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玉米苗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时间 : 2023-03-02 投稿人 : 丫丫 点击 :

甘肃河西走廊丰富的光照资源和灌溉条件,是国内重要的制种基地。近几年制种玉米苗枯病发生严重,并有发展趋势,重病田发病率高达30%以上,甚至有的田块严重缺苗,翻犁改种,已构成影响制种玉米高产、农民增收的重要问题。现将调查研究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一、症状与病原

玉米苗枯病主要发生在5月中、下旬,玉米生长4-7叶期,表现的症状特点是叶片边缘首先出现黄褐色枯死条斑,个别叶片或植株出现萎焉,3-5天后叶片变青灰色或黄褐色枯死。发病株根毛初期出现淡黄色至黄褐色侵染点,1-2天后即变为黄褐色水渍状坏死,严重时皮层腐烂,根毛脱落。拔起病株,在根部发病部位有时出现白色、灰白色或粉红色霉状物,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经分离培养和致病性测定,引起苗枯的病原主要是串珠镰刀菌,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上,小型分生孢子多串生,亦有球状蔟生,椭圆形、卵形、纺锤形,无色、单胞,少数具一隔,大小为3.5-5.8um×2.2-5.2um;大型分生孢子新月形,有脚胞,有横膈膜3-5个,亦有6-7个隔膜,但少数无色,大小5.5-60.0um×2.5-4.7um。

二、流行规律

玉米苗枯病初侵染来源多,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

1.病残体和土壤带菌。连作种植是造成病残体、土壤带菌的主要原因。据调查,连作1-3年的田块,苗枯病发病率分别为7.1%、11.6%、15.9%,连作田块长病严重的原因主要是镰刀菌残留土壤和病株残体中大量繁殖和积累,使土壤病原基数逐年上升。其次是由于同一种作物吸收营养元素的选择性,使土壤中营养元素呈现生理不平衡,据测定,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中N、P、K总量虽变化不大,但速效锌、硼的含量成倍减小,水解氮和速效钾的含量明显降低,平均减少15-17ppm。因此使植株抗病力明显降低。

2.种子带菌。这是苗枯病发生早并能形成中心病株的主要原因。种子表面经用0.2%升汞消毒后分离监测,种子带菌率平均达0.5%-3.5%。

3.肥料带菌。近几年农民对土地有机肥施入量减少,有的还生肥上地。在玉米产区,猪、畜饲草料又多以玉米秸秆和籽粒粉碎为主要原料。经试验,将苗枯病株收集,添加牛饲料喂养2天后,收集粪便,不经发酵腐熟穴施,玉米苗枯率达6.4%-13.5%,因此肥料带菌也是造成苗枯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4.整地不平。土壤低洼积水处和距田埂四周发病重,主要原因是土壤粘重,温度低且土壤湿度大,不利于幼苗根系发育而造成植株抗病力下降。

5.发病与气候的关系。据调查,4-5月气候温暖,土壤升温陕,幼苗发病轻。2001年4-5月未遇寒流侵入,气温较同期偏高1-1.5℃,出苗快,生长旺,发病率不超过10%,有的田块只零星发生。而2002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阴雨天较多,土温低,发病率达5%-21%,严重的高达30%以上。

三、防治方法

玉米苗枯病初侵染途径较多,发病早,植株死亡速度快,防治难度大。因此要立足农业措施、种子消毒为主的方法进行综合防治。

1.轮作倒茬。要尽量合理安排茬口,与非玉米茬作物轮作,尤其以小麦、玉米带状种植后的茬地,要科学的安排前茬小麦带进行小倒茬。

2.深翻灭茬,平整土地。玉米收获后要及时深翻灭茬,促进病残体分解,抑制病原菌繁殖,减少土壤带菌量。播前要精细整地,防止积水,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植株抗病力。

3.增施腐熟的有机肥料。严禁生粪上地,阻断肥料带菌途径,减少发病。

4.种子消毒。播前1周,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0%克霉灵600倍液侵种40分钟,凉干后播种。或用激抗菌剂1份加水20份的浸出液,浸泡种子12小时播种,既能防病又能壮苗增产。

5.育苗移栽补苗。制种玉米经济效益较高,适量的育苗移栽补苗,解决因苗枯病形成的缺苗断垄是比较可行的途径。方法是玉米播种时,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方整理苗床或准备营养钵,为降低生产成本,营养钵可用旧塑料或牛皮纸自制,规格为直径7-8cm、高8-9cm即可。苗床土和基质用过筛的炉渣和河沙3:1混合,加入适量腐熟的有机肥拌均后装床和钵体中,浇水,2-3天后播种消毒种子。移栽时必须做到带土(或基质)移栽,及时浇水,绝对不能伤根,造成缓苗,否则植株不能正常发育,影响授粉时间的配合和产量。

相关文章

  • 巧法预防小麦赤霉病
    巧法预防小麦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是近几年发病逐渐加重的一种病害。其主要是在小麦“扬花期”遇风雨天气而发病严重,以危害小麦穗部而造成减产。对此,据笔者试验,在小麦“抽穗后、扬花前”亩用12.5%特谱唑(烯唑醇)15~30克+50%多菌灵80~100克喷药预防,效果十分理想,一般年份用药1次即可(多雨的年份,再在小麦“扬花后...

    569 农药使用技术 植物杀虫药有哪些
  • 葡萄白腐病的发生及防治
    葡萄白腐病的发生及防治

    葡萄白腐病一般在果粒着色以后开始发病,随着色程度的增加,病情加重,越成熟越易感病。果粒着色期间如遇多雨天气,病害易流行,往往与葡萄炭疽病并发。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一般年份造成果粒脱落10~20%,病害流行年份落粒率达80%~100%,造成极大的损失。葡萄白腐病发生初期,果粒的部分组织产生水浸状腐烂...

    2377 植物病害与病因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 细菌生物杀虫剂施用注意事项
    细菌生物杀虫剂施用注意事项

    一、忌用劣质药剂 为确保所用药剂质量,应从正规的生产厂家和药剂销售点购买,以防假冒伪劣,并要注意药剂的生产日期和使用年限以及药剂的合理保管存放,防止过期失效。二、忌低温下使用 细菌生物杀虫剂的活性成分是蛋白质晶体和有生命的芽饱。在低温条件下,芽孢在害虫体内繁殖速度慢,蛋白质晶体也不易发生作用。三、忌...

    2229 农药 种植病虫害原因
  • 蔬菜喷错农药补救“五招”
    蔬菜喷错农药补救“五招”

    喷淋清水。错喷药剂或发生药害后,迅速喷淋清水,洗净受害植株表面药液。碱性药剂造成的药害,喷水时可加入适量食醋;酸性药剂造成的药害,喷水时可加入0.1%的生石灰,能够中和药剂,使之尽快失效。同时要注意棚室通风,散温降温,以利于有害气体排出。摘除受害枝叶。叶片遭受药害后,退绿变色的枝叶要及时摘除,以遏制...

    1251 农药使用技巧 种植病虫害原因
  • 甜瓜霜霉病的症状是什么?怎样防治?
    甜瓜霜霉病的症状是什么?怎样防治?

    甜瓜霜霉病的症状是什么?怎样防治?(1)症状:霜霉病发病快,蔓延迅速,可造成大片枯死。本病主要危害叶片,初发病时叶片上有淡黄色边缘不清晰的病斑,以后病斑沿叶脉迅速扩大,成不规则多角形大病斑,严重时病斑连接成片,遍及全叶,使叶片干枯。一般老叶先发病,并迅速遍及全株叶片,只有梢部幼叶还保持绿色。霜霉病菌...

    2786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方法
  • 荷花病虫害及其防治
    荷花病虫害及其防治

    荷花在生长过程中较为严重的病虫害主要有下列几种:一、病害1.黑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上出现褪绿的黄色病斑,后期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变褐色并有轮纹,边缘有时有黄绿色晕圈,上生黑色霉层,直径5至15毫米。严重时,病斑连成片,除叶脉外,全叶枯黄。此病是由真菌引起,雨季发生严重,荷塘或盆栽连作,以及氮...

    2726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
  • 菠菜潜叶蝇病虫害如何防治
    菠菜潜叶蝇病虫害如何防治

    朋友们想知道菠菜潜叶蝇病虫害如何防治?看看小编的总结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在菠菜潜叶蝇的防治中,应施用充分腐熟的粪肥,在产卵期至孵化期间,选用辛硫磷乳油或敌百虫可溶性粉剂、晶体敌百虫进行喷施,采收前10至15天停止用药。1、施用充分腐熟的粪肥,避免使用未经发酵腐熟的粪肥。  2、由于菠菜生长期短,必...

    1013 植物肥料配方
  • 月季根癌病
    月季根癌病

    月季根癌病分布在世界各地,我国分布也很广泛。除危害月季外,还危害菊、大理菊、樱花、夹竹桃、银杏、金钟柏等。寄主多达300余种。 症状 月季根癌病主要发生在根颈处,也可发生在主根、侧根以及地上部的主干和侧枝上。发病初期病部膨大呈球形或球形的瘤状物。幼瘤为白色,质地柔软,表面光滑。以后,瘤渐增大,质地变...

    1188 农药使用技巧 种植病虫害原因
  • 生物有机肥减轻作物病害的途径
    生物有机肥减轻作物病害的途径

    生物有机肥通过三种途径减轻作物病害。一是肥料中的功能性微生物生长繁殖,在作物根际土壤微生态系统内形成优势种群,抑制其他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甚至对部分有害病原菌产生拮抗作用,减少了有害微生物的危害机会。二是功能性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向作物根际土壤微生态系统内分泌各种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能够刺激作...

    1627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禁忌
  • 番木瓜环斑花叶病的发生与防治
    番木瓜环斑花叶病的发生与防治

    番木瓜环斑花叶病一般称花叶病,在番木瓜的主要种植区都有发生。1、症状发病初期,在茎、叶脉及嫩叶的支脉间出现水渍斑,随后在嫩叶上出现黄绿相间或深绿与浅绿相间的花叶病症状,在感病果实表皮上也出现水渍状圆斑(环斑),几个圆斑可联合成不规则形。低温期,病株叶片大部分脱落,幼叶出现畸形。2、病原及传播番木瓜病...

    2522 种植知识 种植科普
  • 滴灌施肥 省肥少病
    滴灌施肥 省肥少病

    华南地区降雨量充沛,年降雨量在1800-2000毫米左右。这是很多人认为南方不需发展设施灌溉的根据。灌溉施肥不单是解决灌溉问题,同时还有多方面的优点。劳动力和化肥价格的不断升高,促使种植户寻找省工低耗的生产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就可以帮助农民达到节水、节肥、省工、省药、优质、高产、高效、环保等需求。水...

    485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
  • 番木瓜花叶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番木瓜花叶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番木瓜花叶病毒病是近年来番木瓜产地普遍发生的毁灭性病害。植株一种下后就会发病,叶片上出现斑驳型黄色花点,新叶密集紧束,迅速失绿并变硬脆,易折断,其后不发新根,不长新叶,植株越长越小,并逐渐枯萎死亡。感病植株无法开花结瓜,产量低,品质差,必须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在番木瓜幼苗定植成活后,根部淋施一次1...

    1454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方法
  • 番茄细菌性斑疹病的发生与防治
    番茄细菌性斑疹病的发生与防治

    危害特点番茄细菌性斑疹病又叫细菌性叶斑病,它主要危害叶、茎、花、叶柄和果实。叶片感病,产生深褐色至黑色不规则斑点,直径2—4厘米,斑点周围有或无黄色晕圈。叶柄和茎秆症状相似,产生黑色斑点,但病斑周围无黄色晕圈。病斑易连成斑块,严重时可使一段茎秆变黑。花蕾受害,在萼片上形成许多黑点,连片时...

    2939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禁忌
  • 遇连续阴雨天保护地番茄要防晚疫病
    遇连续阴雨天保护地番茄要防晚疫病

    番茄是东海县保护地栽培的主要蔬菜品种,以日光温室冬春茬栽培为主,近两年番茄晚疫病发生较重,影响了番茄的产量和品质,造成种植效益降低。 番茄发生晚疫病,幼苗、叶、茎和果实均可受害,以叶和青果受害最重。幼苗染病,病斑由叶片向茎秆蔓延,使茎秆变细并呈黑褐色,导致全株萎蔫或折倒,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白霉。叶片染...

    1540 农药使用指南 植物病害与病因
  • 危害果树的主要虫害防治图(二)
    危害果树的主要虫害防治图(二)

    寄主与危害:除危害梨外,还危害苹果、山楂、沙果、红花等。发生规律:田间成虫发生期一般在5上旬至7月上旬,盛期在5月下旬。防治方法:从5月上旬成虫即将出洞时开始,每隔10-15天用40%氧化乐果乳油800-1000倍液喷洒主枝和树干。寄主与危害:除危害梨外,还危害苹果、桃、李、杏、梅。发生规律:幼虫4...

    2985 农药使用方法 农药种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