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香蕉叶斑病发病规律与防治方法

时间 : 2023-03-02 投稿人 : 琛鼎 点击 :

香蕉叶斑病按其病原菌不同划分,有黄叶斑病(亦称褐缘灰斑病)、黑叶斑病(即煤纹病)、暗双孢叶斑病(即灰纹病)、叶条斑病、尾孢叶斑病和斑点病等真菌类病害。其中以前3种较常见,而又以黄叶斑病的发生和危害为国内外最多见、发生量最大。

一、发病规律香蕉叶斑病的发病条件与气温高低、空气湿度大小、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以及蕉园的坡向、地下水位高低等外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我国南方香蕉种植区每年5~10月份为香蕉叶斑病盛发期,在此期间,又以雨季和每次台风暴雨过后为叶斑病暴发流行期。“清明”前后定植的新植蕉在株行间叶片相交前一般不发病,常到定植后80~90天、叶片接近交叉以后,由于蕉园通风透气和阳光穿透性都很差,田间小气候郁闷,湿度加大后才开始发病。在闽南一带,此类香蕉园一般要到6月中、下旬才开始发病。宿根蕉因前茬病斑遗留和早封行,常提早在5月中、下旬开始流行发病。冬季和初春气温低且气候较干燥,病菌生长繁育处于停顿或缓慢发展状态,个别暖冬年份的较高温时段也会出现叶斑病短时间流行的情况。极端低温又会将各种香蕉叶斑病菌全部杀死,形成香蕉叶斑病的断层,如1999年12月我国华南地区遇到特大寒流袭击后,一方面使绝大多数越冬香蕉几乎绝收,另一方面阻断了各类香蕉叶斑病的危害,在其后的8~9个月时间里,绝大多数香蕉园叶斑病绝迹。随后,才由个别沿海无霜区所残留的香蕉叶斑病菌种逐渐传播开来。

二、防治方法针对香蕉叶斑病发病的一般规律,每年香蕉叶斑病的主要防治时间为5~10月,其余时间只需在气温较高且雨水较多、病情有明显发展时进行防治即可。每年5~10月的台风雨季是防治该病的关键时期,应在雨季将至和雨天间隙之时选用防治效果较好、药效期较长且用药量少的新型农药如25%敌力脱乳油15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1200倍液进行防治。每次台风暴雨过后,由于香蕉植株部分组织受伤害严重,加上气温高、湿度又特别大,有利病菌大规模侵袭,是香蕉叶斑病及其它各种病害暴发的前兆,必须对香蕉病虫害进行一次总体性、综合性治理,可喷布12.5%腈菌唑1500倍液、24%应得12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进行全面防治。在整个用药过程中,都应尽量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或利用无毒无污染的生物农药,以保护环境、提高果品质量和档次,并注意轮换用药,以避免或延缓病虫害的抗药性。

相关文章

  • 园林绿化苗圃地化学除草(十三)
    园林绿化苗圃地化学除草(十三)

    文献六:林木苗圃化学除草技术郑州坪安园林植保技术研究所 张伟兴整理杨树、柳树苗圃无论是扦插苗还是留根苗,在芽苞开放前都可用扑草净、杀草丹(苯达松)、丁草胺、拉索等进行土壤处理除草。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每1/15公顷(1亩)用100——200克,可有效防除一年生和部分多年生单...

    1977 病虫害防治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 香石竹叶脉斑驳病
    香石竹叶脉斑驳病

    【分布】上海、昆明、南京等地。【症状】在香石竹、中国石竹和美国石竹上均能产生系统花叶;香石竹叶脉斑驳病毒侵染香石竹植株出现不明显的花叶,幼叶表现系统性褪绿斑,叶脉上产生暗绿色斑点,老叶症状则不明显。感病植株生长迟缓,花朵小而少,花瓣上形成碎色,尤其在红色大花品种上特别严重。冬季叶片往往出现隐症现象。...

    2302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 柿绵蚧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
    柿绵蚧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

    柿绵蚧是柿树的主要害虫之一。以成虫和若虫吸食嫩枝、叶片和果实的汁液,使嫩枝枯死、叶片皱缩畸形、果实提前软化引起早落。近几年来,柿绵蚧在我县柿区普遍发生,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大削弱了树势、严重影响了果品的产量和质量。为此,于2002-2003年在天长镇核桃园村进行了详细的观察、调查,并采取了有效的防治...

    451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使用技术
  • 蟆叶秋海棠病防治
    蟆叶秋海棠病防治

    蟆叶秋海棠叶形优美,斑纹绚丽,盆栽用于装饰厅堂、书房的柜、台、几架十分别致,如以白色套盆或藤编盆配套,则装饰效果更为理想。蟆叶秋海棠又名虾蟆秋海棠,秋海棠科、秋海棠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常见的园艺变种有灰叶秋海棠、彩叶秋海棠、花叶秋海棠等,叶色及叶形均十分美丽。但蟆叶秋海棠的常见病也不少,防治应从栽...

    649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 三唑酮
    三唑酮

    三唑酮:制剂单剂如15%、20%、25%可湿性粉剂,10%、12.5%、20%乳油,10%粒剂等。混剂如:本品+多菌灵,本品+多菌灵+梅藻酸钠,本品+克菌丹,本品+霜脲氰+丙森锌,本品+硫磺,本品+灭菌丹等。分析方法GC/HPLC。作用机理与特点通过强烈抑制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改变孢子的形态和细胞膜...

    1314 农药使用方法 农药种类
  • 日光温室生菜病害识别与防治
    日光温室生菜病害识别与防治

    欢迎您, agrisd 退出登录 | 修改个人资料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English 2002-5-31 星期五农历壬午(马)年四月 二十下月6日芒种 新闻纵横优良品种 价格行情 供求交流 专家坐堂 技术专栏 行业人才 天慧论坛 农业会展 蔬菜网首页  当前位置 中...

    1591 种植技术 果树种植教程
  • 秋番茄如何预防生理性病害
    秋番茄如何预防生理性病害

    1、防脐腐病:肥料做到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合理搭配,穴施。控制施用氮肥,合理浇水,保持土壤湿润。2、防日灼病: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保肥保水能力,摘心叶时在顶层花序上留2—3片叶,以利覆盖果实,减少日灼。3、防裂果:勤浇水,畦机湿润后排水,使土壤保持湿润,适时整枝并使果穗隐蔽在枝叶间,防阳光直...

    1053 种植技术大全 果树种植方法
  • 康乃馨(香石竹)叶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康乃馨(香石竹)叶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康乃馨又名香石竹、麝香石竹,多年生草本花卉。原产欧美,自引种后,因其花大色美,颜色丰实,所以常做温室栽培,供鲜切花生产。也可露地栽培于花坛,很受人们喜爱。但香石竹极易感染叶斑病,影响其生长发育,降低鲜切花的产量和质量。笔者根据多年的观察和防治试验总结出香石竹叶斑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如下:香石竹叶斑...

    1108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
  • 豆角几种病害识别与防治
    豆角几种病害识别与防治

    一、煤霉病的识别与防治1、症状:主要为害叶片、茎蔓及荚。发病初期在叶的两面生紫褐色斑点,扩大后呈近圆形深褐色病斑,直径1~2厘米,边缘不明显,潮湿时病斑表面密生煤烟状霉(尤以叶片表面显著)。严重时致使早期落叶,仅残留顶端嫩叶,病叶变小,病株结荚大减。2、防治措施(1)清洁田园。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

    540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知识
  • 富贵竹叶枯黄病的防治办法
    富贵竹叶枯黄病的防治办法

    富贵竹出现叶尖枯焦现象,是感染了富贵竹叶片尖枯病。它主要危害植株中下部的叶片,发病时病斑由尖端向内扩展,病斑变成草黄色,并呈下陷状,病健交界处有一条褐色线,后期病部出现黑色小粒点。叶片常因感染此病而枯死,但中部的叶片仅叶尖枯死。该病病菌常在叶片上或落在地面的病叶上残存,降雨多时易发病。( 0 B...

    2832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
  • 日光温室油桃灰霉病防治
    日光温室油桃灰霉病防治

    1.为害症状:主要为害花和幼果。花器发病,初期病花逐渐变软枯萎腐烂,以后在花萼和花托上密生灰褐色霉层,最终,病花脱落,或不能顺利脱落而残留幼果上,引起幼果发病。幼果发病,开始在果面上产生淡绿色小圆斑,以后随着病斑的迅速扩大,颜色逐渐呈深褐色,病果轻者生长停滞,重者全果腐烂,最终干缩成僵果悬挂于枝上。...

    1060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知识
  • 大棚菠菜灰霉病发生与防治
    大棚菠菜灰霉病发生与防治

    菠菜是我国北方蔬菜种植区主要叶菜品种之一,近几年保护地菠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菠菜出现一种新的病害-灰霉病,由于缺乏相关资料,农民发现该病往往无所适从,多数人将其误诊为叶霉病、霜霉病或者其他病害,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给生产造成了很大损失。现将其发生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 菠菜灰霉病发生发展情况200...

    1692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使用说明
  • 怎样防止水稻“小老秧”
    怎样防止水稻“小老秧”

    有些水稻在栽插后20多天、甚至一个多月还下肯发棵,秧苗生长缓慢,分蘖不正常,一些秧苗还抽出长3厘米左右的小穗,几天后又干枯了。这种被稻农称为“小老秧”的早穗现象,严重影响了水稻的生长和产量。防止水稻形成“小老秧”,关键是抓住插前秧苗培育和插后稻田管理两个环节。水稻“小老秧”的形成原因及防止措施如下:...

    1248 农药使用教学 植物病虫害原因
  • 非洲紫罗兰灰霉病防治
    非洲紫罗兰灰霉病防治

    症状:非洲紫罗兰叶片发病先出现水渍状小斑,扩展后形成褐色病斑,不规则形,空气湿度大时呈湿腐状,反之呈枯死状。花被害出现褪色水渍状斑,湿度大时扩展快,引起腐烂,反之呈大小不同的褪色斑。茎发病引起分枝处腐烂。湿度大时病斑生白色霉层。病原: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 Pers. et Fr....

    1875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知识
  • 如何防治马铃薯青枯病
    如何防治马铃薯青枯病

    马铃薯青枯病又称细菌性枯萎病,是马铃薯的严重的病害。高温、高湿、多雨的地区发病重,秋季多雨,秋马铃薯发病更重。种植带病种薯,连作地,地势低洼,土壤偏酸,易发病。发病初期,下部叶片白天萎蔫,傍晚恢复,2~3天后,不再复原,由下向上逐渐发展,4~5天后,病株茎叶萎蔫枯死。防治方法除建立无病留种田和选用无...

    298 果树种植科普 农业种植教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