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喷药 不知道喷药的时机及为什么要喷药。存在着从众心理,看到别人防治,自己也就跟着喷一下,也不管自己地里病虫有无发生或达没达不到防治指标。
不注重综合防治很多农民没有从源头上杜绝病虫害的发生,而是当病虫害严重发生时才防治,但此时防效已经很差或没效。还有些农民重化学防治,轻其他方法防治。
不知药剂的药效不能正确选用理想的防治药剂,一味选用高毒农药,一些农民进店购药时就索要“最毒”的农药,其实“毒性”是对人畜而言的,对害虫和病要讲“效力”,对作物、土壤、人类要讲低残留,并非越“毒”越好。
不看使用说明书有些农民使用时不知稀释倍数或随意加大浓度,认为浓度越大越好。如正阳县在今年4月上旬防治小麦蚜虫、红蜘蛛中,当地有的农民不看说明书就防治,同是4.5%高效氯氟氢菊酯200毫升加80%敌敌畏100毫升,刘某用了4桶水 (一桶12.5公斤)打了4亩地,在上午9时后进行,10时半结束,小麦中下部尚有水珠,3天后,蚜虫和红蜘蛛防效令人满意;而李某于中午12时30分开始喷雾,下午2时结束,用了3桶水打了4亩地,3天后,蚜虫的存活量尚占30%左右,红蜘蛛一般在小麦中下部,其防效就更差了。刘某的防效较好,是因为其打药时小麦中下部有露水,无意中达到了药剂的稀释倍数并扩大作用位置,药液接触面大;而李某所用药剂浓度大,药液量不够,药液接触面小,杀虫效果就不那么令人满意了。
没有全面喷雾,留有死角若留有死角,随着时间的延续与适宜病虫生长的天气出现,会导致残余病虫危害加重。
各自为战不能做到群防群治,缺乏技术人员指导,各自为战,效果没有保障。目前广大农村虽涌现出了一批专门替人打药的机防组织,但其操作人员素质不一,配药、打药与喷雾有时不到位,也导致防治效果不理想。
不能正确选择新药以前各种农药经常变换包装,改换名称,但大多换汤不换药(而其价格可能翻番),无疑给农民选购带来了困难。从今年开始,农药使用新标签了,而绝大多数农民还在选用“闻到死”“蚜螨一盖净”等旧标签农药。
滑县农业局谢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