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生姜姜瘟病发病因素与防治对策

时间 : 2022-10-25 投稿人 : 嘉艺园园艺 点击 :

生姜是安徽省的特色农产品,全省生姜种植面积1.2万公顷,主产区为临泉、金寨、阜阳、潜山、铜陵、全椒等地。但是,由于姜瘟病发生危害有着逐年加重的趋势,导致生姜的产量与品质降低,影响加工外销,制约生姜产业化的发展。我所于2003年对铜陵地区姜瘟病发生情况调查,全市种植生姜面积427公顷,发病面积达154.6公顷,发病面积占播种面积的36.2%,发病程度属中等偏重年份,在发病田块中,有20%田块绝收,40%田块发病率为70%以下,40%田块发病率高达70%~80%,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损失500kg以上,直接损失464万元以上。

生姜姜瘟病发病因素与防治对策 | 植物病虫害

1病原菌及其生理生化特性

为了明确铜陵市乃至安徽地区姜瘟病病原菌种类及其生理型,2003年安徽省科技厅专题列为省重点项目,由安徽农业大学植保系和铜陵市农科所共同承担。于2003年9月,从铜陵地区采集的12份姜瘟病标样中分离出并获得1种优势细菌,经单菌落分离纯化,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测定等试验,鉴定为茄罗尔氏菌(Rulstoniasolanacearum)。再将该细菌回接生姜引致典型姜瘟病症状。进一步对其三糖三醇的氧化反应进行测定,发现铜陵地区导致姜瘟病发生的病原菌属于一种茄罗尔氏菌生理型Ⅲ型。

2病害发生流行特点

2003年我所先后在铜陵生姜产区董店镇的西垅村、舒山村和东山村,新建乡的民主村和福光村分别建立了5个观察点。结果表明,2003年姜瘟病发生时间较往年晚,发病程度重,发病时间短,流行速度快。经系统调查:6月26日~7月3日为开始发病期,仅有个别田块零星发病,发病率为1.3%~5.0%,病情指数为0.3~1.5;7月26、日~9月10日为发病高峰期,盛发期持续了45天左右,此间气温高,相对湿度大,病害发生流行快,发病率为34.3%~84.8%,病情指数为34~84;严重度90%以上,为4级病情。9月15~30日病情流行减缓,此期气温下降,发病率为48.6%~91.6%,病情指数为48~91,整个发病时期为7月上旬~9月中旬,长达80天之久。

3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3.1带菌姜种传病

在新姜区其主要病原菌侵染源为带病种姜的病菌,土、肥、水都不带菌,且姜种为上年零星发病地的留种,用福尔马林浸种消毒,防效达到90%以上。试验表明,新姜区严格控制姜种带菌极其重要。

3.2带菌的田块发病重

根据对铜陵地区发病田块的调查,姜瘟病病茬地及周边地块为病茬地,且生姜连作,造成姜瘟病发生早,危害重,发病率均在50%以上。头年一块地发过病,还影响到当年周围多块地发病。尤其是大多数重病田块的病残株、病株、腐烂姜块扔到田埂及周围田沟,随着雨水病菌流入周围及低下的田块,造成了下年病害重发。由此可见,老姜区土壤中病菌及病残体是重要的侵染源之一。

3.3肥料和灌溉水也能传病

从调查中发现,受病残体污染过的肥料,如沤肥及不经发酵的堆肥、未经腐熟的人畜粪肥等有机肥都能导致不同程度的发病。上游高地块发病,病水直接流入下游低地块导致发病,还会导致病害迅速加快蔓延。根据调查,病田中病菌可随流水而扩散蔓延,漫灌、串灌是加速病害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在田间有零星病株时,往往在灌溉后出现成块的病株,这是病菌顺水传播再侵染的结果。因此,姜田一旦发现中心病株后,宜采用浅水沟灌或浇灌,切忌漫灌、串灌。同时用无病菌干净水,如井水、河水等。

3.4温度影响发病速度

调查表明,影响姜瘟病发生流行的主要因子除病原菌致病外,还有温度、湿度和降雨。姜瘟病病原菌的最适温度为28~30℃,据2003年田间观察:发病温度为日平均气温在20~30℃以上,最适发病温度为28~35℃。发病初期在6月下旬~7月上旬,盛发期在7月下旬~9月上旬,9月中下旬病情渐止。由于2003年7月20日~9月上旬持续高温达40多天,且高温天气的气温均在35℃以上,病害流行速度快,病情严重。温度的高低,能直接影响病害流行速度,温度高加大病菌繁殖系数,缩短潜伏期,增加再侵染次数。从系统调查表明,气温20~25℃从发病到植株枯死需15~18天,气温35℃以上从发病到枯死需6~8天。

3.5降雨及湿度与发病关系密切

降雨直接影响姜瘟病的发生及流行速度。据气象资料与田间实际发病情况综合分析:2003年我市在5月上旬~9月下旬,生姜整个生长期日平均气温均在20℃以上,基本符合了病害对温度的要求。那么病害发生迟早则主要取决于6~7月的降雨量和降雨与晴天日数的比;发病的程度则主要取决于发病初期的降雨量及发病盛期的温湿条件。

①降雨影响发病时间根据前几年调查,铜陵地区发病初期一般在6月上中旬。但2003年情况特殊,铜陵地区5月20日~6月20日出现多晴少雨天气,一个月晴天24天。而在6月21日~7月10日,这20天内降雨量达到2876.7mm,降雨天数达到14天,雨天占70%,所以2003年到6月28日~7月10日,才开始出现中心病株,发病时间比往年推迟了20多天。

②降雨及湿度影响发病程度据调查,2003年发病率上升最快的时间为8月中下旬~9月上旬,此间30天时间有一半为雨天,雨天占50%,空气相对湿度为80.2%~91.6%,日平均气温在28℃以上,出现了高温、高湿、阴雨天多的天气。提供了病害流行最适宜的温、湿度条件,致使病害流行速度快。

3.6品种与病害关系

通过品比试验表明,各品种对姜瘟病抗性差异不明显。2003年从外地引进了舒城黄姜、金寨姜、潜山猴姜、江西兴国姜、浙江五指岩姜、山东大姜和山东莱芜小姜七个品种,与铜陵白姜(作对照)进行了品种抗病性的田间试验。结果各地品种均零星发病且无明显差异,品种间抗病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7发病与其他因素关系

①田间地下害虫多,对根茎损害且造成虫伤口,有利病菌侵入,也有加重病害的趋势。

②铜陵姜农有剥老姜的习惯,这样就增多机械伤口,有利病菌的侵染。经调查结果表明,剥老姜早发病7~10天,发病率为46.7%,不剥老姜发病率为21.5%,剥老姜比不剥老姜的地块发病重。

4姜瘟病综合防治策略

防治姜瘟病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的途径,以农业措施为主,切断种、土、水、肥四大主要病菌传播源。

4.1轮作换茬

轮作换茬是解决土壤带菌的重要措施之一。轮作必须4年以上,以水旱轮作方式效果较好,前茬以新茬地或水稻田为宜,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偏酸性土壤撒生石灰100~150kg/667平方米,或用50%敌克松1000倍液进行土壤消毒处理。

4.2精选姜种

建立无菌留种基地,繁育无菌姜种,单收单藏,单阁贮存,贮姜阁用40%福尔马林熏蒸消毒处理。选留无病姜种,每年9月下旬,进行田间观察,选择绝对无病菌感染,包括周围和上游的高地势地段也未出现病株的田块作为留种地。

4.3姜种消毒

应用福尔马林溶液进行姜种消毒效果好,在无病菌田块中,防效在80%以上。因此,采用40%福尔马林100倍液浸泡30min,再闷种3~6h。

4.4浇净水施净肥

浇灌未被病菌污染的井水、山间泉水、河流水,不用有病田流过的田沟水。出现中心病株后,杜绝大水漫灌、串灌,以喷灌、浅水沟灌或泼浇为好。施净肥仍是防病的重要措施,姜田施用的有机肥必须得到充分腐熟,以堆放沤制高温杀菌再使用。可使用漂白粉进行肥水消毒。

基肥中要增施磷钾肥,可使生姜增强抗性。冬季要深翻土壤,进行土壤冻垡熟化,且以生压熟等措施均有减轻病害的作用。

4.5铲除田间中心病株

挖除中心病株能有效控制病害蔓延,减轻危害。关键要及时、彻底、完全、干净的铲除。挖除中心病株,包括邻近的健株也要一并挖除,带出田外,深埋处理。同时,病穴内施5%漂白粉或新鲜生石灰,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3000~4000倍液淋灌。

4.6及时进行药剂防治

6月下旬~7月初进入高温高湿多雨季节,姜瘟病进入发病期,有可能暴发成灾,要经常到田间观察,一旦发现零星发病,发病初期实施全田用药。经田间试验研究,较为理想的药剂,可选用50%灭菌威、70%根腐灵、20%速补、50%敌克松、3%克菌康、73%可杀得等杀细菌的无公害蔬菜药剂灌根防治。

相关文章

  • 种大豆黑点病的防治
    种大豆黑点病的防治

    大豆黑点病是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该病危害豆荚和茎秆,造成茎秆枯死,豆荚不结实,严重时植株成片死亡。病荚内豆粒瘦小,影响产量和品质,病豆粒商品价值和出油率降低。1)症状:大豆黑点病最初在茎基部及下部分枝上,特别是近分枝处出现灰褐色、长条形或椭圆形病斑,边缘红色,以后病斑凹陷,呈红褐色。后期病斑扩大,可...

    242 大豆 种植技巧 茎秆 豆粒 黑点
  • 豇豆疫病与细菌性疫病区分与防治
    豇豆疫病与细菌性疫病区分与防治

    一、症状区分1、豇豆疫病症状。主要为害茎蔓、叶和豆荚。茎蔓发病,多发生在节部,初呈水渍状,无明显边缘,病斑扩展绕茎1周后,病部缢缩,表皮变褐色,病茎以上叶片迅速萎蔫死亡。叶片发病,初生暗绿色水渍状圆形病斑,边缘不明显,天气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大,可蔓延至整个叶片,表面着生稀疏的白色霉状物,引起腐烂。天...

    2069 植物病害与病因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 雪松叶枯病防治方法
    雪松叶枯病防治方法

    雪松叶枯病病菌由雪松叶气孔侵入,经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才出现明显的症状。由于分生抱子器中产生的分生抱子萌发力很差而无侵染力,故无再侵染发生。但因子囊子包子放射时间很长,达3个月左右,自春至夏都可能有新的侵染发生。在子囊抱子飞散期间,如果降水量大,湿度,有利于侵入。林地干旱,土壤癖薄,雪松遭受病虫害和管...

    1191 雪松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雪松病害防治
  • 阿维菌素的农业应用
    阿维菌素的农业应用

    阿维菌素是一种新型农畜两用抗生素,它对多种农作物的害螨和害虫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是一种优良的抗生素杀虫、杀螨剂。它具有广谱、高效、低残留和对人畜及环境安全等特点。由于它的作用机制独特,可有效防治对常用杀虫、杀螨剂产生抗性的害虫和害螨,是当前农业害虫综合防治中较理想的农药品种之一。阿维菌素除了用于防治...

    1413 农药使用技巧 植物病害与病因
  • 君子兰常见病虫害防治
    君子兰常见病虫害防治

    植物资料网: 据多年观察实践,君子兰常见病主要有黄叶、烂叶、蜷叶、长斑、烂根、决箭、烂箭七种。这几种病如果预防得法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相反地如果不注意及时防治,轻则影响观赏效果,重则导致整株君子兰死亡。下边分别将这七种病患的具体症状及防治办法介绍如下:黄叶:主要症状是叶片突然变黄和干枯,严重的整片叶子...

    561 农药使用教学 植物杀虫药有哪些
  • 当前重防马铃薯疮痂病和粉痂病
    当前重防马铃薯疮痂病和粉痂病

    近日菜农咨询最多是有关马铃薯的病害问题,就反映情况来看,马铃薯近期病害多发,其中最多的是马铃薯疮痂病和粉痂病。 每年这个时候,马铃薯上都比较容易发生这两类病害。疮痂病侵害马铃薯块茎后,形成疮痂状斑块,表面木栓化,呈褐色。与粉痂病侵害后不同的是,疮痂病病斑不深入薯内,只在皮部,大大影响马铃薯的商品性。...

    1595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 怎么防治大豆根腐病
    怎么防治大豆根腐病

    1.选用抗病品种。2.与玉米、谷子、甘薯等非寄主作物轮作。3.播种时增施农家肥、钾肥、磷肥等。4.播种时施甲霜灵颗粒剂,使大豆根吸收可防止根部侵染。5.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3%的35%甲霜灵粉剂拌种。6.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深耕及中耕培土除草,雨后及时排除积水,防止湿度太大。7.发现病株及时拨出,彻底...

    1388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
  • 水稻立枯病如何解决
    水稻立枯病如何解决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但是目前在全国各稻区生产中普遍存在秧苗质量差的难题,主要表现为病秧、弱秧。尤其是近年来旱育秧立枯病成为旱育稀植技术的最大障碍,正常条件发病率15%左右,由于气候、管理等方面的原因,毁灭性发病也履见不鲜。目前国内外采用的土壤调酸、杀菌剂的应用、严格控制温度和水分等预防措施,一...

    334 病虫害原因 农药
  • 怎样防治桃树流胶病?得了病怎么治疗
    怎样防治桃树流胶病?得了病怎么治疗

    桃子种植中会发生多种病害,但是今天只给大家介绍一下最常见的流胶病。流胶病不光在桃树体发生,也会危害,梨树、李树等果树,种植这些水果都害怕发生流胶病,也容易发生流胶病。了解流胶病发生原因,侵染途径,再针对预防,就不用害怕危害了。一、病因由于各种腐烂病的真菌危害,导致树体抵抗力降低,诱发病害。或是蛀食害...

    2982 肥料
  • 防治兰花烂头病的对策
    防治兰花烂头病的对策

    近二年全省各地陆续出现兰花烂头病(又叫斑腐病)呈增加势头。出现规律一般在每年4月底开始,6-7月高锋期,8月底随气温下降逐渐减少,冬春季少量出现,部分花农损失惨重。病株经检测为镰刀菌,一般病从兰花茎的基部开始,而后扩展到叶片及根部,对此病的防治应根据福建气侯的特点进行,以防治为主。1.严格检疫从外地...

    2552 农业种植禁忌 农作物种植知识
  • 核桃细菌感染病害症状及防治指南
    核桃细菌感染病害症状及防治指南

    我国是核桃的主要生产果,产业链十分完整,而且核桃在市场上的走销也是非常不错,这得益于核桃良好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由于核桃适应能力较强,不少产区以来对核桃管理粗放,造成了核桃细菌感染,严重降低了核桃的产量。那么核桃细菌感染是什么病害?如何防治?一起来了解下吧。核桃细菌感染是什么病害?细菌感染最常见的...

    945 植物病害诊断
  • 除草剂-瑞飞特(水稻)
    除草剂-瑞飞特(水稻)

    【商品名称】瑞飞特【通用名称】丙草胺(pretilachlor)【加工剂型】50%瑞飞特乳油【用药量】北方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时,每公顷用50%瑞飞特900~1050毫升;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时,每公顷用50%瑞飞特1050~1200毫升。长江流域及淮河流域每公顷用50%瑞飞特750~900毫升,珠江流...

    2436 农药使用方法 农药种类
  • 小西葫芦白粉病
    小西葫芦白粉病

    白粉病为小西葫芦主要病害,分布广泛,各地均有发生,春秋两季发生最普遍,发病率30%―l00%,对产量有明显影响,一般减产10%左右,严重时可减产50%以上。此病除为害小西葫芦外,还为害黄瓜、南瓜、冬瓜、丝瓜、甜瓜等多种瓜类作物。[症状]此病从幼苗到收获期均可发生,以生长中后期受害严重。主要为害叶片、...

    1033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管理
  • 秋豇豆病虫害的防治
    秋豇豆病虫害的防治

    一、豇豆根腐病植株的主根与地表下的茎是受害的主要部位。此病属一种土传病害,高温高湿易发生,秋季多雨及排水不良、粘重低洼地、连作地种植发病重。防治方法:1.发病重的地块要与葱蒜类蔬菜、禾木科作物等实行3-4年轮作。2.实行高畦或深沟窄畦栽培,经常清沟排水,降低湿度,及时清除病株残体,烧毁或深埋。3.药...

    867 植物杀虫药有哪些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 马铃薯病害的防治方法
    马铃薯病害的防治方法

    一、晚疫病 (一)发病条件。马铃薯晚疫病又称疫病、马铃薯瘟,是马铃薯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田间湿度大的地块,或氮肥施用过多的地块,发病都较严重。温、湿度适宜时,晚疫病迅速扩展蔓延,病株成片枯死。(二)症状表现。发病叶片,最初在叶尖和叶缘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暗绿色水渍状病斑,扩大后变...

    1864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