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越冬甘蓝早期易抽薹原因及防治

时间 : 2023-05-03 投稿人 : 明蓝 点击 :

晚播越冬甘蓝栽培一般是在9月份育苗,11月份利用棉花、水稻、果园、地瓜等晚茬地块栽培。4月中旬收获。一般亩收入3000元。收益较好,受到广大种植户欢迎。从播种到收获,经过较长时期的低温,容易发生早期抽薹现象。抽薹后,失去食用价值,影响产量。越冬甘蓝为什么会出现早期抽薹?

越冬甘蓝早期易抽薹原因及防治 | 植物病虫害

主要因为甘蓝幼苗的叶片生长到一定数目、茎粗为0.6~1.6厘米以上时,经过一定时间的低温(0℃~15℃),春化阶段便形成花芽而于次年春季抽薹。

早期抽薹是越冬甘蓝生产上的大问题。国内外虽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由于抽薹的复杂性,至今尚未彻底解决。目前防止越冬甘蓝未熟抽薹的主要技术措施是控制越冬植株大小,不使它感受足够的低温而孕蕾。

①严格掌握播种期和定植期。播种期宜掌握在9月下旬,不宜过早,否则抽薹率较高。定植过早,由于在大田营养面积较大,幼苗生长较快,越冬植株较大,因而容易发生未熟抽薹;播种愈晚,越冬植株愈小,发育愈晚,抽薹率也愈低。但是,如果晚播也不利于甘蓝安全越冬。

②选用冬性强、不易未熟抽薹的品种。如冬春2号、逢春等越冬甘蓝栽培不易抽薹。冬春2号一般在9月底育苗,11月初大田移栽,该品种冬性较强。耐零下16度低温不会造成未熟抽薹。冬性弱的品种既使晚播,小苗越冬,也难以避免先期抽薹。所以越冬甘蓝要避免早期抽薹,首先要解决甘蓝的品种问题。好的品种就是丰收的保证。总之,越冬甘蓝品种更新较慢,购种时一定要选择信誉高,推广时间长的品牌。

③控制苗期施肥。若越冬甘蓝苗期施肥过多、越冬时植株过大,容易感受低温影响,通过发育,发生未熟抽薹现象。故在定植后控制肥水,勿使冬苗生长过旺,可以减少早期抽薹率或避免发生先期抽薹。

在越冬甘蓝栽培技术上控制未熟抽薹是很重要的,但要高产还必须重视其它技术措施,如越冬甘蓝对追肥要求严格,掌握好追肥的时期,是防止先期抽薹的关键。春季温度升高,植株生长加快,追肥促进生长,使生长进程超过发育进程。既使发育的植株,由于追肥的关系,可使营养生长超过生殖生长,避免先期抽薹,达到完成结球的目的。春旱时还应加强浇灌。

相关文章

  • 杏树流胶病防治
    杏树流胶病防治

    杏树流浇病为一种非侵染性病害,树干及果实均可发病。发病时自枝干的树皮或伤口裂缝处流出柔软的胶状物,与空气接触干燥后呈坚硬的琥珀状胶块。被害部下皮层及木质部常被腐生菌侵染,后腐烂成褐色,早春树液开始流动,采果后及降雨后病情加重。流胶严重的树枝干细弱,叶片变黄,甚至早期落叶,进一步削弱树势。 土肥管理水...

    447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管理
  • 大葱灰霉病防治
    大葱灰霉病防治

    大葱灰霉病又称白色斑点病,是大葱的主要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初期在叶上呈白色椭圆形或近圆形斑点,多由叶尖向下发展,逐渐连成片,使叶尖卷曲枯死。湿度大时,枯叶上出现大量的灰色霉层。(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增施有机肥料,合理增施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墒大时及时中耕散墒降湿,保证大葱健壮生长。(2)药...

    2747 果树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
  • 黄瓜热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黄瓜热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黄瓜栽培的大棚、温室的热害是指温度过高,使黄瓜叶片受伤或致死的现象。通常华北地区发生热害的时间是在每年的3月至4月。大棚、温室的气温达到48℃以上,在短时间内就会使黄瓜的生长点附近的小叶出现萎蔫的现象,叶缘变黑,时间超过30分钟,整株叶片萎蔫,呈现熟烫状。在正常的天气情况下,人们的管理不会使大棚、温...

    2504 农药肥料品牌 农药名字
  • 莴苣软腐病
    莴苣软腐病

    为害症状莴苣软腐病又称水烂,主要为害结球莴苣肉质茎或根茎部。肉质茎染病,初生水浸状斑,深绿色不规则,后变褐色,迅速软化腐败。根茎部染病,根茎基部变为浅褐色,渐软化腐败,病情严重时可深入根髓部或结球内。病原形态特征菌体短杆状,周生3~6根鞭毛,大小1~2×0.5~0.7微米,革蓝氏染色阴性...

    275 农药名字 种植病虫害原因
  • 夏季花卉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夏季花卉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一、发生情况黑斑病:玫瑰、绿萝上发生,其中玫瑰叶平均发病率15.2%;绿萝叶平均发病率6.67%。炭疽病:绣球、菊花、孔雀竹芋上发生,其中孔雀竹芋发生较重,叶平均发病率31.5%,高的50%;绣球叶平均发病率8.2%,高的15.2%;菊花叶平均发病率9.62%,高的20%。美洲斑潜蝇:调查芍药平均叶...

    717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教程
  • 白兰花炭疽病防治
    白兰花炭疽病防治

    学名:ColletotrichummagnoliaeSoudedeChoisy发病症状:该病发生于叶部。病一般说来初期为圆形或近圆形的黑色小黑,后逐渐扩大为不规则形,病斑中央淡褐色,边缘暗褐色,上生有黑色小点状的分生孢子盘,直径为3―6毫米。为害情况:该病主要为害白兰花叶片,各地普遍发生,为害相当严...

    2131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棚栽果树病虫害的防治
    棚栽果树病虫害的防治

    1、合理施肥、灌水 施肥、灌水是大棚果树生产的重要技术措施。果树设施栽培的集约化程度较高,需要充足的肥水供应。实践证明,增施有机肥,合理追施化肥,适当灌水,可促使树体健壮,叶色浓绿,能明显减轻病虫危害。而树势衰弱,叶片营养不良,病虫危害就重。此外,一些大棚果树如桃树等,极不耐涝,在雨季一定要及时排水...

    2500 病虫害原因 农药英文
  • 花卉常用的3种杀菌剂
    花卉常用的3种杀菌剂

    三唑酮 对锈病、白粉病具有预防、铲除、熏蒸等作用。苹果锈病、毛白杨锈病、菊花锈病、薹草锈病、玫瑰锈病、月季白粉病、海棠白粉病、瓜叶菊白粉病、常春藤白粉病等均可防治。如用25%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喷雾,常用浓度为3000~4000倍;如用20%的三唑酮乳油喷雾,常用浓度为2000倍。此外,三唑酮对花卉的...

    589 农药使用指南 种植病虫害原因
  • 花生后期巧管理
    花生后期巧管理

    一、及时化控:今年花生生长中后期雨水充沛,加之施肥量大,造成植株徒长,过早封行,田间郁闭,光合产物降低,并使结果部位升高,果针不能入土或入土后发育不良,降低结果率。因而,对有徒长的田块,应在花针盛期,每亩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40克对水50公斤喷雾1—2次,每次间隔7—10...

    1918 农药使用教学 植物杀虫药有哪些
  • 芍药苗期立枯病的防治
    芍药苗期立枯病的防治

    芍药苗期立枯病的症状芍药受害后,病苗多从上土表侵入幼苗的茎基部,发病时,先变成褐色,后成暗褐色,受害严重时,韧皮部被破坏,根部成黑褐色腐烂。此时,病株 叶片发黄,植株萎蔫,枯死,但不倒状。此菌也可侵染幼株近地面的潮湿叶片,引起叶枯,边缘产生不规则、水渍状、黄褐色至黑褐色大斑,很快波及全叶和叶柄,造成...

    2553 芍药 种植技术大全 芍药病害防治
  • 青花菜生理病害
    青花菜生理病害

    不良的外界环境和栽培管理不当,均易引起异常花蕾的发生。(1)小叶小叶是着生在主花球和各小花球之间的小叶片,有小叶的花球,球形外观差,球面凹凸不平,商品价值差。小叶的发生是在花芽分化后,花球生长过程中遇高温所致。花球生长过程中遇高温,构成花球的花茎的第一级分枝或第二级分枝基部的包叶发育、生长,形成小叶...

    1850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教程
  • 黄瓜化瓜防治技术
    黄瓜化瓜防治技术

    (1)症状及发生原因化瓜即刚坐住的瓜纽和正在发育中的瓜条,生长停滞,由瓜尖至全瓜逐渐变黄、干瘪,最后干枯。保护地黄瓜栽培中经常发生化瓜,特别是冬春茬温室化瓜很多,严重时甚至半数以上瓜纽化掉,对产量影响极大。黄瓜化瓜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总的来说是因为小瓜在生长过程中没有得到足够的营养物质而停止发育。日光...

    257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 草莓炭疽病预防很重要
    草莓炭疽病预防很重要

    安徽省长丰县吴加保12月17日来电话说:3亩多地大棚草莓处于开花结果期,最近3~4天发病,病株茎基部腐烂,导致植株叶片萎蔫,病株率达10%。据了解,草莓品种是丰香,发病后用过农用硫酸链霉素,但效果不好。发病前当地下了一场雪,气温回升后没有及时开棚放风,棚内温度高、湿度大。他问,草莓得了什么病,怎么防...

    673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英文
  • 防治甜菜夜蛾用药指南
    防治甜菜夜蛾用药指南

    溴虫腈,推荐使用剂量为5克有效成分/亩;呋喃虫酰肼,推荐使用剂量为6克有效成分/亩;茚虫威,推荐使用剂量为 2.4克有效成分/亩;氟铃脲有效成分2.5—3.5克/亩(例如5%氟铃脲乳油50一70毫升/亩);毒死蜱有效成分20一24克/亩(例如40%毒死蜱乳油50—60毫升/亩...

    232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种植病虫害原因
  • 大白菜软腐病的防治方法
    大白菜软腐病的防治方法

    大白菜软腐病为细菌性病害,主要在结球期危害。病菌残存于土中越冬,通过植株伤口侵入引起发病。病初症状不明显,只在中午表现外叶萎蔫下垂,早晚恢复。病株近地面叶片出现淡褐色水渍状病斑后逐渐扩展,并由外向内腐烂,结球时整株枯萎,散发恶臭味。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轮作是预防该病发生的措施之一。药剂防治,可选用2%春...

    302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