家佐乡菜农吴梦川
    警惕温室大棚西葫芦灰霉病――兼答满城县柳家佐乡菜农吴梦川

    近几年来,灰霉病已经成为西葫芦温室种植上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病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给西葫芦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一般可造成减产20%左右,严重的可达80%以上,甚至造成毁棚。据近期我县植保站调查,大棚发病率高达1000%,病株率达30%~800%。如不加紧防治,将造成严重减产。一、危害症状主要危害...

    2851 农作物种植技术 果树种植教学
  • 紫薇绒蚧的防治
    紫薇绒蚧的防治

    紫薇绒蚧,又名石榴毡蚧,属同翅目,绒蚧科。绒蚧在全国许多地区均有发生,尤其在华北、华中地区,已成为园林植物的重要害虫。形态特征:雌成虫扁平,椭圆形,长约2-3毫米,暗紫红色,老熟时外包白色绒质蚧壳。雄成虫体长约0.3毫米,翅展约l毫米,紫红色。卵呈卵圆形,紫红色,长约0.25毫米。若虫椭圆形,紫红色...

    507 农药使用技巧 植物杀虫药有哪些
  • 辣椒病毒病发病规律与化学防治
    辣椒病毒病发病规律与化学防治

    近年来,辣椒病毒病发生较重,绝大部分地块都不同程度遭受病毒病的危害,几乎成了辣椒减产的主要病害。辣椒一旦受到病毒病严重危害,只长茎叶不长果实,最终导致辣椒减产,甚至绝产。一、病毒病的种类及识别辣椒病毒病主要有花叶型、畸形、坏死型、条斑型。其中坏死型发病急,蔓延速度快,危害大。叶片上病毒病有三种,果实...

    2546 种植常识 种植方法
  • 水稻矮缩病
    水稻矮缩病

    发病症状水稻矮缩病又称水稻普通矮缩病、普矮、青矮等。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稻区。水稻在苗期至分蘖期感病后,植株矮缩,分蘖增多,叶片浓绿、僵直,生长后期病稻不能抽穗结实。⑴白点型:在叶片上后叶鞘上出现与叶脉平行的虚线状黄白色点条斑,以基部最明显。始病叶以上新叶都出现点条斑,以下老叶一般不出现。⑵扭曲型:在...

    1403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
  • 观赏蕨类植物的主要病虫草害与防治
    观赏蕨类植物的主要病虫草害与防治

    蕨类植物的病虫害相对较少,但大多数蕨类植物喜欢生长在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病虫危害也不可避免。在栽培管理过程中也要加以防治,以提高观赏效果。 一、侵染性病害由病菌造成,使蕨类出现各种病斑,影响观赏。危害严重者还会导致死亡。主要有炭疽病、褐斑病、线虫病、锈病、煤污病、猝倒病等。1.炭疽病。真菌病害,其...

    1996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知识
  • 番茄脐腐病的防治
    番茄脐腐病的防治

    番茄脐腐病为生理性病害,危害番茄果实,使顶端花痕处发生黑褐色稍凹陷的病斑,表面扁平状。以后病斑上会产生黑色霉层,霉层由杂菌侵染形成。番茄缺钙、土壤干湿变化剧烈、氮肥施用过多易发生脐腐病。酸性土壤、黏土、砂土地发病严重。防治该病,可采取施稻草、灌水等措施改良土壤,同时喷施氯化钙液。初花期,用1%过磷酸...

    2348 农药使用技术 病虫害防治
  • 主要花卉病毒的种类和发生状况(一)
    主要花卉病毒的种类和发生状况(一)

    1.香石竹病毒病 (1)香石竹斑驳病毒carnation mottle virus(Car-MV) 香石竹斑驳病毒为香石竹斑驳病毒属,患病香石竹表现叶斑驳和花碎色。病毒通过法液传播,在云南省各香石竹栽培基地均有发生,发病率高达60-70%。 (2)香石竹脉管炎斑驳病毒carnation vein m...

    2479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知识
  • 混用农药讲究技巧
    混用农药讲究技巧

    近年来,为了解决病虫害抗药性,或为了达到一次用药同时兼治几种病虫害的目的,农药混用日益普遍,但是混用农药的稀释是讲究技术的。确定每公顷喷的药液量 应根据农作物的种类、长势、土地面积、采用的喷雾技术种类、病虫草害的种类等因素,确定适当喷的药液量。一般采用常量喷雾,每公顷喷750~1500千克药液。正确...

    2785 植物病害与病因 农药种类
  • 大豆根腐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大豆根腐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大豆是我国种植主要的作物,在生产上有很高的市场地位,大豆苗期常出现的病害是根腐病,对大豆的生长造成很大的影响,那么我们在种植过程中如何预防和治疗?下面一起来了解下。一、大豆根腐病危害症状大豆根部出现根腐病,根系会明显不健壮,具体表现毛细根偏少、根瘤数量少,甚至没有根瘤、根尖变为褐色,似水浸状。大豆根...

    2118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 芹菜斑枯病的防治技巧
    芹菜斑枯病的防治技巧

    1 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又叫叶枯病。自植株下部向上发展,初时病斑圆形浅黄色,水浸状,边缘明显,以后发展为不规则形。斑块颜色由浅黄色变灰白色,其上布生小黑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叶柄及茎受害时病斑椭圆形,颜色稍深,微凹陷。病斑周围常有一圈黄晕,分生孢子器多发生在斑纹周围,拥挤一起。病害严重时,造成...

    2491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
  • 豇豆的菌核病
    豇豆的菌核病

    [症状特点]本病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生。苗期染病多在茎基部出现褐色湿腐状病变,稍后茎部收缩,上部呈萎蔫状,患部可见到密生白色菌丝,后纠结成菌核。成株期发病多见于近地面的茎部豆荚。茎部染病初呈水渍状,后变灰白色,潮湿时患部表面亦密生白色菌丝和少数鼠粪状黑色菌核,终致植株萎蔫枯。豆荚染病,患部变软腐烂,...

    922 农药名字 植物病害诊断标准
  • 豇豆疫病与细菌性疫病区分与防治
    豇豆疫病与细菌性疫病区分与防治

    一、症状区分1、豇豆疫病症状。主要为害茎蔓、叶和豆荚。茎蔓发病,多发生在节部,初呈水渍状,无明显边缘,病斑扩展绕茎1周后,病部缢缩,表皮变褐色,病茎以上叶片迅速萎蔫死亡。叶片发病,初生暗绿色水渍状圆形病斑,边缘不明显,天气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大,可蔓延至整个叶片,表面着生稀疏的白色霉状物,引起腐烂。天...

    706 果树种植科普 蔬菜种植指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