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春季淡水鱼类常发病防治技术综述

时间 : 2022-10-25 投稿人 : 雅青园艺 点击 :

春季水温开始回升,各种能使鱼体致病的细菌、寄生虫开始大量繁衍,同时,鱼类经过越冬期,体质较弱,对致病因子抵抗力相对较差,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引起池鱼大量死亡,给养殖者造成的损失较大,并严重影响存活个体后期的生长。为此,切实做好春季鱼病防治工作,是全年养殖增产的关键。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现将春季常见鱼病防治方法简述如下,供养殖者参考。

春季淡水鱼类常发病防治技术综述 | 植物病虫害

一、预防措施

1.改善养殖水体环境 ,进行水体消毒预防。

越冬期间,由于池塘较少换水,各类水生生物的代谢废物蓄积在水中。春季水温升高后,这些代谢废物开始分解,消耗水中大量溶解氧,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会使鱼类感染各类疾病的机率增加。因此,在进入春季后,除了要适当换水外,每10天~15天施用一次“中水益水宁”或“渔经好水素” 能有效改善鱼类生存的水体环境。另外,早春季节,各种生物致病因子如细菌、寄生虫孢子、孢囊还处于繁殖发育的初期,此时用药杀虫、灭菌效果较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定期用硫酸铜、硫酸亚铁粉Ⅰ型0.6ppm~0.7ppm或用敌百虫、辛硫磷粉0.12ppm~0.3ppm全池泼洒,预防原生寄生虫性鱼病。用20ppm生石灰或0.02ppm溴氯海因定期全池泼洒1次,可有效预防细菌性疾病。

2.要提早开食,增强鱼的体质,重视提高鱼体自身抵抗力。

鱼类越冬长时间不摄食,体质消耗较大,抵抗力差,极易被病原侵袭。因此,进入春季水温开始回升后,要提早开食,投喂较好的配合饲料加强营养,并根据吃食鱼类的数量、鱼体大小和摄食能力,在水温不断升高的情况下,逐步增加投喂量,做到适量投喂。同时可定期在饲料中添加一部分营养及免疫调节剂,例如维生素C钠粉、免疫活性促长剂和维生素E等,可使鱼类的体质得到较快恢复,从而增强鱼的体质,提高鱼的自身免疫力和抗御病害侵袭能力,能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二、春季鱼病的特点及其治疗方法

春季鱼病流行的特点:一是由于冻伤或分塘、放养等操作,造成鱼体损伤,被有害致病菌侵入造成的细菌、真菌性鱼病。二是鱼类经过越冬期,体质较弱,而此时各种病原生物或其孢子、休眠卵、幼虫等随着春季水温的上升而快速发育、大量繁殖,使水体中病原数量迅速增加,加大了鱼体与病原接触染病的机会,容易引起寄生虫性疾病。春季常发细菌、真菌性鱼病主要有水霉病、竖鳞病、赤皮病、细菌性烂鳃病、疖疮病;寄生虫病主要有鱼波豆虫病、口丝虫病、斜管虫病、小瓜虫病、锚头鳋病和中华鳋病等。

(一)、细菌、真菌性鱼病

1. 水霉病。水霉病症状:此病由霉菌感染引起,其主要症状是伤口长出白色棉絮状的菌丝,病鱼食欲减退,在水中焦躁不安,常出现与其他固体磨擦现象,以后患处肌肉腐烂,游动缓慢,最后衰竭死亡。

第一种治疗方法可用3%~5%食盐水浸洗鱼体15分钟~20分钟,或用500ppm食盐与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第二种方法采取全池泼洒2ppm~3ppm亚甲基蓝,隔2天1次,5天后再用0.2ppm~0.3ppm海因类药物泼洒1次。

2. 竖鳞病。该病是水质污浊、鱼体受伤后被细菌感染引起鳞囊内积聚液体导致鳞片竖立的一种疾病。鱼类在冬春季节极易流行,死亡率极高。主要症状是病鱼鳞片竖立,体表粗糙,竖起的鳞片向外张开。用手按压有液体从鳞下喷出,鳞片随之脱落。

对于这种病,可在发病时用0.3ppm~0.5ppm二氧化氯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2天~3天。网箱养鱼的用0.7ppm~1ppm二氧化氯浸洗病鱼,浸洗20分钟~30分钟,每天1次,连用3天。

3. 赤皮病。该病是由鱼体受伤被病菌侵入引起。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鳞片脱落,鳍茎充血,鳍条末端腐烂呈扫帚状,称为“蛀鳍”。

可用0.04ppm溴氯海因或0.25ppm超碘季胺类药物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2天~3天。

4. 细菌性烂鳃病。病原体为柱状屈挠杆菌,一般由鱼体与病原菌直接接触而引起。病鱼体色发黑,尤以头部最甚;鳃丝肿胀,粘液增多,末端缺损;鳃盖内表面皮肤充血发炎,中间部分常糜烂成一圆形或不规则形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

可用0.8ppm硫酸铜与1ppm漂白粉混和溶液浸洗病鱼15分钟~20分钟;或用0.15ppm苯扎溴铵溶液全池泼洒,隔天1次,连用2次~3次。

(二)、寄生虫病

1. 鱼波豆虫病。因该虫寄生鱼体表,病鱼寄生处充血、发炎、糜烂,皮肤及鳃上粘液增多,鳃组织细胞坏死,病鱼呼吸困难。镜检有大量波豆虫寄生。

治疗方法是鱼种放养前可用0.7ppm的硫酸铜溶液和硫酸铜硫酸亚铁(5∶2)合剂浸洗鱼体20分钟~30分钟。

2. 斜管虫病。病原体为鲤斜管虫,寄生在淡水鱼的鳃及皮肤上,该病无特殊症状,在水质差、面积小的池塘较易发生,是北方地区越冬后期严重疫病之一。

可采用0.3ppm~0.4ppm 硫酸铜及高锰酸钾合剂(5∶2)或单用0.7ppm 硫酸铜溶液进行全池泼洒。

3. 小瓜虫病。病原体为小瓜虫。病鱼皮肤、鳍条或鳍瓣上肉眼可见布满了小点状白泡,鳞片脱落,鳍条裂开、腐烂,游动迟钝,漂浮于水面,有时也集群绕池急游,鱼体和其他物体不断摩擦,或跳出水面不久即成批死亡。

有两种治疗方法:每亩水深1米用辣椒粉500克、生姜干片100克煎成25千克药水,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泼2天;或用2ppm的亚甲基兰全池泼洒,每隔2天泼1次,连泼3次。

4. 锚头鳋、中华鳋病。因中华鳋寄生而致病,可用0.5ppm硫酸铜加0.2ppm硫酸亚铁全池泼洒。

可用0.7ppm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每隔2天泼1次,连泼3次。或每亩用松树枝叶15千克~20千克,扎成5捆~6捆,插挂在食场周围或捣碎、浸汁全池泼洒。

6. 鱼虱病。在低温季节鱼虱病极易流行,致使鱼体瘦弱,影响生长,并可引起细菌性疾病并发。

对于此类病可用0.3ppm~0.5ppm晶体敌百虫溶液全塘泼洒,即可防治。

稿件来源:中国渔业报

相关文章

  • 唐菖蒲菊欧氏杆菌叶斑病防治
    唐菖蒲菊欧氏杆菌叶斑病防治

    一、为害症状:唐菖蒲菊欧氏杆菌叶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叶尖或叶缘处现暗绿色水渍状斑,后逐渐发黄变褐灰色,病斑形状不规则,四周具黄色晕圈,叶背面病斑色略深。湿度大时溢有细菌菌脓,干后成一发亮的薄层。后期病斑中心变薄,有时穿孔。二、病原菌形态特征:病原为Erwinia chrysanthemi Burkho...

    2428 种植常识 种植方法
  • 棉田杂草防治策略与农药应用技术
    棉田杂草防治策略与农药应用技术

    (一)棉田杂草的种类与发生特点我国是世界产棉大国之一,其中以鲁、冀、豫、苏、鄂、新、皖等省区为主要棉区。棉田杂草主要有24科约 60余种,其中以禾本科杂草中的马唐、牛筋草、千金子、旱稗、狗尾草、双穗雀稗、狗牙根等发生密度最大;阔叶杂草以鳢肠、反枝苋、艾蒿、灰绿藜、铁苋菜、苘麻等为主;莎草科杂草以香附...

    2587 农药使用指南 农药使用方法
  • 初冬菜苗管理防虫正当时
    初冬菜苗管理防虫正当时

    入冬以来,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一般蔬菜正常生长,但冷空气已开始影响山东,某些病虫害危害加重,菜农应注意加强防治。加强冬季棚菜苗管理,及时移入大棚内。大棚蔬菜苗期管理的中心任务是防虫害防徒长,育壮苗:①及时假植,一般2叶1心时,在另一苗床或用营养钵假植一次;②控制肥水管理,防苗徒长;③强光下注意遮阳;④...

    623 农药使用指南 病虫害图片
  • 如何防治大葱线虫病
    如何防治大葱线虫病

    以幼虫寄生于大葱根部,严重危害时造成根部腐烂,使整个植株变黄腐烂。引起葱线虫病的有:葱头茎线虫,蛀食地下假茎及根茎;甘薯茎线虫,危害地下假茎及根茎部分,使其肿胀、破裂或腐烂;根腐线虫危害根茎或假茎,呈现根部腐烂或植株无须根症状。防治方法:采用30%米乐尔处理土壤,亩用3~4千克,或用50%辛硫磷50...

    1217 农药使用教学 农药使用方法
  • 夏季施农药,讲究还真多
    夏季施农药,讲究还真多

    夏季高温多雨,是多种农作物病虫害的高发季节,为提高农药的药效和人身安全,农民朋友在施用农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选用速效性农药,如敌敌畏、灭扫利、速克灵、辛氰乳油等。这类农药毒杀作用强,使用后一两个小时便可杀死害虫。选用内吸性强的农药,如乐果、速灭灵、甲霜灵等。这类农药在使用后4~5小时,80%以上的有...

    278 植物杀虫药有哪些 农药种类
  • 毛茛主要病害的识别及防治
    毛茛主要病害的识别及防治

    花毛茛为毛茛科毛茛属多年生草本花卉,花茎挺立,花朵硕大,多瓣重叠,花色艳丽,是春季布置花坛、花境,点缀草坪,盆栽观赏和用于鲜切花生产的理想花卉。但花毛茛病害的发生,常导致块根腐烂,不发芽。植株茎叶枯萎,早衰不开花,甚至死亡,严重影响花毛茛的观赏,降低经济效益。几年来,我们在花毛茛生产中,对其发生病害...

    1901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方法
  • 下半年柑桔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下半年柑桔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一、发生为害特点、防治适期1、柑橘溃疡病流行的基本条件是高温多湿与感病的幼嫩组织相结合,在气温25―30℃时,雨量的多寡与发病的重轻呈正相关。高温多雨,尤其是台风雨有利于病菌的繁殖、传播和侵入,病害发生加重。不合理施肥或施氮肥过多,使柑桔抽梢次数多,老熟速度不一致,会加重病害的发生。为害柑桔叶片的害...

    517 蔬菜种植知识 农作物种植
  • 常见花卉病虫害介绍——叶斑病
    常见花卉病虫害介绍——叶斑病

    症状①鸡冠花叶斑病(又称褐斑病),侵染叶片、叶柄和茎部。叶上病斑圆形,后扩大呈不规则状大病斑,并产生轮纹,病斑由红褐色变为黑褐色,中央灰褐色。茎和叶柄上病斑褐色、长条形。②鱼尾葵叶斑病(亦称黑斑病)。叶片上产生黑褐色小圆斑,后扩大或病斑连片呈不规则大斑块,边缘略微隆起,叶两面散生小黑点。③君子兰叶斑...

    517 农业种植禁忌 农作物种植
  • 怎样预防小麦倒伏
    怎样预防小麦倒伏

    1.合理施用氮肥丰产田的小麦之所以未丰收,氮肥施用过量或氮肥施用方法不科学是重要原因。试验和实践表明,氮肥施用过量易造成小麦群体郁闭、通风透光差、病虫害严重和晚熟贪青,易发生小麦倒伏。一般情况下,丰产田除控制氮肥用量外,氮肥应基施,以利小麦深扎根,作追肥也要重前轻后。2.增施磷、钾肥在有机肥料施用不...

    981 农药名字 植物病害诊断标准
  • 西红柿种植成功的关键技术
    西红柿种植成功的关键技术

    一、后期管理辣椒的生育期长,又是多次采收,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还需分次追肥。只要能卖掉,辣椒在早期要采收嫩果。当辣椒刚刚长成,不在膨大时,就可以采收上市。这样可以减少果实对养分的消耗,提高后续花(果)的正常发育,提高产量。盛果期要充分供给水分。夏季高温季节要夜灌,降温保苗,多雨季节要及时排水防涝。二...

    1017 植物病虫害原因 农药使用技术
  • 香菇病虫害及杂菌的综合防治
    香菇病虫害及杂菌的综合防治

    1.袋料栽培香菇的综合防治措施(1)严格把好菌种关在确定生产用的优良品种以后,菌种是否被杂菌污染则是优质菌种最基本的条件。优质菌种可采用目测和培养的方法来确定。凡菌丝粗壮,打开瓶塞具特有香味,可视为优质菌种。有条件的,还应抽样培养,同时还可检查菌丝生活力。(2)严格把好菌袋加工关塑料袋应选择厚薄...

    2636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知识
  • 香蕉的生长中期病虫害的防治
    香蕉的生长中期病虫害的防治

    香蕉小叶生长至抽蕾前常常受到香蕉象鼻虫、交脉蚜、弄蝶、斜纹夜蛾、网蝽、叶螨等害虫危害;香蕉花叶心腐病、束顶病、叶斑病、茎腐病、黄肿病等病害危害。致使香蕉叶片、植株受损,导致香蕉叶片残缺不齐、黄化、坏死、枯死。严重影响香蕉的生长发育,生长缓慢,推迟抽蕾或不能正常抽蕾挂果。因此必须加强香蕉生长中期的病虫...

    463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 脐橙病虫防治技术
    脐橙病虫防治技术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总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根据病虫发生、发展规律,因时、因地制宜合理运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等措施,经济、安全、有效、简便地控制病虫害。农业防治合理布局,避免与脐橙有相同病虫害的果树混栽。加强栽培管理,健壮树势。促进园地群体和个体通风透光,创造有利于生长发育...

    2560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知识
  • 水仙花叶病的防治办法
    水仙花叶病的防治办法

    水仙花叶病在水仙生长初期不表现症状,或出现轻微的绿色斑驳。随着病情发展,到生长中期才产生明显的花叶症状,严重时叶片黄化,扭曲,植株明显矮小、瘦弱。其病原为水仙花叶病毒。通过叶蝉、汁液与接触传播,带毒的鳞茎及子球也是传播的重要途径。该病毒还侵染红口水仙、黄水仙、风信子、长春花、千日红、矮牵牛、三色旋花...

    2203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禁忌
  • 茶根癌病的发生与防治
    茶根癌病的发生与防治

    茶根癌病(与茶苗立枯病比较)分布及症状:主要为害茶苗,在部分茶区发生严重,造成茶苗枯死。以扦插苗圃中常见,主侧根均可受害。病菌从扦插苗剪口或根部伤口侵入,初期产生淡褐色球形突起,以后逐渐扩大呈瘤状,小的似粟粒,大的象豌豆,多个瘤常相互愈合成不规则的大瘤。瘤状物褐色,木质化而坚硬,表面粗糙。茶苗受害后...

    255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