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黄瓜黑星病早防是关键

时间 : 2023-01-16 投稿人 : 途京 点击 :

黄瓜黑星病又叫疮痂病,是塑料大棚和温室黄瓜的毁灭性病害,因此被列为检疫对象,及早预防最为关键。

黄瓜黑星病早防是关键 | 植物病虫害

1、症状表现黄瓜的叶、茎、瓜条以及生长点均可受害。叶片感病时出现圆形病斑,直径1—2毫米,大斑5毫米左右,淡黄色,薄而脆,易穿孔脱落,幼叶感病时病斑常呈星状开裂;茎感病时,病斑呈圆形或梭形,淡黄褐色,稍凹陷,有胶状物溢出;幼瓜感病,初发生时为褪绿色小斑点,并溢出透明胶状物,不久变成黄褐色。幼瓜受害后从病部停止生长,从而形成畸形瓜,严重时瓜条腐烂;生长点受害时发生萎蔫变褐,2—3天烂掉。

2、发病条件黄瓜黑星病属真菌病害,是由黄瓜疮痂枝孢菌所致。种子带菌是该病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同时病菌也可以附着在棚室的建材上,遇到适宜条件便可引发此病。发病后,病菌以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和农户操作传播。发病适宜温度为18—22℃,相对湿度90%以上。因此棚室湿度大、温度低,植株过密、郁闭,天气连续阴雨(雾、雪)、光照少,连作地等均可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3、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坚持从无病区引种并对进行种子消毒。消毒方法,可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捞出后在冷水中浸4小时催芽播种。也可用50%多菌灵拌种,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2%。与非瓜类作物坚持2年以上轮作。连用无菌土育苗,也可用每平方米8—10克50%多菌灵消毒床土。对生产棚室在定植前用硫磺粉熏烟消毒,每亩用硫磺粉500克加锯末2—3千克熏烟。控制好棚室温度、湿度(如:控水降湿),使之不利于病害发生。(2)药剂防治。一旦发病要立即用药防治。可选用5%百菌清粉尘每亩1千克喷粉,或用45%百菌清烟剂每亩500克熏烟。喷粉宜在早晨放风前进行,熏烟应在傍晚闭棚后进行。也可用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75%百菌清500倍液或克星丹500液进行喷雾防治。5—7天喷一次,连喷2—3次。

相关文章

  • 洋葱菌核病(小菌核病)
    洋葱菌核病(小菌核病)

    99年在台湾省首先发现菌核病。这种病菌主要危害洋葱,也危害大葱。主产区连作地病情严重,常造成减产,感病后的洋葱不耐贮藏。病症叶片发病时。初期为水浸状,而后变为淡褐色或灰白色,病斑形状不定。最后变白破裂,叶片枯死下垂。剖开病叶里面有白棉絮状菌丝体.在潮湿条件下,病部散生先为乳白色至黄褐色,最后变为黑色...

    1527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管理
  • 冬瓜日灼病的防治
    冬瓜日灼病的防治

    冬瓜日灼病表现在:皮色五花八门,呈现红、黄、白、褐色,尤其冬瓜向阳面果皮、形状不规则,斑而略皱缩,后期呈皮革状,病部略向下陷,果实仍坚硬不腐烂。  病因:主要是由田间果实缺少叶片覆盖,太阳光直接照射在果皮上而引起的。  防治方法:①间作套种,高矮作物间作,避免阳光直射在果实上。②可用瓜叶自身叶片覆盖...

    2180 种植技术 果树种植教学
  • 红掌根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红掌根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根据笔者近几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发现,在红掌生产过程中危害最大的病害就是根腐病,如何防治根腐病是红掌生产工作中的重点。病原菌与病症病原菌根腐病由两种病原菌引起,一种是腐霉属Pythium)真菌;一种是疫霉属(phytophthora)真菌。疫霉属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目、疫霉属。绝大多数种具有寄生性,...

    2570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知识
  • 黄金菊灰霉病防治
    黄金菊灰霉病防治

    黄金菊灰霉病在黄金菊生长中是一种重要的病害,在我国均有分布。症状 黄金菊近地面的茎叶易受害,受害后有水渍状变褐腐败。发生严重时,病情会扩展导致叶柄腐烂。病部出现灰黄色霉层,严重时整株黄化、枯死。在潮湿条件下,病部均形成灰褐色霉层。病原 该病害是由灰葡萄孢霉菌Botrytis cinerea侵染引起的...

    2909 农业种植方法 种植方法
  • 春季小麦叶片发黄的原因
    春季小麦叶片发黄的原因

    有些小麦品种在返青后出现叶片发黄、死苗现象,造成的主要原因归纳几点。首先是小麦整体播种密度过大,造成小麦群体过大,影响到小麦光合作用,养分供应不足,导致叶片发黄。其次是遇到倒春寒,产生冻害。小麦受冻后,表现下部叶片叶片发黄,同时造成小麦的抗病能力下降。三是肥水不足导致的叶片发黄。底肥不足,尤其是氮肥...

    1587 植物病虫害原因 农药使用技巧
  • 葡萄霜霉病和缺镁症的区别及防治
    葡萄霜霉病和缺镁症的区别及防治

    1.症状葡萄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也侵染新梢、幼果、花穗等绿色幼嫩组织。缺镁症发病主要表现在叶片上,一般从植株基部开始发生,逐渐向上部叶转移。霜霉病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半透明、边缘不清晰的油渍状小斑点,后扩大为黄褐色多角形病斑,并相互连接成大斑。天气潮湿时受害叶片背面有灰白色霜状霉层,严重时病叶失水焦枯...

    2739 果树种植教程 农业种植方法
  • 菜豆、豇豆的斑点病
    菜豆、豇豆的斑点病

    本病由真菌豆类点霉(Phyllostictaphaseolina)侵染所致,属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目。田间识别为害叶片,病斑圆形或近圆形,赤褐色,斑面生同心轮纹,后期中央部灰白色,斑面散生黑色小粒点(病菌分生孢子器)。发病原因病菌随病残体留在地上越冬,第二年环境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

    470 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香石竹的病毒病
    香石竹的病毒病

    香石竹病毒病是世界性病害,在各栽培地区均有发生。常见的病毒病为叶脉斑驳病、坏死斑病、蚀环病和潜隐病,病毒常引起香石竹生长衰弱,花枝短、花朵变小、花瓣出现杂色、裂萼等现象,严重影响切花的质量和产量。(1)香石竹坏死斑病:感病植株中部叶片变为灰白色,呈淡黄坏死斑驳,或不规则形状的条斑或条纹。下部叶片常表...

    1817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技术
  • 掌类植物腐烂原因及防治
    掌类植物腐烂原因及防治

    腐烂的原因:腐烂是这类花卉栽培中最常见的失败现象,扦插不活易腐烂,嫁接不活易腐烂,播种的小苗易腐烂,成形植株好好的也会突然腐烂。腐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是两大类原因,一类是病理性的,一类是生理性的。病理性腐烂由致病菌感染引起。土壤和周围环境,水和肥料,还有繁殖时用的工具,都有致病的细菌和真...

    2734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使用技巧
  • 辣椒白粉病的防治技术
    辣椒白粉病的防治技术

    辣椒白粉病主要在温室栽培中发生,病株叶背面密生白色霉斑,以后扩大遍及整个叶背。病情严重时病叶脱落,成为再侵染源。温度低、连续下雨天气发病多。适用保护剂有:50%硫悬浮剂500倍液、40%达科宁悬浮剂6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80%山德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

    722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
  • 上海金山区今年秋播二麦、油菜田化学除草技术意见
    上海金山区今年秋播二麦、油菜田化学除草技术意见

    农田杂草与作物争肥、争光、争空间,是影响农作物高产优质的主要因素。从历年资料分析,麦子、油菜田杂草的自然发生均达中等偏重至大发生程度,对产量自然影响在25%左右,重发田达40%以上。为确保2010年秋播作物化学除草的安全、经济、有效,夺取明年麦、油作物丰收。现就今年秋播二麦、油菜田化学除草提出以下技...

    468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使用教学
  • 果树施农药的几个关键时期
    果树施农药的几个关键时期

    为提高果品产量和品质,减少农药的喷施次数,增强树体生长年限,在病虫害防治上主要掌握好以下几个关键时期。1、芽明显膨大期,即光杆药。此期喷施高浓度的杀菌剂加杀虫剂,树上、树下都要喷透。主要防治多种越冬病菌和害虫。2、花现蕾期喷较高浓度的杀菌剂加杀虫剂,主要防治花腐病等。3、落花后一周时喷杀菌剂和杀虫剂...

    2842 农药使用指南 农药使用方法
  • 紫荆几种常见的病虫害防治
    紫荆几种常见的病虫害防治

    紫荆又名满条红,其树姿优美,叶形秀丽,花朵别致。为常见的早春花木。栽培管理中常见的几种主要病虫害有:1.紫荆角斑病症状:主要发生在叶片上,病斑呈多角形,黄褐色至深红褐色,后期着生黑褐色小霉点。严重时叶片上布满病斑,常连接成片,导致叶片枯死脱落。发病规律:为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尾孢菌、粗尾孢菌两种。一...

    2554 种植常识 种植方法
  • 如何防治丝瓜烂花
    如何防治丝瓜烂花

    因为大棚丝瓜在青州的种植时间较短,很多菜农在生产中总是遇到丝瓜花柱发黑、花上生黑霉、长白毛、水烂有臭味等问题,但是却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也不知道应该如何进行防治。 首先,丝瓜缺素可以引起烂花。像花柱发黑,多是由缺硼所致,菜农在种植丝瓜时,可在丝瓜开花前通过叶面喷施1500倍的速乐硼加以解决即可...

    2085 植物杀虫药有哪些 农药
  • 注重夏玉米播后苗前除草
    注重夏玉米播后苗前除草

    1、酰胺类除草剂。如甲草胺、乙草胺、异丙甲草胺、丙草胺、丁草胺等。多为选择性芽前除草剂。这类除草剂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治效果好,对下茬作物相对比较安全。2、三氮苯类除草剂。如莠去津草净津、西马津、赛克津等。多为选择性苗前芽后除草剂。这类除草剂主要用于防治禾本科杂草,兼治部分阔叶杂草。这类除草剂的部分品种...

    481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使用指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